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浅析(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校毕业生非连续性教育管理
[摘要]
非连续性是生命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的高校毕业生管理要求高校在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中,要考虑学生生命发展的非连续这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先解读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两个重要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透视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的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实现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新构建,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合理化。
[关键词]
生命发展;非连续性;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学校德育创新重点项目“大学毕业生群体行为的新特点及校园毕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DYZD021)
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对毕业生的素质修养、行为举动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关系到高校今后的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在个体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视域下,研究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对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初步认识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哲学的重要命题,黑格尔曾说“:连续性就是单纯的,与自身同一的自身关系,这种关系不以界限和排除而中断。”①与连续性对应存在的是非连续性,非连续性“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和突变性”②。生命的连续性是生命发展的普遍现象,但在生命的可连续发展中,存在着生命的非连续性的可能。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生命发展连续性过程中,在受到不可控制的外来因素刺激和自身内部矛盾的共同影响下,生命的连续性被打破,以致在生命中的某些时段出现非连续性发展的状况。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生命发展连续性并不对立,相反,二者是统一的整体。具体来说,首先表现为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生命发展连续性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都蕴含着彼此;其次表现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事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转化,就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多可以转为少、少可以转换为多。谈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就不得不提非连续性教育。“非连续性教育是指通过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危机而进行的教育。”③总的来说,教育是按照生命发展的顺序连续进行的,但是人的生命发展总是无法避免地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人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虽然非连续性是暂时的,但是会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博尔诺夫是非连续性教育的创始人,他认为生命的非连续性必然要求有相应的非连续性教育,因为连续性教育“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但仅此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作一处重要修正”④。所以他指出“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应的教育非连续性形式”⑤。随着生命发展的非连续现象的增多,国内关于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教育的研究逐渐丰富,但总体来说,关于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在日常宣传中也很少涉及非连续性教育,当前中国高校对毕业生的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困境
(一)毕业生思想活跃,易出现极端行为
毕业生处在毕业的特殊时期,思想异常活跃,非理性思维强烈,进入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阶段。思想变化导致行为不可预测,难以管束,本来就困难重重的毕业生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大部分毕业生心智尚未成熟,往往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者没有预料到的困难,他们容易采取极端行为,出现事故,这使得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
(二)毕业生自我意识觉醒,思想矛盾
个体生命的非连续性加速了毕业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价值,在就业时希望能掌握选择工作的主动权,想自由择业,而不是让工作选择自己,被动就业,但毕业生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不一定能选择到满意的工作;毕业生怀着满腔的抱负,希望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但是在选择工作时却有很多顾忌,对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抱有很高的期望;期盼在工作中有竞争,但又害怕竞争。虽然毕业生有追求、有理想,这是值得肯定、值得鼓励的,但是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考虑,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这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成功的,因为学校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让学生具备了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功利性心理又表明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失败的,毕业生并未形成科学的就业观。这种矛盾的局面就让学校开始思考究竟要不要改变当前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如果要改变,又该如何改,改到什么程度?
(三)毕业生行为松散,无视学校纪律
高校毕业生即将毕业,找工作、考研、撰写毕业论文等都需要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他们又尚未真正毕业,还是在校学生,所以学校把毕业学年的课程数量安排得比之前的学年少,以减轻毕业生的课程压力。没有课程的牵绊,课余时间增多,部分毕业生又存在自制力欠缺,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自身要求低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缺勤率高,即便去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修得学分,以使自己能顺利毕业。这样一来,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就被打乱了,教学效果当然会变差。另外,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所以开始无视校纪校规,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此外,学生在毕业之前一直都生活在环境单纯的校园里,他们对未知的未来不知所措,甚至畏惧,即便参加了相关的就业活动,也无法认清自己,无法给自己的未来设定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对这类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下更多的功夫。
三、个体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就业难,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0%,虽然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出现,国家就业政策也向毕业生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毕业生更大的自主择业权,但社会在发展,岗位要求在提高,毕业生仍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就业难问题依旧凸显。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就业不良风气,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2.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我国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社会正面临着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生产和需求的变化剧烈,部分传统产业遭遇寒冬,面临危机,对人才的需求有限,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就业难是造成毕业生出现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原因之一,毕业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很少经历挫折,但就业问题让他们突然承受沉重的压力,最后导致毕业生出现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状况。
