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管理分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绩效管理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绩效管理分析(3篇)

第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分析

一、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和开发员工潜能。

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手段,考核成绩能有效了解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可以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的信息依据。作为企业,管理层难以掌握每个员工的个人特点,有能力的员工也不一定能得到好的发展,而通过绩效管理部门的运作,在绩效考核这个平台上,员工的自身价值得到了提升和展示,企业也得到了所需的人才。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发现员工不足的地方,进而可以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以便员工能够更加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可以让员工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保障。

2.帮助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绩效考核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企业的整体实力。绩效管理的运作直接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者和高层管理人员对员工的人事任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依据。绩效考核涉及员工自身的利益,奖惩系统更是对员工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使员工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熄灭了得过且过的懒惰心理,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利益增长。

3.有助于企业部门和部门之间减少摩擦。

绩效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行,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一个企业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摩擦是必不可少的,而绩效管理可以很清晰地展示管理部门层次高低的逻辑关系,可以有效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使其快速融合,进而提升组织的工作效率。部门之间摩擦的减少,各管理系统的快速融合,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

二、企业绩效管理问题解析

1.绩效管理部门与员工的沟通障碍。

绩效管理系统的障碍,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部门只安于现有的组织结构,虽然认识到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对重组现有的组织结构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部门的正常工作,削弱绩效管理部门的作用。部分企业员工与管理者对绩效管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他们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制员工的一种方法,目的就是为了处罚员工,让员工更加听话。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方式单一,只有对员工的考核,没有下级对上级的考核,使得考核人员在考核中会带入个人主观因素,从而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全面性。

2.绩效考核的指标设定不合理。

选择什么样的考核指标,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相当艰难,因为考核指标不进行科学的设计,那考核成绩就没有应有的效果。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部门在评估指标的选定中,所选的绩效评估指标能量化的比例太少,严重影响考核目的,没有起到考核的实际作用。另外,绩效考核成绩没有得到适时反馈,没有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使得绩效考核成为一个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考核内容太片面。

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对员工的考核只看业绩或者利润,没有正确看待和考虑员工自身及周围的客观因素。对一个员工的考核不能只看业绩,应从多方面着手,比如客户与同事的评价、管理与学习的能力等。绩效考核的片面性,容易使企业错失一些可用的人才,对员工与企业自身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三、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效用的对策

1.正确认识绩效考核的本质。

由于绩效管理理念知识的缺乏,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太过于片面。对管理人员而言,要正确并多方面地深入理解绩效考核的本质与作用,不要片面地认为考核只是一种管制员工的手段,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要转变自身管理观念,从战略角度上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在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安排被考核员工全员参与。在确认考核计划之前,管理人员要对员工进行深入调查,适时与员工交流,征询员工意见,结合调查结果制订科学有效的考核计划。要认真对待员工在考核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与员工对此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提出可行的意见并加于改进。

2.完善绩效考核方式。

首先,绩效管理部门在制定考核指标时,要注重指标的量化性与有效性,从而科学有效地制定各项指标。其次,在改进与完善考核方式的过程当中,应着手与企业当前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明晰绩效管理运作系统并逐步完善。最后,可以把项目管理的方式运用到绩效管理当中,明确各管理部门的任务与目标,部门管理人员要根据各部门员工的个人特点、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地分配任务。因此,发挥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可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及时有效反馈考核成绩。

首先,考核人员获得绩效考核成绩后,要及时反馈给员工,可以使其具体认识到自身有哪些不足,管理人员应引导与辅助员工对自身不足进行改进与学习。考核成绩的反馈也可以有效地检验绩效管理部门的工作执行能力,下级向上级反馈,管理人员与员工进行面谈,帮助员工挖掘自身潜力,认识自身不足,进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做绩效辅导工作,与考核员工适时进行密切沟通,及时了解目标员工的学习情况,随时提供员工所需的资源,总结绩效辅导经验,对员工遇到的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激发员工的拼搏奋斗精神。最后,还要有效利用绩效考核结果,考核成绩应与员工的薪资待遇挂钩,如此,员工可以展示自身价值,更因为关乎自身利益,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考核成绩与薪资相结合,使员工自身感受考核成绩的真实客观,有利于员工逐渐融入企业之中。

