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思考(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思考(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思考(6篇)

第一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公共管理改革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教育的改革也是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的高校学生能够汲取到更多更好的知识,保证我国学生的教育质量,就应该重视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改革形式。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进行改革的现实路径,为了可以从根本上对高校学生的教育质量负责,就应该重视学生的教育管理改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学校中学习到更加体系化的知识。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高校管理;改革

所谓的从公共管理视角方面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最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体制,保证“学生为本”的理念能够从管理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只有真正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环境水平,才说明教育管理改革是合格的。希望通过下文的论述,能够给相关教育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可以提升我国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质量。

一、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进行教育改革之前,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高校学生管理教育改革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我国的高校比做一个完整的“社区”,而高校中的学生就是住在社区的“公民”,建设社区是为了服务公民,而建设高校同样是为了服务学生。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保证学生能够在校期间获得全面的教育,就应该重视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不能扭曲。改革的价值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利益,因此高校管理职能也是具有准公共管理性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是越来越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学校的服务性质和功能的关注度也是日渐提升的。只有保证高校学生能够获得最全面的知识教育,保证学生的在校地位,才能确保高校管理改革具有公共管理性质。也就是说,应该将教育民主化的理念渗透到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随着公共管理体系的不断普及,学校的教育形式愈发趋于广泛的民主形式。也就是说,提升学生的利益,保证学校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是提升高校管理教育改革水平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是服务学生

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目的是真正实现服务学生。学校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学校孕育了学生,也就是说,学校存在的基础主要取决于学生。因此,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为了保证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所以需要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不同的方式对我国高校的学生进行成长服务,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方式,防止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生权利被校方忽略。也就是说,最终达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应该是保证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的。目前,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目的就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在高校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设定就是为了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而服务的。在教育管理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制度的制定以及贯彻落实等环节,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能够对学生有良好的引导作用的高校教育才是最正确的,所以说,为了防止学生在校期间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严格制定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高校教育和学生之间是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的,所以,需要利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作出一定的指示。

三、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是维护学生切身利益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供合法性依据和制度支持,为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和提供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的推动夯实制度基础,从而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完善和规范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建立服务本位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配套机制;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完善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序;结合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学生教育管理中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诸如实行听证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实施新闻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畅通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渠道等。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服务职能也将深入人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多,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为了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周到切实的服务,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服务组织及其职能。结合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构建服务型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根本目标。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应包括学校的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广大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要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坚持“服务本位”的理念,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坚持学生利益为本,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良好结合,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并履行好自己的服务职责。主要包括:学校各级人员须坚持“顾客导向”的理念,能够把学生当作“上帝”来对待。学校各级领导者要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并加强协调,将学生利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般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维护学生切身利益和坚持人性化管理;广大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服务三结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专职学生管理人员,要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在于服务;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则需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让学生满意。

四、结束语

上文主要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本质、目标以及制度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目前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现状,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改革现状,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不论改革形式是怎样的,都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才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总而言之,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更新,让更多的高校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得到更大的提升,最终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作者:秦甄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承成,冯增俊.高校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特征及趋向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01).

[2]向文化,樊美勤.论如何推进高校民主管理与教育教学民主化进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5).

[3]林建华,聂鑫.高校教育中的管理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二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柔性管理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思想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区别于刚性管理教育理念的柔性管理理念得到了广大高校教育管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浅要论述。

关键词:

柔性管理理念;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用

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过多的强调了规定、标准,往往是根据已定的制度进行管理和教育,这种机械教育管理理念较为死板和严厉,缺少了人文主义,没有以学生为中心,而恰恰能够将这种刚性教育管理的缺点进行填补的柔性管理,能够顺应当前新课标改革、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为中心,进行教育管理。

1柔性管理理念的概述

柔性管理理念是来自企业要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员工的能力而设定并使用的一种前卫的管理理念,由于其管理的对象和所达到的目标和高校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相像,所以就被高校借鉴使用。而针对于高校的柔性管理理念,指的就是传统的刚性管理理念的一种优化,和传统刚性管理理念不同的是其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创新为中心任务,用此柔性管理理念来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内到外全面地提高其素质,努力让其综合性能力得到提升。

