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今时代对铁路运输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铁路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现有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铁路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分析了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注意事项,并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
自古以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可谓是地大物博,矿藏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势在必行。铁路作为5大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有其得天独厚的运输优势,具有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不受天气情况等的特点,是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平衡发展的重要力量,故进行铁路改革势在必行。
1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近几年,我国铁路在取得很多运输成就的同时,仍旧存在很多体制弊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铁路运输不断扩大运量、提高单位运力、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等。在这种背景下,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渐渐暴露出来。
1.1运营模式方面
众所周知,铁路建设涉及面广,前期投资成本巨大,后期运营技术和维修方法需要专业化人员,资金回报期较长,这样的投资回报方式决定了铁路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但是,铁路作为5大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交通运输物流经济的范畴,具有相应的市场价值和市场意义。目前,铁路运营的一个弊端就是铁路的自然垄断性和铁路的市场经营功能交织,导致铁路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尚未确定。铁路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明确,在影响铁路经营效益的同时,还会造成从业人员冗杂等问题,也相应地减慢了铁路的发展速度,延长了铁路投资成本的回报周期。此外,由于市场定位不明确,我国铁路存在价格不合理、交通运输量不稳定、服务意识差等问题,不利于提高我国的铁路运输质量。
1.2管理模式方面
在管理模式方面,由于铁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权责交接不明确,很多业务和管理无法落到实处。目前,我国铁路现阶段继续沿用以前的模式,缺乏创新和新意,效率低下。由于铁路本身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现阶段的铁路运输经营管理存在很多“灰色区域”,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管理也无人进行相应改进。这是我国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中的一大弊端,严重影响了我国铁路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是造成我国铁路运输运营管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1.3经济效益方面
虽然铁路的建设成本巨大,但是承建完毕之后的市场潜力也相当可观,尤其在近几年,随着跨境物流和物联网实体企业的快速发展,铁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铁路运输经营方面还存在很多经济方面的问题。第一,铁路运输经营从业人员冗杂,造成铁路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我国铁路运输经营的效益。第二,铁路运输经营缺少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且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和管理,在市场前景大好的形势下,市场经济收入涨幅不大。第三,铁路运输经营的市场服务意识低下,脱离了运输服务业的本质要求,造成大量的消费者外流。
2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2.1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物联网时代的基础保障。物联网时代的交通运输量是与日俱增的,而五大交通运输方式中,管道运输只局限于液体,海运和空运受天气影响太大,公路运输的成本又太高,因此铁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降低我国的物流成本。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大约占GDP的5%左右,而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5%。铁路由于其本身运输成本低、运量大等原因,在降低我国国民物流成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推动我国铁路运输经营管理长远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降低我国的物流成本和我国制造业的产品成本,同时还能提高我国产品的成本竞争力,对经济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降低全国物流成本,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此外,对于铁路本身,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可以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在弥补铁路本身的缺陷和不足的同时,还能完善铁路的服务体系,进而推动我国铁路的经济转型,有利于铁路本身的“精益”经营。
3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注意事项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产业的重中之重,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在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我国要有全局意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遇到问题积极处理,做好宏观改革和微观调控的有机融合。
3.1理论联系实际
在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利用专业团队对改革的具体事项进行专业化流程分析,力求用最低的代价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我国要注意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我国的国情,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现今的交通运输需求量,切忌脱离实际需求,造成改革过于先进或过于落后。
3.2政策性辅助支持
铁路的前期投资是很大的,而且铁路建设往往关系着国家的交通运输,个别的铁路还具有相应的军事效益或政治效益,其种种特殊性决定了铁路建设离不开政府和国有企业。所以,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注意政策性的辅助配合,要有明确的、详尽的政策性要求,严格区分企业和政府的权力和职责范围。
3.3经济合理扶持
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还要注意有关经济方面的合理扶持。铁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牵扯面广,涉及的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改革过程中不得有半点差池。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要注意改革的经济时效性,注意保障大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通过改革再额外增加铁路相关层面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减小改革的阻力,加快改革的进程和速度,确保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3.4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中的“软实力”,没有人才,就没有高效的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众所周知,改革必然会触及个别层面或者个别人员的利益,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阻力,极有可能遇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局面,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改革的僵局之中。为了防止发生这一问题,改革过程需要优秀的领导人员、优秀的管理人员、优秀的监督人员和优秀的执行人员,可以说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因此,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力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4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劳永逸就可以做到的。在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曲折道路上,我国要注意循序渐进,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统筹兼顾各个层面,做到“宏观调控”“微观完善”,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
4.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一块“硬骨头”,难“啃”至极。要想“啃”好这块骨头,一定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支撑,尤其是“复合人才”队伍。当今时展迅速,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有远见的人才“进言纳谏”,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提供合理化、专业化的意见,需要管理人才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同时,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还需要引进那些有领导能力的人才,在宏观上控制整个局面。上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每一步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人才参与。所以,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一定要重视“人”,重视人才的重要性,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扩充。
4.2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我国铁路相对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各方面仍有待提高。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有很多有关铁路改革顺利实施的案例,我国个别城市个别铁路沿线整改有的也初见成效。在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我国可以多多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成功的举措或深入原因,抓住国内外成功改革案例的内在本质,然后应用到我国的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中。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上,我国要结合具体国情,注意理论结合实践,积极采纳专业人士的建议,注意做好前期的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准备工作。
4.3注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铁路是一个运输部门,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运输服务部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工具的舒适性和服务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要注意提高铁路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铁路部门要注意增强铁路运输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积极开发有新意的铁路运输衍生服务,为旅客提供相应的舒适体验。同时,铁路部门要注意提高铁路的正点率,重视旅客的售后投诉或者合理化建议,重视细节方面的处理,渐渐由“粗犷式”经营模式向“精益型”经营模式过渡,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结语
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任重而道远”,其改革涉及层面多,触及利益复杂,改革阻力可想而知,即便如此,我国还是要迎难而上,披荆斩棘,为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最后,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晓洁.新常态下中国铁路运输经营发展研究[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5(3).
[2]王连春.关于铁路运输经营内涵式发展的对策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8(1).
[3]厉国权.铁路运输经营与管理所面临的体制创新和课题[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1).
作者:王华清 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车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