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有效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有效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有效性

摘要:目前,大班化、选课制的课堂教学,手机、网络普及的校园氛围,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要提高高校思政课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思政课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魅力,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规范可行的课堂纪律,通过师生共同管理,达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学生基础的掌握、知识框架的构建及知识的实践转化程度。它不仅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点所在。近年来,高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也开设了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与实践教学环节,但仍有部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扎实,有必要通过各种手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课堂管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必须探寻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有效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必要性

(一)大班化、选课制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数量较多,师资力量薄弱,使大班教学和选课教学成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之一。该措施虽然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但也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首先,大班化教学。大班教学模式下,一个教学班级通常由2~3个自然班甚至5~6个自然班组成,人数少则80~90人,多则200以上。在这样的课堂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质量,还是课堂管理,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学生人数较多,教室较大,教师上课时无法实现与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上课纪律松散,注意力不集中。此外,在该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考勤管理难度较大,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较严重。同时,大班化教学也使教师的课堂提问或讨论难以有效实施。其次,选课制教学。选课制教学使一个教学班内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基础存在明显差异,这为思政课教师的备课和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班级,彼此之间不熟识,且各专业的具体要求有很大的不同,课堂实践活动,以及社会调查、课堂主题演绎、分组主题讨论等实践教学无法有效开展。这些都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对其加以规范,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手机、网络普及的校园氛围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

当前,网络、手机已高度普及,对高校的课堂教学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表示上课会携带手机,尤其是公共课程和公选课程,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听课效果,还会影响身边的同学也加入课堂使用手机的行列,极大地影响着教师上课和学生听课的质量。为了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师会在课堂上提醒或劝诫学生,但由于教学班级较大,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管理上亦是力不从心。同时,信息化时代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这就更需要合理的课堂管理制度和课堂引导方式,为学生指引方向,提升教学效果。

二、提升课堂管理有效性的途径

(一)提升课堂教学魅力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要角色。他们不仅是一门课程的组织者和传授者,还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任何课程的教学都具有独特的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较强,尤其需要提升课堂教学魅力,以实现教学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魅力通过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的技巧和教师的品性直接体现出来,具体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1]。首先,教师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泛的学科知识,如文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知识,实时把握国际国内要闻,熟知国家政策,了解社会动态和相关要闻,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领域的热点话题相结合,彰显思政课的理论和知识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以提升课堂管理。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全面、多样、灵活、巧妙地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课堂演讲、学生辩论、前沿热点话题讨论等教学方式,以利用生动有趣的高质量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现并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形成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2],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实现课堂管理的最优化。最后,教师要熟练组织教学语句,使教学语言流畅,并合理利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同时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以身作则,以德树人,彰显人格魅力。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即是为人师表,以德服人。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要连贯,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话语,观点要清晰、科学;教学要严肃而不失幽默,从而使整堂课的氛围庄重又温馨。同时,教师自身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学生的榜样,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

(二)制定积极可行的课堂规范

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教师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规范,并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遵守,不让课堂纪律规范形同虚设。

1.制定严格的课堂纪律,做到有章可循

为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思政教师应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将课堂纪律规范明确地传达给学生。针对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不守纪律者,以及上课讲话、睡觉、玩手机、开小差的学生,教师可首先予以提醒,若在多次提醒后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教师可将该部分学生记录在册,课后反映给学生所在院系的辅导员,也可将这些学生的名单贴在学生所在院系的公告栏中,予以警告。同时,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课程平时成绩挂钩,对于表现良好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互相监督,共同遵守规章制度。

2.大班分组化,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

第一次上课时,教师可将全体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由学生自行选出组长。组长在平常上课时,担负点名、组织小组活动、通知消息等重任。学期结束时,由组长统一为组员打分,并且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教师在教学中组织的活动也要以组为单位统一完成,如实践调查、主题性情景剧表演、演讲等。课堂教学结束前,每组进行成果展示,教师给予得分最高的小组以奖励,例如,颁发奖状或荣誉证书、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等。这样的课堂管理方式将教师与学生都纳入管理中,扩大了管理的主体,能有效提升课堂管理效果。

3.管理方式要实现以人为本,考虑学生的利益

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分辨能力,教师的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向学生提供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要心怀宽广,平易近人,通情达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要客观地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先从自身找问题,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目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为他们答疑解惑,以推进课堂的有序化进行。

三、结语

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约束、控制着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且还能引导全体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学习效果[3]。高校是培育“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地方,不仅要引导学生守纪律、守规则、守法律,更要让学生养成坚韧、顽强和恪守正道的美德,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卢爱新.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30-32.

[2]孙建京.课堂管理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7):67-69.

[3]邵光信.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课堂管理[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6):48-50.

作者:束佳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