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科研津贴内部控制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研创新活动,对高校科研津贴的投入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与高校科研津贴管理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导致科研经费使用的问题。据此,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津贴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科研津贴;内部控制
科研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科研津贴是衡量一个促进科研创新的手段之一。加强高校科研津贴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供有力保障支持高校科研工作。高校应站在内部控制整体视角上,不断探索对科研津贴更好的管理及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高校科研津贴加强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地完善并健全科研津贴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1高校科研津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在不断完善科研津贴管理制度,但是目前高校科研津贴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1.1科研津贴规章制度的推行效果有待加强
虽然高校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文件,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以上规章制度相对较细,内容较多,不同部门的负责人、科研人员掌握的熟悉程度不同,对于推行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2科研津贴支出缺乏监督
科研津贴支出需与实际情况和预算一一对应,然而部分科研人员往往轻视科研津贴的支出,会导致科研津贴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审计部门往往在科研津贴列支后才进行事后审计,无法保证科研津贴支出符合相当要求,因此,科研津贴列支往往由财务部门进行控制,但是由于工作量较大,财务部门无法控制每一笔支出金额和事项是否与预算一一对应。
1.3风险意识不足
高校风险控制问题突出,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足,例如:财务人员对科研津贴支出管理不强,对科研津贴支出审核不严格,会造成科研津贴滥支,从而导致“科研腐败”。又如:科研人员对科研津贴的管理意识不强,认为科研津贴是自己的钱,这些都会造成科研津贴滥用。只有从意识上加强对科研津贴管理控制,才能从源头上降低风险。高校长期缺乏风险管理观念,未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制度,也未形成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科研津贴风险,会导致科研津贴存在被滥用的风险。
1.4信息化建设不充分
在信息化的今天,有较多的方式可以选择,还停留在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上,不随发展构建信息化建设会导致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工作水平无法改进等问题。例如:科研津贴支出未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支出数据仅能在业务发生后进行收集,而非业务发生时,无法及时更新,若用于决策的支出数据不能够及时更新,那么提供的信息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不利于业务管控。
1.5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相对较差,由于高校各部门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计部门对科研津贴审计往往仅仅做表面审计。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于一些人为的干涉,往往重审计而轻处理,最终束之高阁。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往往倾向于事后审计,对科研津贴预算决算、津贴支出使用及管理很少过问,错失了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即使在事后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了问题,但是不合规的支出已发生,无法再做过多的改变,只能做一些弥补措施,将不合规的支出做出调整,导致内部科研津贴审计流于形式。
2发达国家高校科研津贴内部控制的经验及借鉴
2.1美国强调项目管理模式
美国对科研津贴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并行,美国政府监督由司法部门和社会共同监督,为保证科研津贴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实行的条例是由总会计师协会制定的。因此,为保证多元化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果,对于立法机关和内部监督机构的监督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将有关监督报告向社会大众。通过不断完善的科研津贴监督制度,促进科研津贴的使用的效益不断提升。美国高校对风险控制更加严格。部分高校除了可以获得财政资金外,还可以有限的资金获得额外的投资收益。因此,美国部分大学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科研津贴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资金风险,还包括:投资风险、市场和法律风险。美国大学高度重视风险防范,为了控制风险,会有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会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风险能够更好的衡量、评估、应对。
2.2英国强调科研津贴管理机构划分
科研津贴在英国为了方便管理,做了机构划分,第一层是公共管理机构。这一机构是强调主要从加强预算管理方面来对科研津贴加强管理,所有从政府下拨的科研津贴都要由第一层的公共管理机构来管理。第二层是由社会团体组成的管理机构。这一层由具有“准政府”职能的董事会联合高校相关的管理机构联合组成的管理机构,这种具有“准政府”职能的研究理事会不仅要推进科研工作,还要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第三层是各高校科研内部管理部门组成的执行管理层,主要由学校基金理事会负责。这三个层次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第一层负责宏观方面,越往下负责越微观的事务。由各种层次的互相配合监督和管理,使得高校科研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校的规章制度,在列支往往小心谨慎。在科研过程中,要对社会公众公布科研进度,研究价值,要接受舆论和媒体的跟踪报道。
