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准则与核心要求。根据2018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可以把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政治认同、公共价值、公共责任、法治意识、实践创新”。聚焦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改革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需要优化课程教育教学目标;重构教师对课堂的理解;编制突出“学”的学时学程设计;创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评价方式。与此同时,要做好顶层设计;优化教师评价体系;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氛围。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公共管理;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一、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问题的提出
为顺应人才培养需求,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准则,这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相比于宏观层面明确的育人目标,中观层面的学科育人目标却比较模糊,这直接造成了微观层面教学目标偏重于关注知识的获取、撕裂了知识与育人之间关联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提出了跨学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钟启泉指出:“各门学科是支撑核心素养这幅‘蓝图’得以实现的‘构件’。”[1]结合学科特点,教育部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育人目标,即“学科核心素养”[2]。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学科之一,为促进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者对建设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魏红征专门探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建议高校构建“从课堂内到实验室,从校园内到校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3]。宋煜萍认为在公共管理专业各种教学改革实践中,“学导式教学具有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突出师生互动启发、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等特点,能够有效促进课程教学改革”[4]。李燕凌“从编选教学案例、设计互动课堂、准备教学场景等方面全面阐释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5]。笔者以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前、课初、课中、课尾、课后的“双主五段”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6]。陈玉梅和陈珊珊建议引入“计算机模拟情境教学法(SBLE)到公共管理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维判断、组织协调、科学决策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公共管理职业能力和政治能力,促进善治思维的转变”[7]。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但不可否认,以上都是从学科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操作路径这些外围层面开展的研究,鲜少对学科建设目标与理念层面进行深入研究,这些改革最终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学科课程教学方法。而不管是在教育教学目标与理念层面,还是教学资源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较大差距。根据《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可以把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政治认同、公共价值、公共责任、法治意识、实践创新”,如何使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所属课程中落地,进而探索总结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可操作路径,是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下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公共管理学科是以公共利益、公共价值为导向,研究如何运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学科”[8]。而公共管理主体所具备的素质就是胜任公共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与技能条件。根据《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人才培养专业素养要求,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界定为“政治认同、公共价值、公共责任、法治意识、实践创新”。
(1)政治认同:讲政治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内在属性与根本特征。公共管理学科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学科建设。
(2)公共价值:关注公共价值并致力于创造公共价值是公共管理学科诞生的初心与使命。致力于谋求公共利益、增进公共秩序,为人类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责任意识:公共管理学科目的是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培养公共管理与服务人才,因此该学科要培养敢于对人民负责、对公共权力负责、奉献敬业的人才。
(4)法治意识:公共管理学科在进行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知法懂法,执法守法。
(5)实践创新:公共管理学科面向政府管理实践,课程所涵盖的专业课素养与能力都要体现在实践创新层面,并基于案例事实,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上述内涵阐释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综合性。该素养强调学习者不仅要从政治角度认识问题,还要从经济视野、法制知识、伦理道德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全方位地塑造自己,以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和局势。二是动态性。时代的发展是迅速的,而公共管理者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这些迅速的变化对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要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注重创新和实践,逐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所属课程的教学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在高校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向这些学科的核心素养靠拢,使课堂实现从“知识核心”向“学生素养核心”的转变,打破应试教育“唯分数”的传统,将教学关注点真正转移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上,将学生的学习重点聚焦到核心素养的养成上。
三、公共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按照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要求,当前多数公共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还存在与学科核心素养不协调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重知识积累、轻学科素养提升。教学目标重知识积累、轻学科素养提升的后果就是学生积累的知识不能有效转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体现为公共管理学习者缺乏公共服务精神,不能适应构建高效廉洁政府的需求。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培养公共部门管理人才的重要载体,课程目标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得公共管理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内在的素养为约束,有效规范其行为。轻学科素养也意味着知识积累不能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约束,很难达到培养公共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和全方位人才的目的。
2.教学过程重课堂秩序、轻主体培育。在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把书本知识的理论和方法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往往采取控制课堂的手段,按照自己设计的知识点控制课堂进度,甚至随意化、时间有余就展开讨论,时间不够就不讨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不得而知。
3.教学方法重单一讲授、轻学生参与。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对书本知识的理论传授,或者是紧紧围绕课本知识的具体案例进行拓展。教师以完成备课计划和教案计划为一堂课的主要目标,注重于教师的输出,而忽视对于学生的知识输入以及输入后的知识输出。这在无形中给予学生一个认知,即理解和懂得知识是主要目的。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仅仅依靠课堂里教师的单方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更多体现在师生在课堂的积极参与和良性互动上。
4.教学评价重知识记忆、轻知识运用。知识记忆和知识运用是紧密联系的。知识记忆是知识运用的必要途径,知识运用是知识记忆的目的和结果。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两者的关系是断层的。公共管理学科的知识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学生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好这些理论知识需要高度的专业认知和素养。期末考试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愿意去记忆这些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的动机,学生带着功利化的态度去记忆知识,以应付考试,很少也很难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知识。
(二)公共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课程教育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科核心素养关注不够。当前,公共管理学科的教育目标在设计时主要以学懂学科理论知识为主,同时辅助学科素养的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课程教育的目标还是以前者为主,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度不够。在课程考核中,存在考核不严谨以及考核内容以理论记忆为主等问题。言之有理的回答就可以合格或者拿高分,因此学生对于延伸外围知识或者培养核心素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缺少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
2.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理解不足,缺乏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激励。作为传播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重要主体,授课教师本身对于该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也不够了解。在高校,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师的录用并没有提出硬技术要求,也缺乏对教师进行专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训,认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相当的学历等级就能胜任该类学科的教学任务,从而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导致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
