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论文(共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论文(共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论文(共3篇)

第一篇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不易的原因

1)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不够,由于其不被纳入高考科目,使应试教育下的广大师生认为信息技术是“副科”。

2)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影响着其对待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因高一的学生大都十六岁左右,处于青春期,有一定自己的想法,但是毕竟心理不够成熟,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徘徊矛盾,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心性不定。加之其他课业的压力,导致他们只是把信息技术课当作释放情绪的场所,无视教师的要求,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甚至认为与老师对着干就是个性。

3)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开放的网络管理为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提供了便利条件。因信息技术的授课场所是在机房,也就是每位学生配备一台计算机,且计算机处于联网状态,这就使学生心心念念地想去上网,根本没有心思认真听课。而且计算机挡在学生与教师之间,阻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4)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因同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会带好几个班级的课程,一学期结束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完全,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性格特点更是不了解,没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并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二、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强化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它的影响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至将来的学习生活,所以提高信息技术授课成效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首先要从优化课堂管理做起,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环境。

1.学科定位准确,树立教师威信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必须自身对信息技术学科定位准确,明确信息技术课程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努力捍卫自己学科的权威,不可人云亦云地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并且认真对待每一堂信息技术课程,注意经常反思,调节授课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威信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直观体现。著名的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数百双精致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做人。而教师的威信不仅建立在教学工作上,还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强大的人格被学生推崇和敬仰。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仪表端庄,语言标准,精神饱满,教态真诚,治学严谨,树立自身威信,通过高超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折服学生,使其自觉地服从管理。

2.优化课堂秩序,建立评价体系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建立严格的学生课堂规范,在基本课堂规则的基础上,新加一些针对性规范。比如:对于随意设置计算机属性参数、故意损坏系统文件、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计算机等行为,应该给予一定的制裁或者批评。

切记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秩序并非要求学生一直安静地听教师授课,而是在讲授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动手操作,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管理方式要求比较高,教师应该活跃课堂氛围,但是杜绝课堂混乱,避免学生打着讨论问题的幌子做其他无关学习、无关学科的事情。合理的评价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对于积极认真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口头表扬,甚至物质奖励,还可以利用累积评分制。介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争强好胜,分值较低的学生会自行进行比较并努力学习,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

3.了解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协作

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心理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像班主任一样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要求,比如完成难度系数不同的习题;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方法对待,比如对积极主动学习者以鼓励为主,对消极被动学习者以督促为主,对厌学者以劝导为主等;不同性格的学生扰乱课堂后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比如私下谈话或不点名批评等。

因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尤其是编程语言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一个标点符号的漏写或错写就会导致程序运行错误,并且大家的错误原因各有不同,而信息技术教师一个人无法检查太多学生的程序错误原因,所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注意合理搭配小组成员),由小组内前两名编写程序成功者指导其他学习困难的学生编程。如此,既可以锻炼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团体意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讲解能力,不至于使其学成死知识。因每次的指导者不固定,人人都有可能,这又很好地利用此年龄段学生好强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自觉不再扰乱课堂管理。

4.合理运用广播,适时限制网络

信息技术课堂中有实时广播系统,即教师在主控台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大多数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味地广播自己的课件或者自己的操作步骤,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样的操作方式甚感疲惫。所以教师可广播个别学生的屏幕,注意应该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学生,比如他的错误是大家经常犯的错误所在,又或者他的程序有新颖性、创造性,等等。对于网络,如果学生的计算机一直是不联网状态,那么第一是对资源的浪费,第二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限制。而如果学生机一直处于联网状态,那么在要求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里,部分不自觉的学生就会开始打游戏、聊QQ、看视频等。

为了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以将课堂时间合理分配,比如分为三个时段:在第一时段内,教师讲授新课;在第二时段内,教师给学生布置基本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完成该任务熟悉新授内容相关的基本操作,以消化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的最后时段内,教师可设计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拓展性任务,留较多时间供学生思考和探索,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深化课堂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只有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并提交到主控计算机上之后,才由教师为他开启网络完成拓展任务,在完成拓展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搜材料(视频、音频、图片……),遇到难题可请教同学、请教老师,也可上网搜索指导方法,如此在无形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结束语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合理的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充分认识课堂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合理应用技术服务课堂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同时,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特点,采取分层分步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作者:王静 杨平展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篇

一、“打分制”创设的原则

“打分制”的创设采用的是激励机制。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激励在调动人的潜力去实现组织目标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在信息技术课堂实施“打分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竞争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