2.3日本突显事后监督
和欧盟的事前监督不同,日本更多的是采取事后监督。日本要求政府监督外,还加强了社会大众监督管理,以保证更好的监督效果。日本法律明文要求,日本科研机构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将审计结果以审计报告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公布。以促进社会监督的实现。除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外,日本还不断加强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为监督主体提供有效的信息。该信息系统在各阶段对信息收集。
3内部控制角度下科研津贴改进措施
针对科研津贴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措施。
3.1完善科研津贴管理制度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于学术论文、专利、专著、科研成果等按照不同级别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考核体系,制定完善的科研津贴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修订该制度,使得该规章制度符合现发展的要求。
3.2加大力度开展科研津贴内部审计
高校科研津贴繁多且金额较大,管理难度略大,为降低科研津贴违规使用的风险,有效的开展科研津贴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科研津贴审计过程中,应关注津贴使用的合理合规性以及真实性,关注有无违规使用科研津贴,采取有效的审计手段,弥补漏洞,将违规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内部审计工作要着重关注科研津贴的真实与合规性。在审计的方式上可以采用事后审计或事中审计,对于科研津贴金额较大,涉及范围较广,采用事后审计如:重点排查法,也可采用事中审计,从一开始就对科研津贴进行把关,从源头上就进行控制,在科研津贴使用过程中进行追踪审计。加大力度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是为科研津贴合法合规合理使用提供保障的手段之一,才能有效的降低科研津贴违规使用风险。
3.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高校要加强内部科研人员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如:财务人员要强化财务系统风险、信息技术风险;科研人员要加强预算管理风险、收支管理风险;资产部门要加强资产管理风险和采购管理风险等。在科研津贴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只有每个环节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有效的降低风险。高校可以通过对关键部门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培训,推进风险文化不断延伸;定期或不定期发放和颁布法律学习的资料,采取多形式、多方法的方式加强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3.4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中,各沟通交流工具、各管理信息系统不是孤立运作的,要充分发挥各项系统的功能,就需要将各种工具、各项资源整合起来,而非仅仅将工作变成电子化,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高校可将各种资源整合成数据库,纳入信息化系统,为科研人员查询与汇总信息提供方便。
3.5加大力度开展科研津贴内部审计
高校科研津贴繁多且金额较大,管理难度略大,为降低科研津贴违规使用的风险,有效的开展科研津贴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科研津贴审计过程中,应关注津贴使用的合理合规性以及真实性,关注有无违规使用科研津贴,对于高风险的科研项目,采取有效的审计手段,弥补漏洞,将违规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内部审计工作要着重关注科研收入、科研支出、发票的真实与合规性、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与处理、科研合同的合规性以及结题是否结账等多方面。在审计的方式上可以采用事后审计或事中审计,对于科研项目金额较大,涉及范围较广,采用事后审计如:重点排查法,也可采用事中审计,在立项阶段,就组织审计工作小组,从一开始就对科研津贴进行把关,从源头上就进行控制,在科研津贴使用过程中进行追踪审计。加大力度有效的开展内部审计,是为科研津贴合法合规合理使用提供保障的手段之一,才能有效的降低科研津贴违规使用风险。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的科研项目推进信息公开制度,保证科研津贴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利用群众的眼睛来对科研津贴进行监督,将科研津贴监督做到阳光化。高校可将单位每年的各项科研津贴的支出进行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让津贴在阳光下支出,才能有效的杜绝科研腐败。
4结束语
高校科研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包含科研津贴管理,高校的科研水平,科研人员能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科研津贴有效的被管理能够直接影响高校科研事业有序的发展。未来高校的发展趋势主要依靠以科研养事业,以事业促科研。目前,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多,科研津贴管理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有效的管理科研津贴,我国政府对科研津贴高效管理重视程度可以众国家不断的出台相关文件加强对科研津贴管控得出。为了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校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到管好科研津贴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宋秀慧.高校科研津贴管理内部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0):44-45.
[2]马尚敏,李卫中.高校科研津贴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重点研究———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J].中国内部审计,2015,(11):22-25.
[3]陆文娟.新常态下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235-236.
作者:夏婧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