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双高计划建设下高职学生分类治理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业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因此以“双高计划”为引领,对接产业发展,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加大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成为重任。高职百万扩招政策出台,生源结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高职学生分类治理迫在眉睫。为此,高职院校应瞄准非传统学习者特点,以“双高计划”建设要求为指引,改革创新招生考试制度、教学管理模式及考核评价机制,助力其成长为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扩招;非传统学习者;分类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1]2019年初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首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提出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的目标[2]。2019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教育要扩招100万,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3]。职业教育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应该说高职百万扩招政策的出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推出,正是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职教20条”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4]。此次扩招是我国高职教育首次大规模招收非传统社会考生,面对多群体生源的分类治理仍是较新的概念,很多经验仍在积累,高职学校应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分类治理办法,持续深化改革,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对高职学生分类治理的迫切需要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5]”,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人才市场上却积聚了大量待岗待业人员和急需转岗的在职人员,他们或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或因产业转型升级而面临市场淘汰。出现“有人无岗”“有岗无人”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培训的结构调整尚未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导致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需求不匹配,[6]而现代职业教育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不足,则使教育供给与就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高职百万扩招不但能满足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多个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极大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也将有力地促进受教育者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3],有利于缓解当前适龄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企业招工难的困境,为扩大高职教育规模提供更有力支撑,是解决我国由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造成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此次高职扩招向社会敞开了高校的大门,使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阶段。在校生人数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生源匮乏的局面,为其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招生范围扩大,非传统生源不断涌入,生源结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而扩招仅仅是一个开端,在终身学习观念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不同学历背景、年龄结构的非传统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和原有的高中或中职毕业生一起接受职业教育。他们与传统生源相比在文化基础、学习时间、就业需求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如何确保经由“高职扩招”涌入的非传统学习者的培养质量,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为切实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长成才,实现扩招带来的人才红利,高职院校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要,建立完善的高职学生分类治理制度迫在眉睫。
二、了解非传统学习者的特征是完善高职学生分类治理的基础
高职院校一直以来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发展重点,主要招收学龄段高中及中职毕业生。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背景下,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推出,更多需要学历层次及技术技能提升的人群将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了解非传统学习者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精准对接他们的学习需求,将为高职院校在新时代实现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退役军人
在这几类非学龄段社会生源群体中,退役军人年龄相对较小,大多未婚未育,家庭负担不重,可以做到全日制上课;由于国家政策对退役军人就业有一定的帮扶和优待,退役军人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但他们缺少地方工作经验,在军队中习得的专业技能与职场所需的职业能力不匹配,也使得退役军人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应考虑退役军人的现实需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创业,从而促进其实现自身价值,有效释放出退役军人的社会人才红利。
(二)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
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人群年龄相对较大,其中大部分人很难满足全日制在校上课的要求,需要工作和学习同时或交替进行;他们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比较复杂,生活负担较重,经济压力大,急需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对于专业学习有切实需求;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社会经历、职场经历,自我发展意识强,学习目的性强、积极性较高,但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基于现实的困难,这几类群体的生源更可能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缺课或中断学业,所以,如果学校能够提供更人性化的学习和就业指导,更灵活便利的教学安排,以及更丰厚的奖助学金,应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职业技能的提升和更高质量就业。
(三)企业在职人员
除高职扩招政策重点提到的几类人群外,一部分急需转岗转型提升学历的在职人员也将成为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他们与其他几类人群最大的区别是,通常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一定经济来源和保障,具备相当的社会和职场经验,在相关领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因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知识、技能、学历都急需更新与提升。这部分在职员工希望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岗位技能,改善就业现状。将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及部分企业在职人员纳入到生源中来,是高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此次扩招真正吸纳到的非学龄段社会考生却只是少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受限于自己的年龄、生活实际和既有学习经验,对扩招持观望态度;有些被录取后,则因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条件所限,最终选择放弃。由此可见,探索建立适宜的招考方式、教学管理模式及考核评价方法是保证扩招政策顺利实施,促进弱势群体就业能力提升,为产业升级输送更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道路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高职学生分类治理的思考
高职院校要以“双高计划”建设要求为标准,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面对多类型生源,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从招生考试、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深入思考,努力做好高职扩招政策的落地落实,将学生培养为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满足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需要。
