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浅论(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再制造企业经营管理差异性
摘要:
再制造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度较高的产业。结合再制造产业特征,分析了再制造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提出了再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的六条原则,并从再制造企业发展定位和趋势入手,提出销售的市场导向原则和维护员工的人本管理是再制造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并做了相应阐述。
关键词:
再制造;经营管理;人本管理
1再制造产业及其企业特征
再制造产业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度较高的产业。主要是通过旧件的回收,对零部件进行判断,修复,使得产品达到不低于原型新品的过程。与传统的服务型产业相比,其增加了生产修复的过程;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其增加了旧件回收的环节,且在产品销售方面也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企业。从再制造行业发展看,广义的再制造企业包括再制造旧件回收企业、再制造生产企业、再制造销售企业,有的细分环节,还包括再制造技术公司、设计咨询公司、旧件清洗、分类等专业化公司。从狭义上讲,仅包括再制造生产企业。文中限定的再制造企业是狭义上的再制造企业。在经营再制造企业方面,必须与再制造行业特征相结合。从维持再制造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再制造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1.1链条延伸性
与传统制造业企业不同,再制造企业的原材料来自逆向回收体系,比其他产品的原材料获得更为复杂,需要扩展到更大的空间。
1.2体系复杂性
再制造企业是生产型服务业,兼具二者特征,不仅需要涉及生产制造环节,还需要涉及前端回收服务和售后服务,体系与传统的制造企业相比更为复杂。
1.3技术先进性
再制造与传统制造企业的区别还在于再制造在修复某些关键件的关键环节时,需要应用比产品设计制造当时更为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1.4劳动密集性
再制造的原材料获得,需要历经拆解、清洗、检测、分类等各环节,劳动力需求远超其他制造业,在后续的修复、组装等环节也不适用集成化工业生产,属于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2再制造企业经营的着力点
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再制造企业作为具体再制造的生产单位,与传统企业相比,更应侧重几个方面。
2.1更加注重人才培养
再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与常规产业不同,有很多难以标准化操作,更依赖于员工的经验积累。
2.2更加注重信息积累
再制造企业的产品线依赖于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托于现有的产品市场而生。哪种产品销售的好,数量多,其再制造产业也相对丰富。
2.3更加注重产业耦合
再制造产业与一般的制造业企业不同,需要更加注重其他关联产业发展。如物流业、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等。
2.4更加注重市场开拓
一般的制造型企业,其销售渠道相对固定,开拓空间不大。而再制造企业不仅需要直接向终端客户销售,也需要向产品的定向销售渠道或商推介。且选择不同的产品进行再制造,就要面向那个行业进行销售推广。
3再制造企业经营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再制造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类型,由于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有着其特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特点。从企业管理和经营的角度看,应当遵循以下6个原则。
3.1长期理念原则
再制造企业难以速成,一定要本着百年老店的初衷才能有所收益。无论是原厂再制造还是授权再制造、亦或是第三方再制造,再制造企业涉及的产品种类多,发展变化快,旧件质量等不一而足。因此,企业经营不能以短期收益为目标,而是应积极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专注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完善自身的企业发展战略。
3.2拉式生产原则
拉式生产是实现精益生产的主要方式,是指企业生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生产工序中,后一道工序根据需要加工定量产品,要求前一道工序制造刚好满足需要的零部件。对于绝大多数机械设备再制造而言,再制造模式表现为生产服务型,再制造生产具有小批量的特点。因此,再制造企业应根据客户需求和产品技术发展变化,采用“拉动”方式组织生产。在满足交货水平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同时维持合理的成品库存,降低生产成本。
3.3品质管理原则
为顾客提供的品质决定着你的定价。而对再制造企业而言,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是生命线,一旦质量性能不能达到原型新品的要求,再制造产品就沦为大修部件。企业应当具备使生产设备具有发现问题及一发现问题就停止生产的能力。制定一套面向产品品质管理的快速解决方案,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实施。在企业文化中形成品质第一的生产文化,宁可降低或暂停生产,也要实现产品品质的高标准。不断累积生产经验,把最佳生产工艺标准化,鼓励员工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纳入新标准和计划中。
3.4人文文化原则
再制造企业的劳动密集型和长期经营特征,使得再制造企业必须注重员工的利益诉求,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教育培训,为职工提供稳定的心理预期,保持员工的相对稳定性。
3.5体系维护原则
再制造涉及众多供应链企业,包括备件供应商、回收网络、分销商等。再制造企业应重视与上下游供应链的协调与合作,对产品价值供应链进行系统思考,为再制造供应链设定战略目标,与外部事业伙伴协调一致实现企业战略。
3.6持续改进原则
再制造企业为保持长期经营,需要在建立了稳定流程后,仍不断进行改进,找出生产流程中效率低下的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定期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根据企业目标和市场需求,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当现有业务流程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及时开展业务流程再造,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对企业业务活动进行标准化,使得每一位新就任的管理者都能够为企业目标持续做贡献。
4人本管理和市场导向是再制造企业经营的核心
上述的6个方面是再制造企业经营中应把握的原则。究其核心,确保销售的市场导向原则和维护员工的人本管理是再制造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
4.1人本管理是保障再制造企业长期生存的制度基础
在领导方式上重视人际关系和人本主义,有助于获得良好的绩效,这是费德勒权变领导模型的主要内容。另一位学者豪斯认为领导者的作用在于清楚知道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可能存在的障碍,从而有助于下属目标的实现和成就感的获得。从管理的内容角度出发,了解和满足人的需要,在工作中重视人际关系的交互和沟通作用是人本管理所强调的内容。与此同时,人本管理还注重企业人参与团队重大决策和集体意识,并依据企业的内外环境和企业人的工作绩效,实行权变领导并对企业人进行激励。
4.1.1尊重企业员工的责任主体地位