3.虽然目前我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文化的不断入侵,社会上存在越来越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公共安全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都让毕业生的生命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另外,在信息时代中,网络上传播着各种暴力、色情读物和游戏,这极易让人在精神上产生扭曲,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会对涉世未深的毕业生产生负面影响,随时可能会造成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失范
1.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对前来校园招揽人才的用人单位敞开怀抱,不仅组织专场招聘会,而且有些高校甚至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部分毕业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往往会去参加校外的各类招聘,长期不在学校,这使得高校的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展开。
2.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的毕业生往往签约较早,离正式毕业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这部分已签约但又尚未毕业的学生就有了很多空闲时间,加上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学生签约就意味着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甚至对这类学生放任不管,这就导致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出现了真空。据统计,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学年中,都有请假、缺课的情况,超过80%的学生请假天数超过一周,学校对此很少追究。
3.高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还存在只重形式、内容空洞陈旧、缺乏新意、执行不力、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
四、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合理进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
(一)对毕业生开展生命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毕业生正确认识生命,使其能够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遭遇,重视生命的价值,最终让毕业生“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理解和善待生命,培养生命个体执著于生活的勇气,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惜生命”⑥。
1.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时刻关注毕业生的生命世界,监测毕业生的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现象,一旦出现危险征兆,就马上进行必要的干预,展开生命教育,化危机为机遇。
2.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引导毕业生树立生命意识,使毕业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维护生命的尊严,因为每个生命都是平等和值得赞美的存在;还可通过实践活动使毕业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可被经验,而只可被践行”⑦。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进而珍惜生命,发现自己,最终实现自我。
3.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教育毕业生直面生命中的失败和困难,也就是要引导毕业生敢于面对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让他们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无法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遭遇一些失败,面临各种挫折,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顺,只有迎难而上,战胜困难,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4.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教育毕业生尊重生命个性,每个生命都是具体存在的,有着不同的特性,不同个体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要承认差异的存在。接受了生命教育的毕业生,能够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发展出现非连续性后,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展开生命教育还可以减轻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
(二)优化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
1.规范对毕业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虽然毕业生即将毕业,但并没有完全脱离校园,他们首要的身份仍然是学生,学校必须对他们负责。因此,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约束毕业生的日常行为,将严格的教育管理和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相结合。在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放下姿态,平等地看待学生,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注重与毕业生的交流工作。
2.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从形势和政策两方面展开。形势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毕业生认清楚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让毕业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摒弃找工作只找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铁饭碗”的观念,将目光投向广大的民营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另外还要认识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对岗位和薪水要有合适的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以确保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至于毕业就失业。政策的教育主要是让毕业生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高校要为毕业生组织专门的宣讲会,向毕业生详细解读国家的各项政策,如“双向选择”“选调生”“村官”“西部计划”等一系列和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的、能扩大就业面的政策,还要让毕业生有明确的目标,了解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3.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可以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大学生从入学之日起就应在学校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发展方向,并且要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最后才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学校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学校能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和相关服务,毕业生能获得有效、真实的信息,才能避免走弯路。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还可以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由于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毕业,学校每年都在做相关的就业信息统计,学校比较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学校完全有能力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毕业生的核心任务是就业,引发毕业生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就业,所以高校在思考毕业生教育管理对策时,主要应围绕生命教育和就业指导来展开,毕业生不仅可以通过这些途径顺利就业,而且其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者:罗光晔 单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注释]
①(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之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95.
②庞学光.完整性教育的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23.
③顾明远.教育人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52.
④⑤(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1,51.