(一)建立健全面向非传统学习者的招生考试制度
1.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分类开设招生专业。学校可依据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不同类型生源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专业招收非学龄段社会考生。这部分考生往往文化基础薄弱,动手能力较强,对就业有更迫切的需求,因此轻理论、重实操、强技能,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能够匹配以往知识经验、专业就业率对口率高的专业将更具吸引力。学校依据不同群体特点,可单独设置专业,单列招生计划,例如,针对退役军人开设安全保卫、空中乘务、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针对下岗职工可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服务类专业。针对农民工可开设建筑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园艺技术等专业;针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则可开设适应农村基层管理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等。2.创新招生考试形式和内容。生源类型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多样化、差异化,这也意味着在原有招生标准下,他们很可能会因不能满足既定标准而失去学习机会。[7]各地高职生源数量差异较大,高职扩招不意味着无条件的降低门槛,而需要各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建立适当的分类选拔机制,完善招生标准和规程。《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对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采取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8]各校在实施招生考试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邀请企业参与面试,通过面试即与学生签订学徒制协议,实现招工和招生同步进行。除普通社会考生外,大力开发现有合作企业资源,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报考。在职业技能测试中,对考生原有知识技能水平进行评定,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经历、实践经历转换为技能测试分数,纳入总成绩。利用成熟的职业倾向测验进行职业适应性测试,选择兴趣、能力与职业匹配度高的考生进入相关专业学习。根据技术技能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群体考生特点,分类确定录取标准,择优录取。3.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针对生源较少的地区,高职院校可以探索“注册入学制”,采取“自主申请”“审核入学”的方式进行招生,报名审核通过即可注册入学。注册入学每年可设置两次报名,春秋季各一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就业优先,对有用人单位预订和已签订用工合同者可优先录取。
(二)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1.提供多层次多类型模块化课程,精准匹配差异化需求。不同类型的生源起点不同,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对基础薄弱学习力较差的学生,高职院校宜提供部分“大学先修课程”和“学习力补偿课程(如阅读、英语、数学、逻辑分析)”,使之在正式进入专业学习前达到相应水平。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打破固有学科壁垒,按专业群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不同课程模块按类别及相互衔接的顺序分层排列,形成一个可供选择的阶梯式课程菜单。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和既有知识技能水平,按序按需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定制专属课程表,以适应产业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实行1+x证书制度,将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书证融合。帮助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能力等级证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2.灵活运用单独编班和插班学习等不同人才培养方式分类培养。高职扩招所面向的社会群体年龄跨度、生活背景差异较大,大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往往在家庭中承担较多的责任,有一定家庭负担。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能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拥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好学习与工作、家庭的关系,是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基于此,对未就业学生宜采取单独编班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入学即入职;而对已就业学生可采取更为灵活的插班学习、走班学习的培养模式,更具便利性。实施弹性学制,学生可自行选择修业年限,规定时间内修满所需学分,准予毕业。3.全面推行校企双主体育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联系行业内优质企业资源,合作开展订单班或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为不同项目量身定制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9],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采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共同深入指导,采取业余时间理论学习与工作时间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单独成班的现代学徒制学生可分批次集中在校学习理论课,对生源集中的企业,学校可以送教上门。走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属课表与全日制学生同班上课,或选择线上课程自行完成学习。4.多样便利的课程安排和学习方式。非学龄段社会生源因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很难在学业上分配足够的精力,如在教学安排及上课方式上有多种选择,使学生能充分打破学习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有助于非传统学习者更好地完成高职学业。学校可设置部分周末课程,方便工作日无法正常上课的学生;也可以提供部分在线课程及线上教学资源,学生可利用闲暇时间于网络平台上自行学习,按时按规完成作业及考试,即可取得相应学分;或者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每门课除传统课堂教学外,将老师上课的过程录制下来,上传至公共学习平台,或利用直播方式实时分享,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上课,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无缝对接。支持学生课堂学习、移动学习、网络学习和多种方式的灵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5.采取导师制培养,为学生学业就业提供保障。对非学龄段的社会生源来说,由于他们大多半工半读,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需兼顾家庭和工作,很难将生活重心放在校园。为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应为每名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未来就业提供帮助。导师应因材施教,为不同生源类型、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规划个性化学习方案,强化对非传统学习者的学业辅导。规划学习路线图,确保学生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保持一致。在不同时期提供相应的生涯指导,协助学生安排实习、求职、就业。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1.加强过程控制,评价手段多元。一是强化过程性考核机制,尤其对于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的课程,要坚持对学生课堂参与、作业、实践和考核的严格记录和监控[10]。可设计若干单元测试,前一单元成绩合格方可继续学习,以此监督学生学习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二是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考试、素质评价、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对不同类型生源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开展个性化考核评价,例如针对文化基础较薄弱的群体,可以减少论文及纸笔考试,增加实操类考核,对于沟通能力强的学生采取演讲展示类考核等。三是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除传统的教师评价外,还应邀请合作企业的师傅和领导参与到学生的考核评价中来。2.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一是明确学时转换标准,建立校本“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可查询、可积累、可转换[11]。扩大课程置换、学分认证的灵活度,依托相关学科资历框架,建立各类学习成果认定标准、学分标准、学分积累和转换机制,对学生的非学历教育经历、从业经历、创业活动、职业技能证书、技能大赛奖项、在企业中所获荣誉等,按照一定程序实行学时转换,达到要求可免修相关课程,获得学历教育学分[12]。二是建立开放性毕业质量标准,实行弹性学制。在2-6年内,学生可自行选择个人修业年限。扩大课程选择范围,学生可根据自己时间安排选择相应课程,并将其他学习经历灵活转换为学分,修满规定所需学分即可毕业,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
作者:武岳 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