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理论介绍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
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对旅游企业和学校的属性加以明确,旅游企业和高等教育学校的组织各不相同,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组织不同之外其作用和功能也各不相同。教育、研究和输送、培养分别是学校的功能和作用。旅游企业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存在的,其内在追求在于使旅游企业得到最大的利润,生产、创造和创造社会财富分别为企业的功能和作用,虽然两者作用和功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其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确是相同的,所以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其次,校企合作的基础就是存在一个共同关注点,即人力资源。旅游高等学校是针对企业的发展需求来培养人才的,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只有优秀的人才进入旅游企业才能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最后校企合作的基础就是本着人才使用的共同理念进行的,旅游管理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靠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和应用类人才共同决定的。我们既要清楚的认识高等旅游教育的教学模式、方向,以培养适应企业的人才,又要对自身的师资水平进行综合性的提高。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源动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源动力来源于两方面:企业和学校合作不同地位的属性和企业自身存在的动力基础。针对于校企合作中,学校的作用和功能决定了其地位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社会良性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就是大力的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新型人才,针对于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最具有代表的就是校企合作模式,包括产学的有机结合彰显出的学校比企业在社会的发展上更为重要,所以说学校是作为产学结合的核心动力存在的。而旅游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相对于学校就显得被动一些,旅游企业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存在的,与学校不同,它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在于对人才的提升、管理和使用上。旅游企业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创新和管理,这对于产学研究结合的发展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旅游企业自身动力主要体现在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大,教育培训出的人力资源是作为旅游企业的第一资源存在的。而旅游企业在合作中能够获取一定的利益,其利益表现形式为直接利益和补偿性利益。直接利益是基于获取相应的人才。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与必然要求就是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旅游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将自身对人才的要求传递给学校,高校通过需求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满意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主要表现在对难题公关、咨询管理、新产品研发和人才培训上,它能够使企业获取相应的智能支持和技术服务支持等,这种支持统称为补偿性利益。
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特点,根据校企之间不同的合作节点将其合作办学模式分以下四类。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办学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办学模式是经由人才提供方与需求方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由人才提供方向需求方提出相应人才需求,包括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和数量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协商的人才提供模式。在这里人才提供方一般指学校,而需求方一般指旅游企业单位等。其模式的本质在于学校能够通过旅游用人单位来对今后的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确定,由学校和旅游企业共同制定培养人才的相应计划,继而签订用人订单,它由双方共同参与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学生通过这种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毕业后能够直接到旅游企业用人单位去工作。
(二)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是旅游企业应该主动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校的建设中去。旅游企业要为学校进行实习场地的提供,继而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领域主要包括教学领域的合作,只要内容有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以及帮助学校确定师资标准,使相关工作人员之间能够完成更好的合作交流。此外旅游企业还应该定期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测验收,在向学校提供毕业需求和招生信息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社会培训。除此之外,旅游企业还要对世界著名的旅游饭店产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以及动态进行研究借鉴。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应该适当的为学校提供一些资金上的支持,使学校职业技能岗位的培训进一步加强。
(三)以院校为主体的合作办学模式
往往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学校与创办自己酒店合作时是以院校为主体的,它利用自己的酒店作为实践基地来对学生进行更加细化的培训。学校能够根据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专业特点需要培养符合当地旅游社和特色酒店的人才。这种合作办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毕业设计和实习场所,为其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同时,高校的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旅游企业的管理当中,对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提高,对该行业的最新动态发展进行充分掌握,这样才能对教学内容的生动和丰富提供相应保障。在利用高校的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同时,又能够将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以院校为主体的合作办学模式的主体是学校,载体是酒店,将酒店与学校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校成为一个教育、经济实体,充分结合产教,致力于人才的输出和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上。将传统的先培训再工作,由高校向酒店单向流动模式转换为高校与酒店双向流动模式,使单一的培训模式变得双重化。而这种模式对于学校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想要其普及还需要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