⑥娄进举,宋旭红.生命发展非连续性中的生命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
⑦(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97.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探究
摘要:
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思想状态和就业状态等方面入手,分析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各类现象。以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和国家教育为主线,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文化教育途径,为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加创新元素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
毕业生;教育;管理
高校毕业生是高校与社会紧密相连接的重要环节。如果说新生是高校传统风格的开启,那么毕业生就是高校培育成果的展示。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近些年,全球经济回暖缓慢,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高校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成为众多高校教育者都在逐步思考的主要课题。高校的毕业生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状态:
一、毕业生组织意识淡薄,松散状态增加管理难度
毕业生的课程设置与其他年级有很大不同,理论课程相对较少,实践课程较多,给学生预留多数空闲时间来进行实习、实践。随着就业问题的逐步严峻,很多毕业生在大四一年面临着考研、实习、面试、工作等一系列事情,在校时间少,班集体观念不强,各自为政的现象经常发生,给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毕业生对未来存在迷茫感,预期值与现实冲突明显
因为入学年龄的缩小,如今的毕业生大多二十二三岁,还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刚刚形成阶段。大部分毕业生与社会接触不多,还存在着对社会工作了解不深,对职业发展定位不准,对自我能力估计不低等“三不”现象。对就业市场还抱以过高的期望值,看重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忽略个人发展平台,认为自己的专业是热门专业,工作机会多,对知名企业投以重点关注,对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初期薪金待遇都一般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予关注,还有一些毕业生专门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进行申报,过分看重社会地位和工作稳定程度,缺乏创新创业的工作态度。
三、毕业生普遍缺乏归属感,就业技能不高,传承高校精神意识不强
相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毕业生在学校的时间最长,对高校的精神文化领悟最深,应该是高校知识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优秀传播者。但是由于毕业生的游离心态和浮躁情绪,普遍缺乏个人归属感,往往意识不到自身肩负高校精神文化的传承使命,仅仅把就业看成是个人行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强。在当前高校从专业化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的大趋势下,学生涉猎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广泛,可是针对自身专业就业的技能培训不多,针对性也不强,大多没有和社会上日新月异的职业变化与时俱进,存在知识理论程度过于滞后的现象,跟不上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的需求就是高校关注的焦点,针对毕业生存在的普遍现象,高校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积极思考,积极改进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树立毕业生教育品牌,体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优质元素。
四、针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展毕业生的国家信仰、政治信仰教育,以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进入社会,自食其力,而是作为国家、民族的一分子投入到祖国建设、民族富强的宏伟大业中去。毕业生应当摒弃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和功利主义思想,不以现实利益为着眼点,以民族发展和祖国需要为风向标,在社会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以自身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结合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家乡文化教育,引导毕业生投身到家乡中尚在发展建设的偏远地区。号召毕业生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爱我家乡,从家乡建设到民族、国家建设,融入自身的热情和信念,投入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训,加入社会实践元素,增强市场竞争力
强化高校的职业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的理论指导,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体系,跟上社会职业发展速度。拓宽指导内容,以毕业生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关职业要求的讲解,使毕业生提前了解职业、熟悉规则。针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从大三开始逐步增加与社会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模拟职业场景,了解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指导学生掌握相关职业资格认定的基本条件,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六、打造高校毕业生品牌文化,传承大学教育思想,增强毕业生的文化归属感
树立高校自身的校园品牌文化,加强大学精神教育,使毕业生以学校为荣,以大学为傲,使大学精神深入人心。从学生入学开始,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开展一系列"爱我大学"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对学校的热爱逐步加深,和学校联系紧密,珍惜自己在校的宝贵时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品牌建设,打造勤奋、乐观、勇于向前的大学生队伍,使毕业生深感自身肩负传承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使命,增强毕业生的文化归属感。