管理者个人的作用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十分重要。企业管理的方法、思想和手段都会根据不同的管理者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不稳定的企业日常运行状态。在市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指导下,企业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不同岗位上的每一位企业员工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由此可以得出,市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下放了企业决策权力,企业进行集体决策,从而将人治转变为法制,这种模式树立了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1.2重视员工需求,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企业重大决策中员工参与的保障,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协商制定,都体现了企业对成员的尊敬,从而使企业成员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体现了一种重视人的需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基于人本的管理是一种企业在帮助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考虑获得预期发展绩效的管理方式。人本管理是统领企业的一切工作,而不是企业管理的额外工作。
4.1.3建立“有人情味”的制度管理
“他律”是在外在规章制度明文要求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个人在组织、群体中形成合作的条件。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法律保护个人权利的价值观,个人本位下的“制度管理”是西方管理模式的本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表现为与薪酬系统挂钩的“岗位评价”、与个人本位取向相一致的“工作分析”。科学管理在西方的本意是明确界定各个岗位的职位价值和岗位职责。
4.1.4建立“有约束”的文化管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3个发展阶段,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性本善,以为人本,因此形成了群体本位价值观。优良的职业道德强调对团队负责,从团队激励中获得力量,让企业员工获得公平感和荣誉感,提高团队合作效率,实现企业高效运转。
4.2市场导向是再制造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
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由许多功能单元和业务过程构成,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再制造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强化企业监督和评估功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为贯彻实施企业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4.2.1市场导向不是以营销部门为“主导”
所谓市场导向企业管理模式是指根据获得的市场信息,能够快速、有效做出反应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企业的营销部门虽然贴近市场,能够获得市场的直接信息,但并不能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其对供应链上下游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掌握,对企业发展战略参与也较少,不能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主导。市场导向企业管理模式强调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相关部门能够对市场信息及时做出反应,高效配置企业资源,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经营活动。
4.2.2企业管理民主化
民主管理是一种与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市场导向企业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管理者成为最后决策者,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运行机制。全员参与、集思广益是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管理者不再对任何活动细节进行决策,而是成为企业运作规则的制定者和评判者。企业管理民主化可以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企业管理者可以专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要影响。
4.2.3建立一个反应灵敏的企业管理系统
当今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环境,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获得的市场信息规模庞大。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运行中收集和产生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挖掘,使之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企业管理系统,充分挖掘和有效配置企业各种资源,可以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实施的保障,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为企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人才因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人才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4.2.4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产权分离,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是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导向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在要求。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共同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股权激励是一项重要举措,可以使企业管理制体充满活力。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持股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外部主要客户参股可以改变股权结构,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外部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检验企业发展的试金石,再制造企业需要通过市场来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再制造企业管理活动的成果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有赖于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消费者青睐。再制造企业如果能够实现客户价值,必然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市场导向企业管理模式作为企业更好适应市场变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为再制造企业带来重要机遇,引导企业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赵颖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徐滨士.再制造与循环经济[M].北京:科学出版,2007:18-23.
[2]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30.
[3]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再制造工程和表面工程对循环经济贡献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6(3):11-13.
[4]杨山虎.浅谈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商场现代化,2011(6):23-24.
[5]吴永轩,杨帅.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有效契合[J].通信企业管理,2013(2):21-23.
[6]李忠诚.试论市场导向企业管理模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18-19.