四、结语

从以上研讨分析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重要作用,而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分,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可以在企业的战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深入理解绩效管理的本质,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提升管理层与员工的绩效意识,适时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改进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使其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并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可以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员工自身专业文化素质的提高,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发展。

作者:唐捷 单位: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

第二篇: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措施分析

一、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

1.考核标准不明确、缺乏科学性。

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上,具有国有体制的常见管理绩效问题。绩效管理起不到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基本上流于形式,绩效管理落后。企业的内部考评呈单一的行政导向,绩效方案都是上级领导对下级部门进行考评,其他利益相关主体没有评价的机会。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由于员工的部分工作内容难以量化,如工作态度、协作关系、责任心等,使得绩效考核标准不够清晰,考核标准脱离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考核结果可比性较差。如果考核项目设置不严谨,考核标准糊不清,只能加大考核的随意性。笼统的评价标准,容易使考核者在打分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人为操作的可能性增强,这可能会引起管理者与员工的争议,很难令员工信服,使考核流于形式。

2.绩效考核的评价目标模糊。

企业之所以实施绩效考核,主要期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促使员工提升业绩,转变其沉迷不前的状态;二是为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般来说,绩效考核的结果将影响企业的薪酬设计和人员流动等人事决策。但在国企的实际操作中,绩效考评的结果和人力资源决策缺乏关联度,企业进行改革和战略规划,没能很好地与绩效考核的结果结合来,因此,绩效考核的作用就大打折扣。而且现实情况是,国企在提拔管理者时,并没有完全参照绩效考核的结果,还有其他因素对人事决策起到指挥作用。因些国企员工都在绩效考核时走过场,长此以往,员工对绩效考核就会松懈和怠慢。

3.绩效考核内容不够完整。

国企管理者在设计考核内容时,没有涵盖全部工作内容,因此,难以体现出不同部门考核标准的差异性,也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考核,这严重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4.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单一。

有些国有企业管理者认为,绩效等同于业绩,把绩效考核简化为对几个业绩指标的考评。但在实际工作当中,绩效考核并不是指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它包括业绩、工作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只有考核指标全面具体,才能准确评价员工的贡献和价值。

5.企业及员工对绩效考核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绩效考核应当既是对工作的评价和肯定,又可指出不足之处,为改进工作方法提供依据。很多国企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是因为他们对绩效考核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一个“紧箍咒”,是领导控制自己的一种手段。另外,企业管理者也对绩效考核认识不足,他们觉得考核下属是卖力不讨好的事情,绩效分数打高了,觉得自己缺乏责任感;绩效分数打低了,又对不起下属。一些管理者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绩效沟通和反馈,管理者的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他们对绩效考核持一种应付态度。

6.领导的主观看法决定考核结果。

一些国企的权力过于集中,领导者的主观看法影响绩效考核结果。有些部门主管不是根据客观事实进行评价,而是以自己的好恶作为标准来评价。这导致对员工业绩或潜力的误判,也使考核难以形成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最终以领导的评定为准。

二、国有企业提升绩效管理的策略

国有企业要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制度,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职能,以定岗、定编、定责为基础,坚持“按岗定责、按岗定编、精简高效、合理配置”的原则,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人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逐步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和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制,才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尽快转变管理者的考核管理理念。

一种新的绩效管理理念的引入,需要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因此,国企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的考核管理理念,对现代化的绩效考核技术,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绩效考核解决国企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让绩效优秀的员工获得相对应的回报,提升员工的责任感。要形成良好的绩效考核环境,使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

2.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客观地评价员工的业绩和优缺点,达到扬长避短、持续和促使提高绩效的目的,最终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通过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完善的指标体系,形成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机制。

3.决策者要正确使用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等人事管理决策挂钩,应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员工考核档案,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专业技术评定、人才选拔、岗位变动等方面的参考作用,形成注重能力与重视业绩的用人机制。

