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线上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作为旅游新形态的智慧旅游,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智慧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但从2011年至今,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经历了从构想到各种技术的实现和完善,智慧旅游实现了迅猛发展。不过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尚不能适应智慧旅游的新需求,因此,该类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旅游本科院在人才培养中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创新,如何优化学生的实践方式,需要什么样的师资队伍等,从而能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和竞争力,探索出一条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智慧旅游的本质内涵及其影响
(一)智慧旅游的内涵
智慧旅游的概念最早是由智慧城市延伸而来的,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过总结现有的研究,智慧旅游的内涵主要是:以游客体验为中心,面向旅游企业和机构,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旅游信息的整合和开发,旨在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并实现旅游企业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及旅游政府管理部门管理效能的提高,它是一种集智能化的旅游服务、营销和管理的全新旅游运行方式。智慧旅游包括三层含义,分别为智慧服务、智慧营销和智慧管理,其本质内涵主要涉及服务、营销、管理、旅游信息化各方面。
(二)智慧旅游的影响
根据智慧旅游的相关主体,智慧旅游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对旅游者的影响。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散客、自由行、大众化的旅游趋势明显。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更多借助网络,其旅游需求更加追求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智慧旅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旅游者,它的特征之一就是为旅游者提供高效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旅游者通过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物联网,可在出行前完成信息查询、旅游线路设计、票务酒店预订等准备工作。在旅程中也可随时随地掌握当地的交通路况信息,同时,在旅游景区游览过程中享受便捷的智慧导览、智慧导购等服务。最后,在旅行结束后可对旅游服务进行点评并分享自己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方便旅游企业通过旅游者的信息分享行为,进行旅游消费者信息搜集、开发旅游产品,从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第二,对旅游企业的影响。旅游企业可利用旅游信息数据依据旅游者的兴趣偏好等,为其提供定制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可借助旅游电子商务开展线上营销。同时,利用旅游目的地的智慧旅游平台和各种智能服务设备和终端,为旅游者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游览品质。此外,一些酒店还可通过打造、运营智慧酒店,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并节约能源和减少物资消耗,节约运营成本。第三,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政府可通过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等监控和掌握当地的旅游信息和动态,依托相关旅游大数据,实时旅游信息、引导旅游者利用最新的旅游信息,合理规划和安排旅游线路和活动。另外,通过对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系统化管理和共享,有助于政府了解当地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力度,从而提高行政效能。
二、智慧旅游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在智慧旅游的趋势下,旅游企业传统业务受到冲击,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智能旅游将受到青睐,自助游、自驾游等形式的游客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旅游从业人员的观念需适时转变,其工作技能也需要相应升级。例如,导游的核心技能不再是导览、讲解、导购,而更强调卓越的服务、优良的组织活动能力等,其一部分业务将逐步被智慧旅游服务取代。此外,最明显的就是目前蓬勃发展的线上旅游市场,在线上旅行商和旅游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旅行社传统的票务预订等业务大幅缩水。由此可见,智慧旅游颠覆了传统旅游市场,在为旅游业输入新的技术、营销思维和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为旅游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它打破了原有的旅游人才需求的模式。但目前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然遵循的是旅行社、酒店等传统旅游企业的需求,在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趋势下不能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滞后。因此,高校在对旅游人才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培养层面也需要做出实时的调整和转变。总的来说,智慧旅游对旅游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信息技术素养。智慧旅游需要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它是以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因此,更强调旅游人才熟练操作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提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以及现在旅游信息化发展的特点”。与此相对应的,现阶段旅游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为:能借助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决定和甄别旅游业务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遴选信息来源渠道,并高效地获取旅游业务所需要的信息;善于分析、利用旅游信息进行智能化的营销与管理,例如,通过分析游客对产品的评价以及消费方面的数据,设计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在搜集和利用信息与技术时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法律等。第二,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能力。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改变了旅游业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旅游业正经历由线下市场向线上市场,由传统的针对旅游者的标准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的过程。智慧旅游核心内涵之一为智慧服务,即围绕着游客的需求,通过各种旅游信息的科学组织,在游客旅游决策过程中为其提供即时的信息帮助。因此,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旅游从业人员,都需要认识到服务创新对游客满意度以及产品营销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既要熟悉本部门与智慧旅游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搜集与处理、统计分析与决策、网络营销等知识和能力,然后通过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筛选、分析,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产品服务创新,最终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第三,具备企业智慧管理和营销的能力。智慧旅游的发展令旅游企业迫切需要该类技能型人才。一方面,要求该类人才需具备基本的旅游信息化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各类旅游信息系统的操作等;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增加能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技术等能从事专业性智慧旅游工作的技能型人员,最终促使企业向智慧管理的要求转变。智慧旅游的另一层内涵为智慧营销。相对于传统的营销理念,智慧营销的优势在于可借助现有的智慧平台和数字化新媒体,开展更为有效的旅游营销。网络时代旅游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幅提升,还发展了众多使用新媒体的用户群体,尤其是目前最为活跃的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在此背景下,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和营销能力。目前各种数字化新媒体主要通过社交媒体、播客、视频自媒体等进行个性化旅游信息的传播,旅游企业人员可以通过捕捉和深入挖掘旅游者兴趣点,设计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并借助上述多种渠道向游客传递旅游产品信息,从而开展高效精准的营销工作。
三、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
在旅游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发达国家形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重视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并与学校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德国双元制模式,以及世界上公认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典范的洛桑模式和康奈尔模式等。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专业方向宽泛、缺乏针对性、缺乏特色,学生实践机会不充分以及课程设置创新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我国实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和构建出一条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笔者经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新规划课程体系。以往的旅游本科院校教学较为注重理论学习与岗位技能操作相结合,但智慧旅游背景下,更强调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培养多元化的旅游应用人才。目前一些旅游本科院校存在课程体系落后、课程内容陈旧、实践机会匮乏等问题,因此,在旅游教学中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加大信息化课程的比例,例如,开设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开发、新媒体应用等相关课程,并融入旅游企业信息管理、沙盘模拟等内容。一方面,使学生对旅游新业态和旅游信息化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旅游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和使用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更好地服务未来的旅游市场。第二,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实现实践方式的信息化、多元化。一方面,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应围绕学生能力和职业技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网络优势,加强智慧旅游所需的实训、实习场地,诸如充分结合云技术、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建设信息化旅游实训室,提高实训条件的真实性,或者开发移动电商系统、景区三维实景导览、微信服务平台等。另一方面,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专门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实战”能力,让学生能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第三,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团队的优势互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专业教师大多不具备企业背景,而智慧旅游更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此外,旅游业不是孤立的产业,而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因此,在师资队伍的打造上,一方面要引入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另一方面可聘请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高管和专家,最终打造“双师型”的高校教师团队。
作者:姜媛媛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