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沟通学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酒店管理沟通学课程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酒店管理沟通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

沟通能力已成为现代酒店员工的一项基本职业素养,各大酒店都把“沟通能力较强”作为招聘员工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院校的沟通课程教学改革应采取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策略,即进行沟通学课程目标定位;合理设计酒店沟通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适合沟通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实践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沟通能力;教学改革

1当前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沟通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高校师资队伍主要由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博士、硕士教师构成,普遍没有酒店行业从业经历,缺乏酒店管理实战经验,在沟通学课程教学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1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目标定位

由于国内高校教师主要是来源于高等院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学生也主要来自高考生源,师生都缺乏酒店管理从业经验。于是,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沟通课程教学中,自然而然就出现了重点强调沟通理论知识的教学倾向,缺乏对学生酒店管理沟通实践能力的训练。这一问题的出现恰恰是与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需求相悖,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酒店等服务企业就业,主要从事对客服务工作。毕业生一方面要具备酒店等服务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顺利地解决对客服务中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

1.2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一方面,表现在高等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沟通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教师主要讲授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方法以及沟通的社会学、心理学基础等知识性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教学课时量的限制,教学过程中较少引入酒店沟通实践内容。另一方面,沟通能力是一个复合能力结构体系,多数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对于沟通能力的认识不够全面,往往强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等。这样,培养与就业需求的供求矛盾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1.3教学方法较单一、滞后

高等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理论讲授的方式,课堂以讲课为主,互动讨论也相对较少,引入的案例也主要以教学案例为主,与酒店管理联系紧密的案例较少,这样的教学方法肯定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入酒店管理相关沟通实践训练,这对于以培养沟通实践能力为主的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会产生缺乏实践训练不足的严重后果。

2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应用型本科本质上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层次的专业性(刘欣,2009)。①笔者认为,应用型酒店管理教学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既要避免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又要避免本科教学的高职化倾向。应用型教育沟通学课程教学中要采取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策略,即进行沟通学课程目标定位;合理设计酒店沟通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适合沟通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实践能力。

2.1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沟通学课程目标定位

王均平(2013)认为,大学生应具备的从业能力应包括: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较好的组织才能;较强的分析能力;较强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富有创造性;很好的团队精神;正直的人格以及善于学习的能力等。②可以看到,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每位大学必备和一项从业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尤其重要。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特别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入学后要经过22周的酒店基本锻炼,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每周一项主题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③我国高等本科院校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中开设沟通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从业能力,不但要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而且要结合酒店大堂经理的对客服务业务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安排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2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来设计酒店沟通实践教学内容

本文认为,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本科课程目标设计中要以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沟通分析(TA)理论为核心,以酒店人际沟通为背景来进行教学,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沟通实践能力提升的目的。TA理论,是以三种自我状态(PAC)为基本架构的人格理论系统,探索人与人之间彼此以何种自我状态进行沟通的分析,主要包括结构分析,交流分析,游戏分析和脚本分析四个方面内容。学习和掌握TA理论,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洞察他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人与人之间如何进行交往,帮助你改进沟通方式,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沟通课程实践部分应包括酒店管理中成功沟通的理论基础内容,酒店工作中的自我沟通与人际沟通内容,酒店管理中的交流分析内容,酒店管理中倾听的技巧,酒店管理中前馈、反馈和建设性意见,以及处理酒店人际冲突所应用的沟通技巧等相关内容。酒店沟通实践教学应以酒店管理中的交流分析(TA)理论为核心,在理解成功沟通的社会学、管理学及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系统学习TA理论以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酒店工作中各种业务的人际沟通训练。TA理论认为,在任何时候,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表现出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或成人自我状态,而且个体能够根据现实的多样性从一种自我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自我状态。④在酒店对客服务中,客人有些时候是以客观、理智的态度来讲话,这当然是酒店工作人员最喜欢面对的态度。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客人对房间、餐饮、购物、健身等酒店服务的强烈不满,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极为不友好的态度,丝毫不顾及酒店工作人员的感受。但不管面对客人的态度怎样,作为从事对客服务的酒店工作人员,正确的工作方法是进行换位思考,洞察客人感受,以客观冷静的成人自我状态来面对客人的各种指责,以缓和人际冲突、克服沟通障碍,解决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达到比较理想的“我好—你也好”的和谐人际关系状态。

2.3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采取适合沟通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依然是采取单一的课堂知识灌输方法,缺少学生的反馈机制,从而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适合实践性较强的沟通学课程的教学。在应用型酒店管理的沟通课程教学中,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采取诸如主题演讲、主题辩论、案例讨论会、师生互动讨论等活动,来营造平等交流环境以锻炼学生沟通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交流与表达能力。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法来进行实践教学,即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模拟前厅服务、礼宾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项目,轮流扮演服务员与客人的角色,学会通过主动与客人沟通来了解客人需求,培养学生主动沟通能力。学生通过扮演服务员与客人的角色互换,通过换位思考分别体验了服务员与客人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到双方的难处,进而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沟通。教学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来换位思考看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采取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适合沟通学课程学习的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正确的人际沟通方式和途径,为学生解决酒店对客服务、酒店上下级之间的合作以及冲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人际沟通技能。

2.4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沟通实践能力

Arrow(1962)认为,产业或行业需求的实践平台能够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⑤对以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学生与人沟通的实践能力是就业单位十分看重的能力。要达到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沟通能力培养目标,就应该以学校教学和酒店企业实习为合作培养平台,将沟通理论教学融入酒店沟通能力实践培养之中。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经过一百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形成了一支拥有多年酒店从业经验的高学历师资队伍,同时要求本科学生毕业前要进行酒店业务实习和管理实习为期两个学期实习体验,以达到巩固学生所学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因此,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沟通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带头去学校合作酒店进行挂职大堂经理实习锻炼,了解酒店大堂经理对客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结合沟通理论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沟通学的实践教学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去酒店企业实习实践,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对于沟通课程学习效果的考察,教师也要变革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可改用个人口试、小组沟通游戏或邀请酒店大堂经理随同考察等实践考察方法考核,以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探索基于培养学生从业能力的沟通课程教学改革新途径。

作者:赵振宽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贵州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黔科合LH字[2014]7271号)的研究成果之一;2014年度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

注释

①刘欣.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起点范畴与特征[C].厦门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编,2009:17-29.

②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5):72-75.

③张丽“.洛桑模式”对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15-16.

④EricBerne,M.D.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⑤Arrow,K.J.TheEconomicImplicationsofLearningbyDoing[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62.29(3):15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