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洛桑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洛桑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

一、洛桑模式

“洛桑模式”是洛桑管理学院在长期的酒店专业教学培养体系中形成的教学模式,是国际酒店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优秀代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性酒店高等教育院校。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洛桑模式”在酒店管理教学方面更加注重“产学结合”,即所学理论与所用技能完全融合。教学过程紧密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市场更新,真正做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脱轨,使教学体系完全适应学生特点和酒店需要,把洛桑模式的教育理念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在课程体系方面,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会在学生入学之后安排一个为期18周的酒店基本功训练。每周学习一个课题内容,从清洁技能培训到直接面对客人进行服务,每个环节都紧密连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熟练技能操作。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加理解酒店工作的核心和灵魂,这也是身为酒店职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理论知识、教材选择以及实训课程上都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和培养体系,尤其是课程内容与师资力量力求与国际接轨,不管是理论教师还是实训教师都需要适时回到酒店中去及时补充自己的行业知识。学院的教师均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行业经验,只要是教授课程的教师,都需要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酒店实践能力,发现酒店市场和日常运营中出现的新问题,将行业信息和市场需要及时更新到师生课堂,满足师生课堂和行业需要。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来说,教师进入教室,再从教室进入酒店学习调研,最后将行业信息带回师生课堂,使课堂的专业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教师的教学不会脱离行业经验的实践,学生不是只会所谓的理论说教,也保持了“洛桑模式”的长久生命力。

二、洛桑模式的培养特点

洛桑模式在酒店管理教育教学上具有严格标准,要求学生将课堂理论实际运用到顶岗实习中去,每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都要外出到酒店岗位进行实践操作,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洛桑管理学院建校以来,在培育优秀酒店管理人才方面卓越成效。学校在招生方面要求极为严格,秉承严进严出的原则,十分注重学生的学术素质。学校的招生简章明确要求:申请入学者一要有中学毕业证书;二要有在酒店或旅馆连续工作1年的证明(在申请人亲属开办的酒或旅馆实习的证明无效)。洛桑模式的教学特色重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理论知识课堂与实操技能培训相结合。无论是本科学位学习,还是酒店从业人员的短期进修学习,学校都严格按照课程培养体系来安排课堂学时和理论内容。此外,教育教学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学校来共同运作,教育模式完整,形成有利于教学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洛桑模式重视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是洛桑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上最突出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洛桑模式课程体系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养成职业责任感,使学生在实习和参加工作时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三、洛桑模式对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

随着我国酒店业的迅速发展,高星级酒店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快速发展的酒店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与酒店专业教学的滞后性日趋显著,在这种情况下,酒店运作需要专业院校借鉴优秀的教学模式来培养更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国际上较为著名的酒店管理教学模式以瑞士的洛桑模式和美国的康奈尔模式为典型代表,这两所学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和使用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面与我国国内很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非常相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致力于通过规模化的本科教育培养出高水平运作能力的酒店高级管理人才,教学目标和教育方式对我国酒店管理的专业教育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培养模式需要与酒店行业对接,借鉴洛桑模式改进我国酒店专业教学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校的酒店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围绕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办学,在吸收世界各国知名酒店管理应用型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结合市场和社会实际情况,在学生培养、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及学生职业意识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探索高校专业培养模式。如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通过构建“1+2+X”培养模式(所谓“1+2+X”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4年本科理论教学在3年内完成,用1年左右(X)的时间完成学生实习,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到就业平滑过渡的一种独立学院培养方式),实行独立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三”策略,即以“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外语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重要内容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突出学院办学与行业需要、学院资源和行业资源、学院培养与企业培养“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注重实践课堂应用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热情,将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完善等方面高度结合。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典范,在符合实际课程设置、自主编写教材、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及师资队伍和独特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国内酒店管理专业突出代表模式——“中瑞模式”。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理论课堂和实践学习都不能忽略。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在实践课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形成基础知识、理论教育和实训课堂完全结合的全方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入课堂,课程设置中引入参观式教学,客房、餐饮、酒水、茶艺、前厅系统等课程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强化学生了解产业动态和学术前沿。

(三)建立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此外,建立校企合作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及时见习理论知识。在校企合作方面,国内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比较完善的院校以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和桂林旅游学院为代表。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和桂林旅游学院校企合作方面积极探索,建立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积极与国内外高星级酒店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就业协议。

(四)培养职业意识

洛桑人才培养模式告诉我们,为学生开拓眼界,寻找高价值的资源是培养“职业自豪感”的重要方式。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和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更有信心,也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双赢的局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将职业意识培养放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构成中,使学生在进入酒店工作岗位后能正确认识职业本身,而不是因为对职业认知的偏差,对酒店业失去信心。职业意识长期缺失会使酒店人员流动性增加,高质量服务难以维持。桂林旅游学院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方面,借鉴洛桑管理学院的办学培养理念,系统完整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起酒店人应有的职业意识。

(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酒店行业的高速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具有高素质从业水平,更要求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能够有所提高。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熟知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服务行业的教师更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成熟的技能操作。学生对职业认知来自两方面,一是日常的耳闻,二是师生之间的课堂学习,甚至来说,师生课堂对同学的认知来说会更加重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职业认知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理论素养,也要深入行业提升自己的酒店从业经验,教师通过提高酒店专业理论素养和行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来增加师生课堂讲授的权威性,促使学生正确认知酒店行业,正确认识酒店管理,真正做好一个酒店人。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在教师培养方面学习国内外高校的教学模式,积极与优秀的教师和从业人员交流学习,提升教师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师资队伍要紧跟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训练,学生初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完全有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教师的专业认知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况下,教师教学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和长进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工作之后的职业生涯。完善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高校的专业教学和学生的技能素质至关重要,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实训水平,改变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长期以来在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此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将教学内容科学地、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要注重课堂学生的积极参与,启迪学生思维,推动他们进步。

四、结语

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决定服务行业的经营质量,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高校在服务人才培养方面愈发重视,市场与酒店主体双方的需要使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学要重视学生职业意识教育,做好学生对酒店职业生涯的认知培养。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借鉴洛桑的教学体系,关注理论知识教育,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理论知识能够融入实践技能应用,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同时,要重视教师的行业经验,积极鼓励教师在课堂之外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到酒店实地考察学习实操技能,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同步学习。酒店行业的发展有赖于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这是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酒店市场的需要,将学生的个性特点、市场要求结合完备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合我国酒店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孙华迪 陈笑言 魏华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