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升双师素质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论文通过研究目前“双师”素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双师”素质的途径,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提升“双师”素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双师素质;校企合作
一、“双师”素质的研究背景
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年10月联合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要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打造一支“双师双能”型的教师队伍。这需要国家、学校、企业和教师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双师素质提升创造条件。
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学校师资紧缺,轮岗难以为继
民办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校师资较为紧缺,如果安排教师寒暑假去企业挂职锻炼,时间较短,企业不愿意接受,如果安排一个学期去企业挂职锻炼,则校内正常的教学秩序难以保证。因此,部分学校会选择课程较少的学期让老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这存在一个问题,根据学校的时间来选择挂职锻炼的时间对于企业可能并不合适,企业的正常经营也有自己的周期和规律,这使得挂职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以我校为例,一是旅游管理专职教师全部来源于高校,缺乏在旅游行业工作的经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打造和引导也较弱,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二是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且教学质量缺乏保证。对这些教师的管理是松散式管理,缺乏密切合作,难以使兼职教师对学院产生文化的认同感和职业的使命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2]。另外,由于兼职教师编制在企业,较难有较为稳定的授课时间,其系统性的教学理论也较为缺乏,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师和企业的积极性较低
虽然挂职对于教师和企业是双赢状态,但是由于没有找到双方利益平衡点,导致教师和企业对于挂职锻炼的积极性都较低。对于老师来说,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学校差距较大,去企业挂职锻炼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而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定则只要求科研论文,在企业的工作相比起来变得不够重要了。通过对企业的访谈,企业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企业要求不太相符,企业不愿意花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培养一个不能长期为企业服务的人,对于有些企业来说,企业经营的某些模块甚至属于企业机密,不愿意老师参与进来,挂职教师不能参与企业项目使得教师的挂职流于形式,教师和企业的收益都很低,使得双方的合作变得不可持续。
三、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积极性
第一,应该关注国家关于“双师”素质的各项法律文件和教育部的有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对于方针政策的解读,帮助教师了解国家政策动向。第二,学校层面,要出台具体的政策要求教师跟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更多参与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出台双师素质认定标准和不同的薪酬政策,薪酬和奖励向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靠拢,区别双师和非双师的待遇水平;在晋升方面,对于双师给予重点发展,给予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路径;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于双师素质教师适当的倾斜,降低对于论文数量的要求;在时间要求方面,给予教师较为灵活的弹性工作时间,在合理的情况下给予教师“挂职锻炼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损耗;第三,可通过校报、宣传窗、校园网等媒介定期报道“双师”素质教师的典型个人和典型事例,营造一种同事高度尊重的良好的校园环境[3]。
(二)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1.学校通过制定政策规范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适应当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解决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学校要制定规章制度,鼓励各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将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化。派专业课教师深入到对口企业参与企业实际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师方案也可不同,对于青年教师,主要安排旅游一线工作(如导游带团、旅游线路设计等工作),提高其行业的运转的认识,促进实践教学的能力的提升。针对骨干教师,则主要参与企业的生产或者经营,通过数据分析,客户分析、营销方案制定、运营方案调整等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支持。通过挂职锻炼熟悉不同类型的旅游行业的主要工作岗位以及对于岗位能力素质的实际要求,将挂职锻炼的成果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正确的引导。
2.学校要利用现有师资条件,为企业开展培训和服务
校企双方的合作只有实现双赢,才能合作持久,对于企业来说,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项目对于教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是如果教师不能给企业提供支持,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将会极大降低,最终使得双方的合作流于形式。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必须挖掘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保持合作关系的正循环。高校教师的最大优势是系统化的教学思路,能够结合目标开展教学工作,这使得为企业员工培训成为可能。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的培训有对于企业员工旅游法等与旅游相关的法律条件的培训、导游资格证考证的培训与辅导、企业员工礼仪的培训和英语技能的培养;其次,不仅仅教师可以为企业开展服务,也可以组织学生团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要利用学校实训室设备充足、学生思维较为先进、对于新媒体等科技很敏感的优势,对企业的公众号管理、社会调研、项目开发、部分客服岗位提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源成本过高的问题。
3.教师要结合自身优势为企业注入活力
研学旅游的兴起,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与企业的合作有了新路径。以本人为例,由于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旅游行业从业经验,这正是对于研学导师素养的要求,因此,本人已经与两家旅行社开展深入的合作,其中为一家研学旅游公司担任研学导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工作。基于此工作,本人选拔学生中各项素养与研学导师要求比较契合的学生进行培训,加强对他们业务的培训和讲解技巧的培训。通过研学机构的反馈看,大学生由于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存在较多共同话题,研学带团的效果优于社会研学导师。与另外一家研学旅行社开展课程设计、研学手册编制方面的合作。同时,本人将课程设计与开发带入到专业团队之中,邀请专业课老师共同设计研学课程,而丰富的研学经历也促进了专业教师对于研学的思考,将思考转化为教学成果,促进了专业科研水平的提升。
4.企业利用自己优势为教师挂职锻炼提供保障
企业为教师挂职提供的保障主要为人力资源保障方面,首先是企业带教老师的配备,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制度,安排专人作为实习老师的指导老师,负责对老师培养计划制定,培养方案实施、挂职锻炼效果的考核等工作。对于带教老师应降低其原来的工作量,将带教学校教师变为其法定工作量的一部分,同时,明确带教老师的带教费用,保证教师挂职锻炼的质量。通过教师、学生和企业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在这个合作关系中,学生参与企业的实习、社会调研、部分岗位的操作是校企合作的基础。教师通过为企业开展培训、参与企业实际经营项目是合作的关键,企业方的人力资源制度是保障,校企双方都要找到与对方合作的利益点,利用自己的优势补充对方的短板,发挥在合作中的作用。
(三)积极参与大赛与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第一,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学大赛。以比赛促教学,通过参与教学比赛向优秀教师学习,通过对于课程的设计安排提升统筹设计能力,围绕课程目标、岗位核心能力设计项目,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最终提升上课效果。第二,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旅游专业的各项比赛。目前本校参与的旅游大赛有:互联网+大赛,旅游创新设计大赛、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旅游定制大赛、旅游营销类比赛,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比赛,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获得较大的提升,同时以赛促学的方式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同学们通过参加比赛,不仅可以了解到国家政策指向,还能参与到旅游业运转的其中一环,通过对旅游地旅游资源考察、旅游市场调查,提高了实践技能,不断深化对于专业的理性认识,对于未来旅游行业的就业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定位为出境领队和旅游电子商务两个方向。中国的旅游业是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好中国旅游业,必然要跟国际接轨,学习外国优秀的经验,与国外旅游类专业办学优秀的学校开展合作,有利于学校取长补短,学习到对方先进的办学经验。我校目前采取“走进来、走出去”的战略,首先欢迎外国高校来我校访学,为其安排特色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全方位展示中国、上海的文化和我校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于国外留学生的接待,旅游业务能力大大提升。其次,我校也积极走出去,教师带领学生访学国外旅游院校,通过特色课程了解到其学习模式和旅游资源特色。在学生互访的基础上,我校教师与国外合作学校教师共同申报一项研究课题:如何根据双方的资源优势进行互补式发展,目前已经进入调研阶段。另外,我专业还开展与国外优秀旅游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学习到国外旅游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这也促进了师生对于如何提升我国国内旅游企业的管理和服务的思考。
四、结论
双师素质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教师在不同层面上的共同努力,政府指定宏观政策确保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人力资源保障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企业通过人力资源保障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教师通过个人努力提升自我的双师素养。
作者:郭家秀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