2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1生本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2.1.1注重及时转变教育管理理念,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

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真正做到处于服务学生的地位,而不是主导和俯视的地位。为避免出现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用过于硬性的要求,而使学生被动地学习、机械式地获取知识的弊端,高校管理者需要尊重学生差异,在生活中和学生作为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学生成长过程的心理变化,从而耐心地指导和教育学生,让其心理能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己动手学习知识,独立进行创新研究,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服务型指导性的柔性理念,从孩子的角度进行教育和指导,从而减少对学生心理的刺激,以便其能够从内心上及时的改正。

2.1.2从细微角度进行应用

细节决定成败。而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教育者而言,细节决定着柔性教育管理理念的效果好坏,从细小的琐事上进行考虑、分析,根据生活、教学中的学生思想、心理细节表现来综合性地制定教学管理目标,真正地发挥柔性管理理念的特点。

2.1.3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在制定教学管理相关规范时,需要及时考虑学生的意见,而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设定规范标准的热情,激发学生作为高校一员的主人公责任感的出现和升华。此外,需要及时吸收和总结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发现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当家作主意识的提高。

2.2教育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柔性管理理念的实施使得教育管理者自身需要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因为这不仅需要教育管理者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教育管理的要求,还需要其自身的思想教育理念足够的积极、先进,更需要其自身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和感情,这样从人格、知识、能力等综合方面提高才能够满足柔性管理理念应用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要求。

2.3继承和优化

在应用柔性管理理念管理高校学生教学工作时,要结合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的特点和效果,在继承其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要进行优化和填补。例如: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制定相关规范时需要将刚性管理理念融合到柔性管理理念中,将强制性、机械性和灵动性、活性、软性、控制性相结合、协调、统一,实现刚柔相并。

2.4实行鼓励和理解政策

和传统高校教育管理的刚性教育管理理念的不同,柔性管理理念是区别于客观判断,而重点关注鼓励和理解学生。对于学生做出的成绩进行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一定的理解,从而在此环境中,让学生的内心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强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各方面的品性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结束语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吸收和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将柔性管理理念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相结合,从而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其综合性能力的提高,对于当今教育管理的状况改善和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不能将传统的刚性管理理念摒弃,因为从本质上讲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继承和优化,柔性管理理念需要结合刚性管理的方法和特点,正所谓刚柔并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健康进行。

作者:梁晓梅 单位: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挺,叶晓勤.试论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0,(24):191-192.

[2]李志峰.以人为本与柔性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3]张仕英.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柔性管理[J].药学教育,2004,(1).

[4]王玉丰,刘小刚.浅析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丝绸之路,2011,(4).

第三篇: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问题

摘要:

所谓的高校继续教育,就是指包括在业的、失业的及退休、离休的社会成人在内的全体社会责任人,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接受高校各种教育服务的活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对自身文化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如何进行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呢?这些都是在继续教育发展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对策

引言

现代社会,由于我国教学体制的进步发展,使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继续教育是提高我国全民综合素质的最重要保障,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我国社会中继续教育教学体制并不够成熟,因此为了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必须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的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要想使得高校继续教育能够实现本身规模及质量的协调与发展,使其保持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形势,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是其必不可少的。

一、继续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中称:“广义的继续教育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和这一定义,我国《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1987)、《国家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1995)和《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1992)等一系列法规认为,所谓的继续教育就是对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及中职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活动,活动的实质就是对一些已经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在职人员进行的延续性教育。继续教育源自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继续教育可谓蓬勃发展,前途大好,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继续教育分为职业导向教育和非职业导向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非职业导向教育指的是意在升华精神层次的生活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教育活动,针对的对象是已经结束了初级学校教育步入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迅猛进步,即使是社会上已经步入职场的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也就是接受继续教育,这是不断进步的社会对全体社会人员提出的要求,只有适应社会,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在这个社会更好地前进。全体社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对构建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不可小觑的力量。继续教育是在一个特殊领域中提高能力和更新知识的延续性教育活动,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创业能力、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提高职业技术水平等,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一种直接意义上的进步。继续教育具有的特征如下:教育周期短、时限终身性、形式多样性、内容实用性、教育对象具有创造性。

