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摘要:内部控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具有管理的本质特征——创造价值。依托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互联网平台,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可以极大地提高金融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绩效,同时也面临极大的风险,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十分重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对本企业的发展有利,更是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在总结了相关前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寻求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内部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管理是息息相关的,是一个成熟的企业管理体系的中流砥柱。对于日趋多元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应当达到更高的标准。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缺少可借鉴的内控标本。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和外部充斥着多重风险,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是提高企业风险防御能力的重中之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其诞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自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起,“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词汇广泛传播开来。“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服务行业的相互结合。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在这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公司利用原先线上交易积累的用户数据为之后信息池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互联网公司利用数据模型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出不同的用户的金融需求和信用等级,并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与传统金融行业相结合,面向线上用户提供支付、投资、融资和信息中介服务。随后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由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的业内环境不断变革,人才的短缺,市场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些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也不够完善,因而,互联网金融应在困境中得窥门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发展。

一、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很多。比如有关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公司业务的繁杂程度和组织结构的变动性(Krishnan,2005);第二,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内控的自我监督能力(Goh,2007);第三,投入内控制度建设的资源力量(Franklin,2007);第四,会计计量和报表编制的复杂性。关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周守华和胡为民等(2013)研究2012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现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比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更高。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相对较少。谢平(2012)首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这一概念,认为它既不同于传统的金融中介模式,也不属于无金融摩擦的非金融中介模式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吴晓求在对比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基础上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具有独立生存空间和完整金融功能链的投融资模式。中国人民银行给出的定义是: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支付结算、资金融通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杜聪聪(2015)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将其与传统金融行业进行比较,深入探讨了其对银行支付结算领域、金融产品领域、银行网点分布等的影响。陈明昭(2013)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主要商业模式的分析,从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对实体银行的挑战。

二、互联网金融内部控制特点分析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有互联网及时快速的优势,又有实体银行存取、转汇与借贷的功能。对于小微企业,在现有金融机构可能无法实现它的融资需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缺,从而促进了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良好的资金状态也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多的金融业务提供了保障。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加上大数据时代背景,用户对于金融的需求进一步攀升,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其必然性,而发展就有其特定的偶然性。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一方面减少了信息匹配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线下实体经营的成本。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能帮助用户有一个更好的业务体验,也降低了人工处理的失误和速度。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由于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现阶段针对性的法律尚未完善,违法集资和诈骗跑路案件频发。互联网的运行也需要维护,一旦遭受黑客攻击,互联网就将难以继续运营且用户信息也有被透露的可能。关于互联网金融内部控制体系,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在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滞后于国外企业,金融行业的内部控制也是在借鉴了国外金融行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再在自身发展实践中得出的。国外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是在金融业非常成熟的基础上自发地与互联网企业相结合,而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基础上添加了金融服务行业。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行业,具有独创性,在经历了前几年野蛮、无序地增长之后,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始暴露出来。目前,我国出台了一些行业监管政策,提高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政府管制措施还是不够成熟的,仍处于试探阶段。外部监督力度的不足的时候,内部必须加强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互联网金融内部控制更具有挑战性与多变性,内部控制具体流程要适时做出变革,主要从控制风险的方向来优化操作环境,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面临的行业风险。互联网金融利用人工智能将以往的需要高度人工参与的借贷活动变成了无须当面沟通纯数字交易。这种纯数字交易将重新定义了金融服务业之前固有的信任关系和双方承诺。针对此,客户的身份确认和信用评级显得至关重要。在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客户的一切信息都会被记录,申请账号时第一步便是确定身份。例如蚂蚁金服中的支付宝平台,用户的所有购买历史都有记录,且支付宝对于用户的个人财务报表每个阶段都有记录,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将主动给用户选择的相适应的理财工具。金融服务行业主要提供的是投融资业务,充足的资金是业务良好循环的基础。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常用的还款方式一般为等额本息的方式进行贷款清偿,对于贷款人而言者缓解了其还款压力,对于平台提供者而言,这使得其获取了收益并分散了风险。对于逾期还款的用户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对还款提供了保障。

三、案例研究

(一)案例介绍

2003年底,出于发展电商的需要,马云设立了支付宝这一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便是蚂蚁金服的业务基础。蚂蚁,代表的是渺小的事物,这表示了蚂蚁金服市场定位是面向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阿里巴巴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壮大又衍生了第三方支付——支付宝。支付宝作为一个保持客户流的仓库,为蚂蚁金服中的基金、理财、小微贷款等其他金融产品输送了客流,两者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经济生态系统,并不断增强其影响力。

(二)案例分析

蚂蚁金服内控存在以下问题:

1.内控建设中人才不足

有这样一个说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起码需要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而互联网金融发展史还不足十年,就算是估值最高的蚂蚁金服的内审和内控部门人数也是寥寥无几的,比起蚂蚁金服繁多的业务与产品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成熟。因而互联网金融内控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审计功底和金融基础知识,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学习背景,才能满足内部审计的需要,促使企业符合市场的需求。互联网金融内控在内控风险、内控内容和业务上与传统的内控内容大相径庭,当前大多数内控人员很难达到要求。

2.风险控制不足

作为部分金融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蚂蚁金服正处于枪口之下。蚂蚁金服已经在几个领域采取风险预测机制和规避风险的措施,比如降低贷款利率,控制用户每天的货币基金投放量。同时蚂蚁金服也积极响应政府的普惠金融号召,在余额宝内引进了两个新的基金,改变了之前天弘基金一家独大的状况,但是这些行为的后果便是对公司利润的损害。不只是国内监管部门,蚂蚁金服也面临着来自海外监管部门的威胁。今年1月份,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否决了蚂蚁金服斥资12亿美元收购速汇金的交易。蚂蚁金服还面临着竞争对手正在进一步蚕食它的利润。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微信支付是一个强敌,微信使用者的基数有10亿,而支付宝使用者的基数只有8.5亿。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中,还要接受京东金融等对手的切磋。

(三)案例建议

1.加强企业控制环境建设

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以及反舞弊等内容。互联网金融企业中各部门的联系比一般企业要更为紧密,内控和内审部门没有有效分离,缺乏独立性的情况下就会降低内控部门的工作效率。因而企业应当提高对内控的重视程度,加强内控人才建设,提供良好的内控环境,使得各部门分工明确,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加强企业的控制活动

内控中的控制活动主要指高层经理人员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直接部门管理、对信息处理的控制、实体控制、绩效指标的比较、分工。传统的金融行业面对风险的发生多是事后控制,即风险发生后才能对风险进行规避措施,并不能起到预先控制、及时止损的作用,反而会花费庞大的成本来削减损失。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决不能单一地进行事后控制,而是要在每一个流程上都要加强控制。事前合理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中积极监测业务的发生过程,对于之前预测可能失误的环节终点防范,事后还应当反思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内控应当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充分发挥内控的能动性,将控制活动向前推进。蚂蚁金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独角兽应当加强控制活动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杜聪聪.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内部控制[J].区域金融研究,2015(01)

[2]刘嘉欢.对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浪潮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5(02):57-58.

[3]付蕾,赵成国,熊侣珊.我国互联网金融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师,2017(08):164-165.

[4]王保辉.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e租宝与支付宝的对比[J].财会通讯,2017(35):115-120.

[5]罗士欢.基于风险管理的互联网金融的内部控制研究.中国国际财经[J].2017(03):110.

作者:张彤平 单位: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