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研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推进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被视为是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所以当前每一个单位都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人才绩效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调动一切人力资源,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单位与个人的共同发展。但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所以,科研型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一、科研型事业单位与绩效管理的概述
1.科研型事业单位的概述。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根据其所处行业的不同,其性质也各有不同,而科研型事业单位就是其中一种。事业单位并不是国家的机构,而是为服务社会,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持的从事教育、科技、卫生等活动的社会公共组织。科研型事业单位作为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它的任务就是工作人员运用自己的知识,在专业领域中进行学术探讨与研究,从而产生一定的成果并用之服务国家社会,根据研究内容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科学型、社会科学型、综合型及其他类型。科研型事业单位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第一,高素质高层次人员占比大;第二,专业理论与技能很强;第三,依靠国家的财政作为支持。
2.绩效管理的概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绩效管理是对人才绩效进行的管理活动。但根据绩效的概念可知,绩效管理是为了保证单位实现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和过程,基础是明确组织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制定的工作任务规划等,需要管理双方的交流沟通。综上所述,绩效管理是一个双方不断沟通交流的循环过程,也是为实现目标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管理的过程,其中包含目标的设定、实施、考核与评价等内容与职能。
3.科研型事业单位引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要想有效解决科研型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十分有必要引入绩效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单位进行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作为工作人员来说,绩效管理的引入可以更好地确定其薪资待遇。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设置薪资待遇标准和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变工作氛围,发挥努力工作人员的先进示范作用,激励其他人员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单位来说,绩效管理的引入能够帮助单位实现发展目标。通过科学方法准确界定单位的工作情况,从而有效分配资源,使得各项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加强单位内部沟通,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绩效管理也可以作为人员招聘的依据,使得招聘人员更符合岗位需要,减少浪费。
二、我国科研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
1.缺乏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当前,在大部分科研型事业单位看来,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日常工作,其他部门只是辅助。但对于绩效管理而言,它的范围包含了人事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单位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向聘任制的工作性质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部分员工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中,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没有责任感。正是这样的管理理念使得绩效管理工作不能很好进行,单位无法实现目标。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体系没有具体化,由于科研单位的队伍结构和工作特点不同,使得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有着不同的考核标准,但现实情况却是照搬其他单位统一使用一样的考核标准。其次,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因为没有具体明确的考核标准,也没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使得最后的考核结果往往依赖于负责人的主观评价,不能有效反映员工的真实绩效,无法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使得绩效考核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工作落实不到位。当前科研型事业单位是以具体的工作为主,研究工作任务重,技术人员占比大,使得工作机构较多。相对来说,管理机构则比较精简,管理任务的繁重使得本就繁忙的管理人员工作更加繁忙,为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必然会重视重点的工作,而忽视了其他不重要的日常工作如绩效管理。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相关工作人员在对人员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必然相对粗线条,使得考核结果不全面、不客观,无法真实地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不完善之处。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实际的工作而言,要想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既需要优秀的领导,也需要交流沟通等情感方面的帮助,还需要相应的薪资待遇,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激励制度。对于科研型事业单位来说,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高素质专业知识人才。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有效激励机制的缺失,影响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工作进程和成果产出,使得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如何建立完善的科研人才激励机制,促使科研人员积极工作,成为管理人员的一个研究探索问题。
三、如何完善科研型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体系
1.加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要想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科研型事业单位首先要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尤其是处于深化改革时期,事业单位更需要完善自身理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单位树立重视实效的价值观。对于绩效管理工作而言,要从单位实际出发,加大宣传,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思想上进行一个转变。对于单位领导而言,绩效管理能够更加客观地发现问题,发现员工的优劣,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加强科研人员的参与,从而有效发挥员工的作用。
2.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管理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而科研型事业单位目标的实现在于科研技术人员。所以,优化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必须根据单位的性质和工作难点,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从而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考核结果。但同时还应当注重对考核过程的监督,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公布考核结果,促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善工作方式,提高效率。加强与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性。
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否则就是无用。对于科研单位来说,首先,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完善绩效管理需要单位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为此科研事业单位应合理界定各部门职能,建立信息化管理部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简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考核效率。其次,要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4.健全约束激励机制。为更好地实现绩效考核的目标,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需要将绩效考核结果当作激励制度的依据,使得考核结果与约束激励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作用,协调运作。对于科研型事业单位来说,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科研人员的项目、职称培训等挂钩,使得科研人员更加重视绩效考核,更好发挥绩效的激励作用。根据不同的工作和岗位,制定工资待遇标准,更好地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精力,产生更多为社会服务的科技成果。
作者:毛晓光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