二、继续教育的意义

1.是实现大学与社会交流的桥梁

21世纪的大学,早就不是传统的授课场所,已经发展成了贯穿授课、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方位场所。不仅为学生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还为学生提供最真实可靠的社会信息。继续教学作为大学与社会关系交流的桥梁载体,通过专业的人才培养,使大学对社会开放,使社会与大学相互服务,打开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窗户,将二者的关系更加亲密化,交流更加密切,所以说继续教育是大学与社会之间交流的桥梁。

2.是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继续教育针对的教育对象是已经步入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对于现代社会工作的人来说,接受继续教育已经不止是精神层次的升华,更是这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响应国家的号召,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其中人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多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有可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因此,继续教育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有效促进我国全民终身学习。

3.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大学观认为大学只是一个培养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场所,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来讲,知识经济社会、终身学习社会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促使很多社会人员重新步入高校接受继续教育。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还要能全面发展,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继续教育体系,并且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逐渐成为现代高校教育体制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对象存在差异

继续教育是一项面向全社会开设的教育平台,其中受教育人群的差异是相当大的。首先是年龄上的差距,在高校继续教学中隔代同学是非常常见的,这样,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年龄大的可能会感到自卑,小的就可能有些自大,导致教育结果不尽如人意。其次是文化基础的差异,导致教学成果在不同学生身上结果出现差异。最后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导致教学内容选择产生困难,并且从学习动机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获取文凭,带有显著的功利性,对教育质量管理提出巨大的挑战。

2.教育管理制度落后

设立继续教育的普通高校中,大部分高校的观念都不尽相同,导致在高校中关于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的实行受到阻碍,尤其在继续教育站点的管理之中,继续教育的实施手段、日常管理及教师的招聘与教学考核等一些重要环节的管理中,并没有成熟理念和完善制度及措施的支持。这样,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就难以正常进行,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3.办学理念有偏差

诸多普通高校,其成立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理念是错误的。首先是诸多继续教学办学机构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这些高校设立高校继续教育站点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上的效益,为高校带来更多实际利益,却往往忽略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教学质量。更有甚者,还对高校继续教育实行了经济承包式的管理方法,为教学设定经济指标,将高校继续教育变得功利化,与其真正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另外,诸多高校继续教育办学高校并不会将注意力放到继续教育上,而是着重培养普通高等教育,导致继续教育的教学站点疏于管理,使得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有缺失,难以将继续教育的力量发挥出来。

四、针对高校继续教育问题的管理对策

1.优化教学考核方式和内容

目前,由于继续教育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高校继续教育在教学考核上大多继承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考核方式,但由于高校继续教育本身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在继续教育教学考核中存在考试内容片面、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和考场纪律松散等不正当现象,要想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考核方式及内容进行优化。

2.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继续教育是一个整体的教学及考核系统。信息化时代应当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继续教学,通过一些交互手段,实现师生交流。还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学习效率,舍弃传统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需要,实现双主教学。

3.建立高素质管理队伍

要想更好地对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进行管理及帮助,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继续教学管理队伍。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能够通过富有感情的教学管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更加充沛,通过协调师生间的关系优化继续教育的管理组织体系,能够将继续教育的积极目的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对管理人员来说,要具有强烈的职位责任感及广阔的知识面,还应当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并熟悉成人教育的规范规定,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4.依据高校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高校继续教育的学生的学历各不相同,有专升本和中专升高专的学生,也有着普通的本科生或者社会上的工作人群等。在创建课程模块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到这些学历不同的学生的课程链接问题。对课程链接进行优化,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降低所学课程的重复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课程难易程度,在整合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拓宽课程的知识面,加强课程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

