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职业技能训练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管理职业技能训练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旅游管理职业技能训练探究

摘要: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职业技能训练和证书制度融合的实践策略进行探究,介绍了旅游管理专业1+X证书标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模块内容缺失,专业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单一,教师职业能力不强。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需重构课程体系,将合适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教学计划,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模块内容,统筹集中岗位技能课程学段,增加相应职业岗位技能课时,实施以证代考的学习效果评价,以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证书制度的融合。

关键词:职业技能训练;证书制度融合;实践策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制定了《关于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指出试点院校要将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多根据企业传统岗位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考取旅游职技等级证书需求。应从旅游类专业双证融合证书标准要求出发,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实现证书衔接融通。

1旅游管理专业

1+X证书标准旅游类1+X证书试点工作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牵头,主抓旅行策划师等级证书标准审议制定[1]。各项证书分为初、中、高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申请参考多项中级职技证书。依照职技证书标准,不同种类级别证书的职业能力考核要求不同。旅行策划师职技等级标准要求学生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运营、定制,分析旅游市场,运营智能旅行工具。经典讲解职技等级标准要求学生能完成导游讲解工作,对景区进行营销,熟练掌握基本外语[2]。将证书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任务融合后,景区讲解与旅行策划师的证书考核要求开始逐级递增,初、中、高级证书资格要求呈螺旋式上升。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丰富性、动态性,在内容等方面无法达到无缝对接旅游类专业双证融通制度的要求,学生无法提升职业技能。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模块内容缺失,专业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单一,教师职业能力不强。高职院校根据企业传统岗位要求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导游基础知识、前厅客服管理等常规课程,某些教学模块还涉及了旅行策划师、民宿管家等部分理论知识点,但未达到双证融通的完整匹配要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因内容缺失而无法满足中级民宿管理要求的标准学时。中级旅行策划师申报条件要求学生具有企业实践经验,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实行的都是2+1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制订了教学安排,目前,旅游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分为上下半年两次,但常规教学安排及标准学时数还要求学生考取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水平证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评价以教师为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侧重于学习效果,而学生更关注毕业证,以成绩及格为学习目标。大部分教师围绕企业传统岗位来开设理论与实训课程,但掌握的专业领域知识有限,难以胜任职技教学指导培训工作,与双证融通制度要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存在较大差距[3]。旅游类初、中、高级职技考试会全面考核高中、大专与本科学生的职技水平,但针对考证培训的教材尚未出版,普通教材中的模块设置与旅游专业证书考核要点匹配混乱,缺乏针对职技要求层级化的学习资源。

3双证融通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双证融通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能够尽快上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以学历证书为标志来进行双证融合的职技培训交流,让学生在上岗前完成职业训练,锻炼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需重构课程体系,将合适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教学计划,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优化意在构建岗位技能所需的双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是协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对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岗位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强化,使学生自身素质能够满足岗位能力需求,帮助学生打破以学科知识为本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需求对课程进行重组,通过课程来建立双证沟通桥梁。基于双证融通制度重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从社会与人的需求角度进行分析,预测未来职业资格标准的发展形势,制订课程目标、教学制度及课程保障体系。双证融通课程重建中,需具备人力资源,如课程专家、行业企业实践人员等。

4基于双证融合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双证融通制度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优化课程模块内容,统筹集中岗位技能课程学段,增加相应职业岗位技能课时,实施以证代考的学习效果评价。要整合相近课程,使模块知识素养对接考证要点,使理论课学习内容覆盖考证要求。例如,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产品管理模块增加了关于自由行产品质量的内容,可按流程来进行旅游线路设计的质量管理,并通过对接旅游策划师考证要点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授课无法全涵盖考证要点,可考虑针对相关专业开设新课程,打造宽口径、共享型对口课程。根据初、中、高级职技标准考核要点,通过校企合作完成了教材结构重组,开发了校本教材,能够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培训需求。可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搭建更新知识案例,为提升学员岗位职技水平提供有效的学习辅助依据。依据《教育部关于职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在1~4学期充分开发认知实践项目,教师在教学中摒弃了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采用了岗位技能项目教学、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典型工作案例教学等方式,并灵活运用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助力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岗位技能。学生学习完旅游职技证书这一模块内容后,学校应组织学生报考参加对应层级的旅游职技等级证书考试,学生考取职技等级证书后可获得相应学分。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增加评价主体,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等组织可参加对学院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应多元化,可延伸为X证书多项。高职院校应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旅游类证书相关师资培训项目,掌握考证的理论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职教能力与考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娜芳.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2]马素萍.“1+X”证书视角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以山西省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5(01):14-17.

[3]赵艳.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评价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01):9,11.

作者:孙钦玲 单位:延边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