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课程教学改革(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管理课程教学改革(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旅游管理课程教学改革(3篇)

第一篇:旅游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课程教学改革

一、现阶段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方面

从选取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此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加以应用,而现行的教材虽然介绍了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但对宴会配餐及菜单设计方面的内容提及却很少,相关案例更是少之又少,很多教材花大篇幅讲解食品标准、用途、分类等,这样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日后的工作需要,学生学完后不知如何运用,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而教材中内容更新速度过慢,如我国已修订新的居民膳食指南,但有很多教材上所列出居民膳食指南仍是1999年版本。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是一门互动性极强的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应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但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遏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及发散性思维。

(三)考试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此门课程的考试方法大多数采用一次性闭卷考核方式,其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忽视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只重视考试成绩的高低。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涉猎范围很广,相关知识的支撑覆盖面大,如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营养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应用性,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课程改革的方法与实践

(一)优化改革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相对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讲,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对营养学和食品安全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几乎没有接触过,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食品营养学的专业知识有一定难度,若是要求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加以修改、补充,优化教学方式。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的知识作为教学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如在讲授蛋白质相关知识时,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国人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讲到不同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时,可以针对每一种烹调方法都给出一道这种方法做出的菜肴,请学生一起分析这种作法对菜肴有何影响,这样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讨论,学习和掌握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点,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模式教学。但这种案例教学法不易在课堂上大量使用,以防顾此失彼,一堂课结束,学生的记忆点都在各个案例上,这也是不可取的。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比例

如讲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践教学时间深入学校食堂、超市、大型农贸市场等搜集案例,调查居民日常饮食习惯、膳食营养状况,这种实践案例采集的教学方式将一些枯燥的膳食指南、膳食宝塔内容深入浅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虽然课程考试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将总成绩构成要素重新分布,即总成绩=出勤成绩(20%)+两次作业成绩(20%)+课堂发言互动(20%)+期末考试成绩(40%)。这种方法已初步取得成功,改革了“期末一张卷定乾坤”的传统考核方法,建立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案例互动教学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共同支撑的开放式、整体全新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是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及资料整理、搜集等能力进行考核。通过《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无论是学生还是任课教师都很认可此项改革。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最大化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师生共同学习,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学习知识点。课程建设与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应不断改革教学与实践方式,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才能达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作者:胡雪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第二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改革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一致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高校为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通常会派遣学生到社会企业内部实习。但是,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现状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在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随机安排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导致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不相符,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实习模式。学校是本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派遣学生去企业内部实习,学生也希望在实习过程中能学到更多技巧。但是,很多社会企业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当作免费劳动力,这和学生实际目标相背离。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期为半年或一年,学生实习期满后要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技能提升的需求,且这较短的时间安排对社会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满后全部回归学校,企业就会出现人员空档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因此,我国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和高校合作,不愿意提供实习场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缺乏和社会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导致社会企业经常出现变动,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正常实习。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角色转变慢

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角色转化。学生实习的目的不再是学习理论知识,而是提升技能。学生在企业内部不仅要完成企业交代的任务,还要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角色转变速度较慢,实习压力较大,从而严重影响其实习效果。高校教师在学生实习前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导致学生根本无法适应角色转变。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结构不合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休闲项目。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逐渐增多。高校是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各大高校为了满足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均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导致我国出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高校教师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旅游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选拔的标准。旅游企业内部出现一定数量的非旅游管理专业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旅游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旅游业属于低薪、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因此,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转行从事其他工作,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及其自身发展。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缺乏专业性

在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相对较短,教师缺乏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教学经验,教学体系不完整,根本无法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都缺乏专业性,也不具有实践教学经验,无法对学生的实习给与合理指导。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时间安排不同。目前,很多高校都选用“3+1”的实习模式。“3+1”的实习模式指的是高校安排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四年到社会企业实习。但是,“3+1”的实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影响,该实习模式并不是最佳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最合理的实习时间是半年。但是,很多社会企业为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往往会拒绝接收半年期限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这主要是因为实习生流动性较强,半年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回归学习,必定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高校必须调整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式。高校可以把即将实习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分成两批,每批学生去社会企业实习半年,这样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也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二)合理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目标

