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2019年2月13日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院校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最新的要求,2019年11月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16号)为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新方向。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越来越多受到关注和重视,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本文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现有的基础上如何突破瓶颈,并结合案例分析以科研管理创新推进“双一流”背景高职院校的建设路径。
一、高职院校建设面临的形势之“新”
1.“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新背景
党的报告中三十六次提到新时代,发出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建设教育强国要建设职业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质量提升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时代,职业教育需要着重关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对人才需求层次、结构与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要以培养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的创新人才为着力点,对院校治理和人才培养进行反思、调适与重构。2019年国家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体制机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2019〕5号)目的是补齐高职研发短板,突出应用特色,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建设一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使高职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总体部署,上海高等教育积极应对上海市政府“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要求,参照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案: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力发展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围绕工匠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创建、双师队伍建设、协同基地打造、培养机制完善、院校治理创新、社会服务提升等支持推动一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进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行的高职院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被列为首批建设的三所高职院校之一。
2.“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中科研的新作用
面临新时代、新工业、新技术和新的教育战略,科研工作也将发挥新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印发的首个教育科研规范性文件,对做好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重大开创性意义。创新与变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精髓。经济的转型发展和技术的变革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升也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社会功能逐步得以凸显。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国际交流。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北京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对2364门大学课程、2291位教师进行科研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估分析结果[1]显示:教师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表现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还可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则成为教师助力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首选路径。高职院校的科研是从办学定位和校情出发,将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形成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同时,针对实际课题开展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努力使科研成果产业化,通过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提供技术和社会服务。长期以来,高职教育侧重应用人才培养,从根本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靠科研,衡量办学实力也主要看科研。高职院校的科研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定位,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国家和地方的“双一流”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都对科研提出了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
3.“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中科研的新任务
2017年以来,国家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健全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创新中心集聚人才资源、牵引产业升级能力。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完善高校科研后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作为项目和人才评价重要内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会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指出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上海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综合试点区,对接产业发展和城市定位,出台《上海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试点方案》(沪教委高〔2019〕11号),主要方案有: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打造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发团队,成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切实解决企业生产面临的技术问题,成为相关行业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的重要策源地,提高学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探索“校校协同”,组建跨院系、跨专业合作团队,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引企入教,鼓励企业联合高等职业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大师工作室,加强成果孕育与转换;与行业企业共建先进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上海高校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专业结构的二维分类框架把学校分为学术研究型院校、应用研究型院校、应用技术型院校和应用技能型院校,并明确应用技能型高职院校以培养操作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适当开展或参与技术服务及技能应用型改革与创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职教育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化,科研的地位就越重要。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迫切需要科学研究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要用更先进的理念思想和更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消除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各种障碍,形成新时代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科研管理新机制、新路径。为此,首先要找准制约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和技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问题和短板。
二、“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中科研管理之“短”
据近几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关于高职院校服务贡献的研究结果显示,科学技术服务能力总体欠缺,成为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的最大短板,科研能力不足和产教研协同创新不够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具体来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1.对科研的思想认知参差不齐
首先是高职院校日益重视科研工作,但长期以来以教学为主,部分教师缺少科研意识,很多教师年教学工作量超过400课时,无暇顾及科研。其次是科研理念还没有完全对接“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需求,跨学科和专业群的项目平台搭建和管理意识不足,“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提出以专业群建设为引领,结合新技术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趋势明显,但是目前高职院校限于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资源分配利益共享机制、人才评价激励奖励机制,科研的对象仍以传统的单一专业知识为主,科研组织模式以学科专业内部为主,科研成果的认定范围基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制定的学术评价制度,最后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的有效协同意识需要强化。科研意识和能力提升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2.科研组织管理机构平台不能满足需求
