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深入探索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应用型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务操作的训练,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任课教师和旅游业内专家联合授课,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迅速适应旅游业工作岗位。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需要学校支持资助,教师全面提升,学生积极参与,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适应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其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建设应用型专业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是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深入探索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意义。教师在应用型课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引入课程、指导学生团队合作、总结点评实训项目等,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都有更高要求,必须转变教学思维,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学习应用型课程,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讲授课程的教学目标通常是要求学生熟知并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与服务、景区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1]应用型课程要求学生不仅熟知相关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工作岗位所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同类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旅游涉及食、宿、行、游、购、娱6个方面,旅游从业人员需对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中需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建设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二)科学性与特色性相结合原则
旅游管理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知识,而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不同地方的旅游资源千差万别。旅游管理时需要依据资源的特色开展适宜的旅游活动。[2]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需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同时加强课程设置的特色性。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主要是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业人才,要注重对具有特色的课程进行开发与建设。
(三)系统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要保证课程的系统完备性,还应强化课程开发的方向性。目前,常见的旅游管理专业方向包括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与会展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目的地规划与管理等。旅游管理专业开发建设的应用型课程要满足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所需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需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符合学生就业方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要。
(四)创新性和先进性相结合原则
旅游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自动化、信息化的逐步完善,旅游活动的安排越来越趋向差异化、个性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内容应迅速及时地体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改成果,使应用型课程建设成为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学校支持资助
1.政策导向
应用型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有一定的倾向性,重点关注应用型课程的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安排等方面,突出应用特性。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明确的政策制度支持。例如培养方案的制订更灵活一些,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选评有所侧重等。
2.激励措施
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对积极筹划、主要实施的教师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励措施可以不局限于物质奖励、薪金提升、职称加分等方面,而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也可以与旅游专业相结合,如安排教师到景区考察,特色酒店试吃、试住等。
3.经费资助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需要到景区实践,为设计旅游线路搜集相关资料;需要邀请优秀资深导游现场讲解,为学生言传身教专业技能。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支付交通费、景点门票费、讲课费等等。鉴于旅游管理与实际密切结合的专业特性,学校应尽量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
(二)教师全面提升
1.课程认知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需对应用型课程有着明确的认知。应用型课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贴近旅游企业实践。理论上讲,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应来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为实现这一目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研发团队应从旅游企业业务全面调查与深入研究入手,一方面,深入旅游企业一线,了解与把握部门设置、部门职责、部门业务范围、部门业务流程、部门业务标准与规范等;另一方面,熟悉旅游企业相关部门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业务项目、岗位业务体系、岗位业务内容、岗位业务流程、岗位业务标准与规范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清晰梳理旅游企业的业务项目与业务体系,为应用型课程建设搜集必要的素材。
2.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需遵循实践导向、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理念,讲授的内容要符合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中,旅游从业人员既要熟练掌握行业相关知识,能迅速抓住工作要点,有效处理相关问题,又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应用型课程需要在授课内容中加强实际案例的分析讲解,创设现实情境,与学生共同合作演练。通过多次实践模拟,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学会处理实际问题,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充实完善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需要专业教师对旅游企业现状有足够的了解[4]。因此,旅游专业教师需自主地与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建立常态化业务联系,深度融入旅游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旅游企业业务中。
3.授课形式
在应用型课程建设中,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使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而其他课程可以利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完成。
(1)多媒体课件演示
多媒体课件演示是旅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景观图片和视频演示等。学生边听教师讲述边看图片,可强化记忆。还可以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到网上自行搜集相关图片,使教材中抽象的文字描述具体化。
(2)案例引导法
在讲授过程中,向学生列举旅游行业内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分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了解旅游新业态。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事情,提高其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的能力。
(3)示范教学法
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实际技能操作,为学生进行示范演练。按照“讲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让学生演练,纠正学生错误”4个步骤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
(4)情景模拟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应用型课程的特点,创设真实情境,模拟现实中可能发生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以美启真。[5]情景模拟法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用形象准确的语言表达旅游景观特征,能够“观其表”“说其景”“解其因”。
(5)角色扮演法
应用型课程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开展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更好地完成扮演任务,学生会在得知自己的角色后,积极查找资料,多次进行排练,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6]
4.开发教材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需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材。编写旅游管理专业校本教材是应用型课程的载体与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抓手。在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为指导,根据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大纲的要求,认真设计校本教材的目标、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教学策略和教材的表现形式,开发出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内容先进、取舍合理,结构科学、体系得当,教学交流、文字流畅,板式优美、风格优良的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教育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
5.考核内容
从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考核,建立起促进学生、教师、教学不断发展的课程考核机制。[7]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知识技能,即要求学生通晓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二是职业素养,即观察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态度和表现,考评其团队合作精神和贡献;三是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在合作小组中的管理领导水平或交流协调能力。
6.评价方式
知识技能评价可以采用知识测试、知识竞赛、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方式;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传统的教师“独断专行”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8]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外,还有作业、面试、出勤记录、操作演示、成果展示、声像视频、线路方案设计、模拟营销推介等。
(三)学生积极参与
1.学习目的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应用型课程时,需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实践所需的基本技能,通晓旅游业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即能够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生需明白所学的一切是为了将来步入社会能够较快适应工作岗位,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2.学习态度
课堂上认真听讲,实习时努力适应社会。企业一线专家授课时,需向专家学习先进的理念和娴熟的工作技巧。时刻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学习方式
应改变传统的“听课——背诵——答题”的学习方式,根据课程特点,主动发现问题,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多参与教学活动。
三、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开设应用型课程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实践技能,适应工作岗位。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是联系旅游企业业务与学生的根本纽带,是应用型教育教学实施的根本依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手段。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要以能力本位理念为指导,本着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对共性化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加工,主要包括知识归类、合并、逻辑关系梳理、结构设计、内容优化等。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务操作训练。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新探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师生应相互配合,共同面对和解决。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建设旅游管理一级学科,加快旅游人才培养[J].旅游学刊,2015(9):1-2.
[2]陈海鹰.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建设的对策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16):174-175.
[3]赵雅波,范珊珊.基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2014(2):157-158.
[4]尹庆民.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5]洪滢.旅游管理专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程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149-150.
[6]田宇,赵志忠.旅游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职教研究,2010(4):37-40.
[7]刘敏,刘爱利.应用型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课内实践教学效果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3):66-72.
[8]余向洋,程晓丽,朱国兴.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建构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15(1):124-128.
作者:王颖 刘艳芳 赵卓 易兰兰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