七、建立专业的职业心理辅导队伍,加强毕业生职业心理承受力,增加抗压力
建立一支高校自身的理论强、素质高、与职业前沿联系紧密的专业的职业心理辅导队伍。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对在校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预测和转化。通过校园职业模拟和企业实习体验,使学生逐步接触职业发展,减少迷茫期,完善职业心理的塑造。针对毕业生有意模拟职业招聘环境,虚拟就业难度,使毕业生认清自身,不盲目抬高自身能力,错误预期职业现状和发展,提高毕业生的职业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培育学生群体成果最集中的体现。毕业生的精神风貌直接代表了高校的整体形象,带动着整个高校地区的文化文明建设和职业发展平台。毕业生是社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做好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加强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对高校当地的城市建设和地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何薇 单位: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应艳.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12月
第三篇:高校通识教育管理模式与启示
【摘要】
影响通识教育品质和地位的关键因素在于有效的管理、组织的保障、政策的支持。文章通过分析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港台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的管理模式,认为大陆高校通识教育主要存在相对薄弱的组织保障、较为缺乏的政策支持、非常弱势的通识教育文化等问题,可以从港台高校的通识教育管理模式中有所借鉴。
【关键词】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通识课程;教育管理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这一源自西方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受教育者具备“择其善而识之”的能力,成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长期以来,通识教育在理念上的重要性不断受到肯定,但在实践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均存在着通识课程品质不高、通识教育边缘化、缺乏组织保障等现象。如85%的美国大学采取的是“分类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即学生需要到各院系开设的课程中修读一定的科目作为通识课程学分。由于科系本位主义的影响,各院系一则更重视所开课程的专业教育目的,二则因为来修读的学生不属本院系而并不十分重视,通识课程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1]。在台湾地区,通识课程则常常被大学生戏称为“营养学分”。中国大陆高校的通识选修课程也普遍存在着“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通病,并由此导致其“次等化、边缘化”,形成了恶性循环,难以赢得教师和学生的尊重[2]。观察与研究表明,有效的通识教育管理是影响通识教育品质和地位的关键因素。本文拟以中国港台地区的大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次在港台地区访学、调研、交流的体验和观察,对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大陆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管理有所启示。
一、香港地区大学通识教育管理
近年来,伴随着香港地区大学学制“3年改4年”,各高校开始通盘考虑四年制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也增加拨款并要求必须用于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因遇此良机获得了长足进步。香港中文大学由8个专业学院和9个成员书院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管理体制,其通识教育也由大学通识和书院通识构成,是标志性特色之一。目前,通识课程包括三部分:一是通识教育基础课———《与自然对话》《与人文对话》,要求所有一年级新生必修,主要进行经典阅读及小班讨论。二是大学通识选修课程,类似于大陆高校的通识选修课,划分为四个范围:A.文化传承,B.自然、科技与环境,C.社会与文化,D.自我与人文。课程由大学通识教育部统一规划和管理,全校四十多个学系合力提供,每年开设200多门。三是书院通识,一般侧重于生活教育,由各书院自行组织,形式有周会、月会、专题讲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通识教育的管理架构为:在大学教务会下设有通识教育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负责制定大学通识教育的相关政策,审议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及修订,并协调所有成员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委员会包括各学院及书院代表,大学通识教育主任、副主任,教务长及由校长委任的资深教员,并邀请中文大学学生会及各成员书院学生会代表列席会议。行政方面设有独立建制的大学通识教育部,是全校通识教育日常管理的核心机构,拥有20多名管理人员和27位专任教师;主管两门通识教育基础课的教学及师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配合教学还组织了通识教育研究、通识教育沙龙等一系列活动。成员书院亦分别设有书院通识教育委员会及书院通识教育主任,策划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为了提升课程及教学品质,通识教育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由上述部门合力推行。包括:开设通识教育科目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学科符合通识要求;设通识教育考试委员会,审视每科的成绩分布,务求各科评分符合大学指引,标准一致;每科于学期完结前,进行学生意见调查;各学科定期进行内部评审,检视教学成效;大学定期进行全面的课程检讨,并邀请校外专家提供意见。为了提高专业院系开设通识选修课的积极性,大学根据各院系提供的通识选修课数量和学生选修人数给学院划拨经费;对分散在各院系的通识选修课教师,大学通识教育部通过组织通识教学研讨会、读书会、沙龙、评选“卓越教学奖”等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社群,帮助教师提升通识课程教学能力,使他们找到通识教学的归属感。同时致力于设立沟通平台,通过新生学习及毕业生调查、研讨会等,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不断改善通识课程的教学品质。香港科技大学创办之初即仿照美国同类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对通识教育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最初准备成立通识教育中心,专门负责提供通识课程。