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经营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管理与决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随着国内外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生存环境的不稳定性增加,经营风险随之扩大,而通过经营分析能够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和应对风险。文章基于企业内部使用者的角度就经营分析如何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经营分析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经营分析对管理与决策的作用;然后结合经营分析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的实务,研究发现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各项问题探讨了相关对策措施。文章对于企业提高经营活动分析效率,发现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的问题,挖掘企业经营活动潜在的机遇,为企业平稳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经营分析;业财融合;管理与决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企业管理者正面临着新的管理与决策挑战,大多数管理者开始逐步认识并重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从而对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但是目前许多企业经营分析工作还停留在数据的表象上,经营分析未能深入到企业业务活动中,抓不住重点,及时性也不够,导致经营分析在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时的作用力倍功半。文章通过对经营分析在企业管理与决策方面的应用所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做出深入探索,以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一、经营分析内涵解读
经营分析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者角度,以财务报告、预算等相关信息为依据,按照一定的框架思路,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业务进行的分析。其目的是发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内部管理者决策和考评提供依据,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常用分析方法有:连环替代法、因素分析法、水平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
二、经营分析对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作用
(一)经营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炼有用信息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错综复杂,管理者需要在这些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决策有用的信息,除自身需具备丰富的决策经验外,往往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提炼信息。一份以结果为导向的高质量经营分析报告可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清晰可靠的信息,助力企业高效配置资源,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二)经营分析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运营过程中需面对来自内外部不同的经营风险,如何把控经营风险是每一个管理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实务界会有这样的情况,XX月利润变动异常,分析结果显示动力费用偏高,业务部门检讨发现电费异常,检讨发现是C车间停车设备空转,C车间检讨是当班人员交班时未做检查,公司检讨结果是车间缺乏交班检查制度体系保障。类似这种情况在许多企业很常见,看似正常却又蕴藏着因果关联,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隐藏着一些不确定的风险。一份以过程为导向的高质量经营分析报告有助于管理者了解问题的根源,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三)经营分析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
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导航仪,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涵盖的内容有:行业研究、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年度全面预算、经营分析、考核激励。其中行业研究和战略规划属于企业的战略,经营计划、全面预算、经营分析、考核激励则属于企业的战略执行。事前预算管理、事中经营分析、事后绩效考核与激励,可以看出经营分析在企业战略执行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对年度全面预算执行调整的依据,还是绩效考核与激励的过程控制依据,而且也是对年度经营计划和战略规划进行完善的信息反馈源。因此,经营分析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三、经营分析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时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分析认可度低且架构体系不完善
首先,目前企业对经营分析的认可度较低。许多企业都比较重视经营分析,管理层希望经营分析帮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般都是采用召开月度经营分析会议的形式,可现实往往是经营分析会议只是例行会议,参会人员只是走走过程,起不到会议应该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分析会议的内容过于偏向财务领域,过于强调专业术语,让与会的非财务人员感到尴尬,会议的组织者经常陷入孤芳自赏的处境,经营分析得不到业务部门和管理层的认可。其次,经营分析架构体系不完善。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是进行经营分析的基础。实务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财务或业务的数据错误,诸如收入漏计、物流费用重复发生、应当资本化的成本费用做成了费用化,导致企业的经营情况异常,其原因是日常经营中缺少数据质量分析。例如,某企业在看到近几年同行业竞争者纷纷进军海外市场,于是也向海外进行大规模投资建厂,结果导致公司运营陷入不利局面,其原因是缺少经营环境分析、经营前景分析,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发展前景评估不足。以上情况主要是企业经营分析架构体系不完善。
(二)经营分析依据基础不完善
实务中,很多企业在做经营分析的时候往往依据基础是不完善的。首先,经营分析未能把握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痛点问题。经营分析通过对经营数据的解读,来诊断企业运营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如果这个过程不能拿捏准问题的痛点,管理者将无从对症下药。其次,数据分析不到位,厘不出问题头绪。一般经营分析汇报资料常见的描述语,诸如,报告期内公司利润下降了30%,主要因为营业收入下降了20%,费用增加了10%。这种有数据、有理由的分析乍一看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细想想,分析报告并没有告诉我们收入是什么原因下降了,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费用在上升,这是典型的数据分析不到位,问题头绪没厘清。再次,经营分析粗枝大叶,不能量化。仍以利润下降为例,实务中我们见到的原因分析,如报告期因市场竞争加剧,公司营收出现大幅下滑,利润降低。这样的分析我们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性描述。对于内部管理者来说,这种粗枝大叶的缺乏量化指标的宽泛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帮助。最后,经营分析中工具方法运用不足,往往造成分析缺乏科学性,完整度不够。以上经营分析中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分析的依据基础不完善。