(四)学校与相关职业培训公司建立的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与相关职业培训公司建立的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是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学历教育部分和就业前的实践技能培训部分氛围由学校和培训公司来完成。学校挑选与之合作的职业培训公司应该考虑到:实力、经验、信誉等方面。职业培训公司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经理人、导游、调酒师和糕点师等,将在本学校毕业的学生送到相关的职业培训公司去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方面学校也要参与进来,在培训顺利通过后,培训公司应该向其推介相关的工作。此外,高校应该与培训公司制定相关合约,以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合约应该对学生就业的基本要求和受训期间的管理权进行一些列规定约束。校方应该对选送去培训公司实习学生的学历进行保证,确保其简历中所陈述的内容为真实。这与传统的学生直接去培训公司受训相比,可以为学生节省一大部分的培训费用,使其就业机会增多。此外,学生参与到培训公司培训的过程中,应该马上签署公司培训就业协议,确保培训公司履行相应的工作推荐方面的责任,校方也要对学生和公司签署相关协议做出监督。
三、现阶段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校企之间合作与初衷相违背,致使形式化合作办学模式形成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明确表明,现阶段有很大一部分旅游院校借助与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进行招生,但是实质上学校并没有与校企合作或者其签署的合作并不稳定,没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基地,这样就导致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实施。
(二)校企之间合作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根据对以往发达国家发展校企合作教育的经验来分析,对相关法律制度加以完善是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但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针对于现阶段的相关法律形式,1993年制定的《职业教育法》对企事业组织对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师生实习制定了规范。然而这只局限于企业合作的基础层面上,更高层次的层面包括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层面还没有涉及。我国还没有明文法律条款规定高校与企业合作细节规范的相关法律制度,基于学院和企业领导关系的校企业合作办学,并没有完善的法律做约束,这就使人为因素骤然增多,也使合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教育系统管理并不包括企业办的训练学校,教育系统包括普通职业学校和高校,所以企业不具有承担教育义务和责任的特点,也不会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传统的计划经济生产模式,企业是受行政命令才对学生进行实训,但双方并没有签订相关合同,也没有法律进行约束,所以就导致企业的实习过于形式化,其实际作用甚微。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很多企业控制权都对自身的利益进行了保护,其控制权转向了私人经济,企业也不想去承担与学校签订用人合同的风险,一部分旅游企业为了节省培训的成本,只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工作,这样培训学生的负担只落在高校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源于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对企业和学校合作的义务和权利进行规定。
(三)校企之间合作经费不是很充足,其合作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传统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是由政府来拨款的,实际需要和拨款额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经费问题一直都是教育有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拨款经费只涉及到受教育的学生和学校,而企业作为最终的受益者,却没能做出任何投资。旅游院校的经费通常不是很充足,所以旅游教育模式的改革落实的不是很好,而企业也不愿意对学校进行投资。所以要使教育范围中包括相关企业,让企业对教育所需要的资金进行适当的提供,这是校企合作实施中应该明确的问题。另一方面,旅游企业的员工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待增强,这种能力是花费大量时间培养下具备的。由于现阶段的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再教育与相关培训。针对于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每个企业的目的都是营利,所以大部分企业都是只贪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不肯花费时间和经费去培训员工。旅游业大到管理人员小到服务员,企业只招聘有经验的员工,对于欠缺经验的学生企业往往直接忽略。针对于旅游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企业需要承担培训员工的责任,还需要花费一部分培训经费,这就使企业的成本进一步增加。此外,在于学校签订用人合同时,企业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这就损害了旅游企业眼前的利益,最终导致旅游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削弱。
(四)企业的实践与学校的教育理论相违背
我国的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多数由国家举办,主要源于学校领导和企业领导的私人关系决定,基于此,企业对学校学生的培养责任感并不强,本着学校承担办学的主要任务理念,这种教育观念使得企业的实践与学校的教育理论背道而驰。而高校所采用的教材时效性不是很好,很多学校在新生开学时就将这几年学习所需要的教材一次性都发放给学生,这就导致教材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社会经济体系发展,致使企业实践问题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内容相脱节。
(五)旅游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关系堪忧,重复脱节现象严重
由于旅游院校不能足够了解旅游企业的需求,而又不主动去与旅游企业配合,致使失去培训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这都是旅游企业与高校之间不能有效合作的具体表现。旅游企业是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存在的,其考虑的更多的是经济利益,所以对于旅游院校的支持上就明显不足。企业对于教育活动彼此之间并不是很了解,致使旅游企业的实践与教育理论重复脱节现象发生。
