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房地产经营管理实训基地建设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变,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存量房的检测与监测、智慧物业管理等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剖析高职房地产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专业内涵的进一步拓展,二是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房地产专业;专业内涵拓展;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
在我国,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1]。高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目前主要是面向物业企业、房地产营销企业及相关房产评估、交易企业的房地产投资开发、营销策划、物业服务、销售、估价等岗位,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相应岗位能力要求从房地产的策划、营销、估价逐渐往存量房市场的检测与监测、不动产的保值与增值、智慧物业管理、智慧园区招商、大健康、居家养老等方向发展[2]。传统的学校教育培养模式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出现落差,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更新也逐渐跟不上时代变化。因此,高职房地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专业内涵需要进一步拓展,二是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剖析以上两大问题。
一、专业内涵拓展
从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来看,在传统的中介服务岗位基础之上,通过增加专业方向的形式,更有针对性地培养智慧园区管理、存量房屋检测等方向的人才。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将不同的专业方向以模块化课程的形式供学生选择,每个模块中包含4~5门专业拓展类课程。通过专业拓展类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建设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以,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课堂,其建设具有必要性。同时,实训基地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主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实训基地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可以探索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
(一)契合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3]的颁布,明确指出产教融合双元育人是推动职业教育向高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鼓励职业院校自主建设或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以支持专业建设和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该项政策的出台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该意见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探索,这在政策上保障了社会资本在教育领域可以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也为高校与企业开展“双元育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5]。
(二)促进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6]。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校企混合所有制的实训基地可以基于真实项目来锻炼学生,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培养模式,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纳入实训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并且通过真实项目实训产生生产价值,实现校企共赢,通过融合式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7]。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双主体育人的需要。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培养应用型、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一线人才。在“现代学徒制”语境下,通过实训基地管理双主体、施教双主体、考评双主体的方式,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对于改变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实践环节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具有现实性意义[8]。
(四)推动房地产专业紧跟行业发展的需要。要想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必须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为了进一步释放合作双方的潜力,混合所有制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一方面实现学校实验、实训提档升级,推动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的人才能紧跟市场需求,实现人职匹配,集中优势力量投入重点发展领域,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
三、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初探
(一)建设基础。首先要做好合作企业的调研与选择。“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求企业管理理念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强、业务合作广泛,还需要企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才培养意识,对校企合作的意愿强烈[7]。因此,在企业的选择上需要经过详细的前期调研、考察和洽谈。在大量的走访和洽谈基础上,我校最终选择与浙江兴红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红检测”)就建立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达成一致。
(二)顶层设计。我校与兴红检测联合成立“建筑工程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研究院下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检测治理技术研究所、检测职业资格培训中心三个内设机构,务实推进校企合作,打造建筑工程检测行业集“实践教学、教师培养、人才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研究院。
(三)建设目标。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共同成立的“建筑工程检测研究院”平台,重点围绕“体制创新、资本融合、运行管理”等方面,共同探索成立“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工作,将其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工程检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并发展成为产教融合发展的示范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合作内容。1.共同开展生产性实训,提升学生顶岗能力。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生产实训,采用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模式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企业根据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岗位,支付其实习岗位补贴。企业在学院设置奖学金,校企双方共同评定后,由学院发放给实践学生和指导师傅。2.探索混合所有制基地建设,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其中学校主要投入部分设备使用权,企业主要投入基础设施、部分设备以及基地基本运行费。双方产生的收益分配等事项由双方依据“一事一议”的原则另行协商,具体细则可另行制定。3.共建科研创新平台,开展技术工艺研发。根据企业发展需求确定研究项目,以校方先进设备和专业师资为纽带,合作成立产学研平台,让企业的工程师、高校师生都参与到科研项目开发和应用中来。双方共同开展的研究项目,相应的研发经费由企业投入,学校投入相应的人力资源,双方共同以项目为驱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4.实施双向订单培养,创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学校学生为生源,根据企业要求,定向培养,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储备;二是企业员工为生源,根据企业要求,完成企业员工基本技能、基本素质要求等前期培训,为企业员工培训缩短时间,节约成本。5.共同开展行业职业培训,助推行业转型升级校企共同与行业协会、大型企业联合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训,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校企合作开发基于新工科、物联网、智慧型相结合的行业重点职业技能领域证书,助力协会开展社会服务。
(五)管理运行模式。双方成立实训基地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章程与规章制度,领导小组按照章程和规章制度,指导实训基地开展工作。小组成员由双方委派或推荐,经双方同意后产生。为充分发挥企业在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中的优势,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人员担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实训基地发展规划的制定、经费的预算、决算审核及其他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决策。重大事项包括但不仅限于涉及模式及规模重大调整,重大建设项目或支出,资金缺口筹措,基地解散与清算事项,人才培养、教学、课程和实践体系建设的重大规划,基地用人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审计制度等。总之,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校、行、企三方的深度合作,其基本的建设模式如下图所示。
四、结语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的指导方针,根据我国高职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在更深层面进行产教融合,开展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将传统的办学模式革新为校、行、企共同介入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推动院校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校企双元育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企业发展、技术研发、创新创业等多项目标[9]。
作者:姚赫男 应佐萍 曹仪民 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