后来担心这样一个纯粹的教育支持单位吸引不到优秀师资,于是改弦更张建立了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四个学院,前三者均提供本科教育,唯有人文社科学院只有研究生课程,同时为其他所有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课程[3]。目前,港科大规定本科课程总要求为120学分,其中必须修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36学分,包括英文、中文以及艺术与人文学(A&H)、社会分析(SA)、科学与科技(S&T)、计量推理(QR)等学科领域。为了加强对通识课程的领导与管理,2009年香港科大在校学术办公室下成立了核心教育办公室专门机构[3],配备了主任、副主任及6名工作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拓宽本科生的知识领域,在主修科目以外涉猎其他学术范畴,包括艺术文化的发展;透过整全的学习体验,为大学生日后工作及人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领导推行核心教育课程,实践重新设计的通识教育方案;制定检讨政策与机制,以评估核心教育课程质量及提升教学质素;推广核心教育课程,使其成为本科课程中重要的一环。核心教育委员会是虚体,核心教育办公室是实体组织。核心教育办公室(UCEO)负责对核心课程的审批、管理、品质保障等。审批程序为:教师经由所在系院提交核心课程方案到UCEO———科目审核小组审核内容、提出建议———教师根据建议修改后再次提交科目审核小组———核心课程委员会审核———本科生教务委员会审批,审批一项新科目一般需要2个月。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核心教育课程的质量,如设立资助计划鼓励教师开设更多的课程;由学院统筹开设一些品牌课程(Sig-natureCourse);设立了核心课程教学卓越奖等。
二、台湾地区大学通识教育管理
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自1984年教育主管部门颁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以来迅速发展[4]。目前,各大学普遍成立了共同教育委员会、通识课程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等组织或专门机构,负责统筹管理通识教育。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大学评鉴、经费支持、表彰“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等政策支持通识教育发展。台湾大学1995年即成立了“共同教育委员会”,由各学院院长与通识教育有关的教授组成,主要职责是审核通识教育规划、政策,沟通协调各个专业学院。2007年开始实行八大领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方案[5]。为了落实新的通识教育改革理念,将一直是虚体架构的“共同教育委员会”改组为一级实体教学单位“共同教育中心”,专门负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审核等实务。教务长同时兼任中心主任,使得教务处与共同教育中心更加密切合作,有利于为通识教育提供行政上的资源支持。中心副主任由长期参与推动通识教育的资深教授兼任,以提高学术威望。中心下设共同教育组和通识教育组,共同教育组主要负责全校国文和外文课程,组长由文学院院长兼任。通识教育组主要负责八大领域的通识核心课程,组长由理学院院长兼任,并且成立通识课程“八大领域工作小组”,负责规划各领域的课程[6]。这样的行政架构和人事安排,行政方面加强了与教务处的联系与合作;学术方面,调动了通识课程的教学主体文学院、理学院的积极性。此外,共同教育中心还制定了很多政策提升通识课程品质,如延揽校内外优秀教师开设优质通识课程;推动“个别型通识课程改进计划”,建立助教制度进行小班讨论;组织通识课教师及助教交流研讨,表彰优秀教师等。台湾清华大学1970年代即推动通识教育,1989年在台湾率先成立通识教育中心,1995年成立共同教育委员会,是负责协调推动通识教育及全校共同必修课程的学院层级组织。目前,该校通识教育课程由中文和英文、多元通识选修、七大向度通识核心课程三部分构成。共同教育委员会由各学院院长及与通识教育有关教授组成,主要职责是审核通识教育中心的规章计划,协调、沟通中心与各学院间的课程事宜,并统筹领导通识教育中心、体育室、军训室、艺术中心等与通识教育密切相关的部门。其中,通识教育中心是管理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的实体机构,由5位行政人员和16位专任教师组成[7]。下设有课程委员会和七个向度通识核心课程小组(每小组3—7位委员,由各学科教师组成)。课程委员会由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及各向度课程小组召集人组成,中心主任担任主席。主要任务是议定通识教育课程发展方向与策略;规划七大向度通识核心课程发展纲要;协调统合各类通识课程间的诸种议题;确认向度课程小组之课程评量与审查。各向度课程小组召集人为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师,其余委员为该校专任教师。向度课程小组主要负责评量现有课程之合适性、审查与规划新课程并物色教师,制定该向度新学年开课计划等。
三、对大陆高校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管理的启示
自195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高校学习前苏联建立了专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专才培养,忽视通识教育,相应地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都是围绕专才培养而建立。1990年代开始,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引发了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目前各高校普遍形成了由第一课堂的通识课程(思政课、外语、通识选修课等)和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共同构成的素质教育内容体系。但素质教育的地位常常因校而异、因领导的更替而变,通识课程品质也常常被诟病。原因在于通识教育管理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相对薄弱的组织保障。如前分析,港台高校普遍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实体机构,管理协调全校的通识教育事宜。相比之下,大陆高校对素质教育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制度化的运作。有的高校虽然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或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但实际运行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2次会议,对全校的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研究、规划、部署和协调。有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名存实亡,很少开展工作。多数高校没有成立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素质教育工作大多由教务处、团委或学生工作处、人文学院等部门分管,难以统筹管理第一、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各大学的通识课程主要由教务处负责规划,而教务处因事务繁忙常常无暇顾及,特别是对通识选修课往往疏于管理。