(六)高校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现阶段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由于旅游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其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足,知识教师会出现教学困难的情况发生。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往往不是很充足,很多教师非专业,通常是其他学科的跨行或转行,虽然很多旅游学者和教师在通过不断的理论知识普及后有所提高,但是其对旅游科学的实践经验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这样的师资对于旅游产业合理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有效合作的相关对策
(一)学校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要进一步加强
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心内容即为技术,所以每个企业对科技的应用和开发都十分重视。针对于旅游企业,教育、理论研究、科研、设计和实验等方面学校都能占据一定的位置,基于此,在产学研结合时,应该令学校对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从而建立相应合作基础,高校与旅游企业共同开发科技项目、研究课题,从而完成科研成果的享受过程。
(二)将校企之间进行高度结合
现阶段的教育政策和产业政策决定了高校办学要基于教育主管部分的政策指导下进行,要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点之间高度结合,使旅游主管部门支持此项合作,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合作关系顺利形成,尤其是要适应旅游产业格局的发展,使良好的合作关系初步形成。此外,旅游企业与高校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战略伙伴的关系,实现共建课程、互动、价值共识、互动、优势互补的一种合作方针。
(三)建立适当的合作模式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之间确定良好的合作关系离不开适当合作模式的构建,纵观整体模式,其中心内容是以校企合作教育为中心,基础内容是培训、科研的合作内容。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是现阶段校企之间最适当的合作模式,从微观操作和宏观战略从面上来进行区分,教育教学模式、学科专业建设、办学思路、师资培养、教材与课程的建设、管理教育学生等操作层面上要能充分对校企合作关系进行充分体现。适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要通过多元化的办学体系合作关系来表现出来,包括旅游产业科研、旅游产业培训和旅游咨询服务等。以上合作关系可以使校企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同时还能够使他们之间相互促进,本着与教学与人为理念的基础,建立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
(四)进一步对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加以完善
针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的良好合作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健全的制度保障可以实现全过程的实践、全方位的体现和全员性的参与办学模式,这就需要高校对现行的教学运行模式进行有规律的适应和调整,同时旅游企业应该建立起与相关专业进行匹配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针对于企业和学校之间制度的强化,要在合作组织内容进行保障的同时,从学校着手,建立起相应的组织保障制度。以校企合作工作小组的建立为例,它是一个专门负责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一个部门,这个小组是一个具有专职性的工作岗位,要有专门的工作室。集科研部门、教学实习中心、行政部门、教学部门、辅导部门、培训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为一体的合作专职部门,这样才能为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
(五)学校应该把重视落实到企业员工的再教育需求上
旅游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企业员工的再教育,一个良性发展的旅游产业必然要对员工实施再教育的培训。所以旅游高等学校教育,要充分关注企业员工的再教育需求,与企业进行主动的联系,并与之实际情况进行高度的结合,为旅游企业制定出相应的员工再教育方案,其教育培训形式要具有一定的多样化色彩,以满足旅游企业不同员工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自身还应该与旅游企业实践型教师的思想相汇合,在旅游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所长的同时,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取长补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定期的到旅游企业进行相关的培训,这种培训往往不是通过一次就能发挥作用的,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学校中向学生所传授的知识与企业自身的实践相接触。同时,旅游企业实习教师也可以定期的参加高校所实施的培训课程,将自身的旅游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为其以后进行良好的实践理论指导提供必要条件。
(六)学校应该对企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途径之一就是学校应该对企业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包括充分利用企业人才资源和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两方面内容。利用企业人才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其一是将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带入到企业中,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其二是将企业不同岗位的专业工作人员请到学校来为学生授课。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教育要培养相关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源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离不开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应该对旅游企业现有的实践场地进行利用,包括企业的酒店、旅游社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旅游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应该选取最适合的模式,最适合的合作办学模式即为最好的合作办学模式。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各不相同,致使旅游本科人才供不应求,本文对目前旅游专业校企合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相应改善对策,希望能为未来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改革提供一系列参考意见。
作者:周健伟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