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1+X证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物流管理专业已经成为重点专业,需要实现该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教学。尤其在当前的1+x证书制度下,作为高职物流专业教师,需要对核心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核心课程教学更加完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进行更好培养,实现当前高职教育形势下的教学目标,对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在当前的1+X证书制度下,对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尤其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就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而言,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在结合1+X证书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措施及途径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进行更有效实施,推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及物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及价值
在当前的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改革已经成为必要任务,并且有着重要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1+X证书制度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可以使职业教学改革和全面人才培养整体要求得到满足。在这种形势下,可以利用1+X证书制度明确人才培养评价的具体目标及内容,并且对有关的评价机制可以进一步完善,促使其与职业教育教学实现整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突破传统教育教学中的局限性,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取得满意效果。其次,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效果的增强,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提升,使职业教育更具有现代化水平。在目前的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内的核心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可以依据当前市场人才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都得到提升,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通过证书制度与课程教育的整合,使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更理想的效果。再次,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在1+X证书制度的影响下,通过对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及教学成果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将其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整合,在教学中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为社会上提供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同时,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有效培训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也是学生职业能力中的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最后,课程思政改革有助于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1+X证书制度的影响下,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需要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的整体进一步良好发展。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通过有效实施核心课的课程思政改革,在使核心课程改革得以实现的同时,也能够为其它课程及专业的改革提供基础与借鉴,从而使高职院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得以实现,促使高职院校教育的进一步良好发展[1-2]。
二、1+X证书制度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策略
依据上文所述,在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核心课程思想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这就需要有效实现课程思政改革,探索课程思政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改改革策略,具体来说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与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下面具体分析。
2.1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当前的1+X证书制度下,对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为能够真正实现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要真正树立符合当前需求及要求的教学理念,这样才可以为核心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当对“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要求加强认识,并且要意识到课程思政理念在培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及价值。在对这些教学思想及教学观念都可以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化的新型教学理念,注重在教学中将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为更好落实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及指导。
2.2明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
此次改革与研究以“物流典型作业操作和物流管理”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内涵,从协调育人维度进一步开发课程价值,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融入适当的“思政”教育内容,通过对“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将“担物流强国使命、明物流人的职责、树物流人的理想、懂物流作业标准、精物流作业实践、通物流物流业务、倡爱岗敬业奉献”的德育目标贯穿课程教学育人全过程。在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建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节约意识、风险意识、规则意识、系统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等;树立学生诚实、守信、友善、协作、安全环保等健康的目标追求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
2.3构建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教学项目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方面,教学内容属于重要基础,在保证具备理想的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才能够实施更有效的教学,这也就需要构建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教学项目。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选择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当改变以往单纯进行核心课程内容教学的情况,将核心课程内容与证书培训的内容进行融合,并且要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借助这一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完善的知识,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院物流管理专业基于物流岗位实际需求情况,根据专业和课程教学标准,紧紧围绕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融入点,选择典型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合适的可融入的思政元素载体,形成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整体设计路径,即设定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思路设计→思政元素开发→思政元素匹配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实施反馈→课程思政改进措施→优化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优化的设计思路,将核心课程内容模块化整合,设计物流作业基本功训练、物流作业操作与管理、物流综合管理等教学项目及具体教学内容,分配给学生的每个项目都是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每个具体任务,一个项目可以细化成几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都涉及到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点,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
2.4选择并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改革方面,教学方法的改变属于关键内容,需要教师利用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方法实施教学。依据1+X证书制度要求及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中,应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需要依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方式,如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让学生可以更好进行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与符合1+X证书制度下的学生培养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取相关证书,以有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具体应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1)项目教学法
通过目标任务驱动教学行为,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目标任务。
(2)情景教学法
在具体进行典型仓储作业操作时,根据给定教学项目和操作任务要求,每个小组进行任务分析,确定完成任务内容,实施过程中分别扮演仓储作业操作与管理的各个角色,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按照要求扮演不同角色完成任务操作,小组共同完成项目实施,训练学生仓储岗位所需的工作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案例教学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引用物流企业、物流事件、物流人物、物流关注热点、物流作业及管理的实际案例,对案例情景、事件、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运用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设备,对各个作业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所学专业知识,能学以致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思政”元素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契合课程特色,以“隐性嵌入”的方式将思想引导和德育教育融入教学。在与学生的讨论分析和沟通交流中,引用物流企业、物流事件、物流人物、物流关注热点、物流作业及管理的实际案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5实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在1+X证书制度下,为能够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课程思政改革,还需要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实现学生整体能力及素质提升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与物流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内部进行实习,通过实习让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并且通过实习实现学生能力的检验及理论知识的应用。另外,在学生参与到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到物流行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参与工作。同时,通过参与物流企业的实践实习,也可以了解物流行业对各种证书的要求,这样就是可以让学生在回到学校之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证书考核,可以让学生获取的证书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帮助学生得到更好成长与发展[3-4]。
三、结语
在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核心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而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当将证书培训、课程教学及思政教育进行融合,以有效途径及方式改变以往的教学状况,实现教学改革,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发展及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作者:崔媛 单位: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