第二篇:公路企业处理经营管理措施
摘要:
公路企业是我国公路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提高公路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增强公路企业的整体实力,对于我国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公路企业中的相关问题,并且结合目前公路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和笔者的经验,总结出提高公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公路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使得很多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公路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公路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以保障公路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公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会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笔者重点分析了公路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为公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路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公路企业在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便于更加深入的探讨提升公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
1.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公路企业面临着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公路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增强。公路企业员工素质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专业素质水平较低,这部分员工较多的为文化程度较低的非技术管理人员,这些员工具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其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方法也较为传统。另一方面是员工经验不足,这主要是指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员工,这部分员工具备一般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理论,但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很难很好地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不断提升公路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企业工作环境有待优化。公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人员关系也较为复杂,如果公路企业不能很好的处理员工之间以及员工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就无法为企业员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目前我国公路企业就存在着员工关系处理不合理,各部门之间以及员工和领导层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这不仅不利于公路企业内部矛盾的解决,而且不利于企业内部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影响公路企业综合效益的发挥。
3.成本控制难度大。公路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并且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和种类较多,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公路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公路企业还存在着施工材料使用不充分,浪费严重的问题,而且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施工材料,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的施工进度,从而增加公路建设成本。同时公路企业还需要一些施工设备来针对不同季节施工的需求,以及应对施工过程中临时变故的需求,这部分设备使用时间较短,但是采购这些设备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并且后期维护保养的开支较大,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公路建设的施工成本。
4.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公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需要制度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公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缺乏完善的制度,这就造成了很多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水平较低,很多经营管理方案无法得到具体的落实,从而严重影响了公路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公路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还包括了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这些制度对于提高公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公路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还缺乏合理性,这样使得公路企业无法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公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公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
1.提高公路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公路企业应该不断创新员工管理思维,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公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人才力量的支持。公路企业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水平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并且聘请专业人员来对公路企业员工进行现场培训,以不断提高公路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公路企业应该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并且针对企业员工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专业教育培训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培训的效率,有助于切实发挥企业培训的作用。最后,公路企业应该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这就需要公路企业为员工创造一个交流共同的平台,从而保证公路企业内部各员工之间相互交流经验,这样有助于企业员工在借鉴其他员工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增强公路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2.建立较为完善的监控系统。公路企业应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完善监控系统,这样可以保证对整个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运行实施动态的监管,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公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充分暴露经营管理工作的弊端,以便于公路企业及时的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解决相关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公路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3.