3.当前的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没有为学科核心素养预留空间。当前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针对性亟待提高。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体现在评价体系每一个指标的占比设置不科学。从目前情况来看,课堂氛围、测试成绩、学生的课程体验感等是评价占比非常大的指标。而对于学生的课堂反馈、课程收获和结果等指标的占比不大甚至没有,没有形成培养核心素养的激励因素。缺乏针对性体现在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统一的,使用同一个评价体系没有体现公共管理类课程应体现的价值。就公共管理类课程而言,应将“政治认同、公共价值、公共责任、法治意识、实践创新”融入学生学科素养评价和衡量标准,以促使学科素养的提升。
4.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制约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构建。高校的教学资源还是传统的“教室+教师”模式,这种相对固化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管理学科素养的教学构建。因为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仅仅依靠纯理论的教学对学科素养的培育还不够深入,对于该学科应强调的实践环节在这种教学资源和环境下被限制了。实践环节开展不足,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及时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不利于强化已存在记忆中的理论知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待加强。
5.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相对缺失,稀释了核心素养培育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缺失体现在缺少对公共管理学科学生专业认知的管理以及一些专业培养方面的硬性要求。如学校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去图书馆的次数或者阅读专业书籍的本数,这些都是依学生的自愿程度决定。在此种背景下,不自觉或者缺乏专业认知的学生就不会有去阅读专业书籍的动机,大学四年的课外拓展和专业延伸不合格,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每个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定位不同决定了学校对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同。
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公共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路径
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化的发展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公共管理人才应是复合型、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时代形势。根据目前公共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教学路径的改革,强化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优化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育教学体系
依据公共管理学科特点与育人目标要求,公共管理类课程要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政策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工作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教师要基于立德树人进行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不仅教授学生有限的理论知识,还应该从学生的心理、认知上教育其今后成为一名公共管理工作者的自觉和自律,对他们产生积极又深远的影响。其课程教育教学体系要聚焦学科特征,基于“政治认同、公共价值、公共责任、法治意识、实践创新”进行完善,将公共管理的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在公共管理权力、职能、主体、方式、监督等环节充分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学与教育的结合,推进公共管理工作者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重构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发挥教师核心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关键因素,为此,需要教师重构对课堂的理解,要意识到课堂是教育学概念,是学生成长的场域。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传播主要载体的作用,秉持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注重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中,积极与学生沟通和互动,便于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实现知识传播的无阻碍流通,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教师要积极参加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专业化培训,提升自身专业核心素养意识与培育能力,优化教师教学的课堂模式,使学生能够将学习重心放到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来。
(三)编制突出“学”的学时学程设计,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
根据公共管理类教育教学目标,编制突出“学”的学时学程设计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关注必备品质、核心能力。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即从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转移到关注对学生素养的培育。同时,要注意学时内容范围、介绍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说明评价标准,做到“教学”中的“学”与“学习”中的“学”的对称性。课堂上要以问题为主轴,增加问题提出与问题归类优化环节,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转化。并积极促成学生关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公共管理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与学科核心素养相适宜的教学方法,采取如PBL教学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学习小组式教学法等,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
(四)创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评价方式,从知识衡量转向对素养的考查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中课程评价要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是否内化为学生品质,并外现为现实行为,而且这种评价是跟踪式的,学生毕业以后观察其是否将课堂中所学深入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秉承公共责任和公共道德,服务社会和人民。创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评价机制要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坚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学科考查的素养目标,列出公共管理类课程考查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双向细目表,编制学科能力素养结构图,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共管理教学,真正实现从知识衡量转向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
五、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公共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
公共管理课程的改革要从学科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完善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有效地将“政治认同、公共价值、公共责任、法治意识、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结合到教学体系中。
(一)要做好顶层设计,营造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大环境
从顶层设计出发,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公共管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政策措施,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升到为国家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高度;同时将核心素养的培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培养出具有公共责任和伦理道德的公共管理人才,这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并为政府机关提供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明确主体责任,把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落地建设作为当前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体现在学校管理和运行的各个方面,营造积极的培育氛围。
(二)优化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优化设置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指标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以凸显核心素养培育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推进教师在教学中更集中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科门类的听课评课赛课制度。听课评课的标准不应仅根据课堂的流畅度、师生的配合度来打分。听课团队成员应有针对性地对公共管理课堂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有效对应起来,将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化,将教学评价科学化,促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推进创新课堂以及学生有意识提升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核心素养培育的内生动力。
(三)丰富教学资源与完善校园管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学以致用,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地转化成自己的资源。同时,高校应完善校园教学资源,将公共管理学科素养内涵贯彻到学院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可以走出校园,采取走访参观、调研、参与社区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通过所见所闻,将学以致用成为一种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培育学生的公共管理学科素养。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建设要求,公共管理学科要实现“政治认同、公共价值、公共责任、法治意识、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必须聚焦于改革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与此同时,要做好顶层设计、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在校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氛围。
作者:梁满艳 曾平 单位:湖南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