少数大学成立了独立建制的素质教育基地或通识教育中心等机构,负责全校的通识选修课程、系列讲座,有的还负责大学生艺术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等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的工作,将第一、第二课堂较好地结合起来。但这些机构如何与教务处、学生事务部门沟通协调,保障其地位和资源是它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在大学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不一定由专设机构进行管理。但是,在初始阶段,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显然有利于通识教育的迅速推动。港台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有专门机构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利用学校各个院系的资源,统筹通识教育课程以及有关活动;还可以使来自不同专业院系、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师也能找到像专业院系一样的归属感。台湾大学采取由教务处长兼任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的做法颇值得借鉴。二是较为缺乏的政策支持。通识课程无疑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大陆高校对通识教育选修课往往重视不够,尤其缺乏系统、深入的顶层设计,课程审批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如很多高校的通识选修课安排在晚上,授课教师大多为青年教师,学习成绩不纳入学分绩等。在港台地区,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规划、学分比重、师资队伍、教学品质、经费及资源配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各个大学对通识课程的规划、审批、管理、品质保障等均有严格的程序,均建立有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课程委员会等虚体组织,吸收了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校友、学生等参与决策。如香港中文大学在大学领导层面,通过通识教育委员会对学校的通识课程进行总体设计,每过几年还会由主管副校长亲自任命评估委员会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检讨,提交评估报告,以便不断改进通识教育,提高课程及教学品质。为了开设通识必修课程《与自然对话》《与人文对话》,历时三年调研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大学,聘请海内外通识教育专家进行设计,专门增设27位专任教师从事此两门课程教学,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跟踪调查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有效地保证了通识课程的质量。三是非常弱势的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都具有很强的弥散性,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如美国著名通识教育学者甘夫(Ger-ryG.Gaff)所指出:大学的通识教育,有赖于不同层面通力合作方能成就;大学领导人、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及校友等对推动通识教育各有贡献[8]。因此,塑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文化十分重要。目前大陆高校普遍存在着通识课程“没有管理者愿意管,没有教师愿意教,没有学生愿意学”的现象。我们的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把通识选修课视为选“休”课(休息、放松、混学分的课程)、水课。大多课程的出勤率在70%左右甚至更低。课堂观察发现,“不少学生并未听课,而在做作业、看其他书、玩手机、上网、睡觉,而且迟到、早退,来去自由等现象比较严重”[9]。究其原因则在于长期的专才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下缺乏良好的素质教育文化,师生普遍缺乏素质教育自觉。在此方面,可以借鉴港台高校建立相应的资源分配机制、支持政策等,激励专业院系和教师从事通识课程教学;开展通识课程研讨与教师发展活动,通过教师发展促进通识课程发展。也可以采取多项措施转变大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态度,如通过提升课程品质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通识课程的地位,使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具有同等重要、同等学业挑战度等。
总之,当前及未来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根本制度困境是来自专业和研究的挑战。因为学科、专业毕竟在大学里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学的组织结构、资源配置主要围绕专业学院建立,一则院系更重视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很少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精心规划和执行通识教育课程;二则教师大多重科研、轻教学,首要追求的是学术论著出版发表、在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同行认可,没有精力和兴趣过多投入通识课程教学,通识课程的数量和品质常常得不到保证。即便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等专门机构,在专业院系林立的大学里,没有学科专业归属的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机构难免要处于“无权无势”的尴尬地位。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通识教育的地位,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组织制度变革及通识教育文化塑造。只有通过政策支持形成良好的通识教育文化,从领导、管理者到教师、学生方能认同通识教育理念并全身心投入通识课程的教与学。
作者:庞海芍 余静 郇秀红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7-218.
[2]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13-15.
[3]丁邦新,等.通识教育———香港八所大学的经验[A].顾明远,杜祖贻.香港教育的过去与未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9-212.
[4]庞海芍.通识教育:台湾与大陆之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7,(6):79-82.
[5][6]黄俊杰,等.台湾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A].熊思东,等.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37-142.142-144.
