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管理人才培育形式研讨与推行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旅游管理人才培育形式研讨与推行,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旅游管理人才培育形式研讨与推行

一“、校企生”三方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践行“内外交替、全岗培养”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主动适应河源及广东省对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在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的指导下,依托河源市旅游行业协会,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与运行机制,探索“内外交替、全岗培养”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充分的行业调研后,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定位为:培养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可从事旅行社导游、计调、外联、旅游产品营销、景区服务和管理、国际领队、航空票务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该培养体系致力于旅游人才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渗透职业素质训导,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双培养与双提高,切实提高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根据高职面向行业岗位培养人才的特点,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导游人才。

(二)建成“校企生”三方互动的专业平台

旅游管理专业按照“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基地企业化、教学实训项目化、素质培养全程化”的建设思路,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家,引入职业经理人入聘教师团队,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时,派遣专业指导老师到企业挂职煅炼,推动校企双聘制度,构建校内校外“双师”队伍。专任教师与来自企业一线的高水平兼职教师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对学生进行职业熏陶,缩短学生成为企业员工的适应期。构建校内校外“双基地”,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实现校企共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与学校共抓学生实习的日常培训工作,校企共享教学资源与设备、共管实践教学过程、共选订单学生。突破浅层次、向深层次校企合作推进,与此同步,核心课程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教学设计均源于行业用人实际。

(三)立德树人,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明确旅游行业资格证书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积极主编源于行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例如,基于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考试,国家导游考试基础考证课程融入主干课内。校、内外实践教学两个系统相互交融,坚持德育先行,在课程系统中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结合。综合而言,就是要在旅游人才培养中,培养完整的“社会人”而不是片面的职业人,推进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执行旅游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的评价与反馈制度。

(四)推进“校企生”三方共享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

目前,已将所有核心课程建成网络课程,并遴选核心评审为优质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每个网络课程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程讲义与课件、课程标准、课程执行文件、课程资源、课程案例、思考与讨论、项目任务、考试与练习等8个版块。专业在集合所有网络课程资源后,初步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共享型资源库。具体而言,专业资源平台首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地处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例如:网络作业、在线测试应遵循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零碎到系统的原则,针对要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贴近生活和旅游行业实际的项目任务,在任务中蕴含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力求以项目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专业资源平台要进一步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整合行业案例,与企业员工、学校各专业、旅游行业共享相关网络课程资源。

二、“校企生”三方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成效

(一)学生方面

“校企生”三方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旅行社等校企合作平台的引入,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中,完成真企业技能操作任务。与此同时,项目的实施陶冶了学生们的职业意识、责任良知,增强了创新能力,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与定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有利于实现培养高技能旅游人才的目标。

(二)企业方面

项目实施提升了旅游企业整体实力及社会声誉,拓宽了获得优秀员工队伍的渠道。例如,校企合作开创校内旅行社营业部,创立了品牌旅行社进驻大学校园的崭新模式,为企业拓展了区域客源,推广了企业品牌。成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使旅行社获得稳定的顶岗实习学生,降低了旅行社的用人风险与成本。同时,由于旅行社导游用工季节性很强,是服务型企业,项目的实施突现了优秀导游队伍的培养与支援,提高了企业效益和整体竞争实力。

(三)学校方面

项目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优化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校的产学研服务水平。专业教师在校内旅行社营业部具备教师和部门主管的双重身份,教师通过参与旅行社的建设和运行,得到了实践锻炼,成为了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提高了授课的实战性与有效性,优化了教学质量。旅行社职业经理人通过指导学生实训、实习,进入学校兼职教师库,完善了师资结构,构建了“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专业依托校内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酒店咨询与管理研究中心、客家菜研究中心等,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和在职培训,为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新进员工、在岗员工、中高层管理者进行景点导游、旅游服务礼仪、旅游服务心理、旅游市场营销、景区开发与规划等项目培训,进一步夯实了学校的产学研服务水平。

三、“校企生”三方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瓶颈及优化策略

(一)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进一步突破传统考核方式的制约,建立“工作过程考核”和“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并推行网络化考核。目前,专业仍需要加大力度,建立题量充分的课程笔试考核、实务考核题库。例如,《导游业务》课程可以运用校内旅行社导游人才库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学生导游带团过程的表现、学生在校内旅行社的工作业绩,与学生课程理论及技能考评综合加权,得出对学生该门课程的量化评价,给出《导游业务》课程的学习成绩,从而实现能力考核真实化,突出可操作性。

(二)优化专业共享型资源库

旅游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上的所有网络课程,均需要进行优化,并争取加入视频实录的全程录相,拓展网络在线学习资源。基于各门课程充实的基础上,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共享型资源库平台,重点需强化资源库作为专业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讯的中转平台作用,真实地呈现出专业改革的各项成效,进一步放开访问权限,惠及学生、企业员工培训、行业资格认证等,进一步申报共享型资源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立项。

(三)强化学生双证制,提高就业对口率

通过举行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口试模拟、校园导游大赛、旅游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双证书通过率。学生获得导游证后,经过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锻炼,参加旅游专业人才双选会,就业信心增强,增加了学生对口就业的机会。重视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选择辅导,许多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后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实习指导教师除了做好常规指导工作外,还要协助把关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质量,指导学生客观、慎重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单位,促进学生实习与就业衔接。

(四)以赛促学,成效显著

旅游管理专业可举办校企共办的导游风采大赛,以赛促学,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锻炼旅游服务技能,同时为各级导游比赛选拔人才。以赛促学的实施,有利地带动了学生的求学热情,激发了专业学习动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层层选拔,挑选出参赛学生进行集训,并对理论考试、讲解能力、仪容仪表和才艺表演方面对选手全面培训,对高素质旅游学生的培养起到良性促进作用,可以取得显著成绩。

四、结论

实践证明,“校企生”三方互动的教学模式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该项目的实施与优化,有利于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有利于校企的深入融合,有利于系统地设计、组织、管理“校企生”三方受益的教学环节,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办出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张颖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