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教育机构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而旅游管理则是中职院校的热门专业,为了培养更多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要随时展的趋势不断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时期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发展方向,本文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点进行论述,望有助于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步入了新的阶段,对于旅游行业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随着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中职院校为培养更多高素养的旅游管理人才,也要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以满足新时期的育人要求。但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中职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依然有待优化,需要认真研究改革策略,这是关乎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后续规划、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对于中职阶段的旅游管理教学来说,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是否合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效率以及质量。特别是对于专业院校来说,各个专业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才能培养更多专业性的人才。但是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普遍习惯于依照传统高校的模式规划并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专业性,注重理论教学以及学历的晋升,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个人素养则缺乏重视。所以许多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的积累上十分充足,但是在实践经验以及个人专业素养上却始终无法满足旅游行业的人才要求。可见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是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工作重点,在制定目标时,不但要考虑到理论教学,同时也要考虑到基地实训、岗位实习以及专业素养的养成(包括合作意识、服务意识等)。作为旅游管理人才,未来投入相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并不只是校内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包括了许多无法用分数去衡量的因素,例如以上谈及的个人素养,而这些都应当纳入教学目标当中,才能为后续教学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引。

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

1.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只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所以只有事先做好教师队伍的培养,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但是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重视素养及实践的专业,当前在师资队伍的构成上依然缺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未建立起理论与经验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为了培养出更多专业化的旅游管理人才,首先要做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许多专业教师并不具备在旅游行业的就业经验,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之后,便成为了教师,而旅游行业的专业管理人员则普遍缺乏作为教师的教学经验。因此可以采取校内教师带队参与企业实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同时得到校内教师的理论指导以及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校内教师加企业专业人员,便形成了双师型的教育团队。除此之外,为了革新校内教师的教学理念,拓展其眼界,应当鼓励校内教师积极参与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的专业学术交流,掌握国内外旅游管理行业的理论研究动态以及发展动向。

2.利用多元内容培养人才。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最终的知识累积情况以及素质水平与教育内容有着直接关系。虽然各个教育内容规划无需完全统一,但是对于专业教育来说,必须要结合时代趋势以及各地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做好针对性的规划,才能够满足当今的人才培养需求。各个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除保留重要的核心知识以外,还应当针对特色教育内容进行开发,包括民俗文化内容、经营管理类内容、信息技术内容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员必须要具备旅游管理工作需要的新知识与新技能,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旅游管理工作的需求。除此之外,各个院校在规划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不同内容的比例调整,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内容,应当释放提升比例,保证理实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如果理论知识的比重过大,必然会影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因为专业技能是要借助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进行巩固的。因此必须要通过合理调整比重确保两者的协调。

三、人才培养方法创新

1.培养手段的创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是当代教学发展的基本诉求。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方式应当跨越以往的传统阶段,真正步入专业化培养阶段。要尽可能引入先进的、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微课、慕课、直播等途径),采用现代化设备(电脑、投影仪、VR设备等)和设施(专业机房、产业模拟基地等),来突破传统教育各方面的限制,达到最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有条件的情况下,院校可以自主研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新的平台。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让创新的培养方式发挥作用,才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更加符合新时展要求。

2.培养理念的创新。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十分重视自身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教育理念是以自身为核心的,这也是以往许多学生的兴趣受到打击的原因。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地位被打压,被动服从教师的命令,所以也自然很难感受到专业研究的乐趣。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重视,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以及角色定位,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去思考,在更加自由的氛围下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主动去想、去问、去讨论、去实践。教师要意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与学生未来就业之间的关系,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需要将就业相关的话题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包括对于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理解、对于自身岗位的了解、对于未来行业发展的见解以及自身对于这一行业的认同度等,这些问题看似高深,但实际上却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员所需要了解的。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不再单纯作为一名学生,而是要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去思考,才能有更大的收获。简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地位、自身的地位都要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讨论以及自由实践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四、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

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估是旅游管理教育的必要环节之一,只有通过合理的评估,才能掌握当前的人才培养情况,同时明确后续的教育方向。就当前的实际评估需求来看,人才培养评估应当从两个角度出发。其一是从校内的角度出发开展评价,即学校对于自身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估。这项评估主要以校内的特定评价标准为基础,确认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水平是否符合学校现行的人才水平评价标准。其二是从校外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结合学生在校外实习阶段的表现对校外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估。这项评价需要以旅游行业的人才评价标准为基础,要确认学生是否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满足工作的基本要求。校内评价能够让院校掌握未来的教学改革要点,而通过校外评价则能够掌握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对于学生的评估,同样要从校内外两个角度出发,校内评估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水平基础,而校外的评估则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其未来行业市场的发展走向,包括是否适任这一行业,是否能够随时更新工作思想与工作方式等。在信息技术普及的现实环境下,为了体现出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应当尽可能削弱主观思想的影响,利用信息化的模型去开展综合性评估,这样才能够确保评估的结果更具可信度,让评估工作更具权威性。校内的评估模型应当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技能优势与短板等内容。校外的评估模型应当包括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水平等。

五、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是我国中职院校的一个关键专业,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期旅游管理工作需求的专业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时期的人才需求。以上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一课题展开了讨论,这是关乎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理应得到充分关注。

作者:李雪 单位: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