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研究(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教育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

摘要:针对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本文尝试引入了现代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探讨了其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和具体应用,希望能提供有益的借鉴及启示。

关键词:激励;民办高校;教育管理

民办高校在生源基础、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如何保证学生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学生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勇于探索,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而对现代管理学中激励理论的借鉴与应用,则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1激励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激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心理过程,其含义是应用某些方法和措施持续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具有内在的动力,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1]作为热门理论,激励的方式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成为了系统性与操作性兼备的理论体系。根据激励侧重点的差异,一般将其划分为三大学派:内容型、过程型以及强化型。内容型激励学派注重探索人们各种行为方式的诱发动机,代表为马斯洛,其“需要层次理论”广为人知。[2]过程型激励学派的着力点在人从有想法到付诸行动的心理变化,代表为弗鲁姆,其“期望理论”同样著名。[3]强化型激励学派重点研究通过强化刺激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改造和修正,代表为斯金纳,其“强化理论”也为一些学者所推崇。[4]经过近年来的持续研究,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以上三种理论各有所长,但也有不足,具体实践过程中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使用此三种理论,才能实现较好的教育管理效果,于是“综合激励模式”应运而生。总之,激励已成为系统理论,已不局限在简单物质刺激,而是着眼于满足各种需要;也不囿于泛泛的激励,而是强调有的放矢的靶向型激励;更没有止步于激励的基础研究,而是进一步延伸到激励全过程的具体细节动态变化研究。

2激励理论于民办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价值

2.1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网络时代数字化的到来,广大学生在网络及社交媒体上难免受到灰色阴暗的、扭曲编造的、消极颓废的一些文化理念、行为模式等的冲击,由于涉世不深,缺乏判断力和定力,在思想上及行为活动中存在一些迷茫。而运用激励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拨开迷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坚定在党领导下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信心。

2.2有助于学生培养乐观进取的态度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不仅在知识升华上,更在人生态度上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举足轻重。由于大部分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就要走向工作岗位,真正融入社会,在此阶段学生持续受到激励,在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得到正面的、积极的肯定,就会形成乐观、进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各种挫折与失败;此外能够通过外界的激励,使其形成感恩心理和外向型人格,乐于助人,拼搏进取。

2.3有利于学生提升真正实用的综合素质

根据“综合激励模式”,因人而异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合理利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与手段,能够在学生中逐渐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使学生为自己的、他人的、集体的进步而受到激励,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工作局面,从而让优秀的跑的更快,暂时落后的快马加鞭,使学生都能够在大学四年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实质性提升,从而增加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今后一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3激励理论于民办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应用

根据激励理论,在工作过程中,笔者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激励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1目标激励,激发学生奋发精神

目标激励是在认真研究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合理的目标,兼顾成才目标和成长目标,并使其对实现目标以后的结果产生憧憬与向往,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方向性提高,在正确的方法和及时的外力辅助下,实现预设目标,得到进一步激励,从而为下一目标而继续努力的良性循环。[5]目标激励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调整。目标设置应有阶段性,既要有任重而道远的远大目标,也要有暂时可望而不可及的中期目标,更要有触手可及的近期目标,从而使目标量化,避免纸上谈兵。在目标制定的具体实施中以下两点应引起重视。(1)个性化。指正确认识不同学年的学生特点和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个体实际的努力目标。例如对于大一学年的新生,应使其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规律,能够独立学习和生活。对于大二学年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夯实各门专业课,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了解考研就业的相关要求,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对于大三学年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上精益求精,认识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点,逐步明晰就业意向。对于大四学年的学生,要以择业就业为方向,帮助他们设立合理的目标,在职业选择上既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造成就业困难,也不能经历几次挫折就伤心失望,妄自菲薄,使他们真正做好就业前包括心理在内的各项准备工作。(2)内需性。指设置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每个学生都是不可替代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和成功,因此每个学生对自己在内心中都是认可的,都希望把自己的能力和才能发挥出来展示给大家,从而得到认可的冲动和内在需要。在目标的设置的过程中,要探索如何用目标设定将学生这种内需性激发出来,使此目标契合学生的内在需要。目前一种有益的做法是尝试引导学生参与目标的设定,通过平等交流,使其既感受到尊重,又能有机会按照内需规划自己,从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产生不竭的动力。[6]