(三)经营分析信息不及时,信息化工具水平落后
首先,经营分析的信息滞后。通常情况下,经营分析报告提交至管理者基本都是在月度中旬之后,根据经营分析报告获取的决策信息一般是在下一个经营周期调整实施,经营分析信息滞后,信息价值无法及时体现。其次,经营分析信息化工具水平落后。实际工作中,分析人员在深入分析业务问题时,业务数据散落在各个部门,数据收集困难,系统中很多数据达不到所需要的形式。整理、转换业务数据耗费大量时间,数据准确性无法保证,信息化工具水平落后严重制约经营分析信息传递的时效。
(四)经营分析深度不足,业财融合度不够
经营分析的深度不足,对业务的指导性不强。很多企业的经营分析报告是参照财务分析报告的方式,按照固定的模板套填数据,计算指标。而事实上经营分析相对于财务分析,二者在分析方法上虽有共同之处,但分析目的却不尽相同。如果经营分析仍停留在财务分析思维层面,往往思维受限,常常会抓不住重点,就会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经营分析深度不足的问题,并且分析提出的改善建议过于笼统也无法落地执行。其原因主要是财务分析人员不了解业务,缺乏必要的财务与业务的融合,以至于出现财务的信息业务不懂,业务的需求财务不解,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
四、加强经营分析对企业管理与决策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经营分析认可度与架构体系建设
首先,提高企业经营分析认可度。经营分析要发挥其在经营决策中的指导作用,其认可度需要得到保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管理者将经营分析会议的重视程度拔高为公司A类重要会议议程,由总裁办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并对此会议有质量的要求,从而促使分析人员提升分析质量;第二,重视分析人员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内部培养及外部引进专业性的经营分析人才;第三,经营分析列示的问题改善情况纳入公司会议追踪议程,形成闭环处理。前后期的经营分析报告应相互呼应,上期的任务在本期要有完成结果,报告中有明确要求,问责时就不会推诿扯皮。其次,要健全经营分析架构体系。经营分析是企业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整体框架设计需要从企业战略高度着手,分析体系要围绕宏观环境分析、中观行业分析、微观战略分析展开,同时以实际经营活动的责任中心为绩效单位,按照成本中心、销售中心、费用中心、利润中心、研发中心等业务划分,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施必要的考评奖惩,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形成互动。
(二)完善经营分析依据基础
首先,经营分析需要把握重点,分析到位,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比如在进行利润降低业务原因分析时,更清晰的书写方式参考:“由于X市场推广受阻,导致A产品销量下降20%,进而造成毛利减少××万元,X市场推广受阻的具体影响因素有1和2,对策措施有1和2”。把数据对应的业务动因展现出来,分析报告将会更有实效。其次,经营分析要尽可能量化业务数据。通常业务部门的数据存储并没有财务专业,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获取业务的数据,给经营分析量化带来难度,因此需要强化对业务数据的采集制度建立。最后,经营分析需要科学运用分析工具方法。比如在做产品盈利分析的时候,不仅能着眼于获取的成本信息、价格信息等内部资料,而且要结合对产业环境的分析,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分析,替代产品的分析,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分析,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分析,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等展开必要的分析,避免经验分析信息不全,影响决策;在做销售业务分析时,需要依据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结合波士顿矩阵四象限图,区分识别问题产品、明星产品,规避产品市场定位失败风险。在做研发业务分析时增加对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真实还原产品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
(三)提升经营分析及时性与信息化水平
当前许多企业的经营分析仍然依靠EXCEL和人工编制的PPT报告等形式进行,不仅费时费力,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的及时性都难以保证。随着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信息工具也在不断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首先,企业应当加强信息方面的建设,打通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共享共通,发挥大数据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可以引入一些前沿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减少人工投入。比如,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上利用RPA机器人,实现24小时的数据实时收集,可大大减少人工投入,提升数据处理时效。在分析工具上可使用BI实现数据实时、多维度动态展示,对异常的数据可以实现数据深层次的挖掘,直至找出异常原因。这些新的前沿信息工具应用到经营分析中不仅可以提升分析的及时性,也将打破传统经营分析的周期,实现实时、动态、灵活的数据展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精准决策。企业应当在信息化方面加大投入,借助这些新信息工具和方法提高经营分析质量。
(四)加深经营分析深度与业财融合
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传统的财务账务处理会计人员将逐步被淘汰,新型的财务管理复合人才将是主流。一份接地气的高质量经营分析报告不仅能够用数据说话,而且还要能够用业务的语言讲述财务的故事,这就对分析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分析人员既要懂财务,也要懂业务,分析人员必须加强对业务的深入了解,融入业务。其次,分析人员要打破传统的思维,不局限于眼前,分析时多想一步为什么?做成本核算要了解制造工艺,熟悉技术BOM,做资产管理需要了解设备性能、设备产能等。只有真正将业务流程制度与经营分析相结合,才能发现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背后动因,改善建议才能切实可行。
五、结语
经营分析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经营分析是企业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整体框架设计需要从企业战略高度着手,按照科学的框架思路,采用合适的工具,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打造财务与业务的融合,显差、找路、配资源,实现经营分析的目的。随着新信息技术呈爆炸式增长并逐渐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信息技术正在引领制造企业向着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领域发展。企业如何在经营分析中积极引入先进的RPA、BI等信息技术分析工具,充分挖掘利用大数据的价值,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共享融合将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张俊 单位: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