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和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前,我国已逐步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我国市场环境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产能过剩,库存闲置的现象比比皆是,改善库存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成为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库存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影响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果,随着客户需求多样性的提高,产品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陈旧存货贬值的速度也随之越来越快,给企业经营造成损失,这对制造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企业只有注重细节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在阐述我国制造业加强库存管理意义的基础上,探索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做出进一步分析,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求为改善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库存管理;库存制度;周转速度;信息化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在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制造业企业为了自身长足稳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市场份额的获取,更依赖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科学体系的规范的管理手段,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存货作为制造业企业的核心资产,资金占用大,管控风险高,库存管理对于保障企业稳健运营,增强企业竞争力,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优化企业供应链流程
当前市场环境下,处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间的关系从过去简单的买卖关系逐渐转变为基于共同利益的相互协作关系。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组成的整个供应链环节考虑,企业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紧密,信息反馈越来越及时,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处于供应链环节的各个企业摆脱大量的库存储备,将协调库存管理变成一种可能。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相关服务,客户体验维护的工作当中,从而在提升供应链环节中各个企业的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整理利益的最大化。
(二)加强库存管理有利于企业合理运用资金,降低资金断流风险
资金流是企业生存的血液,对企业至关重要。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运营,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作为生产的保证,然而,大量的存货持有,势必会在采购存货,仓储管理等方面占用企业的资金,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影响资金回流,给企业的生存带来威胁。先进的存货管理,可以使企业存货持有量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同时加速存货的周转,减少存货的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的回收速度,保证企业资金流正常运转,降低企业资金断流的风险。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发展历程较短,暂未形成高水平,科学规范的库存管理方法。深入研究库存管理体系,探寻适应本土的存货管理方法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库存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企业的存货水平,对企业经营利润的影响具有隐蔽性,企业管理层往往比较注重收入的获取,成本的管控,却忽视存货管理的意义,未形成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库存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形成有效的库存管理机制。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采购环节,库存管理环节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库存管理相关岗位职责设置不明确几个方面。(1)存货购进环节相关的采购管理制度缺失。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具体表现为未形成有效的比价机制,授权审批不规范,采购数量,采购价格不合理,到货时间缺乏管控,存货的验收不规范,采购质量没有严格把控等方面。采购环节是存货入场的第一个环节,影响后续的生产环节和存储压力。采购量不足,采购供应时间不及时,将造成生产停顿,企业客户流失;采购量过大,将造成企业存货挤压,成为企业负担;采购价格不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2)在库存管控环节,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为对库存的管控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执行库存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领取,产成品出入库等环节没有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造成产品出入库不规范,库存账实不符,相关核算不准确,给舞弊提供机会。产销制度的不完善使生产与销售不匹配,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加重企业负担,影响企业的效率。(3)在库存岗位设置上,未形成明晰的岗位分工。库存管理涉及到采购,生产,财务,销售等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不明晰,造成存货管理流程模糊,出现问题,相互推诿,从而降低了库存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存货损失的风险。例如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将采购,验收,报关等岗位由一人负责,缺少岗位之间的相互稽核制约,造成仓管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侵占公司利益。
(二)库存设置不合理,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企业基于对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经营决策失误,盲目过大存货的采购量,带来存货的挤压,增加企业负担。随着科技变革的迅猛发展,产品工艺日新月异,原材料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库存设置不合理,企业存货大量挤压,一旦技术革新,材料淘汰,给企业产生大额的资产减值损失,影响的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库存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库存储备量不合理及库存储备结构的不合理两个方面。(1)制造业企业库存储备量不合理。企业对需求量预测不完善,未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合理的库存储备量,原材料的储备量与企业的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原材料的挤压或者短缺。库存原材料高于企业的生产需求,将带来原材料的长期加压,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加大企业管理上的投入,还面临减值的风险;原材料储备量低于生产需求,将影响企业生产,使企业生产中断,会造成企业合同的履约风险以及客户的流失。(2)库存结构不合理。库存管理是一项不断分析,不断调整的过程。大部分制造型企业由于未对自有存货进行有效的分析,造成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存货品类结构不合理,畅销品,质押品原材料的材料类型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企业的各项存货存在着相互辅助和关联,企业的存货结构不合理,将会造成成本支出超支,不能充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影响企业整体生产活动的顺延。
