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设计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传统绩效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在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下,从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个人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考核、反馈以及绩效结果应用等,采取传统的纸笔操作模式,各级考核管理者在考核表的填写、考核结果汇总、数据分析等工作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管理成本较高。同时,还容易造成考核评估不到位、考核统计复杂化、考核反馈缺乏跟踪等一系列管理问题,未能形成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
二、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
1.技术成熟性和先进性的结合。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采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主流技术。
2.实用性和灵活性。系统具有灵活的可配置性,适应同其他软件接口的变化,适应业务流程的变化或改进。
3.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系统要易于扩展、修改模块、增加新的功能以及重组系统并充分考虑其维护的难易程度。
4.安全可靠性。系统数据库设计要保证企业的信息不受损害和稳定运行,并采用加密手段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5.可操作性。操作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录入数据要实现一次录入后全系统共用;查询数据要方便、快捷。
三、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指标、绩效考评、绩效辅导等四项主要的二级职能和动态结果反馈的延伸功能需求,对应的管理业务全流程为:首先制定绩效计划,并进一步将绩效计划转换为可以量化考核的指标体系,指标确定后,开展周期性绩效考评,并依据考评结果由各个部门领导进行对所辖员工进行绩效辅导。最后,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的个人动态调整情况予以。针对以上的绩效管理全过程分析,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绩效管理各职能的功能模块和实现方式。
1.基础数据。一是人员信息维护。对所有需要参与考核的人员信息进行维护,实现人员信息的增、删、改、查、批量导入等功能。二是工作项目维护。对部门重点跟踪项目进行维护,为工作计划填报提供数据支持,并对数据进行过滤。三是素质和业绩测评指标库维护。对企业所有的素质和业绩测评指标维护,并能够对指标信息进行有效性设置。
2.工作计划。作为企业工作计划系统的延伸,个人绩效计划分为部门分配和个人上报两类,一是由企业战略和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计划,通过审批后执行并分解到个人的行动任务。二是个人依据自身的岗位分工和职责,制定并经部门审批的个人行动任务。任务确定后,个人通过周和月度工作汇报,申请变更、申请验收等方式形成汇报制度,相关领导可以做任务的沟通与督办,对工作成果评价打分,系统实时显现本管理层级所关注目标的进度和执行情况。
3.绩效考核。考核管理者可以制定工作业绩考核指标模版、素质测评考核模版,针对不同的考核层次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启动考核后,考核管理者可以对相应的被考核人员进行评测。考核评价主体采用360度评价,包括上级、同级、下级等,通过后台人员身份设置,由系统自行判断考核人员类别,并依据设置的类别权重,进行分数汇总。
4.结果反馈。通过绩效考核反馈功能开展绩效辅导,员工的年度考核结果包括业绩分数、素质分数、排名、等级以及反馈人的总体评价与建议反馈给员工,员工对考核成绩进行确认后,针对反馈人的建议,制定改进措施并在线提交给反馈人,完成整个绩效反馈流程的闭环管理。系统后台设置过程跟踪,实时显示反馈过程是否完成,方便人力资源部在规定的反馈时段内进行提醒,提高反馈率。
5.统计分析。考核数据上报以后,系统根据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个层次、各个考核类型的考核结果,方便考核管理者分析考核结果。
6.个人动态调整情况。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人力资源部依据企业职级、薪级、关联系数等相关管理办法,编制年度员工的动态调整方案,经审批后,通过本系统进行。
四、信息系统的实施效益
1.建立了绩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聚焦绩效管理的关键职能和环节,并且开发了个人动态调整情况的延伸功能,将绩效管理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开发,避免了仅关注绩效考核的片面性。
2.降低绩效管理成本,提高绩效管理质量和效率。系统实现了绩效评价过程和分数计算电子化,避免了传统的纸笔操作效率低、统计差错率高等问题,降低绩效管理成本。
3.增强绩效管理执行力,提升员工工作绩效。通过绩效考核反馈功能开展绩效辅导,这一过程将传统的柔性人际过程转化为刚性的系统流程,实现了绩效管理的全员参与、互动。
4.强化员工激励效果,提升员工满意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制定的员工动态调整方案,包括职级、薪级、关联系数等调整原则和调整结果在线反馈给员工,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员工满意度。
作者:孙虹 牟香凝 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