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路企业应该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公路企业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建立员工关系处理机构,并且还应该时刻关注和解决员工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同时公路企业还应该高度重视员工的想法和能力,并且做到量能用才,保证为每一位员工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这需要考虑到员工自身的能力和爱好,以便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公路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公路企业还应该高度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聘请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保证企业员工一直处于一个健康的工作状态,这样不仅仅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会避免因员工精神恍惚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有利于保障公路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4.加强公路企业成本控制。公路企业要想保证成本控制的效率,就应该保证成本预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加强公路建设过程中成本预算方案的严格执行。公路企业成本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自身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获利空间,有助于公路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确立自身的优势,从而保证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公路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中应该重点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成本进行管理,防止施工材料的浪费,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还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控制责任落到具体的个人,并且将成本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以不断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会直接提高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水平。公路企业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不断解决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社会水平的提高提供条件。
作者:甘晓毅 单位:贵州省毕节公路管理局
参考文献:
[1]杨超.论公路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161-162.
[2]王春侠.公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175-176.
[3]邓琴.公路经营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交通财会,2014,03:23-25.
第三篇:企业统计经营管理领域探究
摘要:
企业管理是企业财会管理工具,既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也是一种分析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统计不同,现代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是统计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基于这两个理论基础的现代统计工作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就现代企业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作了浅探。
关键词:
现代企业统计;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一、关于统计及现代企业统计的内涵
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同步的是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企业统计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往往只重视健全企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升经济效益,改善经营方式,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重视不够。但实际上,企业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往往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管理是企业财会管理工具,既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也是一种分析方法。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统计学具有信息、监督、咨询、参考的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统计无论对于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经营,还是对于企业的决定和决策都是有帮助的。企业管理由企业的各个活动项目所组成,包括很多层面。每一个活动项目既独立成为一个体系,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而言,统计工作对企业中各个活动项目以及各个体系的量化指标作了分析,认识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本质及其规律,正是基于这个分析和认识,企业统计服务于企业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做好统计工作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其长远目标。现代企业统计技术不同于传统企业统计的“统计岗位或者机构”,是一种系统性方法工具,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为服务内容,建立在统计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现代统计信息技术,运用统计设计、分析、调查及方法,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及现代市场经济需要。
二、企业统计中现存的不足
为了保持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严格的统计制度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固然有很多要素,但归根结底,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产值和销量。然而,笔者在实际调查和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统计工作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首先,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在计划中,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都会有良好的结果,而统计就属于计划的产物,这种认识无疑就从主观上限制了统计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也有些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统计工作只是一种数据上报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或主管部门,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也有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对于企业生产规模的反应,而企业的主要经营目的是盈利,要想实现企业的盈利,只要控制好财务与会计工作就够了,不必重视统计工作。其次,企业的统计制度不够健全,统计方法不够客观和科学。另外,由于对统计工作的轻视,造成企业统计人员素质不高。上述原因也引发了企业统计工作中另一个不足,即统计数据以及结果失真。由于,使得企业管理者对统计数据不信任,统计结果因这种不信任形成了更大的偏差......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逐步形成了,不利于企业统计工作的开展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现代统计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忽视了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善,往往只重视健全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但实际上,所谓企业管理,是用来为企业管理层和运营管理工作服务的。随着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以及数字化发展,作为企业决策和运营中的基础环节,经济统计对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正起着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统计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一)收集和整理企业统计数据。统计信息是制定企业发展决策的基础依据。统计信息能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通过利用统计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与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业务合作,搜集提供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关的企业外部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和企业供决策层,供他们决策使用。这些信息的获得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此外,统计信息还能从数量方面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比统计数据与会计信息后,有利于企业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地判断。
