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历史智慧课堂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的综合素养越来越重要。历史课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它记载着一系列人类活动的历史事件,诠释着一些重要演变规律。继往开来,以史为鉴,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创新力,还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音视频、动画交互等素材、思维导图等方式,动静结合,小组交流,不仅能深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更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来丰富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真谛,从而有助于启发新时代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
1当前历史课堂教育存在弊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带动了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新技术是促进当今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课堂教育在这一的背景也呼吁这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呼吁这教师历史课堂教育的改革。历史课堂教育不是靠教师精彩的语言就可以全部呈现出来的,地图的多元化利用、视频的合理化呈现、材料的归纳化总结,让课堂内容丰富化、学习气氛活跃化、课堂效率高效化,这需要展开充分的研究同时也要充分重视教和学全过程的深入研究。课堂内容的呈现主要通过课件来呈现,而不再是历史书上那些文字的表达,也不是静止的图片和地图,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1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新课改已经持续多年,各方面的落实情况尚可,但是随着教材的改版,知识容量的不断增加,有些教师仍然保持原有的教学方式,没有凸显出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很难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导致上课效率的低效化发展。
1.2学生的功利性取向
历史课堂教育的短期目标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直接关系到孩子高中的录取情况。历史在中考中没有语数外物化那么高的分值,学生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认为只要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即可,却忘了文科更多是点滴积累,导致历史课堂教育不被重视。
2智慧教育技术实施举措
2.1动静结合,激发培养兴趣
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育通过多样化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带有趣味性地带动学生进入课教学,达到启发诱导的作用,让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化、有趣化,充有感染力。活波生动、形象多样化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识记和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创新能力。
2.2交互学习,助力均衡发展
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历史的层次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新课改教学呼唤分层次教学和有效教育。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协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需求、兴趣取向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发现学生不同层面的潜能,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种有效活动。在当前的教育中,必须突出学生为主导,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和解释问题,教师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定要围绕一条主线,分层次进行设计,课件的内容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带有趣味性,生动性,把死板的历史知识点在课件中有逻辑性、生动性的展现,让上课的课件成为老师和学生理解重难点的有效辅助手段。
2.3品学兼优,培养家国情怀
历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能有效培养家国情怀的人文素养。根据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渗透,强化历史教学工作,创造优化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这一历史核心素养。
3对比传统与智慧教育的实施效果
3.1课前自觉学习原则
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和中学生身心生长水平联合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及历史教学的母校,有效教学课前设计,首要一定要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并给与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资源库、检测综合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比如说,在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一下册《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节中,在设计导入部分的时候要与众不同,就是可以把导入和本课的题目有效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一目了染。然后把“东晋建立、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有效的衔接起。历史课本中虽然分了三个子目分析,隐藏的线索使很多学生不能对这节课有很好的掌握,使课堂效率不高。如果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时,则就是不一样的效果。历史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会把彼此之间的关系有效衔接在一起。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做了如下几步设计:首先围绕“东晋南朝”进行历史概念解析,然后可以设计各自政治的表现,分别用不同的软件符号代替,强调和“江南地区开发”的关系。让学生设计本课的思维导图,最后进行小组分享,从而达到课堂升华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课件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最终使教学取的良好的效果。
3.2课堂合作学习原则
应用历史教学软件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时间去思考。例如,在准备人教版编教材初一上册《北魏政治和民族大融合》时,我做了如下几步:本节课分为四个步来实现,(1)淝水之战,北方乱局;(2)北魏统一,不断发展;(3)孝文改革,锐意进取;(4)民族融合,大势所趋。四大目录设计好后,再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把四个目录有效结合起来,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一目了然,更加突出了本节课的侧重点,解决了“民族融合”这个较于学术化的历史名词的结束,与周围熟悉的内容相结合,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3.3课后反思原则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也为学生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更好的空间。因此,围绕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展开师生间、学生间、小组间以及年级间的讨论与交流更加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资源共享,获得很多创新。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注意力、情感等得到更好地塑造。譬如在讲人教版部编版初二上册“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充分路线地图的动态化,文字的醒目化、符号的闪动化、视频的吸引化,南京大屠杀的这一目时,课堂瞬间凝固了,一张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涌上心头。哪怕是这一节课结束了,课后这种情感一直存在起到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
4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用性进行探讨,对实际教学首先,教师课件制作的时候要充分结合《课程标准》和《考纲》,重难点有效优化,合理高效应用好课堂四十分钟,这对于教师的历史学科素养以及基本功都是高要求,高动力。其次,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件手段进行有效的运用,以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让学生主动的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构无疑是最好的证明。再次,设计课件时要注意内容选择的实用性,内容过多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要精要细,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惠康,訾亚军.新课改下中学历史的学科特色与情景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222-225.
[2]徐赐成.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基本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2019(11):3-4+46.
[3]马荣荣.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9(36):50.
[4]檀晓天.以智慧唤醒中学历史课堂[J].江苏教育,2018(19):75-77+79.
[5]蒙霞.智慧课堂精彩落幕———中学历史课堂的结尾设计[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3):157-158.
作者:王雅静 单位: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