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林区森林经营管理类型指标体系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通过系统分析林区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2个层面的因素,构建了小陇山林区经营管理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组织划分了小陇山林区的经营管理类型,并提出了各经营管理类型的森林经营策略,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供借鉴。
1研究区概况
小陇山林区地处秦岭西段,甘肃东南部,总经营面积82.6万hm2,林地面积69.3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55.6hm2,森林蓄积4317m3,森林覆被率为66.9%。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的甘南高原-岷山、黄土高原的六盘山和秦岭的交汇处,气候属温带南缘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是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植物基因库,植被类型主要有栎类林、油松林、华山松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等。已查明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224科,945属,2700多种[1]。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局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面积16.9万hm2,其中人工造林8.7万hm2,封山育林8.2万hm2,通过森林资源保护和公益林建设增加森林面积18.57万hm2,增加森林蓄积1546万m3,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据统计,全局林业建设共吸纳当地农民用工200多万人次,增加农民收入2.6亿多元,有力推动林区群众脱贫工作。但是,制约森林经营和质量提升的不利因素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没有划分经营管理类型,不能很好地实现分区施策、分类经营。为解决这个问题,以二类调查为基础数据,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通过系统分析林区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2个层面的因素,构建了小陇山林区经营管理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旨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通过管理类型划分来实现林区分类经营管理,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质量提升[2]。
2经营管理类型组织
2.1经营管理类型组织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区位,生态遭受破坏和恢复的难易程度等情况,对全林区的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构建了以下指标体系。
2.1.1生态重要性划分指标
根据林区内受保护对象或区域的重要性确定生态重要程度,分为极端重要(A级)、非常重要(B级)、比较重要(C级)、一般(D级)4个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
2.1.2生态脆弱性划分指标
将林地以坡度、坡向、植被盖度、裸岩率、农田分布特点4个指标将林地划分为:极端脆弱(1级)、非常脆弱(2级),比较脆弱(3级)和一般(4级)4个等级。
2.2经营管理类型组织方法
将生态重要性按极端重要(A级)、非常重要(B级)、比较重要(C级)、一般重要(D级)横向排列,生态脆弱等级按极端脆弱(1级)、非常脆弱(2级)、比较脆弱(3级)、一般脆弱(4级)纵向排列,形成4×4矩阵,组合为16个小区,分别按照保护等级由高到低、经营强度由弱到强的原则组织4个经营管理类型组[3]。
2.3经营管理类型组织结果
严格保护类型组包括A1、A2、B1、C1、D1,面积68221.8hm2,占12.3%;重点保护类型组包括A3、B2、C2、A4,面积285796.2hm2,占51.4%;保护经营类型组包括B3、B4、C3、D2,面积144276.6hm2,占25.9%;集约经营类型组包括D3、C4、D4,面积57898.5hm2,占10.4%。
3经营管理策略
3.1重点保护类型组
以维护生态安全,防止自然灾害,改善脆弱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等为主要目的,限制更新采伐,禁止主伐。可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局部地段可采取轻度的抚育间伐等培育森林。
3.2保护经营类型组
在不影响生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兼顾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在充分发挥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开展保护性经营,采育结合,培育优良乡土树种,形成复层、混交、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价值。可采取抚育间伐、林分择伐、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培育森林。
3.3集约经营管理类型组
在确保生态安全前提下,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实行单株定向培育、集约经营。以木材市场为指向,采取幅度较大的抚育间伐、林分择伐、经济成熟采伐更新等商品林培育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振亚.小陇山林业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102-106.
[2]郑小贤,董乃钧,张平,等.编制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原则方案的几点体会[J].林业勘查设计,1999(4):32-34.
[3]国家林业局,LY/T2007-201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S].出版地不详:出版社不详,2012:1-16.
[4]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森林经营方案(未出版)[Z].2012:22-24
作者:张晓阳 樊嵘 姚雪刚 单位: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