5.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

高校继续教育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尽相同,他们都是闯荡社会的成年人,并且社会阅历较为丰富,感情生活较为复杂,但由于工作等原因,导致他们的学习时间相对有限。因此,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者就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深入了解、细致安排,对不同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法,对个别学生进行帮助,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6.优化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的设置应当依据所教学课程的特点,重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效果,平时成绩评定还应当包括日常作业、考勤、随堂测试、实践课程、实习等主要环节考核,实现平时成绩的多方面评定,期末考试时可采取合适的考试方式进行总体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个人成绩。在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考核中,合理交叉地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不仅能有效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吴安 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静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探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

[2]宁峰.创新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管理模式的理论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120-122.

[3]郭志勇.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特点问题和管理模式[J].继续教育,2007,04:13-14.

[4]王飞.浅析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J].技术与市场,2014,03:156+158

第四篇: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实践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领域。这里所提到的教育工作并不仅仅是常见的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同样也包括了成人教育这一不可忽视的教育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的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这一些问题,本文便将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

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都在飞速进行着,至今三十多年中,我国已然在世界范围的制造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与当前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这不小的差距。导致这种现象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我国专业性人才数量较少,无法使制造业技术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性的进步。之所以当前技术性工作人员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知识与技能水平较低的青年过早进入社会参与财富创造,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不错的效益,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对这一群体进行教育补足工作,促进国家生产制造行业的专业化。

二、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近些年来在成人教育领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已经能够取得最好的教育成效。恰恰相反,随着我国正式采取了高校扩招的政策,致使当下很多高校都希望在短时间内做出最好的成绩,提高学校的毕业率,而忽略了教学质量。对于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也因此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过于陈旧

当下我国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往往都还是在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而忽略了时代进步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影响[1]。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提高拥有学历资格群体的规模,而应该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一直以来,我国的各大高职院校都在采用学分制度,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并且达到既定的标准,而考核的方式也多以卷面考试为主。虽然这种硬性管理方式从表面上看来可以规范学生们的学习行为,但是所能够取得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成人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其具有更强的自由性、开放性以及业余性。加之大多数成人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工作,故而采取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可能会引发学生们厌学、弃学的心理,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二)管理人员数量较少

在当下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中,管理人员的地位并不高,这也使之不能够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高校进行成人教育工作时,招生的生源质量确实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相比较而言,教育管理人员的招聘质量对其影响程度更大。虽然当前我国对于成人教育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社会对于成人教育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这也直接导致有能力参与成人教育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或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并不愿意在成人教育领域大展拳脚。即使是在相同的薪酬待遇下,工作人员也不会选择高校成人教育领域的工作。这些无疑加大了高校成人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难度。

(三)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成人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一直处于弱势,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教育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当前进行成人教育工作的教育管理人员大多数并不具备专业的教育技能。很多成人教育工作人员都是普通高校的退休教职工,整体年龄偏大。虽然教育工作经验充足,但是其所传授的知识也往往与现代新理论脱节,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其次,很多成人教育工作人员并没有足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必要知识,对于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够较好的解决。故而使成人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四)管理人员观念落后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也应当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今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而趋向大众化、平等化[2]。如此一来,高校的成人教育规模也会有着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是人们对于成人教育的不认可、不重视直接导致当下高校并不能满足成人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时,如果教育管理人员的观念也受到影响,那么他们便无法全身心投入到高校成人教育建设中来。不仅如此,如果管理人员很难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规范自身工作,这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成人教育的结果。

三、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在高校进行成人教育工作时,首先应该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是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人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教育教学的质量。而其二则是扩大成人教育的规模。虽然成人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但是与当下日益增长的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如此便会出现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够在扩大教育教学规模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这便需要加强成人教育的管理力度,对此,高校建立自己的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管理团队无疑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进管理人才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执行者的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成人教育的质量。因此,如果想要尽可能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校领导必须重视人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如今的高校中,管理人才相对而言较为贫乏。故我们需要从外界引进各类管理人才,以此来扩充并完善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才能够担负起如此重要的工作。这里所说的管理型人才不仅应当具有充足的专业知识,更应当了解如何才能够将这些知识成功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同时,其也应该具备探索钻研的精神,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身工作能够顺应时代进步的需要。