4.重视申诉制度的建立。

一些大型国企绩效考核的范围大、人员多,绩效考核体系还在完善之中,因此,难免出现评估绩效分数失真的问题,损害员工的个人利益,导致员工不满。所以,国企在导入绩效考核制度时,也应建立对应的考核申述制度,以事实为依据,对照考核标准,妥善解决职工所申诉的问题。

作者:夏雪晶 单位:青海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绩效管理问题探讨

一、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职工个人的收入水平,而且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竞争优势的获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建立等都具有重大的决定意义。

(一)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有机系统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职位分析→招聘选拔→绩效考核与管理→薪酬体系→培训开发等几个功能模块,而且这几个模块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而其中的绩效管理处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核心地位,根据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绩效管理因而也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

1.绩效是决定员工薪酬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不同的企业、不同职位、不同的薪酬体系下,构成绩效的薪酬成分和比例是不相同的,当前比较流行的薪酬体系是3P模型,即按照职位价值决定薪酬、按照绩效决定薪酬、按照任职者的胜任力决定薪酬,形成三位一体的薪酬决定模式。一般情况下,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职位的价值是决定薪酬水平高低的较为稳定的一个因素,而绩效决定了薪酬水平中的变动部分。

2.绩效管理与培训开发

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充分认识了解当前企业绩效情况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针对不足采取合理有效方式进行改善和提升,所以,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必须开展培训与职工个人潜力的开发工作,应针对被评估者的绩效现状,同时与其个人发展愿景相结合,为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的互助发展。

(二)绩效管理有助于企业确立竞争优势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比拼,通过绩效考评与管理,可以帮助员工发掘自身优势,克服劣势,员工可以在优势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同时员工也可以在自身不足的领域做出努力与克服。企业可以将培养的重点放在那些绩效考评优秀且具有潜力的员工身上,以免发生“职业高原”现象。所谓的职业高原员工有如下四种类型:第一,新员工———其对以后的晋升具有很大信心;第二,明星员工———其工作绩效水平高,有很大晋升潜力;第三,静止员工———绩效水平很好,但晋升机会小;第四,枯萎员工———绩效水平没有达到可接受水平,进一步晋升机会为零。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阻止静止员工成为枯萎员工,而不是简单地将绩效管理的注意力放在绩效体系的两端。因为静止员工离职的意愿与可能性也很大。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属性:1.战略一致性。即绩效管理制度必须与企业战略的要求一致;2.感应性。绩效管理系统必须有助于区分不通效率的员工的能力。3.可靠性。不同的考核者对不同被考核者的判定结果必须是一致的。4.有效性。也就是针对性,一种绩效衡量系统只能用于衡量所针对的方面,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可接受性,即只有得到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的支持才能进行。

二、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

要提高员工的绩效,首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设立切合实际的评估过程。绩效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以及外部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相关联的所有人员,对于企业这个宏观主体而言,通过绩效管理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并提升经营效率,而对于员工这个微观主体而言,通过绩效考评实现员工个人的生产技能的提升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当前绝大多数人员没有搞清楚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片面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评,将企业员工分成三六九等,搞对立、搞分化、搞不同,这不仅有悖于绩效管理制度的初衷,更会挫伤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二)重视目标评价,缺乏过程监督

在进行企业绩效管理中,必须既注重过程又重视结果。但是很多企业在绩效管理目标的分解过程中,没有对绩效管理过程的标准进行逐一分解,这导致了绩效管理实际上是盲目进行的;此外即使一些企业建立了绩效管理过程指标体系,但是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量化阶段,员工在操作执行过程中,只是将其作为一个任务去完成,不能领会到领导的意图,更不能将其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愿景结合起来,这往往会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形。

(三)绩效指标设置有失公平

很多企业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置有失公平,并没有抓住KPI(关键绩效指标),针对不同岗位性质设置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而是一刀切,为考核而考核,为公平而公平,片面注重横向公平而忽略了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纵向公平。