二、“打分制”的具体实施

首先,在学生上这门课的第一节课,我就和学生宣布了我们这门课期末总评的构成。期末总评=教学常规(30%)+课堂表现(40%)+期末测试(30%),并且公布了信息技术成绩评定细则。 以上成绩评定均按座位实施加减分,在上课时,不允许学生随意更换位置。如果是小组活动,则全组集体加分或扣分。教学常规30分扣完为止,若30分扣完则上网账号被禁用。

课堂表现40分加满为止。每节课的记录工作由教师随机抽取某位学生担任。每节课开始前,我会通过一个幸运大抽奖的程序,抽中某位幸运的学生来记录课堂情况,下课后,让该生将表格交给我。每月底我都会公示这个月的课堂情况记录,以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课堂情况信息,总结自己在这个月中的表现,了解其他同学的表现,以及自己在班级中的行为表现的排名。表现好的学生会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肯定,上课更加积极。表现不理想的学生,也会找到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鞭策自己在以后的课上规范行为,多思考,勤动脑。

三、“打分制”的实施效果

学生为了在期末总评中有一个理想的分数,为了每月课堂情况汇总时,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在上课时,都会时时提醒自己,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探索,学生上课明显比往届学生认真,课堂气氛活跃,谈论、发言的参与度很高,上网的时候学生也能做到文明上网。以前给学生上网,虽然强调了一些内容不可以上,有些学生还是会背着老师偷偷摸摸地上,现在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记录员的监督后,学生上网不文明的现象少了,一般都是看看时事新闻、体育新闻,或者是一些和文化课程有关的资料。

网络也不需要教师限制着只能在某个时间段上网。现在,网络对学生全程开放,学生对于某些课堂知识有不清楚的,或者想更深入学习的,可以随时上网查询,真正体现了网络的学习功能。“打分制”就像一根皮鞭,时刻鞭策着学生不断努力;“打分制”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学生的行为限制在这张网内;“打分制”就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学生的心。把“打分制”融入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后,教师上课就不用再花精力在课堂纪律的维持、学生上网的监督管理上了,教师要关心的是如何备课,如何与学生互动,如何让自己的课更生动等课堂教学问题。

四、“打分制”有待改进之处

当然在打分制实施的过程中,我也碰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是特长生,这门课对他而言,没有学业水平测试的压力,得多少分也无所谓,他在上课时就喜欢上网,不喜欢听讲,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与他沟通,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偶尔犯错后,被扣了分数,自尊心受挫,自暴自弃或者和老师对着干,这种情况也偶有发生。总之,“打分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也希望这个制度能得到更多同行老师的肯定与改进。

作者:田丰 单位: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第三篇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评价制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各方面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例如“图片的获取与编辑”,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缺乏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甚至连一个期末考试都没有,对学生的评价几乎完全按照教师的印象。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没有及时全面的评价,等级考试的取消也让原先督促学生和教师严肃对待的态度有了转变。教师要求降低,学生重视性下降,本就作为辅课设置的信息技术课,更失去了存在的动力。

二、提高课堂管理水平的对策

1.普及信息知识,提高理论认识

在计算机技术中,复杂难懂的抽象理论比比皆是,初学者往往对此感到手足无措,产生极大的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语言,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快速掌握。通过类别一些常见的事物,让学生从整体上加强对计算机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用和创造能力,消除学生的茫然感。再加上在课堂上用投影仪进行的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操作方式,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在“走进信息世界”中,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对于加强课堂纪律有很大的作用,学生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最好能够在教室上课,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进行强调,向学生讲授一下信息技术课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加强自律,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堂授课与上机操作相结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作为教者,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动画制作”一课,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可以掌握高超的计算机御用能力。从社会需要来说,计算机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过程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对于那些单调乏味又难于理解的专业知识,教师可以改进一下教学方法,运用新式的教学手段,保持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操作竞赛,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增强学生追求更高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水平。

3.提升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操作

理论源于实践。学习能力的提高,都必须在实践操作中得以提高。所以,作为教师,保持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既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又能够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增加一种软评价方式,让学生全力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教师在与学生的亲密相处中,也可以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上满足提高教学水平,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果。记得我上“数据统计与分析”一课时,假如学生光听理论,很难学会。在上机课上,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是获得最佳教学成果的关键。

教师要能做到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任务,满足各个水平学生的需求。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整体水平。指导学生进行学后总结,将学生的总结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借鉴学习,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具体问题,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结束语

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课是大多数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启蒙,加强课堂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用巨大。新课程结构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才刚刚起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总结、学会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要方式。

作者:钱桂香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光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