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发展全域旅游管理机制创新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前,大连全域旅游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从管理机制创新视角,为大连开展全域旅游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大连全域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提质增效,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全域旅游发达地区调研,对目前大连发展全域旅游面临的政策困境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整体评价,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方面提出了进行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结论,即借助智慧旅游畅通全域旅游的运行机制,通过服务型管理提升全域旅游的动力机制;依靠社会化监督固化全域旅游的约束机制。
[关键词]全域旅游;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全域旅游是提升我国旅游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牵引和带动作用的一种思想理念的迭代,也是一种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公共政策的创新。面临东北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大连全域旅游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新机遇拓展了大连旅游发展新空间,同时也对大连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和优势
大连市是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中国近代历史旅游资源,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拥有“浪漫之都”、“北方明珠”等诸多美誉。根据大连市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2018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398.43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实现旅游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12.5%。大连市继续保持在东北地区旅游优势地位。
(一)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大连作为以“浪漫”著称的海滨城市,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优势,“礁岛呼应,山海相连”的地理特征,“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印痕等旅游和文化资源,形成了传统上以中山路、滨海路为主的市容观光线路、以旅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以金石滩为代表的地质观光线路、以冰峪沟为代表的山水旅游线路、以樱桃采摘等形式为代表的农业观光旅游线路等众多旅游产品。在传统旅游产品基础上,近年来又兴起了滑雪温泉游、休闲度假游、康养旅游、垂钓游、邮轮旅游、房车旅游等新业态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文化特征。
(二)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形成体系。大连市文旅局作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下设各区县文旅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大连市旅游协会作为行业协会下设旅行社分会、教育分会、导游分会、邮轮分会、酒店分会以及民宿管理分会等分支机构,协助参与行业管理。近年来,全市旅游加大检查监管惩处力度,完善旅游投诉处理三级网络。在加强监管的同时,通过协会和联盟加强行业自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服务、住宿接待、餐饮购物等旅游配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公共服务基础不断改善。旅游交通发达,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大连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北部与东北大陆相连,铁路、公路形成网络,大连北站处于哈大高速铁路干线终点,是东北地区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国内外航线四通八达,大连市海岸线长达1906公里,有专业码头多处,海运发达,已形成了海陆空相互协调的立体化、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运输体系,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旅游业十分便利。大连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全市现有公交线路155条,已开通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和12号线,规划建设中地铁线路多条。每个新建小区都配备公交线路,各村镇之间也有客运交通,伴随私家车的逐渐普及,乡村道路建设的日趋完善,乡村自驾游发展日益火爆,房车旅游也成为旅游产业新宠。
二、大连市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
大连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较好,但与国内全域旅游发展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存在短板和不足,发展全域旅游还需要对现有资源基础进行梳理和整合。目前大连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有所下降,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存在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变慢,整体实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和管理机制陈旧等问题。
(一)产业发展速度下降,旅游吸引力减弱。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近来增速不明显,甚至出现下滑迹象。城市旅游吸引力减弱,缺少领军企业,旅游产品生产商多为中小微企业,缺少合作共赢机制,抗风险能力较差,竞争力不强,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易于模仿,对季节依赖性强,缺少过硬的淡季旅游产品,整体旅游产品呈现出“有景区没景点,有景点没特点”的特点。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旅游产业链条有待延伸,旅游产业效益较低,文化内涵发掘不够,不能实现提质增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在国内排名下降。根据2019年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大连在众多旅游城市中综合排名位于第24位,其中接待旅游者总人数排名35位,旅游总收入排名第24位,旅游业收入比重排名24位,交通便利程度排名第23位,旅游基础设施排名第14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0位,勉强维持东三省领先位置。
(二)全域旅游发展缓慢,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力不足。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道路做出部署。大连市在2018年12月出台《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域旅游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政发[2018]46号)文件,提出了大连发展全域旅游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但全域旅游发展任重道远,全域旅游发展还需要加强供给侧改革。
(三)智慧旅游程度不高,全域旅游发展动力不足。智慧旅游硬件建设有待提高,平台设计人员与旅游专业人员沟通不够,智慧程度不高。很多旅游景区没有官网,即使有官网,景区网站在线信息更新也不够及时,界面单调乏味,缺少吸引力。旅游营销信息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旅游宣传界面不够友好。另外,旅游景区内网络信号不好,影响旅游者体验,国际化酒店集团旗下酒店网站情况较好,一些星级较低酒店民宿的智慧旅游程度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全域旅游发展呈现出动力不足的疲惫状态。
三、大连发展全域旅游的管理机制创新
借鉴国内全域旅游发展成功范例,从管理机制创新的视角,从全域旅游发展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入手,对大连发展全域旅游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智慧旅游畅通全域旅游运行机制。智慧型旅游的关键就是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游客能够查询各种类型的旅游线路,了解到各个景区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并对游客的出行给出合理的建议,并能够根据游客的需要显示相关的景区信息。此外,这一平台能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购买门票、预定酒店、选定出行方案,在旅游途中实时显示景区的各种信息。景区的管理人员能够在这一平台上了解到未来一个时间段可能前往自身景区旅行的游客数量。地方的管理部分能够在这一管理平台上了解到游客的到来对当地的交通运输、住宿等产业带来的影响。该平台在构建的过程之中基本架构和核心模型如图所示。这一平台的构建将极大的提升游客出游的便利性,提升景区管理人员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的服务效率,对于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完善旅游预警系统,改善旅游者旅游效率和旅游体验。
(二)服务型管理提升全域旅游动力机制。全域旅游运行过程中应以服务型管理为特征,推行公开透明的施政过程。服务型管理要求政府部门深化供给侧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服务为导向,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动力。首先,政府要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对旅游企业和相关从业者提供技术指导,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基于产教深度融合,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加大对业界精英,非遗传承人、跨界人才和策划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旅游智库,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和建议。其次,服务型管理要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提供信息渠道,实现公共治理下公共物品供应,做好顶层设计,将全域旅游发展各环节紧密链接,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避免破坏性开发,为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第三,服务型管理要注重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人、财、物条件,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升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和核心竞争力。通过调动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激发全域旅游的内生动力,提升全域旅游动力机制。
(三)社会化监督固化全域旅游约束机制。社会化监督的主体包括政府、行业协会、高校、联盟团体、企业、农户、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政府通过宏观监管下的市场化管理,进行资源合理化配置,打造“主客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对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附近村落、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购物休闲场所和旅游者出入(车站、空港、码头、高速路闸口)情况,进行数据监控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旅游预警机制,指导全域旅游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过程监控,及时进行施政反馈。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共同组建校企产教联盟,搭建沟通协调的平台,推动旅游产、学、研、用的深入合作,通过人才培养和旅游服务模式创新,保障旅游服务质量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农户、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作为利益相关的个体,可以通过从各自视角,观察全域旅游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调节个体行为,进而影响全域旅游市场,让市场自发调节,形成以核心品牌景区景点为主,相关旅游产业辅助发展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有机实施社会化监督,形成全域旅游健康发展多元化、全时空的约束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连市发展全域旅游的管理机制创新,应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建设智慧旅游平台,畅通全域旅游运行过程。通过旅游供给侧改革转化政府职能的方式,以服务型管理规范旅游企业行为,激发旅游企业发展活力,激励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发展全域旅游相关产业,为全域旅游发展增加动力。通过全过程和全要素参与的形式,政府、行业、企业、旅游者和居民共同形成社会化监督对全域旅游的健康发展进行约束。
作者:刘英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