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优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优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优化

摘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旅游人才的旺盛需求。然而,旅游院校尤其是本科高校的旅游人才就业层次不高一直被旅游学术界所关注。从分析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入手,以安徽某本科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为调研对象,对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提出本科旅游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优化措施,以提升旅游管理类专业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伴随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2016年,全国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9万亿元,占GDP比重为6.3%。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从理论上来说,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旅游人才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高校毕业生应该不愁就业。但实际就业现状显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呈现“两低一高”的特点,即行业认同度低、初次就业率低以及行业流失率高[1]。为此,旅游人才尤其是本科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供需失衡一直受到旅游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2]。高层次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缺失与流失,已经严重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本科层次旅游管理类专业就业总体评估

(一)培养规模供给不足

2016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604所,比2015年增长3.6%;在校生22.1万人,比2015年增长5.2%[3]。尽管如此,与我国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的快速发展相比,当前主要由高等院校提供的高层次旅游人才规模仍显不足。

(二)整体学历层次低

以安徽省为例,2010年旅游人才中本科学历的仅占6.67%,研究生学历的仅占0.83%[4],学历层次总体水平较低,难以支撑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三)专业化程度不高

以安徽省为例,“十二五”期间安徽旅游策划规划设计人员只占0.71%,旅游电子商务人员只占0.44%,旅游科研人员只占0.09%,而熟悉国际市场的专业人才与职业经理人更是缺失严重[4]。同时,由于旅游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以及高端休闲旅游产品的快速更新,新兴旅游专业人才缺失的现象也逐渐凸显,尤其缺乏智慧旅游人才、体育旅游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等旅游细分市场专项人才。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评估

(一)调研对象及实施过程

针对安徽某财经类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开展就业竞争力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就业行为,找出影响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人才培养优化对策,以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就业竞争力。本次问卷对象为安徽某财经类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近五届(2009~2013届)中能联系到的学生。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分布地域较为广泛,考虑到班级辅导员联系毕业生较为方便快捷,为此依托班级辅导员通过QQ、微信、邮件等现代网络通讯手段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64份,有效率为80.0%。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估

1.就业行业评估

一是“非本行业就业”现象依然突出。由表1可以得出,2009~2013届毕业生目前仍稳定在旅游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为69人,占参与问卷人数比重为26.1%(包括继续选择旅游管理类专业读研的学生)。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学非所用的就业选择,对学生来说是专业技能优势的一种浪费;对院校来说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损耗[5]。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旅游产业,对本行业可以说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人力资本吸引力不够。就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每个专业、每个行业都需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旅游管理专业类学生往往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认知感到模糊甚至缺失。从问卷结果来看,只有一成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旅游行业。尽管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招考一直是学生们向往的就业单位,但因对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较少,竞争相对激烈,因此留给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选择机会受到诸多限制。尽管如此,就调研高校的毕业生而言,选择在旅游行业就业的趋势明显。2009~2013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行业内的就业率分别为16.7%、19.5%、31.7%、33.3%和39.1%,其比例逐年提升(图1)。二是传统旅游业态仍是就业主力军,但新型旅游业态的吸引力增强。表1显示,选择在酒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业态就业的占到行业内就业人数的40.6%。同时,随着旅游出游形式的自主化、自助化以及新型旅游业态的快速发展,旅游创意策划、在线旅游服务咨询等细分旅游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在逐渐增长。通过考研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也为数不少,这主要受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以及高校考研氛围的影响。

2.就业地域分布

问卷统计,86.7%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发达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12%的学生愿意选择偏远地区以及基层岗位。在对实际就业地域的统计中也验证了这一结果,56.3%的毕业生目前在江、浙、沪、京、津、闽、粤等,尤其是上海、杭州、南京、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就业;21.6%的学生选择在安徽省内就业,且高度集中在省会合肥市。这一方面是受到财经类高校整体毕业生就业氛围的影响,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更强。

3.职业生涯变化

为更好地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行业流失情况,本问卷也分析了毕业生职业流动变化情况。22.1%的毕业生第一职业选择并坚持留在旅游行业,16.5%的毕业生第一职业选择了旅游行业,但最后流失到其他行业(其中72%的学生一年内转到其他行业),多从事销售、金融、策划等服务型行业;3.5%的毕业生毕业后从其他行业转行到旅游业(主要为旅游教育、旅游销售、旅游策划等行业)。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吸引力不足。

4.就业职位层次分布

在旅游行业内就业的毕业生中,其就业履历数据显示,62.3%的毕业生已晋升至各类管理岗位。其中,在酒店行业就业的毕业生,74.7%的毕业生已晋升至主管级以上管理岗位;在新兴旅游细分市场就业的,已有65.6%的毕业生晋升至管理层。这与《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三年内职位晋升比例70%[6]的数据基本相符。在旅游行业外就业的毕业生中,晋升到各类管理职位的毕业生仅为23.6%。这一方面说明,相比其他类专业,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优势不明显,加上毕业年限较短,其总体就业竞争力还未充分发挥;同时也说明,相比其他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旅游行业的晋升渠道与路径更多,晋升空间更大。

三、就业竞争力提升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优化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是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的环节[7]。旅游管理专业是服务性行业,因此,需要从入学起就通过多种认知教育活动的开展来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如移动教学课堂、优秀校友及行业精英讲学、旅游景区景点及企业走访、依托校园社团开展与旅游专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

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社会地位不高,基层工作繁琐又辛苦。在社会对服务业存在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都很难度过在基层工作这一关[4]。现实情况是,其他行业也要求应届生下基层工作的要求。而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在经过必要的基层工作经验积累这一阶段后,其职业发展前景要比其他行业将更为广阔,本次针对毕业生的调研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为此,必须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旅游企业宣讲、顶岗实习等形式,鼓励学生树立争当未来职业经理人等择业观念,明确自身未来职业发展定位以及就业目标;通过旅游企业宣讲、顶岗实习、课堂教学等,畅通行业信息传递渠道,使旅游专业本科生了解旅游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与前景、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变化,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与各类高层次用人单位对接,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和专业获得感。

(三)完善教学内容

以培养旅游行业高端专业管理人才为目标,丰富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与手段,积极打造“知识+能力”应用型素质拓展平台[4]。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与旅游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实践类课程建设与运用,尤其是加强凸显专业特色的多元社会实践及专业素养拓展活动开展。通过专业实习实践、提高实训类课程比重、课堂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创新创业等项目竞赛、学术科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塑造学生的管理意识与素养,提高学生就业层次。

【参考文献】

[1]李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困境与竞争力的提升[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3):198-200.

[2]李因,汪艳丽,梁磊,洪宇.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路[J].旅游学刊,2009,24(7):84-94.

[3]国家旅游局人事司.2016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EB/OL].(2017-07-11)[2017-09-15].

[4]张胜武,王丽萍,许云华,等.就业需求导向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6(1):120-123.

[5]李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困境与竞争力的提升[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3):198-200.

[6]陈冬冬,刘法建.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研究———以安徽某大学为例[J].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报,2017,2(2):48-53.

[7]马晓红,张新平.CBE模式在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以湖北民族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产业计划”项目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3):69-73.

作者:张胜武 王良举 李万莲 林传红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