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运用SWOT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本文综合而客观地分析了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优势及机遇,同时也面临发展劣势和挑战。最后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探索新机制,加强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四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建议,以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SWOT分析;青海M大学
一、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概况
2000年青海M大学经省教育厅批准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003年经省编委批准成立了省级研究机构“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是青海省第一个从事旅游与文化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2006年在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下设立了“西部旅游规划与开发”方向;2007年《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批准为省级重点课程,同年在MBA中设立“西部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硕士研究方向。2008年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理事单位,同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旅游管理二级硕士点。2013年被青海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旅游“人才小高地”;2016年旅游管理专业被青海M大学确定为本科转型试点专业之一。
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国家级特色专业树立了良好专业品牌形象。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是目前青海省唯一的旅游类学科方面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这个项目的获得大大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增加了社会认可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招生,与政府及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资金保障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为专业内涵建设树立信心。2.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发展有坚强后盾。青海M大学旅游学院现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藏汉双语文化旅游方向)等专业。学院办学经验丰富,重视学科发展是学院优良传统,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学校名牌专业,特别是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学院以青海M大学内涵建设和重点建设应用型学科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政策支持,召开多次旅游管理发展研讨会,派出全院教师分赴广东、湖北等地高校考察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情况。做到与时俱进办专业,吸取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先进经验,适时适度调整课程设置及办学形式,做到有特色有水平。同时,旅游业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明确了人才培养思路。2013年,青海M大学获得青海省旅游业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支持,一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全省高校旅游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研讨会,力求使本专业能够引领全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3.16年办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2000年,是青海省最早开设的旅游类学科专业,为省内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依托青海M大学在人文社会学科深厚的办学基础和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特点,明确以民族文化旅游的教学科研为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16年的发展,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扎实的办学基础。4.较高的师资队伍素质保障专业健康发展。教师学历水平较高:现有20多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其中1人已获得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教师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科研时间长:15名教师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10年以上。教学科研方向较齐全:教学科研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要特色,涵盖旅游经济、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规划、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社区旅游等方向。科研成果丰硕:出版著作多部,近百篇,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和课题多项。
(二)劣势分析
1.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随着旅游新业态不断出现,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旅游业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新业态的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现行培养方案与日益变化的旅游业发展形势紧密结合程度不高,优化培养方案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同时,双师型师资缺乏影响实践教学开展。双师型教师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高质量实践课程必备的条件,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较少,严重制约了学识与操作并重的办学理念的有效实施。由此引发办学规模不够大,专业影响度不够高的问题。专业压缩以来,招生受限,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仅有9个班300名学生,导致本专业在学校乃至在省内的认知度和影响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2.实践场所和专业设备的缺乏影响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需的专业能力,实践环节的强弱决定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应用型人才。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没有专项的实践场所和设备,造成教学受限,学生受训力度不够。同时,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少,服务社会贡献度较低。旅游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积极与我省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但总体来说,合作次数较少,深度不够,没有取得良好的产学结合效果。
(三)机遇分析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十二五”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提升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和旅游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旅游市场趋于良性和多元化发展,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而行业的发展使青海省旅游业人才需求量大,学生就业前景良好。随着青海省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人才需求量加大,2015年,青海省旅游从业人员达20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旅游从业人员达100万人次,人才缺口大,尤其是管理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需要高校培养旅游领域复合型人才。学校结合人才市场需求重视专业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本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专业之一,近年来,学校在招生、人才培养等方面高度重视,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四)挑战分析
挑战主要表现在专业和学科设置方面。如专业面临专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局面,任务艰巨。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局面,加之旅游前沿市场新型化发展不断加剧,使得旅游管理专业调整迫在眉睫。而省内高校旅游学科蓬勃发展,导致竞争加剧。虽然青海M大学最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但省内其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势头迅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影响力有较大提升,产学研结合成果丰硕。相较而言,使得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综合层面上缺乏较强的竞争力,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增强本专业发展信心、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学校、学院重视与支持,需要专业老师适时调整与努力跟进。
三、青海M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
在保留旅游学、旅游地理学等通识课基础上,强化民族文化类的特色课程,优化课程开设体系,并结合旅游市场新业态增设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新业态和会展策划与管理等课程。调整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信息系统、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地形象策划与管理和旅游商品学等课程的课时结构,加大实践课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1.教学团队的建设。现有教师教学方向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素质多方面拓展和专业长期发展,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不足:一是引进或聘请主讲旅行社管理、旅游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小语种外语)课程急缺教师。二是在现有教研室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教学经验与教学兴趣统筹安排,细分教学方向,达到术业有专攻。三是在全校范围内调剂优秀教学人员进行指导,整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四是根据专职教师的年龄、职称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要求、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培训、交流及深造方案。支持现有4名在读博士顺利取得学位,继续鼓励其他青年教师攻读旅游专业博士学位。2.科研团队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急需学校引进本专业科研实力较强且有领导能力的带头人1~2名。二是专聘省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以短期讲学和科研讲座模式,侧重对教师科研理念的指导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三是与省内旅游规划院、省旅游局、青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进行科研合作及课题专项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青藏地区旅游发展,做到“研以致用”。四是派遣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知名机构进行访学或科研合作研究。3.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近几年本专业安排专职教师分期分批到指定的省内外旅游企业兼职、挂职或是带队学生一同实习等,以此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缺乏系统的规划性,加之实施力度不足,需进一步落实与完善在职教师双师型能力转换。虽然已聘请了本地旅游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和一线优秀员工,以兼职的身份配合专职教师给学生讲授旅游专业方面的有关业务实训课程,但由于资金不足、课程设计不够合理,使这项工作没有常态化和深入化,需进一步加强。
(三)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为全面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旅游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加强模拟导游实训、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验、酒店综合实训和旅游信息系统实训的运用。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平台包含导游模拟实验、酒店综合实训平台、旅游信息系统实训平台和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验等平台。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平台是一个集教学、研究、旅游项目规划、策划、模拟导游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平台。建成后,主要为青海M大学乃至全省各大中专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同时也为青海省乃至青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各项服务与支持,以此推动青藏旅游业和谐快速发展。同时,探索新机制,加强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在现有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团队教师下企业、进基层,同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院和酒店签订长期合作、培训协议,注重双向交流,聘请有经验的旅游管理人员进课堂,如举办“局长讲堂”、人才需求研讨会等形式,做到人才与市场动态对接。
参考文献:
[1]汤利华.高等旅游教育是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157-177.
[2]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191-193.
[3]刘玉凤.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36(3):69-72.
[4]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55-57.
作者:张俊英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