(二)建立了现代统计信息流程。企业应用现代企业统计技术,可以形成统计信息的传递网络。这个网络能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有效传递统计信息,从而保证企业信息的流畅。要想更好地保障统计工作更好地开展,需要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和办公现代化建设。建立起企业统计信息网络,有助于更快地收集、传递和反馈统计信息,使得统计信息服务真正实现及时、高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的普及,统计信息的记录、保存及交流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统计调查正是一个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这种高科技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收集数据时信息技术开始使用,另外,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网络来取得资料外,还建立了统计调查网络平台。这个网络平台的建立,大大有利于实现系统内统计数据信息传输的高效,有利于企业与社会网络实现有效对接。
(三)并管理企业信息统计数据。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开展企业统计向社会和政府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应用现代统计方法有效管理企业统计数据。应用现代统计技术,有利于企业建立系统完整的统计信息数据库,也方便了企业业务部门以及各级管理者查询使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研究。
(四)有利于企业统计分析。企业统计分析是企业统计工作的高级阶段。通过统计信息功能,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基本的统计数据信息。更重要的是,还应该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和加工,这就是统计分析。企业的中、高层领导需要统计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果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分析企业现有的和过去的状况,也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生产供应状况。这种科学的分析保障了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计划实施,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作者:孙红 单位:泰州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篇: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运营监测应用
【摘要】
运营监测通过对公司主营业务活动、核心资源、客户服务的实时在线监测与分析,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异动和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并协调解决,促进公司安全、有序、健康、高效运营。本文主要介绍了运营监测在电力企业的基本应用及运作保障。
【关键词】
运营监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前言
运监中心是集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协调控制、全景展示、运营数据资产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管控平台,以运营监测为基础,有序高效开展监测、分析、运营数据资产管理、协调控制与全景展示等五项业务,实现对公司人资、财务、物资、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等主营业务活动、核心资源以及客户服务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24h在线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异动和问题并协调解决,促进公司资源全面集约与高效利用、业务紧密衔接和高效协同,不断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与效益。
1运营监测的基本应用
运营监测以全面监测为基础,以运营分析为导向,以协调控制为手段开展监测分析工作。
1.1全面监测
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活动和核心资源,从管理绩效提升和业务异动发现两个方面,实现24h在线全面监测的业务。
1.1.1外部环境监测
外部环境是指对公司运营产生影响的外部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总称。收集专业机构和组织的各类公司相关信息报表、报告,以及各类媒体、互联网采集的公司运营信息等,通过计算机分类、关键字搜索、人工判读等手段,实现对公司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即时发现。
1.1.2综合绩效监测
从电网状况、资产质量、服务水平、业绩水平四个维度进行监测,进行横向、纵向等比对,以及时掌握公司经营绩效表现,发现潜在问题。监测指标变动量,来反映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管理水平提升的空间和努力程度。
1.1.3运营状况监测
运营状况监测对象有人力资源集约化、财务集约化、物资集约化、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等,及时掌握公司各业务部门运营活动开展情况,判别部门绩效表现与公司综合绩效计划要求之间的差异,发现专业管理不足。
1.1.4核心资源监测
主要为公司运营活动和关键流程各环节人力、财务、物质、信息、科技、无形资产等关键资源,通过对核心资源的监测,掌握核心资源状态及变动情况,为资源利用效率评价、资源配置优化等提供重要参考。
1.1.5关键流程监测
从公司战略目标及满足客户和业务需求出发,支撑公司综合绩效,贯穿运营状况全过程的核心业务流程,及时发现流程瓶颈点、分析跨部门业务协作顺畅度。
1.2开展跨专业、跨部门运营分析
围绕监测发现的异动和问题,从公司整体运营高度,开展企业级跨专业、跨部门即时分析、专题分析、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运营风险。
1.2.1实时开展即时分析
即时分析主要针对时效要求较高的异动和问题,以监测发现的异动以及运营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分析异动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即时反映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及风险。
1.2.2不定期开展专题分析
以关系公司整体运营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在线分析与离线分析手段,对问题现状、原因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价,形成专题分析报告。
1.2.3定期开展综合分析
以月度为周期开展定期分析,主要客观评述外部环境变化,综合反映本单位月度运营活动的基本情况,深入剖析主要运营特点,揭示存在的异动和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形成月度《运营动态》分析报告。
1.2.4建立分析主题库
按专业划分建立营销、生产、项目管理、物资、发展等专业分析主题库,通过主题库梳理,掌握企业运营中的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从第三方视角,通过建立分析主题库、构建分析模型等方式,综合应用数据资产,开展运营效率与效益分析,及时发现业务运转中存在的不顺畅、不协同问题。
1.2.5确定监测分析模型
通过发现单指标、同类指标、不同层级指标关联关系及隐藏的规律趋势,对监测对象从一个或几个组合的维度进行剖析与观察,全面分析主题业务管理现状、指标数据,开展专题业务现状、需求调研,形成调研文档,并组织业务部门管理人员讨论,确定分析框架、业务内容、维度、侧重点等。
1.3协调控制
围绕公司运营管理,基于全面监测与运营分析发现的问题和异动、业务部门协同工作开展情况等开展协调控制工作,以及公司专项决策部署的协调控制工作。
1.3.1常规通报
根据监测和分析结果,定期或按需监测和分析报告,为业务部门全面了解公司运营情况提供服务,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强化通报后的跟踪反馈,并就异动及问题处理、考核评价等结果性内容进行通报。
1.3.2专项协调
针对公司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安排,以工作单的形式明确责任部门或单位,由相关部门或单位研究形成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跟踪相关部门或单位协调事项的进展和落实情况。
1.3.3异动和问题协调
