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摘要: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科研的竞争。因此我国也提出了科教兴国与科技强国战略。高校作为科研的核心阵地,其科研管理工作在新时期必须顺应形势,适当创新。因此做好科技强国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研究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科技强国;科研管理;创新探讨

高校作为知识人才聚集地,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科研革新的前瞻阵地。其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资源丰富,是我国创新科研建设的重点力量。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宏观层面来讲,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水平。特别是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研究探讨必不可少。

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科研承担着知识转化为经济的重任,因此寻求知识创新的基本点、关注市场信息都是高校科研的基础工作。就科研创新市场的位置来说,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始终是主体性的。高校科研管理涉及多个方面,知识的收集与获取,知识的分享与分解,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价值评估等等,所以知识管理创新是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高校师生必须明白知识的获取渠道与途径,推动知识的更新。高校科研人员基于自身的知识需求,综合运用管理技术科研成果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化,借助有效的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结构及个人知识间的完美融合,让科研管理创新得到真正贯彻落实。此外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科研作为技术知识革新的主阵地,其管理工作创新性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综合来说,我们必须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讨与研究。

2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1科研模式发生重大转变

在科技发展的时代浪潮下,高科技技术集成是主流,因此个体户及小作坊的科研模式始终成不了气候,无法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对传统科研模式进行调整是必然,特别是克服高校科研队伍整合及资源共享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学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集中、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探讨交流活跃等方面的优势,真正走科研教学及社会服务之路。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依托重点学科及科研基地项目,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塑造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实现多学科交叉中心的打造,从而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2.2科研成果转化需求增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割裂,科研的经济服务价值并不明显。多数科研成果成为理论空想,科研立项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却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带来经济效益。导致科研的浪费。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更需要高校科研成果的活力注入,为企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高校在科研中向企业倾斜,也可以全方位、跨行业及多渠道地吸取科研经费,实现自己科研基础的奠定。

3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3.1科研管理及监督机制缺失,管理理念滞后

科研是系统性的工程,科研顺利开展需要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而当前科研管理却存在管理及监督机制缺失、管理理念滞后的问题。多数高校对科研管理关注不够,重科研轻管理趋向明显,科研管理部门无实质性的作用,更多地是以行政命令手段进行管理,属于被动服务、被动管理。其在科技信息搜集及加工方面涉及较少,科研协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程度都较低。科研管理制度灵活性不足,管理机械化趋势严重,用人机制单一,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多数高校的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与人本理念薄弱,高校科研后续发展劲头不足。

3.2高校科研管理队伍流动性强

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得益于管理队伍的优化。而高校科研管理队伍流动性强却是不争的事实。科技迅猛发展,科研队伍的知识水平、学历结构及学科结构不断完善,对应的管理难度直线递增。当下更侧重管理效益,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却拖了后腿。没有必要的政策支持,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差异明显,多数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的专业技能。加上科研管理福利待遇的不理想也使得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队伍流动性大,管理成效甚微。科研与时代密切相关,但是管理人员却缺乏时代管理意识,忽视了科研管理队伍质量对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不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创新。

3.3科技成果转化理念亟待加强

新形势下对高校科研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科技成果转化,将知识转化为可实际运用的技术并带来经济效益。高校虽然科研成果不少,但是科研市场观念滞后,成果转化意识薄弱,其关注的往往是科研前期的项目立项,经费分配等,忽略了其后期的市场投放及成果转化。项目被局限于成果的鉴定,科研开发与市场企业需求脱节,知识难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行业助推效应。科研项目横向与纵向发展不协调,生产力转化水平低。因此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理念也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3.4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科研管理近几年的竞争趋势加强,科研管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走信息化发展之路成为必然,对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只有做好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才能确保科研管理的稳步推进,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普遍缓慢。甚至部分高校没有对应的科研信息平台及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不足,资源组合利用率低,数据资源无法共享。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无法了解课题的最新进程,甚至做无效用功,直接降低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4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4.1优化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提供科研制度保障

制度是高校科研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因此创新并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是必然。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创新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对高校现有科研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努力建构合理科学、完善高效的科研工作体系,通过科研项目的科学控制,融合高校自身发展特色,无论是课题的选定还是课题研究的推进还是科研成果的市场应用,都符合市场需求,契合高校科研实际,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意义与价值。具体来说就是科研管理人员要逐步建立科研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技术奖励等,实现用人、激励、竞争及监督运行的完美配合。其二必须着手高校科研评价机制的创新完善。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质量及现实转化率,数量不再是考核评价的唯一指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让科研评价更合理。

4.2强化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以管理队伍的优化为前提。新时期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创新性的科研管理队伍势在必行。科研管理最为重要的也是人才,因此合理整合并配置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及时吸纳并补充优秀的高素质及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重视多层次多渠道及多形式继续教育的推进,让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培训考核,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市场经济也提出了竞争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坚持优胜劣汰,强化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当然与竞争相对应的则是完善的激励措施,通过奖罚分明,制度上改善科研管理人员的生活条件,稳定科研管理人员,降低流动性。通过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优化,奠定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人才基础。

4.3引导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理念,提升科研转化率

高校科研管理理念的滞后直接影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推进。因此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当务之急就是做好管理理念的创新引导。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做好高校师生科研创新的后勤服务。基于当下很多科研管理人员认为管理的含义就是行使权力的错误理念,必须转变思想,关注服务,摒弃官僚作风,真正服务于广大师生。对于高校科研人员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必须着力解决,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组织策略,着力改善科研人员的科研条件,奠定科研物质基础。针对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的问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从内在找原因。树立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实现科研成果的科学转化。科研转化率低其实从内部讲与科研管理人员宣传不到位有关,因此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关注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满足市场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需求,组织科研人员做好科研立项,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除了这些,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也应当具备产权意识,重视关注知识产权,做好产权制度的贯彻执行,切实维护好高校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4.4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要求。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关注信息化建设,关注管理效率的提升。让高校科研管理走信息化与标准化之路。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自觉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对信息的收集,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做好信息资源的搜集加工与整理,以此带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科研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信息化工作理念,深化与社会的联系,努力做好科研门户网站的建设,为高校科研活动提供信息与交流的平台。加大对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投入,让日常管理更为智能。强化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确保科研资源的传递与共享。针对科研项目的安全性,建立校园网络安全档案,通过电子档案备份登记,实现传统科研管理方式的更新,切实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承担起社会信息服务的重任。

5结束语

科研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新形势下科技强国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我们必须做好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关注,通过科研管理创新为高校科研发展提供保障,注入活力,让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带来社会层面的科技革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国家。

参考文献:

[1]齐荣坤.信息环境下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思考[J].科技展望,2015(2):162.

[2]詹妮娜,黄和,袁正英.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风,2013(14):260-261.

[3]管颖超,陈兰,徐时彬.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568-571.

作者:俞珊珊 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