(三)库存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薄弱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库存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很薄弱,并未充分享受到科技进步对管理带来改进的甜头。制约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体现在对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引进不及时以及忽视信息化人员培养两个方面。首先,大部份制造业企业不注重对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引进,管理手段不能与时俱进,还停留在手工账务处理阶段。库存变动业务频繁,日常工作量繁重,数据量大,非常容易出现人为差错。同时,由于数据更新的不及时,相关的数据信息不能为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参考,从而无法开展相应的计划工作。企业的生产过程,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原料不能准时供应,原材料与生产不配套,信息沟通不畅等,影响企业决策等,这些问题与企业对物料和生产能力的计划和控制力不足密切相关,企业要保持对库存信息的控制,并引以为计划所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企业忽视对库存管理人才的培养,使库存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受制于库存管理人员的素质。大部分企业未设置相应的培训机制,库存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有限,学习主动性差,动力不足,不但不能积极主动的寻求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工作进行改进,当企业进行管理方式革新时,有的还会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影响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制约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完善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以期通过问题的解决,改善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积极创建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与体系
制造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需要在管理中创造效益。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通过对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设置完善合理的制度,改善管理水平。(1)完善存货采购管理制度,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合理的采购价格及采购量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收益。企业要完善采购制度,建立准确的营业预算体系,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企业的工艺流程以及设备运转情况,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制定严谨的采购计划,严格授权审批制度,保证采购的物资以合理的价格,保质保量,避免盲目采购,加重库存压力,以保证存货处于最佳的库存状态。(2)完善内部库存管理体系的相关制度。企业应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完善库存管理的相关制度。在制度上保证存货管理的操作的规范性,保证资产的完整和账务核算的准确性。如在库存保管,账务核算等方面形成专人负责,定期盘点清查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使账面与实物形成相互牵制;严把出入库的关口,防止存货管理出现漏洞;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价,及时发现存货减值损失。(3)优化存货管理流程,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明确存货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采购,生产,验收,销售等涉及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设立清晰明确的职责分工,保证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稽核。同时要消除部门本位思想,实现跨部门的相互协作,信息共享,以提高库存管理流程的效率,较少内耗,降低企业成本。例如完善单据传递,验收,盘点等环节的操作细则,规范流程,既提高了业务流转的效率,又消灭库存管理漏洞。
(二)引入科学的存货管理方法,合理管理库存量及库存结构
零库存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理想库存状态,但在现行的企业运转过程中很难实现。目前关于库存的管理方法有很多,如ABC重点控制法,经济批量法(EOQ),准时生产制库存方法(JIT)等。制造业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引进科学的存货管理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优化库存结构,合理控制库存量。及时处理呆滞存货,保障资金回流,使企业的存货处于比较合理的存储水平。第一,在控制合理的库存量方面,企业设置合理的安全库存量,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到各个环节,这是库存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的预测,提升对需求判断的准确性,利用现代化的大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自身的经验,合理判断采购量。采购量与生产相匹配,使原材料,在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处在一个安全合理的范围。第二,合理优化库存结构方面,企业需要根据生产物料的供应情况,科学的做好物料采购计划,优化库存结构,提升库存周转。优化库存结构的核心,是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消除不必要的库存,防止挤压。企业需要按物料品种,价值,资金占用的大小进行分类,再按照分类采取不同的控制,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形成有区别的管理机制和采购政策。同时,应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形成库存数据库,结合掌握的市场信息,需求判断,以月为单位循环盘点,及时发现挤压物料和短缺物料,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加强存货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管理,一边是数以万计的物料,每天频繁发生出入库业务,库存数据实时变动,一边是紧迫的数据需求,随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现有资源做出相应决策。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解决这些问题。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企业价值链的整合,保证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对提升企业库存管理起到关键的作用。企业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注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职能等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使企业能够快速准确的或许信息。自动化的办公管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作人员随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各种申请和审批流程,信息处理及相关查询等操作,提升了业务处理的效率。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还可以对仓库的现有库存量,库存需求量,出入库数据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分析,结合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采购计划,进行综合的管理控制,保证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管理中,重视高科技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引用,减少企业管理的层级限制,缩短反应时间,提升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2)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制造业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岗前教育,在职教育,考察学习等,提高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既能,有计划的将实践岗位和理论学习想结合,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约束机制,鼓励员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进步,通过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与时俱进,随时汲取最先进的管理技术,精简步骤,优化流程。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制造业企业正迎来飞速发展的契机,企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存货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夯实库存管理基础,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做好库存管理工作,抓住发展的契机,实现企业长足稳定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世新.企业存货管理探寻[J].中外企业家,2013(28).
[2]张欣.浅谈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库存管理[J].电子世界,2013(3).
[3]杨飞燕.制造业存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4]李志贤.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商论,2017(36).
作者:曲晓洋 单位:长城超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