高职院校的科研机构以传统的科研管理服务为主,缺乏适应新需求的科研组织和平台。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在科研管理组织和平台建设方面适应了新要求,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人员,更多的高职院校缺乏必要的技术创新和转化平台,科研成果含金量不高,可转化的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现有组织和平台不能充分满足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额,3/4的院校不足100万元,半数院校在10万元以下,横向和纵向到款额为0的占到四成和二成,985/211高校、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建立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的学校比例为35.29%,31.17%,13.01%[2]。综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到2020年3月全国1255所本科高校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5669项,平均每校60.29项,而1403所高职院校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165项,平均每校1.54项。截至2020年2月5日,登记生效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数量(不含港澳台)显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位列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2019年6月,全国首家高职院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专利转化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动态监测和成效评价以及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产教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和院校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3.科研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面对高职院校的新一轮发展,需要科研意识的提升,需要科研平台的重构和组织管理的完善,需要有能更好对接“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科研管理机制。要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运行中的难题,必须通过机制建设提升科研地位,解决存在的科研流程管理效率的问题,解决与企业、产业深入协同运行机制不活的问题,解决学术规范和诚信的问题,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运营机制问题。要强化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融合,解决技术服务与区域产业的融合还不深的问题,解决师资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升缓慢、科研带头人不足及激励机制乏力等问题。
三、创新科研管理助推“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建设,要以问题导向,确立新的科研思维,创新科研管理组织和服务,创新科研运行机制,构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科研体系。基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四方面着力,不失为有效途径。
1.创新科研管理思维
高职院校需要有自身的“科技强校”定位和理念,提升认知层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进一步明确高职科研的定位特色和重要意义及提升教师产教研能力的重要性。教师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不仅可以产生高水平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促进专业和学科建设。新的要求下,科研的对象范围、成果评价都将发生变化,因此要引导跨学科专业群及跨部门的认知。以专业群和跨学科的概念思考科研,研究对象从传统的单一专业知识向综合性专业群知识的转变;以知识交叉与融合为基础开展科学研究,促进传统知识融入新技术,交叉整合实现转变;科研组织模式实现从学科专业内部到多学科专业之间合作研究的模式转变;科研成果的认定范围扩大到跨学科专业理论体系的构建、知识以及技术创新、生产实践创新,实现从传统的以学科为单位到跨学科专业的学术制度评价的转变。建立专业教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评估、科研成果评价、教师评价体系,重新思考、设计科研管理系统[3]。
2.创新科研管理组织
重构高职院校科研组织体系,包括科研组织体系本身、学术组织体系和科研组织平台体系,提高高职教育研究组织管理和服务的效能。(1)重塑科研管理队伍。一方面完善科研管理人员自身建设和常规管理,主动学习、培训,充实科研管理队伍,提升管理和服务,构建以服务“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为中心的科研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设立科技服务支撑机构,增设专人负责的专业群、跨学科研究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通过与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形成与转化;聘任专职技术经纪人及兼职项目团队研发人员,建立科技创新服务;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服务部门或机构[4]。(2)重构学术组织管理。以专业群、跨学科的思维重构学术委员会,塑造民主、创新的学术文化,推进专家治校,逐步树立协同科研创新的思想,明确研究人员的创新主角地位,加大科研考核评价的比重,尊重、保障研究人员权利。发挥好长三角电子信息职教集团牵头单位的作用,开展长三角相关院校和企业的科研交流协作。建立开放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学术论坛,举办学术沙龙、文献报告会、科学技术成果展示交流会、学术讲座等多种学术交流形式;学术规范培训和学术道德讲座,塑造诚信卓越的科研文化。(3)重建项目运行模式。打造以项目为纽带的科研创新团队,搭建师生科研创新一体化平台,打破研究壁垒,提升科研团队的能力和活力。一是打造学生科研高地。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打造以学生为科研主体的学生创新工作室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产品开发为核心,拓展学生的创新力和领导力,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根据产业链进行基于专业组群的工作室建设。2008年至今,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了15个学生创新工作室,形成团队承接企业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的运行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二是打造跨领域、跨院系、跨专业的交叉科研创新团队、大师工作室、研究所,打造双师引领的工业机器人产教研协同创新基地、服务机器人新技术研究所。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大飞机协同创新基地、产业学院等,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建华为网络技术学院,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地区授权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并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华为网络技术学院”称号。深入实施校企合作的基地建设,促进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真正对接,实现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打破研究领域、学科专业、组织单位之间的壁垒,实现了相对独立的柔性组织设立与管理。此外还打造了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实战环境,新平台的运作产生了良好的成效[5]。
3.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1)建立一流的科研流程管理机制。包括建立服务产业链需求的科研团队组建机制,完善科研立项、中期检查、结题汇报的校内外专家结合评审制度,通过科研系统完善加速科研项目的流程审批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推行目标与过程管理,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团队凝聚机制,修订科研考核办法,优化科研考核体系适应“双一流”建设的科研绩效评估体制。(2)构建服务行业产业需求的项目负责制。首先是主动对接、尽快对接各种产业行业新需求,满足各主体需要,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的快速响应机制。根据专业群和跨学科需要,根据科研任务建立柔性组织,快速项目,甄选、组建科研项目团队,安排专项科研创新团队经费,快速响应、快速筹备、快速启动项目,快速开展联合攻关。学校以建设需求为导向调配资源,打破原有校内资源配置方式,搭建虚拟架构运行机制,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建立目标任务与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划拨专门经费,给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权力,包括“组阁权”、运营权、对人财物的支配权以及对科研成果和转化效益的决定权、分配权。定期组织对各项目进行阶段考核和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激励、问责挂钩,并依据考核分析报告进行工作改进,保障运行质量。建立健全项目柔性管理制度。(3)强化互信互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专门成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并安排专人进行专业化管理和运行,引入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认定与转化[6],加大培训力度,划拨专项经费支持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认定等,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专业化研究,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意识和能力,激发教师社会和技术服务活力。(4)优化完善一流科研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教师不仅要成为专业教学能手,还要成为专业技术能手和科技服务能手。实现科研创新,突破产教研协同创新的瓶颈,关键在于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因此,需要培育、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并不断完善双师双向交流机制,规范人才引进、资格认定、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考核奖惩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部管理环节,做到有章可循,还要积极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为加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产教研协同基地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和柔性人才引进,学院安排专项经费,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柔性人才引进办法》等制度,采用动态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科研考核制度等开展人才引进,特殊人才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鼓励教师的科研创新活动。(5)建设一流的科研质量保障机制。积极跟踪收集国家、相关部委以及行业的发展规划和需求,对国家、长三角的行业、企业需求进行实时跟踪和深入分析,了解政策和行业动态,保证研究方向与需求的对接并做好课题。通过信息化建设,完善科研项目系统、科研评审系统、科研成果系统、科研考核系统等各类数据库对接。完善科研归档细则,形成科研档案和数字化系统。自主研发拥有软件著作权的智慧校园V1.0,与科研管理系统对接开展科研管理诊断与改进,实时反馈信息,不断提升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着力点在于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因此高职院校科研方向的定位应立足服务于院校定位和产业发展,借助和整合社会资源,提升重视程度,加大创新程度,逐步搭建对接专业建设、形式多样的科研平台,构建起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管理机制,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的科研之路,助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作者:窦争妍 单位: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