[7]杨叔卿.通识清华———通识教育中心成立20周年暨清华百年校庆特辑[M].北京: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2011:10-22.
[8]JerryG.Gaff.NewLifefortheCollegeCurriculum:AssessingAchievementsandFurtheringProgressintheReformofGener-alEducation[M].SanFrancisco:Jossey-Bass.1991.
[9]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96-97.120-123.
第四篇:高校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
高校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其重要性是不可比拟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时今日,完善教育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创新的教育模式下才可以给予大学生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创新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校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在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然而,从整体上看,改革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大学生普遍缺少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1.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教育模式创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慢慢地与国际接轨,然而仍然残留着传统教育中的不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在高校教育中太过于注重讲解课本知识。无论是哪个层次的教育都应当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不能只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应当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能型人才,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全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1.1.2培养策略没有落实。高校老师没有有效地贯彻有关方针,没有适当更新教育策略,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1.1.3高校教育跟不上时代步伐。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社会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有关专家应当高度关注这一问题[1]。
1.2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如今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然而创新人才数量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因素有两个:
1.2.1大学生普遍都缺乏创新精神,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2.2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学生教育并且给予大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忽略了创新神经的培养。此外,部分高校老师教学方式死板,本身缺乏创新精神,给学生带来了不利影响。
2.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是一种精神状态,融入了人类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反思思维,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出发去研究未知的知识。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讲解教材知识,忽略了提高学生全方位能力,也没有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教育的使命就是使得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能力,给予他们创造力。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进步,知识也在日益变化着,专业化知识更是如此。大学生在高校中学习的专业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学校不仅应当重视知识的传授,还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2]。并且,高校应当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他们知道应当怎样创新,提高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2.2实现科学化教学管理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科学化管理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所谓科学化管理其核心在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管理的内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教学刮玻璃提供了基础。比如,人事分配制度倘若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那么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就更加容易实现,反之就难以实现。同时教学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教育质量观的影响,因此相关管理工作也成为教学质量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六点:第一,课程管理,包括了课程编制的全过程。第二,教学过程的监督,比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料等等。第三,师资管理,涉及了学术研究、人事分配等问题。第四,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涉及了招生等方面的内容。第五,校园设备与管理,包括了教学设备管理、科研设备管理等等。第六,校园文化管理,涉及了学术文化熏陶、校园文化建设等等。
2.3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创新
教育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提高教育策略的有效性,从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3.2增强对大学生的关怀,从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良好发展,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2.3.3丰富教育策略,千遍一律的教育方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死板的教学也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3]。
2.3.4教育是日积月累的事,是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达到目标的,因此高校教育需要时间的延续性来使得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2.3.5实现教育模式的国际化。如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只有充分地与国际交流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我国的教育模式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学生从受教育以来一直深受着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时今日,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才是教育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改进传统教学的不足,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结束语
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相关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努力、深入研究出良好的教学方案才可以真正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今的社会日益变迁,因此教育模式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激活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发展,提高其创新思维,为其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黄来锦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礼明.探究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华章,2013,(22),114.
[2]蒋蕾.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下),2012,(11),24-25.
[3]郑进,康薇.“育人为本、校企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湖北理工学院化工类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3,(01),101-103.
