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内部控制是一种对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管理行为,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全员共同参与,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上至企业的决策管理层,下至企业的各部门基层员工都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管理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而是通过制定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本文阐述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其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变化趋势逐渐稳定,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既对企业内部控制有重要作用,又有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随着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适当的调整和改革,进而促进企业顺应时展需求。
1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运行机制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目标就需要先确定企业发展的总目标,为保证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最终目标,企业需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在企业制定自身发展的总目标之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者就会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解决目标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管理制度与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息息相关,因此可以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用的过程看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过程。在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目标中,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随着企业经营目标而变化,具有多元化特点,同时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它不仅是各项控制目标的整合,也具有上层目标对下层目标的引导作用。内部控制对企业实现既定目标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制衡机制、协作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第一,内部控制的制衡机制。企业内部分配形式包括机构分设、岗位分配两种,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益。在企业内部控制中,需要对一些关键部门和岗位设置不同的牵制机制,以达到制衡的作用。第二,内部控制的协作机制。企业内部协作是指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这种协作一般包括信息、技术及资源等方面。同时,协作机制也可以看作合作式的牵制,在国有企业中,企业与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合作就属于合作式牵制。第三,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中重要的运行机制,通常是企业管理者为实现既定目标,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而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者提供一些特殊的权限,从而实现上层对下层的有效监督。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中,主要包括授权审批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监事会等内容。
2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内部控制管理员工分工不明确。内部控制管理对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有一定影响,近几年,内部控制管理一直是国有企业重点建设的部分。进而对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求高,充分起到员工的专业性作用,要求他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过程精确掌握和了解,不过,实际情况是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薄弱,相关制度并不完善,人员分配不合理等。负责内控管理这一环节的人员对所负责的部分并不了解,工作任务也未明确指示,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实际处于混乱、停滞的状态。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情况,企业未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关键作用,负责管理的部门、人员的专业性技术不强,甚至让其他无关人员兼管内部控制管理,出现一人充当多角的现象,不仅降低了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而且阻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2.2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转型期难以应对市场风险。目前,国有企业的风险评估机制还不健全,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当遇到市场风险时往往会显得措手不及,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瞬息万变的特点。在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思想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国家政策扶持、市场风险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的层面上,在实际内部控制工作中,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甚至未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导致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难以应对市场风险。同时,领导的不重视还造成企业缺乏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使得企业的风险管理不能在内部控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大了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造成企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管理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最终使得企业难以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造成企业的损失。
2.3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可以促进国有企业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内部控制手段,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应以国家政策和相关制度为导向,而且国有企业具有规模大、人员多的特点,在进行内控管理时,会不断增加管理内容和需求,而且国有企业一般项目比较多,各环节联系紧密,内容复杂繁琐,以致管理十分困难,执行力度不够。而且在进行内控管理时,对其前期和后期管理不一致,前期,内控管理以保障企业顺利运行为主要任务,而且在企业制定决策和判断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3.1加强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一般企业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每个人员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和特点。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时,适当加入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规范和指导员工的思想行为,促进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但面对国有企业的诸多问题,领导层应首先以身作责,加强员工的创新、开拓精神,培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等品质,树立规范的防风险意识。然后全面开展相关制度的实施,加强与各级政府的联系,共同贯彻落实政策导向。加大管理者和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管理,深入到内部控制的具体结构,为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定期组织人员培训,设立奖惩制,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并且深入到各个部门,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严格要求、全面落实培训工作。要求国有企业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层层落实,步步到位,全面完善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
3.2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是国有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一定的风险,所以应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企业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并且能够及时进行风险的总结,更好地规避风险。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内部财务风险的评估,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加以改进,避免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为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外部风险的评估,如企业的市场运营风险,及时进行风险识别,制定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外部运行的风险,保证国有企业能够顺利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还应当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设置市场、政策等风险预警指标,及时制定应对风险策略,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3.3完善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面对相关制度提出的内部控制新要求和新目标,目前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还不能实现,风险管理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单位应不断加强完善体系结构,保障制度的内部控制可以顺利落实。首先努力学习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知识是基础,实践才是硬道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不断试验分析应用准确的定性方法,找到内部控制的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企业内其他风险以及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再分析汇总出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收集的有效数据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另外,国有企业要对原有的风险管理理念进行转变,调整为全面风险理论,每个存在的风险并不是毫无关联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单位要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树立统一、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而且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企业要结合相关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作为主要指导方向,促进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进一步防范和控制风险。3.4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国有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员工掌握专业知识,而且使员工包括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工作目标,促进企业对未来发展有更好的规划和发展方向。另外,有的企业还制定了季度考核制度,对每一季度进行考核和监察,并设立相关专业素养试题,公平公开地对企业员工进行考核、测试,准确地检测出员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仅要在卷面上体现,更应深入到员工实际操作中去,实时监督员工工作情况,使员工有效地建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水平。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既有利于企业管理过程有序进行,又能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员工高素养、高文化,也是体现一个企业良好风貌的表现,员工给企业带来发展动力和源泉,是最直接、最明确的增强企业管理能力的方式,也是对企业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4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期间强化内部控制,是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当前国有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内控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吸收先进的、专业的内部控制知识,以自身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力度,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君怡.探究企业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做好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
[2]任郅瑜.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经贸实践,2017(24).
[3]岳燕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5).
作者:张婉玲 单位:新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