随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目标。如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和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心理落差逐渐增大。高校要想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教学和实习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三)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高校和社会企业间的合作较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高校要想和社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者必须要共同努力,建立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流程。高校实习地点的选择对学生实习效果有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高校需要派遣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去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内部实习,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沈阳某高校把旅游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分成A级和B级,在大三上半学期,学校派遣旅游管理专业A级学生去北京某旅游公司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到大三下半学期,沈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A级的学生全部完成实习,顺利返校。高校立即派出旅游管理专业B级学生去北京旅游公司实习。通过这样的分级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

(四)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疏导

调查表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大心理波动,这种波动被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习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是实习适应阶段,第三阶段是实习不适应阶段,第四阶段是实习稳定阶段。高校在派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之前,一定要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缓解实习压力。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实习负责人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给予合理解答,帮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顺利渡过实习的不适应阶段。

(五)合理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奖励机制

高校要想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必须要改变传统实习测评方式。传统实习测评方式过于形式化,无法真实反映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高校必须全面、合理地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进行测评,并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高校可以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内部设置奖励机制,对实习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与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四、结语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是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现状可以看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必须采取措施解决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习效率。首先,高校要合理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其次,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最后,高校和企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目标。高校只有不断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左神曼 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改革研究

一、研究背景

2014年3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全国目前约有1200所普通高校,1999年之后“专升本”的600多所新建本科都面临转型,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在此背景下,各省市独立学院积极探索并践行应用型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创建于2002年4月,原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批准设立,充分利用母体学校——广西民族大学所形成的东盟国家语言专业优势,积极实行3+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本国学习3年,到语言对象国学习1年,而不出国的学生则选择在国内完成其全部学业。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学院积极探索实习管理模式。从2013年开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从最初的“分散实习”转变为“集中实习+分散实习”进行毕业实习安排。集中实习,即学生自主选择到学院签约合作的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由学院及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实习期为6个月。少数有其他实习需求或选择“3+1”小语种学习的学生可选择分散实习,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实习期不少于三个月。在实习管理的改革探索中,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本文从实习生的实习心理出发,结合自身组织实习管理的工作经验,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拟为高校实习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实习前工作环节:自愿为前提,制度来约束

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实训基地。毕竟,现在的学生以90后为主体,加之大多数三本的学生本身家境条件就很好,强迫他们去一个自己并不期待、不情愿的实习单位开展为期三到六个月的实习,如果没有以自愿为前提,学生实习的后期管理工作会给指导老师、学校乃至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根据我院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学校统筹(集中实习)与自主选择实习(分散实习)相结合模式”来进行实习管理。系部出台了相应的实习管理条例,明确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实习模式。针对“分散实习”的学生,要求该类学生在实习前必须自行找好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必须与旅游行业相关;其次,学生在实习前需提供实习单位接收函或实习协议,以证明学生将在该单位实习;若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实习接收函或实习协议,则必须选择参加集体实习。第三,实习期间,分散实习学生必须在之前提交的《实习协议/实习接收函》的单位内实习,实习期不少于三个月,否则将受到一定处分。针对自愿选择“集体实习”的学生,指导老师首先在实习动员期间详细客观地向学生介绍校企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实习条件,既阐述了有利因素,又重点突出集体实习将面临的困难,以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使实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此外,为防止集体实习学生中途无故中断实习,系部明确规定,该类学生因个人原因(身体原因除外)提前与实习单位解除实习协议的,将受到一定处分。

