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行业发展下的酒店管理专业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我国酒店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一)酒店业发展趋势分析
虽然酒店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不仅仅用于前台的经营业务,而逐渐向后勤保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发展。国际酒店集团广泛采用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已能帮助成员酒店销售25%以上的客源。利用网络改善传统的酒店管理,网络给酒店业制造了新的竞争载体,许多酒店通过微博宣传企业的硬件设施、优惠活动与服务产品等,让客人了解酒店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需要的服务,进行远程预订,最终为酒店带来更多的客源。从酒店管理质量上看,人性化和定制化要求越来越高。酒店的硬件投入总是具有可模仿性,但是属于服务和管理的软性竞争因素确是难以模仿的。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酒店将如何通过服务和管理来赢得客人的青睐和好评,获得市场份额作为核心竞争优势,如不同酒店所推行的个性化服务与定制化服务,就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以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为例,其“亲情一家人”的服务品牌和“以情服务,用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已经成为国内同行学习的榜样和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学案例。
(二)酒店业对人才的要求
酒店业的发展趋势表明,综合化、信息化、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将在酒店业管理中越来越明显,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面向基层服务与管理工作,与当前行业综合化等特点的需求吻合度不高,这必将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克服高职教育价值的种种错位取向,坚持行业引领的个体综合职业能力协调发展取向,科学制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快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来满足未来酒店业发展所需人才。
二、适应酒店业发展趋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思路
(一)构建与旅游酒店业对接的专业群
专业群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认同的一种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是酒店管理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群组建的思路基本有三种:按职业技术门类与职业岗位组建;围绕产业链组建;围绕职业岗位群组建。围绕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组建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最佳的组建途径。依据中国旅游酒店业发展趋势,可以将酒店管理专业分为酒店管理、闲暇管理和会展管理等专业群。通过构建专业群,以优势专业为核心,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训基础,调整专业方向或往相近的专业渐进拓展,一个专业群对应的是旅游酒店业职业发展的岗位群,使学生很清楚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领域,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也保证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具体性,避免由于专业设置过于狭窄而致课程设置过于强调某个岗位的技能而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为毕业生具备岗位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搭建平台。
(二)遵循服务类人才培养规律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综合化、信息化、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表明,酒店业与各行 业各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一线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将是酒店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更新观念,以大旅游的思维,跳出已有的教育体系,跟随产业动态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动态调整,培养行业基础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复合的知识结构,使其具备创造能力。具体而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确立综合职业能力为指向的课程观。在专业培养上既要重技,又要“厚基础、宽口径”,淡化具体职业概念,改为行业概念。增加培养目标的内涵,扩大外延,具备宽广视野、开拓意识、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即具有适应旅游酒店业各类工作的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也符合“学技终身”的教育理念。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以“为工作和生活培养技能”为主题,得出了共识: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职业教育是全民教育,更是“学技终身”的教育。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能够体现在职业发展的后劲方面,毕业生要熟悉国内外旅游酒店业的状况及发展态势,具备宽广视野、开拓意识、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较高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围绕专业群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围绕专业群,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修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职业能力拓“宽”,注重以拓展学生发展能力为目的的专业选修课比例。这就要求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动态更新,专业限选课程设置应基于酒店业融合的关联性产业,进行适当的专业方向课程拓展。如考虑到目前酒店业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创意文化、会展旅游的融合,可开设“旅游与酒店业入门”“会展策划与营销”“旅游电子商务”“现代信息技术“”旅游文化”等相关课程;考虑到产业内与旅行社、旅游交通、景区等行业要素的融合,可开设“旅游资源”“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服务”等相关基础课程作为选修。同时,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结合产业融合的新趋势,开展与专业有关的报告与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宏观局势,增强职业自信。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酒店行业现行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首先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事行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及跨行业发展的能力。如现代信息技术在酒店行业中的普遍应用,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网络应用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在线交流能力等,那么就必须将这些能力嵌入课程模块中。其次要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结合酒店业发展现状,不断优化实训实践教学,将行业企业中的服务模式与管理方法融合成为典型案例或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根据课程模块教学或能力培养的需要,高起点选择优秀的合作企业,聘请行业专家或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改变传统的虚拟化、模拟化教学模式。
(四)职业养成教育与酒店业文化对接
酒店业的职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不仅仅依靠技能的提高,职场经验的积累和管理知识的综合化提高更具关键意义。对本行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调查显示,从一线员工升至领班,81.6%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1~2年的时间;从领班升至主管65.8%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2~3年时间;从主管升至部门经理,47.4%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3~5年时间;从部门经理升至总监及以上,81.5%的行业人员认为需要5~10年时间。因此,职业养成教育有其特殊地位。酒店业属于服务性劳动行业,与纯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相比差别很大。相对于工业劳动,服务性劳动在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其劳动者有着明显不同的要求。比如,员工应具备良好的主动服务意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自我形象的管理能力及情绪管控和心理调适能力等,这些也是酒店行业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所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要对接酒店业文化,通过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让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实习等环节全方位渗透和影响,打造准职业人。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与国内外诸多高端品牌酒店合作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特质,借鉴著名的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亲情一家人”的服务文化作为优秀企业文化的典范,将企业的服务理念、管理方法、服务规范和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海景企业文化知识竞赛,邀请酒店企划部的高层管理人员来校进行企业文化宣讲,选拔在海景实习的优秀学生进行演讲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用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熏陶和感染学生,增进学生的职业意识,塑造良好的专业化人员形象。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不仅承载为针对当前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任务,还应该具有前瞻的考虑,要提前考虑到未来行业发展与进步,从而做到提前设计专业课程,培养未来所需人才。”旅游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的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酒店业与其他产业整合的趋势,必会出现许多新的职业岗位,形成新的岗位需求,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改革围绕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是个基本不变的方向。
作者:周丽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