(四)缺乏绩效评价反馈机制

完整的绩效管理流程由绩效计划、绩效管理、考评与反馈等诸多环节组成,上述环节中考评与反馈两个环节必须相辅相成,才能不断提高绩效评价管理水平,从而真正发挥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势。但是实际考核中,往往只是停留在考评阶段,对信息的反馈不是很重视,这样只是提出了问题,而并没有解决问题,虽然绩效考评工作结束了,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仍然没有解决。

三、企业绩效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

企业缺乏较为系统的绩效目标和刚性的制度约束,片面将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分离开来,没有建立系统的绩效考评体系,当前的绩效考评只是注重对基层员工的考核,而未有针对中高层管理者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基层员工而言,也只是以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代替正规考核,片面的以员工与管理人员人际关系的好坏为考核标准,全然不顾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对企业的贡献。此外,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严重脱节,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对称,大多数企业片面讲究约束,要求员工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但是没有完善系统的激励机制与之相对应,将员工与原料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等同起来,不注重员工生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

(二)绩效管理缺乏运营环境

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该系统必须依赖于特定的环境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优势,这些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绩效预算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等,绩效管理制度只有与这些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当前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环境的研究,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之后,对已经建立起来的绩效评价体系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使得绩效管理体系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员工及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被考核员工在绩效管理与考核中往往感到被动与焦虑,同时认为绩效管理是针对所有员工,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所以对绩效考核一般采取自我保护的态度,既不犯典型错误,又不会做出什么特殊的成绩,业绩与表现都很一般。而且在员工互评的过程中,以求自保,又不得罪人,评优时一般会轮流坐庄。这是当前企业开展绩效评价与管理制度过程中的“硬伤”,同时,绩效管理者与员工接触较少,很不了解,对员工进行考核时只凭一纸报告,甚至是只凭员工学历的高低、留给领导印象的好坏等表面现象进行考核,缺乏综合性、全面性与公平性。

四、企业加强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

企业战略是企业生产经营理念的具体化与细化,其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是企业指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而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必须与企业战略统一起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树立超前意识、长远意识与创新意识。根据前不久笔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只有13%的企业会在制定绩效管理制度时有意识的强化战略的导向性,其余80%多的企业都缺乏企业战略导向与意识,这其实是一种相当危险的现象,在缺乏企业发展战略指引的情况下,绩效管理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考核管理作用,更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羁绊。

(二)强调绩效管理的前瞻性、动态性

绩效管理除了具有考评与评价功能之外,还具有激励、沟通等功能,因此为了提高绩效,必须注重其前瞻性与动态性,在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必须明确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分别包括什么,使绩效管理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并且反过来对企业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与指导作用。

(三)提高绩效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建立一致的责权利结构

绩效管理考评体系的建立需要准确选择科学的考评技术和方法,而对此考评体系的设置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这要求管理者对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乃至整个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方向做出前瞻性的规划与设计。管理者需将员工的自身职业发展有机纳入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进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绩效管理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密切挂钩,进行绩效管理的前提是员工必须很清楚自身的职责范围以及自己在整个企业绩效管理链条中所处的位置与重要性,而且其必须拥有在规定范围内对工作具有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权利,员工应该能够将这种权利与应承担的责任、利益三者结合起来。所以企业应该通过分析、设计等,围绕绩效管理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建立权责利相一致的管理体系与结构。

(四)绩效管理强化沟通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是人,也就是说绩效管理应该是对人的生产效率及劳动积极性等进行的管理,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是对员工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主观表达和诉求进行处理。绩效管理全程有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所在,所谓有效沟通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沟通内容、沟通形式及如何沟通。就沟通内容而言,管理者与被考核者之间应该就有关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沟通与考核;就沟通形式而言,作为绩效管理者,应该经常与员工进行“听其言,观其行”的有效沟通,而不能只看员工的书面报告,或者是只进行考核期内的考核;就如何沟通而言,绩效管理者应该进行换位思考、身体力行,设身处地地对员工进行绩效考量,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保证绩效考核过程与结果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五、结语

总之,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与核心竞争力的比拼,企业除了拥有一支高能力、高水平的人力资源队伍之外,还必须用好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使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企业生产经营绩效达到质的提高,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创新与发展。

作者:张颖利 单位:核工业二○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