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酒店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酒店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国家教育部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2010年起组织实施了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自实施以来,很多高校积极参与,努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卓越人才。近些年,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培养了众多优秀应用型人才,人才效用明显。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培养模式总体单一,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主要问题,由此可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较为核心和紧迫的任务。目前,很多高校均开设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突出服务技能培训,重点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大学文化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酒店管理专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高级酒店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人才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出现校企深度合作的诸如“万豪”班、“洲际英才”班等,主要体现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设计教学过程,针对性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实现与酒店部分基层管理岗位对接。这些高校的特色班或实验班,依托品牌酒店集团,针对学生的个性修养、语言表达及英语会话能力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所依托品牌酒店集团会在人才培养中更多植入集团的品牌优势和文化,无形中使学生增强对该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而忽视对其他品牌的选择和适应。同时,所谓特色班、实验班在选拔人才的标准中更多偏重于学生外在形象、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最终被选中学生未必完全符合特色班、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标准,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失去了入选机会,加之品牌酒店提供课程与高校开设课程在学分认定、学时安排等方面对接依然有待完善,导致特色班、实验班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并未完全实现。基于上述现状,结合国家教育部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相关要求,可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构建独立实验班,重点突出酒店管理一体化教学改革、课程体系重组、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评价体系、强化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逐步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应用型本科大学卓越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一、酒店管理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构建的背景和意义

(一)构建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在职业规划意识为先的理性回归下,酒店行业逐渐成为发展潜力大、就业前景好的全球热门行业之一,高级酒店管理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基于很多高校冠名知名酒店品牌构建特色班、英才班的背景下,构建突出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升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实验班,现阶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构建意义

1.助推一体化教学改革,培育“双师型”教师。在专业实验班中可推行一体化教学师资培养、一体化教学教材开发、一体化教学实践,达到“理实结合,能力递进”的效果,真正彰显应用型本科大学课程教学特色,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育更多“双师”“双语”型教师。2.重组课程体系,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在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跨行业能力课程模块、行业通用能力模块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关课程,最终使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外语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一个综合提升。3.深化教学改革,整合优质资源。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高校与企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综合运用社会调查、团队协作、综合汇报、情境模拟、专题探讨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邀请企业名家进课堂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创造校、企、生三方参与的开放教学体系,整合各方优质资源。4.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提升实践技能。通过创新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及深层次长时间的综合实践实训,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技术技能,贯彻教育改革理念,真正使学生在学校课题、课程考核和企业实践互动中收获有用知识。

二、酒店管理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探索

建设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进行“双师型”教师评定过程中不以“双职称”“双证书”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更多从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实战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一方面,争取政策鼓励专职教师外出挂职。另一方面,从行业引进高端人才,建立相应聘任制度和薪酬政策,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与职称评审挂钩,在职称评审、科研立项、校外培训、年度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双师型”教师一定程度优先权。此外,适当增加“双师型”教师科研费用、课时费用等方面待遇,也是对教师本人很好的激励,能够引导教师主动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根据高校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师进修、学习制度。通过报销学费、校外培训等多种优惠形式来激励在职教师主动参与校外培训、读书进修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经验和教学水平。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组课程体系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根据酒店行业用人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积极稳妥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内涵,凸现专业特色。建立专业评估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酒店专业人才对外语能力要求较高,专业核心类课程均采取双语教学,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学习、课程考核评价,最终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2.重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特色。在课程设置上,重组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方式,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通过灵活多样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形成“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语言”的教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价值,最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1.深度教学改革,创新课程考核与评价。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逐步进行专业教材整合,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宗旨,进行教材开发。突破现有教学模式,尝试集中理论授课、集中实践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逐步创新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质量。2.注重校内与校外实训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高校内部综合实训中心、实训系统等充实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进行实训的同时兼顾经营,较早了解企业运作情况,提升动手能力;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深入了解企业运作情况,校内校外实训结合,增强专业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四)创新实践教学方案,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1.增加实训比重。在专业课程授课中,增加实训比重,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为从事酒店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低年级阶段,配合课程以校内实训教学为主,辅以酒店参观学习,增强感性认识。2.实施“导师制”,一对一开展指导。低年级阶段还可以从酒店方选派管理人员对学生实施“导师制”管理,“一对一”进行指导,使学生接受来自酒店层面专业的管理思想和实战经验,为学生就业提供知识、技能上的条件。3.酒店方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习评估、鉴定和考核。专业核心课程采取酒店方与高校共同评估课程、并进行鉴定与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合理设置成绩比例,为酒店入职就业提供参考,也使学生逐步具备国际化、全球化视野,以品牌酒店集团标准衡量自己。4.增设综合实训课程,参加职业类技能大赛,完善实训环节。高年级阶段增设餐饮、客房等类别综合实训课程,借助高校内部综合实训中心完善实训环节。通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职业兴趣。通过不间断的实训课程进入酒店部门实习,了解运营状况。5.集中安排专业综合实习。高年级阶段开始专业综合实习,选送进入知名品牌酒店集团进行为期6~12个月的实习,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为酒店基层管理岗位就业创造条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很多高校运作实际情况看,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实施以来,培养了一批行业认可度高、具备良好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酒店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取得一定成效,教师队伍建设进步显著,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面临很多挑战。

(一)企业参与机制不够健全

校企合作是推动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目前众多企业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在开展学生实习实践、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师资建设等方面,关于企业或行业教师的遴选聘任、授课形式、授课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规范精细的制度。

(二)卓越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应用型、复合型酒店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进行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探索,但在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特色并不突出,实际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障碍,因而不能培养出符合卓越人才定位的专业人才。

(三)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制度

众多高校虽然以卓越计划为突破口,改革课程体系,增加教学内容,创新考核方法,但是在卓越人才培养方面依然缺乏相应标准和规范。支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机制、条件保障、管理制度等方面亟待完善。

(四)配套政策与经费保障不足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高校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工作中交流平台有限,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办法难以快速扩散。加之相关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持续投入无法得到保障,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无法持续开展,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功能没有激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卓越人才计划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持续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长效机制,让企业真正参与进来

高校可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如优先支持、教学补贴发放等,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加强与校方合作,设立校企合作项目,挑选优质企业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发课程。

(二)进一步丰富专业内涵,探索拔尖人才的培养途径

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借助酒店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探索拔尖人才培养途径。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权威国际职业教育认证体系,结合专业实际,推动学生考取国际教育专业认证资格,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推动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试题库与考试系统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专业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建立统一标准,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出酒店行业通用人才培养标准,以指导专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标准体系,在政策、机制和条件等方面体现制度保障。

(四)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卓越人才培养的持续性

设立专项经费,以保障在师资配备、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经费投入。高校间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推广建设经验,以保障卓越人才培养的持续性。酒店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符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在酒店管理教学改革、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等方面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与尝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既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快速发展的酒店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作者:张静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