[摘要]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特点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党建工作内容日益复杂,学分制对高校党建改革有一定冲击,社会新时期,高校学生具有新特点,高校在大学生党建教育管理体制方面也应该积极进行创新,积极改进创新大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前进发展方向,使其更加具有活力与无限生机。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党建教育;管理体制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精英,是国家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栋梁,高校同时也是思想文化集散之地,常常会影响社会思潮的走向,高校党组织具有吸纳新生党员力量的作用,也体现了党在高校全部工作的基础。社会发展新时期下,我国在社会结构及生产关系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多元的变化,给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向系统性、创新性等方向发展,为我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及建设者做出贡献,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高校应该基于高校党组织的根本任务、教育规划、及师生需求,积极进行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分析。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特点分析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
我国社会处于发展新时期,也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上也表现出多样化特点,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更加具有开放性。社会开放性不简单单纯地表现为物质交换,更多地表现为多种制度、不同文化及价值观的交错、碰撞与融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及社会实践经验等还是比较缺乏的,非常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方向。社会在处于转型期时,文化呈现出传承的断裂及传统权威的瓦解,学生面临多元化意识形态难以选择。
(二)党建工作内容日益复杂
我国高校在办学方面更加开放化,学生的个人本位、利益本位及权利本位等思想观念更加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日益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下导致多数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角色定位模糊,自身生活、学业及就业压力增大,思想心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给高校在新时期大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使得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化。
(三)学分制对高校党建改革的冲击
高校学分制不受专业、年级界线等方面限制,而高校学生党组织设置常常与学生行政管理基层组织较为一致,是一个自上而下构建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从上到下依次是学校党委、学院分党委、年级学生党支部及班级党支部,学校党组织建设与学分制出现了脱离,两者工作不协调,这极大地削弱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及堡垒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外部环境分析
当今社会新时期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及科技呈现出飞速发展趋势,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多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及精神力量相互交织,社会上一些错误、落后的思想价值观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广泛传播与渗透,增加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难度。我国在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改革之后,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人民内部矛盾处理难度加大,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化、多样化,思想政治领域常常出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噪音,人们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出现了较为深刻变化,一些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给部分人带来了消极影响,不利于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社会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方面发展带来了较深刻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工作状态及生活方式也受到了较大影响,网络现在广泛地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也是师生获取信息、与外界开展交流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但是网络信息具有虚拟性、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及开放性高等特点,容易使大学生因受大量信息影响,致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内部环境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近几年来扩招人数急剧膨胀,高等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人才队伍增长幅度却落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而且党建工作具有口径宽、事务多等特点,因此其队伍力量薄弱、党建工作专业化程度低,加之我国一些高校还普遍存在的多种学制、多种管理模式并存及一校多区、一校多制等特点,高校内部组织机构及行政管理体制不相适应,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个性特点。
三、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管理体制分析
(一)建立培养与考察新党员的机制
社会发展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必然会遇到较多新情况与新问题,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对高校新党员数量及质量、政治素质及业务素质、培养及考察等关系处理好,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新党员培养与教育工作流程与新机制,更好地将高校中那些品学兼优、政治思想成熟的青年学生收入党组织中。大学生被吸收入党之后,高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依据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特点,在学校灵活设置大学生党支部,党支部设置应该灵活、分层推进,要不留空白。将大学生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体,锻炼学生党员的社会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将支部建立到班级内部。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机制
党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现象,高校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建立关于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全程化机制,也就是高校对党员要求在大学全部过程中,应该做到“三个一样”,入党前与入党后一个样、老师同学面前一个样,校内校外一致这“三个一样”,高校在构建全程化教育机制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五个作用”,在政治、思想、学习及工作上为学生树立学习模范榜样,使高校中各方面较优秀的学长对新生进行培养教育,高年级大学生党员进入新生班级,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大一新生解答疑惑。
(三)构建大学生党建网络互动机制
现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领域中,网络信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及普及率高的特点,高校党建工作借助网络信息,能够很好地进行网络互动交流、网络时事热点讨论等,高校党支部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网络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增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四)建立培养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教育制度
我国高校近几年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党员队伍也随之扩大,但是高校党支部书记并没有很好很完善地配备好,常常出现几十个学生党员配备一个党支部书记。而且我国高校目前学生党支部书记具有较大流动性,常常由辅导员担任,这些辅导员多数较年轻,工作经验缺乏。高校应该对学校党支部书记定期开展党知识方面教育与培训,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增强党支部书记的修养及政治素养,使其具备统筹协调及指导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能力。
(五)改进创新大学生党员监督考核制度
大学生在入党之后,必须以身作则,不仅要自我约束,还要积极接受群众的监督,高校可以在学校各院系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及“党员床位”等,让党员在学生中做好示范榜样,树立党员形象,在思想心理上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各个方面做好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对党员的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党员对学习教育活动的趣味与热情,保证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四、结语
社会新时期,高校学生具有新特点,高校在大学生党建教育管理体制方面也应该积极进行创新,积极改进创新大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不使用单纯政治观念说教及思想意识灌输,将传统单向、居高临下教育管理理念变为双向、师生平等的教育管理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积极找到高校党建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前进发展方向,使其更加具有活力与无限生机。
作者:马君 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陈潮光主编.大学生党建工作教程[M].人民出版社,2009.
[5]蒙红光.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网络化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04).
[6]修耀华.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