3.2模范激励,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模范激励就是选取正面的先进的向上的优秀人物的事迹、品质、言行来激励、触动、改变人,使其成为同样优秀的人。事实上,青年学生是充满热情和活力的群体,他们历来乐于学习,乐于与外界沟通,善于模仿。在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通过模范的激励作用,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模范包括杰出人物?教师示范等。(1)杰出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年学生能够因为娱乐传媒的影响去追星和选秀,成为娱乐明星的粉丝,他们就更能够在科技先锋、劳动模范、道德楷模、英雄人物的激励下去弘扬主旋律,积聚正能量,成为正面典型的追随者。教师要加强对正面的、主流的、先进的人物的宣传力度,不仅要在课堂上宣讲,更要在网络上建立推送平台,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表现方式,寓教于乐,使这些人物在高大的同时更接地气,使他们的形象鲜活生动,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心弦,使其产生共鸣,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激励效果,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教师示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老师,要德才兼备,不仅要学高为师更要身正为范。学生对老师是怀有期待的,他们在时刻观察着老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老师的为人处世。因此,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善良的品行影响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老师,从而以老师为模范激励自己。学业知识是要通过讲授的,而道德品质则是通过以师为镜无声中塑造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当老师的高尚师德为学生所认可的时候,就会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实现不用老师去批评指正,学生自己就会自觉规范。

3.3精神激励,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精神激励即通过不同手段,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影响,使其达到共鸣并付诸行动的过程。有心理学家甚至把精神激励视为最有效的激励,认为人的内在潜力只有通过精神激励,才能使其达到释放甚至爆发。要注重师生间的良好交流,通过定期的交流逐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向老师敞开心扉,实现表面服从—认同—践行的飞跃。作为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付出真情和温暖,以此感召学生,从而达到精神激励的效果。(1)关爱学生。情感激励的基础是时刻关心爱护学生,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充足的激励。比如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要不吝惜祝贺和鼓励,及时使学生“春风得意马蹄急”,使他们能“更上一层楼”;当学生受到挫折和遭遇不幸时,关心和帮助更要及时,做到“好雨知时节”,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重整旗鼓,使他们能“迈步从头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在物质上要扶贫,更要注重精神上的鼓励,使他们知道物质上的贫困只是暂时的,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得到改变,尤其要树立平等观,让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尊自强自信。(2)尊重学生。青年学生的自尊心很强,要注重对他们的尊重。要及时把握学生对尊重的需要,给机会、给资源、给平台,辅以恰到好处的激励,使学生把自己当成知己和伯乐,使学生形成老师已是伯乐,自己必是千里马的原动力,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意见、为自己解释辩护的权利,使学生乐于跟老师交流,在彼此尊重的交流中弥合分歧,形成共识。另外,在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人发展的意愿,使其乐其所学,学以致用。以上几种激励方式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集体激励与个体激励、外界激励与自我激励综合运用,保证激励达到最佳效果。总之,在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运用激励理论,施以恰当的激励方式,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普峰.高等独立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

[2]郭马兵.激励理论评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6).

[3]王昌盛.试论激励理论在军队管理中的应用[J].学理论,2009(20).

[4]邹娟,刘强,邹兵.应用激励理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5]张正.论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6]许明箫.以教师期望效应为基础激励高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

作者:李婧崴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第二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优化途径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可以依靠大数据对学生的一切动态进行及时掌控,但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认为高校要加强对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并积极构建大数据平台,全面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管理;互联网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谓迅猛,对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互联网每时每刻都在传输着大量且复杂的数据信息,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大数据时代高校又该如何优化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信息化意识

目前,大部分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信息化意识,不能完全掌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技术,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操作都无法进行[1]。与此同时,对于信息化系统不去主动了解和学习,思想上认为学习一种新技术会给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许多教育管理者没有把教育信息化列入议事日程,也未把信息技术与学科建设相结合,而教务主任、教科主任等学校中层干部更没有围绕信息化开展工作,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活动时时冷时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学校领导者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第二,学校教育停留在传统教育技术上,缺少相应的信息化培训平台。第三,学校缺少专业的信息化教育技术人才,使之对教育信息化理解有误,对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教育信息化的操作并不清楚,无法落实。

(二)没有完全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校一部分教育管理工作者思想比较超前,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他们可以将自身的工作方法、观念根据实际需求,利用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部门,还不能完全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与此同时,相关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而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大数据取得明显的提高,但高校在技术运用方面存在着人才和资金的制约,大数据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发挥出来。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

