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管理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开展实践教学是该学科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鉴于此,运用协同创新理念,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角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
协同创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导论
“协同创新”最初应用于企业组织内部,依靠共同的目标、沟通渠道和内在动力等因素构建资源平台,建立分享机制,以促进内部成员的协作发展。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引用协同创新理念,在新时期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即高校应加强与同类院校、企业的合作。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只有理论和实践并重,完善课程设置,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通过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才能适应目前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离不开高校与其他同类院校的协同合作、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具备一线岗位的实际工作技能。显然,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理论联系实践,为学生开辟多种实训、实验和实习的渠道,创建多种实践平台,才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2.1开展实践教学是应用性学科培养目标的要求
按照学科设置,大多数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都涵盖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等方向,因此开设的课程也都围绕这些大类展开。按照这样的模式,学生就业的对口行业是去酒店、旅行社、景区或者其他相关的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学科,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该行业不同领域的理论板块,但如果没有实践教学,学生就无法运用这些理论解决现实的问题。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显得尤为迫切。
2.2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从目前来看,各个高校普遍越来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可究竟何为创新人才,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毋庸置疑,创新人才一定不是“书呆子”型的学生。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多地接触到业内的技能操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通过一系列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在企业实习等途径,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2.3开展实践教学是旅游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
最新《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披露,预计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规模将达到6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数据显示,我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操作技能,才能使他们在就业时具备一技之长,以实现自我价值。
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高校的教师大多都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课堂教学和课堂管控能力较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旅游行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另外,高校有些青年教师,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就直接应聘进入高校从教,几乎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的师资现状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接触到具体的业务操作环节。
3.2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紧缺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必不可少。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应该具备模拟酒店、旅行社、景区等行业的基础业务操作的能力,满足学生模拟开展各项工作的需要。这样就对实验室的场地、设施设备要求较高。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课时大大超出实训课课时,导致对实训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建设也相对滞后。特别是一些设施过于简单,无法满足高水平的训练操作。实验室建成后,内部的设备不及时更新,无法跟上最新的行业发展要求。这样也导致学生在实验室操作时积极性不高,单一的操作过于乏味,久而久之实训课的安排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3.3课程设置不合理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大多分散进行,包括课堂模拟教学环节、实验室专项操作演练、短期实训等,这些一般穿插安排在各个学期,课时长短不一。校外专业实多安排在大四期间,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实习单位,或者学校推荐实习单位。这样的课程设置看似也较符合大学课程的安排,但是实习效果却很难保证。一方面,校内的实训课比较分散,而且学时较少,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受学校实训基地条件限制,也未必能真正模拟旅游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另外,该专业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和自己专业对口的是去各大旅行社、酒店或者景区等从事一线工作,这些岗位对学生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企业在学生入职前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因此校外实习单位往往不接收短期的实习生。而高校往往将校外专业实习安排在大四,这个时期学生又面临找工作或考研的压力,实习效果很难保障。
3.4校外实习缺乏统一管理
实践教学除了在校内开设一系列的实训课,校外实习也必不可少。旅游管理专业更多强调的是社会实践技能,只有通过系统的校外实习才能获取。高校在安排学生校外实习时,如果只是向毕业生推荐一些对口的旅游企业,而不去实地考察这些企业的经营现状、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和企业资质等情况,就很难切实保障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项利益。同时,学生在选择实习岗位时也比较盲目,由于对实习岗位不了解,未必能真正找到自己满意的实习单位。而学校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掌握,也仅局限于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而实习报告未必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实习情况。要想切实掌握学生实习的情况,有必要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统一的规划,并制定完善的考核方式。
4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策
4.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组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对老师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具有实践动手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邀请旅游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来学校做报告,给同学们分享业内的最新资讯,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度。其次,可以不定期的安排学校的老师去旅游企业学校培训,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另外,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给学生开展实训课,使学生了解这些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为校外实习做准备。最后,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如果学校允许,可以鼓励老师在旅游企业任职,培养“双师型”教师。
4.2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校内实践课程,必须依赖相应的实验室设备,如客房实验室、中餐厅实验室、西餐厅实验室或者3D景区模拟导游实验室。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模拟客房服务,模拟操作中、西餐厅的摆台,或者模拟导游讲解。实验室建设必然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场地,因此,在规划实验室建设时应充分调研论证,保证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符合实训课要求。近几年来,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因此实验室的设备也要“智能化”,除了必要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的配备也应到位。同时,应制定实验室管理条例,确保实验室的可持续使用。
4.3建立“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明确各个实践环节的详细标准。比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对各类实践课程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实验室教学的具体安排、实训课的具体安排及校外实习的安排,针对课程的课时和内容,制定相对应的考评体系。特别是校外实习,在学生实习之前就对学生进行规划,提升学生对校外实习的重视程度,并且综合考虑学生的意愿分配岗位。在对校外实习进行考核时,设立企业打分和学校打分的比例,明确考核标准,对不达标的同学取消学分,并要求重新实习。完善严谨的考评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4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校内实训课、实践课等,校外实习也不可缺少。要想开展校外实习,必须深化校企合作。首先,寻找对口的实习企业。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景区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大类,可以找一些景区、酒店或者旅行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这样,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和实习单位的岗位需求是对口的,学校根据实习单位所提供的岗位,灵活调整教学方案,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就业岗位。其次,邀请企业的负责人来学校开展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提前了解这些实习单位。再次,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即学生可以申请意向的实习单位和岗位,企业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面试,一方面尊重学生的选择,另一方面兼顾企业的用人需求。最后,完善考评制度,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不仅让学生提交实习报告,企业更多的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及考核,建立完善的考评指标,考评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不足、改进技能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亚培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俊清.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内蒙古高校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11).
[2]满超燕.关于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6(2).
[4]谢苏立,余李丹,杨洁,等.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J].亚太教育,2016(4).
[5]邓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基于校企合作视角[J].商贸人才,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