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素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性、能动性。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使学生们日常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操作技能,从而在社会及行业的需求上不会产生学校与社会的脱节。而现在的教学模式虽然摆脱了过去的单一媒体、复合媒体的模式,大多高校及教育教学模式采用的交互式复合媒体,即为多媒体的应用,但还是不能摆脱教师讲授为主,上课方式大多是教师讲解、多媒体PPT及资源的展示、沙盘等教学模式,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能力锻炼。但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运用现代高新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形式,体现沉浸性、交互性的特点,能够在旅游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目前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教师上课模式较为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的旅游专业教学对知识的积累较为偏重,致使学生的上课反应及专业素养的培养较单一,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结合较差。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使得学生打破空间的限制,切身体验处于较为真实的虚拟环境中,使得自身成为大学课堂中的主角,结合自己在书本、课堂中学习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切身感受较为真实的情境中结合景点资源、照片及视频的真实感,不仅能调动学生在校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的,改善目前教学课堂中的教与学被动接受的状态。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优化教育资源
早在1989年的Lanier就提出了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的概念,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人为的虚拟环境,从而使得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我国多领域中应用广泛。在教学环境中,VR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现在来说比较先进,就笔者所在院校来说,还未有专业运用此技术。但VR技术在旅游专业的课程中,比如模拟导游、旅游接待、景点介绍等课程中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能够很好地解决实训教学中情景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较为繁重的导游及旅游课本知识中有更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目前,学院的旅游专业教学培养中,理论课时安排了1024课时,实践课时430课时,其中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41.99%,实践课程包括本地及全国校外资源考查、模拟现场导游、旅游行业调研、毕业综合实践等,但目前的教学培养方式更多的是在有限的资源中通过课堂中的课程教授后,组织安排学生在旅行社及专业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本市及省外的旅游景区资源考查,让学生们尽可能地亲身感受旅游行业的现实环境,了解景点景区资源,了解旅游行业及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这样出现的一个最凸显的问题是,学校的资源、机会总是非常有限,会产生很多时间、安全、成本等多个问题,而VR技术能通过多种传感器和可视化设备,使得人们进入并融入虚拟空间,获得交互式、沉浸式的体验和感受,能够避免反复性组织学生到实际旅游景点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大大降低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成本、教学费用及减少安全隐患。
(二)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目前,旅游教学过程中,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领域广,知识庞杂,笔者所在学院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行社英语听说、客源国概况、旅游心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有旅行社管理、旅行社计调、旅行社电子商务、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等,旅游技术课程有旅游文化、上海旅游景点、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等,专业实践课程有旅行社实训、旅游资源考查、现场模拟导游等,教学内容偏理论,教学形式较传统以讲授为主,文字或图片、视频欣赏为主,在有限的条件和资源下组织学生实地考查的机会相对来说较少,所以目前学生们的学习直观体验度较低,上课积极性不高,所以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较为被动的情境中。而VR技术能够运用电脑及互联网技术,为师生营造三维虚拟空间,提供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给人们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虚拟体验。据初步了解,现在有网络公司已经参与到高校教育教学中,使得学生自身处于虚拟环境中,如旅游专业的课程中,置身于各种人物及各种情景,能够将自己所学实际应用到现实工作环境中。或者置身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景点中,较为真实的感受旅游资源的现状,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操作性进行导游讲解演练,置身其中,身临其境。或者模拟导游人员在接站服务的过程时,将其置身于虚拟机场环境中,使得学生真实感受机场环境及接机过程。将学生对之前较为死板的书本知识,运用VR技术能很好地锻炼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对目前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习惯能够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进而能改变较为被动的教学模式,提高旅游规划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能够融入情景,进行角色的变化,参与学生的技能训练,较直观的找准存在的问题,也能跳出情景,以教师的视角引导学生提高技能。
(三)多方位教学目的的促成,学生全面素养提升
高职院校的课程培养目标是希望能将学生在学校里的知识尽可能地与社会及人才市场需求相吻合,但更多情况是,专业的课程的学习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出现脱节。比如,在课堂中的导游实务这门课中不断地提示学生注意景点讲解的语言技巧、带团技巧等,但这种体验感非常差,学生无非记住了书本上有关技巧的几个知识要点,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了情况复杂的不同问题。再如,在景点介绍时,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能够做到让学生掌握每一个代表性的景点专业的导游讲解词;VR技术能够将景区非常紧凑的在营造的氛围里衔接,能够做到的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将事先准备的导游词进行反复训练。但众所周知,在现实环境中,各个景点在区域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景点与景点之间连接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过渡讲解的内容,或者解决游客这种的问题,这些在现实课堂中无法真实带给学生们的空缺,但又是学生们以后在从业环境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要依照高职学生的学情展开多方位的教育方式。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如下: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或习惯不稳定;偏爱于实践与操作课程,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存在一定的惰性;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偏弱。这些问题较为突出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因此,针对高职生的学情要适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改善。首先要注重传统教育给予学生们基础专业知识的积淀,然后利用现代先进技术VR交互式、沉浸式的环境让学生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使得所学有所用武之地的,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要接触实地环境,将VR技术+实地实训相结合,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达到教学效果。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教学中的局限性
在未来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道路上,VR技术将是21世纪技术的代表,随着旅游行业的繁荣发展,就急需高素质旅游人才的进入。据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采用的仍是传统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模型模拟、沙盘教学等途径开展教学活动。近期VR技术在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中已经悄然而至,笔者也有幸考查了多家职业院校的旅游实训教学,他们运用了VR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实训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目前,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网络技术支持的研究领域,都关注到了VR技术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发展空间和深度研究,其在未来的教育中的发展也是必然的。当然,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尽管VR技术能给教育环境带来诸多利处,但目前很多院校在VR先进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技术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技术引进设施的价格昂贵,教学成本投入较高,难以广泛应用;整个实训操作系统较为复杂,需要教师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技术系统素材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增加素材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技术应用的课程较为局限,能够应用VR技术进行教学的课程覆盖率不高,仅限于比较好带入情境的课程设计中。二是目前旅游虚拟技术中所涉及的素材料,往往以景区素材为主,而旅游人才对自身素养的储备不仅局限于景区景点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及问题应对能力的锻炼,比如在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过渡服务,在沿途导游的讲解及突发问题应对能力等,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这部分比较欠缺,VR技术的素材限制也体现出了局限性。三是目前VR技术最大的一个局限是虽然在旅游教学中能模拟出景区、场景、人物,但不能赋予情景的“性格特征”。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是为“人”提供的服务,但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每一个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待人或事的态度都不一样。所以,学生除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操作外,还要学习如何应对不同性格的旅游者或者不同诉求的旅游者,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但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赋予情景性格特征,这也是未来技术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三、结语
旅游专业的教学实践性较强,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要结合旅游景区及旅游实际环境,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技术水平,预示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未来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势必是实训教学的重要手段。当然,目前VR技术在其领域中应用还不够成熟,还需进一步改进、深入、研究。本文分析发现,传统教学的教授课堂,现代技术的情景教学,都有各自的优势,两者无法完全被取代,所以只有很好的结合,优势整合才能更好地迎合现代教育的需求,不断地向社会提供合格的行业人才。
作者:张敏 单位:上海立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