三、实习过程工作环节:重视过程管理,提供及时、全方位的指导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院以“重视过程管理,提供及时、全方位的指导”为管理原则,安排有经验及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实习指导。主要包括“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及时帮助并解决实习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实习生利用接触实际的好机会深入研究问题等。”以我院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含酒管方向)集体实习学生为例,系部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前往校企合作单位。在学生入职前期,要求指导教师一同参与实习生的入职过程。通过与学生一同参加入职培训深入了解该企业的情况及学生前期的思想动态;学生分配到岗后,要求指导老师前往各个部门了解学生主要的工作任务。此外,指导老师还要深入到员工食堂、员工宿舍了解学生食宿情况。在实习期间,系部要求每一位学生每月必须按时提交实习月记(以邮件形式发送至指导教师邮箱),并且规定若实习月记存在抄袭他人、弄虚作假等行为,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论处,不能取得实习学分。在学生反馈的实习月记中,学生把每个月的实习感受、实习困难都真实的表达了出来,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月记,及时了解了实习生的思想情况,并通过邮件回复、电话等形式进行相应鼓励、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实、实习生、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联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四、实习后期管理工作:综合评分,传递榜样的力量

我院实习后期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实习时间长短、实习月记提交质量、实习报告质量、实习单位鉴定及指导教师意见5个部分组成。在实践中,采取科学而规范的综合评分考核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实习月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促进了实习纪律的明显好转,提高了实习单位对于实习生的满意度。以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含酒管方向)实习生为例,共有36名同学在校企合作的实习单位实习,只有4个同学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提前结束实习,其他32人坚持实习了6个月,在实习期间多次获奖,用人单位对实习生评价很高。此外,在2011级旅游管理实习生跟踪问卷调查中,我们调查到有53.33%的实习生获得了实习企业留任的通知,14.75%选择留在原实习企业工作,部分同学直接升级到领班、主管级别。学院实习后期管理的第二重心,就是要向下一届学生传递榜样的力量。我们首先对实习生的实习月记、实习报告进行了汇编,完成了2010级、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月记心得汇编册,供系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内部阅读。下一届学生们从师兄师姐的月记中深入了解了实习的内容、应掌握的技能、心态等,对他们来年的实习提供了一定借鉴。其次,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实习生现身说法,调动了下一届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让其更深入了解实习的意义。

五、存在不足及改进建议

2013年起,我院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积极探索了学生毕业实习管理的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2011级的实习生跟踪调查问卷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校企合作单位种类不够,应积极开拓旅行社和景区实习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争取到更多的实习岗位和相关福利;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到相关毕业事宜的处理。”目前,我院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主要有: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深圳观澜湖球会、南宁金紫荆酒店、南宁万达文华酒店、南宁迪拜七星、福州豪生酒店、广西民族博物馆七家单位。由于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才开展两年,所以目前校企合作的企业更多的集中在酒店方面,而在旅行社、景区的合作方面显得非常薄弱,这是我院在校企合作方面今后应该加强的地方;其次,学生在实习期间希望能够换岗和争取更多福利的问题,需要指导教师在实习前期做好思想工作,企业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很难让学生进行轮岗实习,也很难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希望学生对此能有一定了解。但是,随着我们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应努力将实习形式从低技能、低要求岗位向高技能、高要求岗位转变,努力让表现优秀的学生有机会换岗或参与到企业管理的岗位中来。第三,目前,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时间定在每年11月至来年5月期间,正好跨越了大四上学期到下学期阶段,学生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在大一入学时已经定好,教学计划赶不上形势的变化,只能按照之前的教学计划走,导致学生在大四上学期的9月、10月把大四剩余课程集中上完,课程很赶;而在来年5月份实习结束后,已经进入毕业工作后期,学生马上要忙于毕业论文的答辩、找工作等事宜,时间紧凑,影响了一部分同学及时就业。对此,建议学院对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大变革的改动,大四期间不再安排课程学习,实习期则安排在大三学习结束的暑期7月份到来年3月份之间。这个时间段充分满足了企业6个月的实习期要求,也有利于学生在大四期间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毕业论文及就业。我国独立学院的建校历史只有十几年,各学院都在积极探索一种适合独立学院的实习管理模式。笔者只是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浅显的探讨了我院实习管理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毕竟实习改革是一项综合而系统工程,其改革成效不仅取决于实习管理改革本身,还取决于我们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旅游实训室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此,独立学院的校外实习管理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及完善,需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

作者:卢娜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