(一)对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

大数据时代,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所必备的工作能力之一。因此,高校要加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技能培训,这一点一定要让教育工作者有充分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地通过组织会议等方式,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持续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力,便于相关工作经验的分享和探讨。接下来,高校在培训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过程当中,也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系统操作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同时,在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引入大数据的理念,需要聘请专业人士对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将大数据深入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队伍中。只有这样,教育管理工作者才可以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以此来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构建大数据平台,全面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当前,伴随着大数据的全方位使用,其价值意义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利用大数据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对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3]。例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学校的大数据平台得到的学生数据,分析可知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判断学生可能出现挂科现象的几率,让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及时与这些学生取得联系,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帮助,切实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再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分析学生校园卡消费情况,了解哪些学生存在经济困难,可以有目的地对其进行帮助。上述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有助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全面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大数据理念的提出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着教育管理工作者缺少信息化意识,没有完全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地对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构建大数据平台,全面发挥大数据作用,这样在教育管理工作过程当中才可能全面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推动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英.大数据时代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7):13-14.

[2]李强,王尊博.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6(11):22-23.

[3]胥文勋.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18-19.

作者:徐斌 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党员数量也逐年递增,每年的毕业生党员也随之增多。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特征,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当前“互联网+”形势下,做好毕业生流动党员动态教育管理的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毕业生党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高等学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集中地,人员流动快速,每年发展大量的学生党员,同时又有大量的毕业生党员流出学校走向社会。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党员可以及时接转组织关系,落实到位并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未完全落实工作的,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造成党员组织关系未能及时接转到位的毕业生党员,就成为流动党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党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将直接影响到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这也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一项新的工作任务。根据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流动党员的管理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和教育为原则[1],而高校作为发展党员的主体,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出口单位,应该在源头上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认真思考、分析总结,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改进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应该承担起流动党员的管理、监督和继续教育的责任,增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提高党员素质。

一、高校流动党员存在的原因和流动根源

1.学生党性观念不强

部分学生党员意识淡薄,不了解党员组织关系的功能与作用,不能自觉在介绍信的有效期内到抬头所开的基层党组织报到,认为介绍信只是一个党员身份的证明,不需要办理手续,以致超过有效期未能及时落实;还有部分学生党员受聘于外资或者三资企业,怕受约束,故意不去接转组织关系,隐藏党员身份,以致介绍信过期或者丢失;还有的毕业生党员一毕业就频繁更换工作单位,组织关系还在办理过程中就已经更换工作单位。组织观念淡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嫌麻烦,未到新单位落实组织关系,长期不向党组织报告,到要用到党员身份的时候才想起来,其实已经自行脱党,后果不可挽回。这些都是思想上不重视、无组织纪律性、党性观念不强的表现。

2.校内教育管理不力

高校二级院系在学生毕业前有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部分院系党务工作者由于自身业务知识缺乏,或者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毕业生党员离校前的教育不够,对组织关系的意义和作用,如何接转组织关系,到新单位后如何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加强自我教育,提高党性修养方面未深入地组织学生党员学习;或者虽然有毕业前的党员党性教育,但是照本宣科,流于形式,没能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未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3.组织制度保障不够

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督查、考核运行机制,比如《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制度》《毕业前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毕业生党员承诺和汇报制度》,以及《联系人经常性联系流动党员制度》等,同时也要尝试探索建立学生流动党员退出机制。对各种制度及时进行监测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构建“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工作机制。但是就目前各高校流动党员制度调研情况来看,制度建设缺乏,并未形成一套有效、可操作的文件,管理工作不成体系,有的高校虽然有部分文件制度,但是执行不够,流动党员管理缺乏力度,制度建立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4.接收单位党务业务不熟

接收单位,特别是三资企业、农村基层党务人员业务知识缺乏,对组织关系接转的程序不熟悉,不按照组织规定接收党员介绍信,收到学生党员介绍信后,不及时将党员信息登记入党员信息库,纳入基层党组织管理,而将介绍信随手一丢,以致介绍信遗失,学生党员本人按照正常程序接转到位了,但是接收经办人弄丢介绍信,没有登记任何党员的信息,没有证明党员身份的介绍信,以致党员脱党。还有部分基层党务人员对持有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毕业生党员,会找各种理由不接收党员组织关系,最终党员将组织关系放在口袋里,成了“口袋党员”,以致自行脱党。

二、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特征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与传统意义上的流动党员相比,区别很大,特征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流动性强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地理上分散,流动的时间与期限有不确定性。大学生党员因就业观念不同以及利益、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因素的驱动而在不同单位之间频繁变动,使得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性非常明显。

