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内部控制下会计舞弊动因及防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会计舞弊问题的负面影响已经涉及到全球范围,如果不加控制,将会对全球经济体系都造成负面作用。各个国家因此广泛关注,纷纷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从美国颁布的萨班斯法和中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来看,现行的主要措施都是通过调整内部控制机制来尽力减少会计舞弊现象。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虽然尚不健全,但是对会计舞弊问题有相关规定,以此来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一、会计舞弊三动因简析
(一)两权分离是会计舞弊现象的基本动因
两权分离是指企业所有权和企业管理权不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就相当于企业持有者并不参与企业的管理,而是由人。导致企业持有者和管理者对公司信息掌握情况难以对等,而企业持有者与企业管理者的利益不属于同一阵营时,就会发生管理者为了一己私利,谎报企业运营情况,也就随之产生了会计舞弊现象。
(二)利益驱动是会计舞弊现象的直接动因
当面临巨额公款时,部分企业的财务会计经不起利益的诱惑,把职业道德抛之脑后,通过谎报会计信息、挪用公款的手段谋取私利。再加上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会计舞弊现象增多。如某单位会计人员工10年期间,贪污公款600万元。利益催化了会计舞弊现象的产生。
(三)监督不力是会计舞弊现象的间接动因
我国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起步较晚,其体系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修正,短时间内不能快速完善。而目前建立起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着对会计信息揭露各方面规定不明的问题,所以仍然有空间可以进行会计舞弊操作。除此之外,内部控制对于会计信息揭露的规定目前仍只涉及到表面各项因素,缺乏实质性的制度要求,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度不高。
二、内部控制五要素和会计舞弊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控制环境在治理会计舞弊中的影响
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机制发挥作用提供场所,它包括了内部控制的计划、组织等职能的实施规则,如果这些职能发挥作用的规则欠妥,那么该控制环境反而成为了会计舞弊的场所。
(二)风险评估在治理会计舞弊中的影响
风险评估是指利用一定的计算模型,来计量不确定因素的不确定程度,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估算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发生的概率,能够提前避免一些财务损失情况的产生。如果风险评估过程的某一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最终的结论不正确,造成财务损失,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可能就会通过会计舞弊的手段来填补这一经济空缺,所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会计舞弊现象发生的频率。
(三)控制活动在治理会计舞弊中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在风险评估结论的基础上,围绕风险因素制定的解决措施,从而减少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为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创设良好的环境,加快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很大程度上可以抑制虚假财务报表的产生。
(四)信息交流与传递在治理会计舞弊中的影响
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首先可以保证企业内外信息的交换,推动生产链流畅运转,信息的传递快慢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效率,从而影响执行效果。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会计舞弊的产生。
(五)监督在治理会计舞弊中的影响
预防会计舞弊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建立监督机制。目前而言,我国企业现行的监督办法主要是内部审计和监事会,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无法避免工作人员主观行为,不能完全发挥出监督职能,进而不能完全控制会计舞弊现象的产生。所以,要重新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在企业各项工作环节中都起到监督作用。
三、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视角的会计舞弊薄弱环节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信息舞弊行为的发生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于企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保证企业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的可靠度,会导致会计舞弊现象的产生。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核心就是确保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无法排查出会计舞弊行为并对其进行纠正。不仅如此,内部控制制度所体现的公司各年度财务状况,如果其控制结果不具有参考性,也就不能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未来决策。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成为了会计舞弊行为的便利条件
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业务中,对于信息,一方的经济当事人知道而另一方经济当事人不知道的情况。会计信息是企业和各方沟通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很容易产生不对等信息分配的机会。尤其是企业持有者和企业管理者这两者之间,在许多方面都呈现了信息不对等的状态。企业持有者将对于企业经营目标的期盼提了出来,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来达到这一目标,相较于企业持有者而言,管理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处于有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者产生了损人利己的意图时,就会有会计舞弊现象发生。
(三)法制政策不完善给予会计舞弊机会
会计舞弊作为一种违法违纪的行为,它发生的频率与国家法治建设的情况密切相关。一旦国家的法治建设不完善,对于会计舞弊现象控制工作就会造成危害》首先,法律惩罚力度不够导致法律监督效力降低。现阶段国家颁布的会计相关法律条款,惩罚力度较轻,难以对相关从业人员构成威胁。其次,法律威严树立不够导致部分人知法犯法,如果国家或社会没有采取严格的措施应对犯法行为,那么法律的威严就会降低,部分违法人员就会在利益的趋动下明知故犯。
(四)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利于会计舞弊的发生
我国目前负责会计业务监督的主要包括外部会计事务所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然而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建设尚不健全,监督制度落实情况较差,审计部门也没有建立起能够综合发挥审计职责的制度体系,对会计舞弊现象的控制力度不够。举例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企业高层之间仍然存在联系,收费制度欠妥等等都不利于监督的有效落实。
四、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会计舞弊具体防范路径
(一)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严防死守会计舞弊现象,所以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状态和自身的财务问题,设计合理、客观、公正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强化细节管理,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每个环节执行到位,形成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已经发生的会计舞弊现象,要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予以追责。
(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保证会计信息对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中会计法人治理结构逐渐占据了较大比例。因为它能够合理的划分权利,并保证企业高层领导的稳定性,对于会计舞弊的预防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企业推行权责分明的法人组织结构,能够提高会计信息可靠度,阻断会计舞弊现象发生的源头。除此之外,加强审计的独立性、保证会计信息对称性,在会计舞弊的预防过程中也尤为重要。从审计的定义可知,其本身是一项独立的工作,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才能发挥好它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定的功能。尤其是经济监督功能,它是审计的核心职能,当然其实现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因为只有断绝与其他因素的联系,监督的结果才有说服力。目前我国的审计独立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说目前我国的审计单位主要是以国家政府部门或者地方机关为载体,他们的业务执行在企业雇佣后开始进行,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监督的说服力不够。
(三)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会计实质上是对经济行为的一种规范化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科学的经济系统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所以对于会计舞弊的监督政府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政府应当大力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促进经济市场的公平公正,抑制不良风气。政府的监督作用就是通过制定规则来实现的,并且在惩罚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有效控制各种乱序行为。法律因为既有规则又有惩罚,成为了政府监督的有力武器。它通过提高会计舞弊的风险损失,从而让会计从业人员在权衡利弊后自发的放弃舞弊行为,通过这种直接的控制手段能够有效抑制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所以当法律体系健全实施到位时,它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控制力度是巨大的,因为这将增大他们舞弊的成本,让他们难以获得预期的利益,自然就放弃了舞弊行为。
(四)建立良好的诚信环境
究其根本,利益、会计组织体系、法律法规建设等因素都只是断绝会计舞弊现象产生的外因,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才是杜绝会计舞弊现象发生的内因,如果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内因的正确性,那么就能很好的达到控制效应。目前,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产生了会计欺诈和舞弊现象。所以,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保证会计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维护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这也为预防会计舞弊开辟出了另外一条道路,对会计舞弊现象的控制不仅仅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来实现。而且,相较于其他的手段而言,道德约束才是长期的控制手段,具有其他措施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
五、结语
会计舞弊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财务问题,并且短时间内无法杜绝,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必须从内部控制入手,结合法律等各方力量,以实践效果为基础,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陈善胜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