针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异动和问题,以及深入分析后发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管理,协调相关部门消除异动、解决问题。制定异动和问题分类、分级及分层管理的标准,包括部门、单位在异动和问题分析、处置、反馈、关闭等环节的标准、操作规范等。对异动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与结果进行跟踪、评价。
1.3.4全流程闭环管控
通过运监工作台、量价费损等系统发现问题,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通过“先初筛、再分析、最后现场核查”三个步骤,最终锁定有效异动。针对异动和问题,及时下发异动协同工作单至相关部门、单位,督促其检查处理,对异动全过程进行跟踪、督办与核查,实现闭环管理。定期对协调事项办理情况、问题和成效进行总结分析,促进横向高效协同。
2运营监测运作保障
通过加强专业间业务融合与横向协同,从人员和工作机制上保障运营监测分析业务顺畅、高效运转。
2.1建立人员保障机制
①多举措提升运监人员监测分析水平。运营监测业务覆盖面广,专业技能要求高,工作时效性强,对员工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高。中心结合实际推出激励措施,对监测成效较突出的员工实行绩效考核奖励,提高大家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另外,明确每位员工的对口主专业,学习钻研对口部门业务,精通对口部门指标,并实行AB岗制度。②积极建设协同网络,明确办公室等十三个部门为运营监测业务联络部门,并确定运监业务联络人;同时,确定县公司办公室为运监中心对口联系部门,确定县公司办公室主任为运监业务联络人。
2.2建立协同分析机制
①与业务部门建立常态的数据和信息资料定期报送机制,并参加专业部门的专业会议及公司层面的综合性会议如安全生产会、同业对标分析会、经济活动分析会等;②建立有效的业务调研支撑机制,根据分析需要,以工作联系函的方式下发协同分析需求,业务部门、县公司配合建立分析模型。
2.3利用多系统开展多类型监测分析
利用运营监测系统平台、量价费损工具及已对中心开放的业务系统,从业务和流程两个维度进行数据挖掘,对公司主营业务活动和核心资源开展即时在线监测,以全面掌握公司运营状况,及时规避公司运营中的风险。
2.4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要求、流程及评价考核机制,加强“监测-分析-督办”闭环管理,强化问题反馈、整改,并按月度进行评价考核,为运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及监测成果有效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3总结
运监中心作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新成立的机构,承担着促进“三集五大”专业间的业务融合及横向协同、促进“三集五大”体系运转高效顺畅的重任。目前,运营监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运营监测作用逐步发挥,但与高标准、严要求的功能定位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运监中心需要大胆创新实践,强化业务融合,努力推动运营监测功能作用得到切实有效地发挥,为公司经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妙 李康成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 萍乡供电分公司
第五篇:供热企业创新经营管理发展
摘要:
每年进入冬季,供暖便成为城市居民谈论的热门话题,供热企业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北方天寒地冻需要充足的热量,供暖质量和收费问题成为政府特别关心的一项工作,供热企业的经营管理便成为保障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石。文章剖析了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阐述了创新经营管理保障供热企业长足发展的策略,促使热用户的满意度和供热企业的长足发展得到双赢效果。
关键词:
供热企业;经营管理;集中供热;长足发展;热用户满意度
自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福利供热”制度以来,我国供热行业启动了一系列供热体制改革举措,供热企业也进入了改革、发展、创新的新时期。供热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收费管理、行风建设、文化企业建设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为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里,供热企业正乘着时代列车,一日千里,高歌猛进。供热企业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它的运营质量与千家万户的冬季取暖紧紧相连,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企业的热费价格由政府规定和调控,还要取得广大热用户的认可,这样才能正常运营。殊不知供热生产运营需要的水、煤、电、供热设备等材料的质量、价格稍有变动就会波及到供热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由于生产经营成本高于销售价格,往往会让供热企业产生亏损,供热企业有了亏损就会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又会使它的服务质量下降,服务质量下降又会引起热用户的不满情绪上涨,热用户不满情绪上涨又会影响到社会安定,这一系列连锁问题的存在都会给社会带来一些不良因素。要想解决这些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供热企业领导必须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先进的管理网络和竞争机制;大力推行“按需供热、量化管理的经济运行节能方案”;建立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运行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业内同行都清楚,供热企业需要可持续发展。热能建设决定供热生产力已不再是决定供热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取而代之的是:热用户与供热企业因为供暖质量和收费问题产生的矛盾、有效的集中供热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快速发展和保持企业经济平稳增长的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供热企业的长足发展。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供热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值得探究的课题,笔者在供热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愿意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一、供热企业经营管理出现的共性问题
笔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由于太原市处于北方地区,冬季漫长且气候寒冷,广大居民的冬季取暖成为生活中的大问题,每到冬季因为取暖,热用户与供热企业便产生了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因此,国家给予供热企业与热用户很多惠民政策,除了增加热用户的取暖费以外,还为供热企业收取取暖费减免增值税款。但是,供热企业还是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应税销售收入和免税销售收入混淆不清;集中供热以后,供需双方不能在同一体制下按同一规则交易;供热能源浪费严重,采购管理混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供热企业着力尽快解决。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应税销售收入和免税销售收入混淆不清。业内同行都很清楚:国家明文规定广大居民的取暖费用应计入免税销售收入之内,而商店、工厂、企业、学校、教堂、车库等单位的取暖费用应计入应税销售收入之内。但是,有些供热企业却钻了国家政策的空子,多计入免税收入少计入应税收入,或将应税收入计入免税收入的账中,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还有的供热企业为了少缴税款,把免税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进项税额计录在应税产品的进项税额中,用这种做法抵扣应税销售收入实现的税款;更有一些企业将建工程用料的进项税金不做转出处理,而在应税销售收入实现的税款中抵扣。这些违规行为虽然使供热企业短时间内得到一些利益,但长久以后,“纸保不住火”,必定会受到上级部门的监察和处理。
2.集中供热以后,供求双方不能在同一体制下按同一规则交易。取消了“福利取暖”以后,取暖费需要热用户自己缴纳了,热用户对于取暖费价格、房屋面积、供热质量就会斤斤计较。而供热企业的供热方式却没有改变,作为供热企业,尽管已经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但由于集中供热的运营方式和硬件配套设施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因此,一些问题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取暖问题上,供热企业与热用户的矛盾实际上是两种体制在“打架”,两种规则不接轨所造成的。
