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交通行业设计院生产和技术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关键词:交通行业;设计院;矩阵式生产管理组织;“项目+人员库”;可量化分配激励制度;设计流程再造
随着我国交通基建事业的蓬勃发展,项目体量及数量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十四五”开关之际,行业呈现出“开局即高潮,起步即冲刺”的局面。在此大环境下,由于交通行业设计院于处在产业链前端,首当其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目前,设计院加班已成为常态,“996”工作制对各大设计院已经算是奢望。一旦设计工期紧急,常出现“007”工作模式(指一周无休息时间),长时间出差及加班加点的工作状态大幅降低了设计人员生活质量。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建立在健康持续的基础之上,这种偏病态的工作模式成为设计院的一大痛点。笔者以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路桥分院为例,总结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一些提质增效经验。
一、设计院生产和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计院由于专业性较强的特点,通常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各专业室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障设计质量。面对项目时,由某专业室牵头,选拔项目经理,从其他专业室抽调设计人员成立项目组。生产管理为典型的以专业室为主导的职能式管理组织。专业室职能式管理组织,可以有效调配整合人力资源,同时很好地完成技术积累和升级工作。但由于各专业室是平行单位,项目经理的角色定位弱,无相应权利,常出现专业间协调困难、专业间互提中间资料进度滞后、某专业中间资料变化导致下游专业返工等问题,进而影响设计进度,延误工期,或出现有效工期的压缩导致设计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
2.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不强。设计质量是设计院的灵魂,设计质量风险是设计企业最大的风险,对质量的漠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犯罪。近年来剖析各种工程事故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质量意识不强所致。
(2)设计工程师水平参差不齐。工程师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质量,工程师技术能力的差异决定了设计质量的差异。往往出现技术能力强的工程师设计的项目质量高、技术能力弱的工程师设计的项目质量差的现象。工程师的教育经历、项目经验、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等都会影响技术水平,工程师技术水平差异性是永远存在的。
(3)方案拟定阶段校审人员参与度不高。工程设计有严格的校审制度,按职责分为设计、校审、审核、审定,审核人和审定人分别由主任工程师和专业总工担任。目前,各大设计院项目比较多,审核人、审定人每个人管理大量项目。在前期方案拟定阶段,如果校审人员参与度不高,方案直接由设计人员拟定,可能会出现总体方案不合理的情况。设计人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全部设计,按流程提交给校审工程师。校审人员提出重大方案调整,相当于重新设计,不仅打击了设计人员积极性,又因为图纸提交的时间不能改变,造成有效设计时间太短,设计质量难以保障。
3.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冲突问题
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由两条线组成:主管生产的领导主抓进度,主管技术的领导主抓质量。两条线常出现冲突,生产领导强调进度,要求抢工期,忽略质量;技术领导强调质量,频繁要求优化修改,从而影响进度。这常常导致项目组成员左右为难、无所适从,项目组织混乱、推进困难。
二、生产管理改进措施
1.构建矩阵式生产管理组织
(1)项目管理组织。由传统的专业室职能式管理组织,转变为由专业室主任、项目经理纵横向矩阵式管理组织。专业室主任进行纵向的专业管理,负责专业人员调配、技术管理、标准化建设、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绩效考核等工作。项目经理进行横向项目管理,以项目为导向,负责项目进度控制、专业间协调配合、对外沟通协调、项目绩效考核等工作。矩阵式管理组织需要建立项目经理制,设立生产管理部,负责专职项目经理的选拔、培养、指派、考核等管理工作,同时赋予项目经理一定的分配权限,提高其话语权,有利于开展专业协调方面的工作,有效弥补专业室职能式管理组织对于专业协调的短板。
(2)专业室管理组织。专业室管理常采用直线式管理,专业室主任管理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管理设计人员。传统单一的专业室管理组织,存在一大弊端,对专业负责人要求较高。专业负责人同时管理专业进度和专业技术,专业完成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负责人,由于专业负责人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专业完成质量也参差不齐。按照大型项目拆分,小型项目合并的原则进行分组,根据专业特点并结合实际项目和人员组成,划分小组(如桥梁专业划分为5个小组:预制砼桥梁组、现浇砼桥梁组、特殊结构桥梁组、钢结构桥梁组、涵洞组)分设小组长。各小组人员、工作内容相对固定,有利于提升配合默契度和工作熟练度,人尽其才。专业负责人、专业组长矩阵式管理组织,专业负责人主要负责专业进度、分工、接口管理等工作,专业组长主要负责专业组内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这种分组矩阵式专业室管理组织,可达到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目的。矩阵式专业室管理组织的建立,需要完成专业室人员发展规划,在征求个人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自身特点量身制作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表,并定期督促检查,做好人才长期培养工作。以此为依据进行精细化分工,为分组提供依据,为人才储备奠定基础。各专业组之间定期进行轮岗交流,提升工程师综合技术能力。
2.建立“项目+人员库”管理流程
对应矩阵式管理组织,匹配“项目+人员库”管理流程,同时采用两套生产管理流程:一套侧重于项目,建立项目进度运行库,由项目经理、专业负责人对项目、专业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随时掌握项目运行情况;另一套侧重于人员,建立人员工作运行库,由专业室主任、专业组长对个人进行跟踪管理,随时了解个人手头工作、脱手时间、下一步工作计划。两套系统互为依托和补充,做到全方位管理,不留盲区和死角,做到提前排查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3.制订可量化分配激励制度
