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政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思政的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专业思政”是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专业建设各要素全过程。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思政”为例,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五大重点出发,建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元素共享资源库,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关键词:专业思政;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元素;旅游管理
专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1]2014年,上海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专业思政”的概念,他强调:“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2]这标志着课程思政向纵深方向发展,对各专业的思政体系设计提出了更加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自国家提出思政建设以来,“思政”成为高频词。截至2022年1月17日,在中国知网中以“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文献总数125890篇;以“课程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文献总数28542篇,占比“思政”类文献总量的22.7%;以“专业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文献总数39263篇,占比“思政”类文献总量的31.2%。从发表年限来看,“专业思政”发文量最高的是2021年,共计15523篇。但以“专业思政”和“旅游管理”同时作为关键词搜索,文献总数只有222篇,仅占“思政”类文献总量的0.18%。由此可见,高校开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相关研究不多,而这恰是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思行合一,德才并育”的旅游管理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成为支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幸福产业。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地位的提升,对旅游人才尤其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3]积极开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育人的探索和实践,将思政育人贯穿专业认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深入系统地推进立德树人在专业建设层面的体现,培养“思行合一,德才并育”的旅游管理人才。
(二)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不良学风问题
当前,“00后”学生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对象,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但在学风上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诚信问题,尤其是学术诚信问题在部分学生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作业抄袭、论文剽窃、考试舞弊、代考替考等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有少部分学生对不诚信行为缺乏认识,满不在乎。二是学习的功利思想在部分学生头脑中存在,急功近利,不以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为目的,总以这门课没有用为借口,不刻苦学习。三是学习动力不足。四是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以“专业思政”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品德教育,营造优良学风。
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一)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为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湖北文理学院出台了《湖北文理学院“协同育人337工程”实施方案》,自2017年始,全面推行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制度,开展“双大纲”优秀教案评比,支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起点,以“三全育人”建设为推进,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促进,从课程思政深化至“专业思政”。如在《旅游学概论》中,通过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旅游发展历程,倡导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承担新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责任;在《导游业务》中,提炼襄阳地域文化和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开展襄阳红色教育基地解说词撰写、革命英雄事迹汇编、红色文化主题旅游线路设计等,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在《旅游市场营销》中,通过“我为家乡代言”的市场营销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创新创业的思政精神。“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若要形成思政长效机制,还需实施“专业思政”,在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中有机融入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4]
(二)搭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元素共享资源库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五大重点出发,搭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元素共享资源平台。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政元素丰富详实,可围绕以下方面梳理:一是习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如将十九大报告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总书记参加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提出的“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二是习总书记深入基层考察时有关旅游发展的指示,如2013年4月29日在考察海南时,总书记指出“提升旅游品质的具体路径关键在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旅游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2015年习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浙江舟山、贵州遵义、吉林延边等地调研时的重要指示和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相结合。三是厘清重大国家战略中的旅游专业名词,如“全域旅游”“厕所革命”“旅游扶贫”“乡村旅游”等。四是学习领会旅游领域出台的重大政策与文件,如《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等。[5]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主动关注时事新闻,以此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进而增强学生专业使命感。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的提炼可以围绕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展开:一是阐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目标。在近40年全世界的各大经济体中,我国的经济发展独树一帜,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通过中西方旅游发展的比较,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学生的“四个自信”,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体会中国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二是例举“公正、平等、自由、法治”的理念。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为例,结合中国传统历史的座次礼仪知识,阐释位次排列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礼仪异同,阐释“自由”“平等”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以《旅游法规》课程为例,设计“民法典让旅游更美好”小组活动,用法典来解释高铁霸座、泄露游客预订信息、擅自进入旅游景区非开放区域等违法场景,明晰旅游者与旅游业管理者的权利义务。让思政元素走进学生心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三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深化职业理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以旅游行业中优秀职业经理人的爱岗敬业事例和工匠精神感染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洞察力,积极关注国家、旅游行业发展中的成果与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行业和专业的认同感。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一是通过引入实例、情景、讨论等方式,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如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仪式引导学生体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二是引用传统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如旅游文化的教学,可从源远流长的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去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涵。三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专业课程,并通过不同的线路形成一个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在知识传授中形成和价值观传递的同频共振。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激发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气节。
4.宪法法治教育。每一位公民都必须遵纪守法,可从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公民伦理道德两方面提炼思政元素:一是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等。《旅游政策与法规》主要介绍旅游中的法律法规,可在教学中融入法治意识、制度自信、明礼诚信等要素,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二是公民伦理道德。公民伦理道德的建设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下一些旅游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频出,如旅游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失衡、景区商业化导致的文化缺失、游客不文明行为带来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的破坏等都值得关注和研究。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关注旅游行业的法律法规,将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5.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学生毕业以后从事该行业必备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重要的考评标准之一。缺乏职业道德不仅会带来不良的口碑,同时还可能掉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可通过正面树榜样,反面敲警钟来提炼思政元素:一是通过“将安全留给游客,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全国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导游员文花枝和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旅游事业的曾文等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二是通过巧设购物陷阱的导游、泄露顾客隐私的服务员等反面案例给学生敲响警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上思政元素的提炼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善于发现旅游行业中新鲜感人、启发思考的案例,进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在欲望面前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持续推进,育人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比例高。二是学生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逐年提升。考研录取率2018届为11.36%,2019届为6.67%,2020届创新高,达到19.7%,11位同学分别考取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名校研究生。三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好评如潮。根据麦可思跟踪调查显示,近5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以上,职业期待吻合度80%,86%以上的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较为满意。用人单位对2020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6%。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建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元素共享资源库,充分发挥高校专业思政与课程课程的协同效应,[6]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品质,培养既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拥有合格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作者:何珍 鲁宏图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