(二)更新管理理念

当前很多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员所秉持的管理理念相对而言过于陈旧,并不能够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社会对于成人教育结果的要求不断提高,仅仅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早已不再是判定人才的唯一标准。因此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中,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比如说,将传统的能力教育理念与最新提出的开放式教学理念相结合,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关注学生们的开放性发展;或者是积极学习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并将其糅合到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在进行管理理念更新工作时,我们可以多借鉴欧美各国的教学经验,将过去对于成人教育的片面看法消除,重视成人教育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健全管理制度

高校成人教育教育工作质量与其教学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而教学管理工作能否起到最好的作用主要在于高校是否拥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相对较为特殊,大多数学生在外有着各自的工作,而且成年人相对较难管理。因此,如何才能够健全现有的管理制度,使之能够起到实际作用才是重中之重。首先,对管理人员而言,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奖惩、福利、晋升制度,以此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工作动力;其次,应当提高管理制度的强制执行力,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力度;最后便是合理编制,尽可能的做到教育公平、教学公平以及管理公平。

四、结语

目前,高校成人教育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便是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并且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必须对当下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竭尽全力使其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作者:刘玉琼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明,王玉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J].成人教育,2015,(12).

[2]安宁.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3).

第五篇: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人本管理应用

【摘要】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模式当中最基础的管理模式,其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对于促进高校成人教育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先阐述了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之后对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成人教育;人本管理;应用

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对高校教育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成人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也应坚持人本管理策略,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推动高校进步提供支持。

一、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人本管理模式能够促进高校成人教育发展。

人本管理模式作为“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直接表现,其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成人学员有着自己的价值观、意识水平、社会经验,这使得成人教育必须要区别于传统高校教学模式,这会为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得当的管理变得至关重要。人本管理作为以尊重个人需求、特征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其在高校成人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在充分尊重成人学员的基础上,完成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这既尊重了成人学员又达到了教育管理目标,所以说人本管理模式能够促进高校成人教育发展。

(二)人本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成人学员学习效果。

在高校成人教育活动中,因为成人学员本身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他们已经离开校园多年,这使得成人教育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如何提高成人学员的学习效果,以确保他们能够学有所获,为实现成人教育目标提供支持,一直是高校成人教育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人本管理模式下,高校成人教育能够根据学员的实际学习基础、特征及接受能力来为他们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接受知识,进而达到提高成人学员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人本管理模式能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成人教育能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予以展开,也是影响成人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如今高校教师呈年轻化趋势发展,而成人学员既包括年轻人,又包括中年人,这会导致成人教育师生年龄方面呈现一个逆增长的状态,容易导致教师无法管理学员的情况。在人本管理模式下,教师能够给予学员充分的尊重,让学员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认可的,认识到教师的教学、管理都是出于为了提高自己、帮助自己的目的,这会极大程度上消除成人学员心中对年轻教师的芥蒂,并与他们构建其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为成人教育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高校成人教育管理要改革首先要变革思想观念。成人教育具有类型多、政策性强的特点,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学站点分布较广,管理起来非常困难,这要求校内各级管理人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是,在高校中有部分管理者对于成人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错误地认为成人教育并非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只是校方传授的一种方式罢了。所以,在成人教育管理中,忽视了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投入管理人员不足,成人教育管理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提高。高校成人教育要改革发展,就必须要打破对成人教育的偏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将成人教育作为高校办学的重点工作,掌握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成人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尊重学员个性特征。

高校开办成人教育所培养出的是实用型人才,所以,成人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高校成人教育培养目标偏离现象严重,大多采取全日制模式,这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全日制教育模式相似,成人学院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学习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因此,成人教育要保证培养目标,尊重学员的个性特征,打破与全日制教育模式相似的教育方式,建立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