2.思想素质高

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都是递交入党申请书,然后通过专业知识考核、团员推优、党校培训、资格审查等环节的层层筛选,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相对来讲他们积极要求进步、对党有正确的认识,综合素质好,出类拔萃,在各方面都能发挥着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政治素质高是他们的特征之一。

3.接受新事物快

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接收新事物快,对外来的各种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能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接受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很强。4.党性修养不高学生党员都是在校入党直到毕业,入党时间较短,接受党组织教育的时间不长,党性修养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对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理论水平不高,不能用理论去正确地指导实际学习和工作。这也是大学生党员共同的缺点所在。

三、“互联网+”视域下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要按照“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校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切实利用互联网信息互通,掌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各类数据,并及时关注信息的变化。做好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关键在“动”字上做好工作,把动态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数据库,加强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信息管理。高校应由校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建立流动党员总库,二级院系党委、党总支建立各自的流动党员分数据库,指定专人定期查看、更新各种接转信息和数据,将毕业生党员的基本信息、介绍信去向地、是否在有效期和流动过程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对快到有效期还没有接转到位的同学系统自动发送提醒,提醒联系人,提醒党员本人,督促他们在有效期内将介绍信接转到位。对学生接转组织关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管理,并最终将介绍信回执邮寄或者传真传给学校作为党员组织关系最终落实的依据,确保做到对流动党员底数清楚、去向明了、情况摸清、过程监督,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水平。二是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各类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把空间分散教育管理转变为网络集中教育管理。可以通过建立网上流动党员之家、在线党校、网上支部活动、流动党员等专题网站等,为流动党员跨地域学习交流提供平台,并实时记录流动党员学习课时,实行对流动党员的跟踪监督与动态管理。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平台及时相关信息,供流动党员互相交流。党组织鼓励他们积极通过各种新媒体向党组织、联系人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党组织也通过这些平台及时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这样既方便了党员,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而且还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三是建立校内联系人制度,加强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联系管理。要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基层党委、党总支的组织员、党务秘书、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明确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联系人职责。对每位学生党员指定指导老师,实行联系人制度,毕业前做好辅导,毕业后跟踪指导,加强党员联络和教育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对于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的学生党员定期联系,询问困难,指导关系接转,以收到介绍信的最终去向单位回执为完成落实。整个接转过程中,切实保障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能有组织帮他们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建立流动党员动态跟踪管理制度。

四、高校做好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核心保障措施

1.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

提高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是做好流动党员管理的根本基础保障,能从源头上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创造条件。发展学生党员首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质高,信念坚定,把考察发展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入党动机不端正、政治立场不坚定和政治态度有问题的坚决不能发展;学习上要刻苦勤奋,名列前茅,做同学的好榜样;工作上要勤奋,多参与各项活动,做老师的好助手;生活上勤俭朴素,形象文明,做同学的好模范;心理上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做同学的好朋友。整个党员预审过程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

2.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业务熟练程度,以及自身思想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党内各项工作的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选拔党性强、素质高、德才兼备,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选优配强是基础。二是加强专兼职党务干部的党务知识培训,增强业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关心党务工作者的学习、生活,根据党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贡献,在职务提拔、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等方面设立优惠政策,切实关怀他们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3.重视毕业教育管理

高校党组织在每年毕业前要开展毕业生党员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座谈会、重温入党誓词、重学党章、专题党课等多样形式开展,使每位党员能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教育他们在流动期间保持和党组织的联系,保持和联系人的联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不断学习,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4.加强跟踪指导和管理

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要通过互联网建立毕业生联系平台,让学生遇到问题能通过平台联系到学校,学校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督促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成功接转后及时反馈回执,完整、高效地接转组织关系,正常参加组织生活。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现在已经变成我党在新时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能否处理好流动党员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目前,经知网检索表明,对流动党员的问题处理,还只停留在党建层面,研究者多是一线党务工作者。而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应该由党、高校及地方政府、社会部门来共同参与,协同解决。将来,利用大数据,实施党员信息系统全国联网,简化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对党员身份证明实行类似身份证的卡片式管理,将会大大减少流动党员“失联”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Z].2006-06-21.

[2]李永华,王朝洁.高校党务工作者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认知度研究——对20所高校490位党务工作者的调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3]甘贤立.按照“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校流动党员管理新机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4]刘凯.加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

作者:王晓惠 单位:淮阴工学院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