3.供热能源浪费严重,采购管理混乱。由于供热企业内部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健全相互制约的机制,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单纯追求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使供热企业产生了供热能源浪费严重,采购管理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采购人员不能货比三家,按需采购价格低,质量高的原材料,而是谁家给的回扣多就用谁家的原材料。有些原材料采购回来以后,生产部门暂时不需要就堆在库房里积压起来。采购管理的混乱让个别人员的钱包鼓起来了,而企业的利益却受到损害,原材料积压使企业资金周转缓慢,导致急需物资不能采买只好欠费赊账。在采购管理混乱的情况之下,供热企业出现了资金流动和机器设备都恶性循环的现象,资金流动不畅使得原材料供应不充足、不及时,不能及时维修机器设备,机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造成了机器设备耗用大的不良后果,使得设备老化、管网超期服役,老化的设备和超期服役的管网又造成水、电、煤耗量增大,使得供热质量降低,大大影响了供热企业的服务质量,加深了热用户与供热企业之间的矛盾。
二、创新经营管理,保障供热企业长足发展
在风起云涌、市场经济变化多端的新时代里,供热企业的干部职工要学习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思想理念和管理方法上与其接轨。还应该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管理网络和竞争机制;大力推行“按需供热、量化管理的经济运行节能方案”;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使创新经营管理真正成为供热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石。
1.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先进的管理网络和竞争机制。笔者认为,首先,供热企业可采取“人性化”的方式来创新经营管理。“人性化”的方式就是改善职工的生活和办公条件,使职工感觉到企业的温暖,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回报给企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迅速增长。供热企业可以投入一笔资金先建立起职工食堂、职工浴室、职工健身场所。然后改善职工的办公环境,在办公场地种花、种草美化办公场地,使办公场地成为花园式的区域。设想一下,企业职工在花园式的办公区域工作,置身于花园之中能不感到身心愉悦吗?职工每天高高兴兴地工作,工作效率能不提高吗?笔者相信,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工作一定能创造出最佳劳动效果;职工该吃饭时来到食堂,吃到热腾腾的可口饭菜,一定会感到企业的温暖;职工下班后来到澡堂将一天的劳累冲刷干净,更会热爱自己的企业,会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人性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推动供热企业的长足发展,还可以让职工心有所属,形成干部职工上下一心、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的大好局面。其次,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平台和竞争机制,以确保供热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笔者建议:供热企业在创新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安装微机监测网络,这样做可以使企业经营管理更加快捷、方便、省时又省力。安装供热微机监测可以让操作人员及时了解供热运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节省供热原材料;安装热费收缴管理系统,收费可以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快捷,提高收费工作效率减少收费人员的劳动强度;安装机器设备、材料供应、人力资源管理、指纹签到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都起到了科学、规范作用,这样做可以推进创新经营管理的力度。在引入竞争机制方面,首先要进行人事改革,通过人事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对科室工作和生产岗位进行定岗、定编、定职,实行“优者上岗、庸者调岗、不作为者下岗”的竞争机制。二是实施全员逐级聘用制度,企业领导聘用各科室、生产工部的科长和工段长,各科室科长、生产工部工段长聘用科室成员和生产工部组长,组长聘用组员。这样的逐级聘用可以优化组合、强强联手,节约人力物力,促使劳动效率最高化。三是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推行薪酬与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坚持岗变薪酬变的动态管理机制,取消一成不变的静态薪酬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供热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集中供热经营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城市房屋建筑的迅猛增加使得房屋建筑耗能问题日渐凸显出来。据笔者了解:我国新建的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99%是高能耗建筑,其建筑面积耗能是发达国家的2~3倍。城市房屋高耗能问题给社会增加了沉重负担,同时也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目前,城市房屋高能耗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城市建筑管理单位、城市环境保护单位和供热企业共同推出了“集中供热”这一科学举措,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推广试行,目前太原市供热企业也实施了“集中供热”这一举措。业内同行都清楚,集中供热目前采用的有两种方式,一是热电联产供热;二是区域锅炉供热。采用区域锅炉方式供热的优势是:供热方法灵活、建设周期短、投资小、运行管理容易;但它也有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是:供热质量差、能源利用率低、供热运行率低和成本高。而采用热电联产供热也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是:理论数据和供热系统不匹配,热力设计和供热运行相互脱节,能源耗量大、成本偏高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节能增效,搭建一个科学、有效、可行的节能增效平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一是供热企业制定一个节能增效方案。供热企业可以根据供热总面积、室内采暖方式、当地气候条件和供热指标来摸清供热系统的基本现状,在经过理论设计和技术分析以后,制定出详细的、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供热企业实际情况的方案,这就是“按需供热、量化管理的经营运行节能方案”,供热企业可以根据这个方案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二是加强计量检测,提高供热效能。供热企业要按照节能方案强化供热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监测计量,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和纪录进行分析和判断偏差,修正量化管理运行参数,调整供热系统运行情况,使供热系统在额定流量以下、接近满负荷的状况下运行,力求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提高供热效率和供热能效。三是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科学节能技术。供热企业推行“按需供热、量化管理经济运行节能方案”时,需要通过一大批懂技术,有专业知识的职工来实施,这些职工还需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以后才能上岗工作。因此,笔者建议: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培训,“走出去”就是派操作人员到先进的同行业中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请进来”就是请专家到工作现场具体讲解节能方案中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法,指导操作人员掌握监测计量和显示仪表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维修技术,使操作人员能准确根据公式计算出“量化管理”的供热指标和供热运行参数及供热运行效率,以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3.建立供热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目前,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为了形成科学、规范的财务流程,首先,要严格区分应税销售收入和免税销售收入的范围。供热企业收取的取暖费用属于免税增值范围,免税增值税的收入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要求分别核算;对向居民供热而收取采暖费的供热企业,为居民供热所占用的厂房和土地也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除此之外应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要求缴纳增值税。其次,使用天津众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出产的《供热收费管理系统》规范收费管理。供热收费管理系统是提高供热收费管理水平的专业软件,它的特点是:全面管理客户信息,有序执行收费计划;严格跟踪每张票据,各种收费一目了然。使用这种软件可以解决收费管理过程中客户资料短缺、住房面积不准确、陈欠费不清楚、票据混乱、政策多变的困难,还能堵住丢用户、丢面积、错收、漏收的漏洞。