对应矩阵式管理组织,匹配可量化分配激励制度,同时采用两套分配制度:一套为项目绩效,由项目经理分配至项目组成员;一套为专业室绩效,由专业室主任分配至室内成员。员工个人绩效由项目绩效和专业室绩效组合形成。
(1)项目分配制度。为了提升项目经理的权限,便于顺利开展专业间协调工作,同时调动项目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配合性,生产管理部根据各项目产值划分项目绩效,赋予项目经理项目绩效分配权限,由项目经理根据专业考核结果划分至各专业负责人,最后由专业负责人分配至设计人员。
(2)专业室分配制度。各专业室内部制定可量化的专业积分制分配办法,将完成的工作量以专业积分的形式统计出来,专业积分取值依据为市场价格,个人获取的积分与专业室绩效直接挂钩,多劳多得,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员工潜力,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技术管理改进措施
1.提升质量意识
设计院产品是设计图纸,提交的图纸质量是设计院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影响图纸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质量”,提升设计人员质量意识是提高质量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加强全员培训,提升质量意识;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建立质量激励机制;加强质量过程管控和监督。质量决定品牌,品牌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而员工的质量意识又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因此,转变和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将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
2.提高技术水平
通过营造和谐、积极、竞争的工作氛围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员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依托正在开展的项目选取典型案例,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易犯错误,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升工程师技术水平。
3.开展通用图标准化建设
通用图标准化建设是提质增效的有力措施。为提升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提高设计质量,依托具体项目开展通用图标准化建设工作,打造专属设计院品牌的通用图系列。
4.编制专业校审负面清单
为加强专业技术质量管控,提升专业整体技术水平,专业室制订《专业校审负面清单》。清单编制主要依据本专业近年来已完成的设计、咨询项目中常见问题及易犯错误,结合项目咨询和审查意见,借鉴国内外行业先进技术和宝贵经验,根据项目特点、清单的实际执行情况、后续项目经验教训,不断更新完善,最终形成用于指导专业校审用的技术规程。
5.设计流程再造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有严格的校审制度,设计人、校审人、审核人、审定人各司其职。常规技术管理流程为:设计→校审→审核→审定,流程过长且最终确定方案的专业总工最后才进行审定。当前,设计周期普遍较短,常规技术管理流程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为适应新时期设计现状,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路桥分院专业技术质量管理采用“反向校审流程制度”。其步骤如下:设计人在专业总工的指导下拟定总体方案→设计人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图纸的绘制→组织专业内部技术讨论会确定总体方案及设计注意事项(专业组人员达成共识)→设计人完成设计→校审。此制度看似增长了流程,但采用此制度有效地杜绝了总体方案在校审阶段的重大调整,校审人员的早介入也缩短了校审时间,减少了专业内耗,提高了设计质量。
6.设计新技术应用
(1)BIM技术应用。传统CAD二维图纸不形象直观,非本专业人员难以识别,造成专业间协同困难,需依赖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完成,且容易出现专业间碰撞问题。使用BIM技术可有效地协同作业,所有专业信息集成在同一个模型上,形象直观,并依托碰撞检查功能,可及时发现专业接口存在的问题。传统CAD图纸修订,需进行专业间相互传递,周期过长且容易出错。BIM三维模型可同步更新所有用户的模型,实现整个项目信息实时传递,提高了设计效率。传统数量统计依赖工程人员进行数量计算,需花费较多时间且容易出错,使用BIM建模导出施工图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统计数量,可大幅降低计算错误发生的几率。
(2)设计手段提高。设计工作主要分为方案构思和图纸绘制,方案构思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但由于图纸绘制占据工程师大量时间和精力,使设计人员用很少的时间去完成方案构思工作,往往直接套用以往项目,导致方案陈旧、缺乏新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通过多款绘图软件(如桥梁专业绘图软件:方案设计师、桥梁大师、桥梁通等)的应用,提升绘图效率和质量,让设计人员从繁琐、重复的绘图中解脱出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方案构思和验证工作,提升了设计质量。
四、生产与技术管理融合机制
对于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冲突的问题,将生产管理线路和技术管理线路融合,技术领导参与进度管理,生产领导参与质量管理,共同担责。为两条线路相互协作配合,化分歧为共识奠定基础,有效避免了内部消耗。
五、结语
生产管理方面,通过构建矩阵式生产管理组织,匹配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分配制度,兼具职能式管理组织和项目式管理组织的优点,既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又解决了专业间协调困难的问题。技术管理方面,通过提升质量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开展标准化建设、编制校审清单、设计流程再造、新技术应用等措施,再通过生产与技术管理融合机制,解决相互冲突的问题,可有效解决设计方案反复、工期延误、设计质量差的问题。
作者:杨胜 樊小伟 邹蔚 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