(三)创新教学考核方法。

成人教育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考核方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如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法等,培养成教学员的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改革考核方法,成人考试制度要从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彻底的改革,这样才能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例如开卷或半开卷模式考核模式就可以实施,只要是能够为实现高校成人教育人本管理目标提供支持的考核方式都值得尝试。

(四)强化师资队伍素质。

成人教育要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师资队伍。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推动了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学习型组织是基于研究实际问题的研究型学习,对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创建学习型组织,将成人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成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规律,强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高校成人教育的人本管理模式提供最基础的支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采取人本管理模式,不仅是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需求,更是推动高校教育进步的重要支持。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必须要在充分分析成人教育特征、教育环境、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人本管理模式的相关内容,以确保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实效性,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水平的进步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红霞 单位: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聂玉翠.人本管理在高校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51-252.

第六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人文关怀研究

【摘要】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是当今教育事业的大趋势。无疑,高校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大学生,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们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意蕴,这不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维度,更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本文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视野分析了人文关怀的意义,紧密结合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系统分析了其科学特征以及关系。努力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自我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人文关怀;内涵

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主题,这也是我们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高校教育管理最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的内涵,充分尊重学生的整体地位和个别差异,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人文关系和人文精神实践到高校教育管理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人文关系和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在联系

1.人文关怀的内涵

顾名思义,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的关心和关怀,关怀是一种高境界和非自然的情怀,本质是人文精神内核,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文关怀已经运用到教育领域,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不光要一些固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还应该灵活变通。我们要在原有的管理方法中,寻求新的措施,即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倡导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人的民主权利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

2.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体现

现在,大学生教育管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教育管理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重视的问题,我们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这才有了这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来继续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人文关怀,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一直要贯彻的教育方式。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既应注重学生的当前特征,也应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的超越性问题。从建设本身出发,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品德境界,共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工作方法的人本特性

随着现在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相当的多元化。当然,学生们所需要的也就越来越多元化,再加上每一个同学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都存在着差异,人文关怀的实施也就要求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们在工作方法上“因材施教”。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肯定是会行不通的。我们要留意学生所张扬出来的个性,鼓励、激发他们去创造,去拓宽视野。这才是现代教育管理者应该要做的。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现状

1.忽视学生个性

我们都知道,之前我们的教育方式是总是强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过分强调学生的服从性和认同性,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即便学生有新颖的看法也因为说出来没人会采纳而闭口不言。学生的人性和在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都是因为我们只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灌输,去塑造学生的后果,忽视了人的差异性。

2.忽视学生的自由性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现实中,认为应该把学生管理成遵守纪律的听话的好学生,无论学校有什么指示,学生们都要无条件的服从,也就是“绝对服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完全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处理问题“一刀切”,没有做到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处理问题,体现的人文关怀少之又少,没有急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忽视大学生的自由性。

3.忽视学生的自然性

如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过分依靠外部干预和指导,要求学生被动接受,完全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何谈自由性的发展?这直接导致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我们要在短期内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寻找办法解决问题,那就是重新重视学生的自然性

三、高校教育管理人文关怀的实施举措

1.牢固树立人文关怀理念

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服务理念,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其次,管理者还应树立服务意识,因为对学生的管理活动就是对学生的服务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也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思想解放和创新。

2.建立人文关怀视野

首次,构建新型的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是目前最主要的。本文认为学生管理组织应该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重新考虑,进行科学分类,分别负责。其次,学生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应该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并负责处理学生的投诉意见,保证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创新人文关怀特色

第一,要努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团队的素质。因为高效管理工作团队是最基层也是最直接的实施者。要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工作者的业务水平。第二,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营造一个全方面的人文关怀教育氛围。第三,构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帮助。

四、结语

综上,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虽然具有约束力,但是绝不能过于严谨、一成不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还应该依靠人文关怀来进行教育管理。我们要时刻把人文关怀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中。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体现出人文特性,以人文关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整体水平。我们应该全方位的为此进行努力,共同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作者:梁晓梅 单位: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恒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研究[J].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9):176-178.

[2]王东丽.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2):3-5.

[3]李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2011(6):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