不但把收费人员从繁琐的票据中解放出来,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加强采购部门的管理工作。采购部门应根据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好物资采购计划,本着节约资金、杜绝浪费的原则签订采购合同,物资采购回来以后要及时办理出入库手续,材料设备出库要及时登记,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综上所述,创新经营管理是供热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石。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仅对企业自身经营发展有利,而且还能为热用户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笔者希望业内同行树立“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振兴”的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供暖品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供热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孙向东 单位:太原市热力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小琳.创新行风建设是供热企业的立企之本.辽宁经济,2008(9)
[2]袁涛.供热企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魅力中国,2011(7)
[3]张鸿鹤.树立科学的精细化管理.供热经营管理,2012(9)
[4]赵永波.论我国住宅集中供热系统存在问题与节能措施.才智,2010(10)
[5]申朝阳.供热企业成本管理办法刍议.企业经贸,2013(8)
[6]郭秋思.加强细化管理促进供热企业发展.经营管理,2014(1)
第六篇:企业经营管理移动监控应用
【摘要】
随着工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在工厂的现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加强,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现场生产效率,丰富了户外作业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移动办公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常常在会议中、出差在外、在假期周末或者下班,生产移动应用及监控项目(简称:移动监控APP)就是通过移动应用平台的搭建,将公司各生制造基地产品生产过程的统计数据,通过移动终端展示出来,并且可以看到实时生产画面,方便公司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控企业生产环节的运作状况和经营情况,准确地作出决策和判断,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本文着重从需求、系统架构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该课题。
【关键词】
移动监控APP;MES;ERP
引言
因公司生产制造基地分布全国各地,管理层对于生产产量数据及生产现场数据无法及时获取,也无法针对公司所的制造基地运营指标做统计分析,需要有一款移动监控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实时掌握公司生产运营动态,通过运营指标数据可以准确地作出决策和判断,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本文主要从需求、系统架构设计及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1需求分析
(1)经营管理报表,实现公司各省市制造基地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制造执行系统)接入APP,并针对产量、质量、销售、库存数据分布指标建模和界面展示;
(2)生产视频直播,实现各制造基地监控视频数据接入APP并视频转码和界面展示。
2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总体架构
通过对MES、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海康威视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入数据综合处理(数据整合转rqd、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服务、数据展示),结合各种先进的展示设备和手段,可以灵活的支持各类指标数据,系统总体规划如图1所示。在解决方案的总体技术架构上分成四个主要层次:
(1)数据转换层:数据转换层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与保障。数据转换层为平台提供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丰富等ETL[1]功能,并支持对视频进行再次编码与文件分发功能。系统将使用SQLServerIntegrationService工具从ERP系统、MES系统根据一定要求进行数据清洗转换,使用通用视频压缩算法对从海康威视视频监控系统中抽取监控视频进行再次编码与分发,以支持移动设备远程观看。
(2)基础支撑层:基础软件层主要由支持整个系统的运行的基础软件组成,在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之上,分别承担用户管理、认证授权、设备访问、移动门户功能集成、各类数据整合、视频播放等基本功能。这些功能一方面为本次项目需要进行设计开发的移动报表中心,移动视频监控提供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也将为将来的移动应用提供底层数据支撑。
(3)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将建设本次项目最为重要的两个应用模块:移动报表中心与移动监控平台。移动报表中心将根据用户需求,搭建20个相关业务报表,通过移动设备较为合适的方式进行数据展现。移动监控平台将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让管理人员了解到监控点位置,并可以随时查看准实时以及历史的监控视频。
(4)门户展现层:通过建设iOS与Android客户端,为i-Phone、iPad、AndroidPhone、AndroidPad提供本地化应用环境,让管理人员可以在各类主流设备上访问所需的内容。同时,建设网页版本应用门户,可以用于在公司大屏幕设备上进行信息展示。
2.2技术实现及应用
2.2.1应用技术
使用微软系列产品加定制开发的策略,技术路线总体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技术架构,灵活部署在私有云环境,通过移动终端展现,各模块实现及应用技术主要用到的技术有,Cordova[2],Ionic、SSIS(SQLServerIntegrationService)、SSDTBIforVisualStudio(ETL设计)、Datazen及HTML5。数据整合平台界面涉及丰富的交互,界面展现将服务器端ASP.NETMVC(模型-视图-控制器)开发框架与客户端的开发框架(AngularJS等)相结合,提供了统一的界面布局和操作方式。平台后台涉及广泛的技术及工具,技术路线既涉及不同子系统中都会使用的通用功能(共享组件),特定子系统实施也会涉及到特定的技术及工具。视频转换技术:通过分析海康威视浏览器客户端应用的网络协议,结合SDK文档,特别是《IPSurveillanceAPIImageServiceSpecification》文档中网络通信格式,实现从指定NVR(NetworkVideoRecorder)的IP地址中枚举监控点[3]、从监控点中枚举Track(主码流、子码流)、从Track中枚举视频文件列表、下载视频文件、转换视频格式等一系列任务。OData数据服务:利用开放式数据协议(OData)来借助REST语义通过Web或Intranet公开和使用数据,开放数据协议(OpenDataProtocol,简称OData)是一种描述如何创建和访问Restful服务的OASIS标准。OData将数据公开为可通过URI寻址的资源。可使用GET、PUT、POST和DELETE这些标准HTTP谓词来访问和更改数据。OData使用EDMX(EntityDataModel的实体关系约定),将资源公开为通过关联相关的实体集。计划任务:计划任务借助操作系统计划任务(TaskSched-uler)提供的SDKAPI触发执行周期性的任务。计划任务调度引擎用于触发操作,触发结果发送到消息队列中,实现调度任务与消息队列的松耦合。安全模块:安全模块使用AD支持在内部网络、互联网等不同场景实现统一的认证方式。Datazen数据可视化技术:Datazen是微软专业移动端数据可视化框架。
2.2.2物理拓扑
通过数据采集汇总分布在各省市制造基地产量数据及监控视频数据到集团总部,开发成管理层需要的各类经营管理报表,通过手机、电脑、大屏等多种途径展现。
2.2.3应用场景:管理层开例会
管理层传统开会方法是分布在不同省市制造基地数据统计员手工统计汇总各每条生产线日产量报表,然后通过邮件传递至公司集团总部,集团总部数据统计员再做统一汇总成早会需要的多种不同类型报表,然后大家需要集中到指定会议室开会;使用移动APP后管理开会无需各制造基地汇总报表,只需登录APP或者PC版报表即可,管理层人员随时随地开会,并可以通过监控视频掌握生产一线情况。
3结束语
通过数据转换、基本支撑、应用服务、门户展现四个层次架构设计并通过.Net技术平台及Cordova,Ionic技术实现移动经营管理及生产监控的效果,对于企业信息化大数据规模及工业4.0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邹士敏 单位: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
参考文献
[1](美)卡梅隆.SQLServer2008分析服务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翠萍.移动Web开发从入门到精通(基于HTML5+jQueryMo-bile+PhoneGap).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3]卓力,张菁,李晓光.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