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教育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入党动机有待端正。
当前,高校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没有把学生“是否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个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导致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现象越演越烈,有的学生入党,是为了给就业打好政治基础,有的是享受名誉上的称呼,有的是随波逐流,有的是受家人、亲朋好友等的教导而被动入党,这些现象的存在和扩散,要求高校必须要把好“入口关”,把真正有坚定政治信念和道德品行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
2.党员的教育培训机制有待强化。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人,其中学生290.5万人,绝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这些数据表明各高校对党员的发展工作非常重视。然而,在对发展工作抓得较严的情况下,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却显得投入不足,出现“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的蔓延,高校应当对党员或准党员,在理论知识、政策方针、环境局势、道德品质、理想信念、先锋表率、奉献精神、综合能力等方面加以强化,使学生党员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坚持作为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不断内化其为对自我的约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
3.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管理干部队伍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力量,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高校加强党建工作,需要着重培养一批学生党建工作的人才队伍。当前,负责高校党建具体事务工作的多为辅导员,根据辅导员设置的现实情况看,辅导员队伍结构年轻化且流动较快,工作任务杂而多,经验水平浅而少,严重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进展。因此,高校在对党建工作干部选拔和任用方面应当加大重视程度,坚持选拔党性素质高、道德品德好、综合能力强、热心于党务工作的优秀党员教师或学生到管理队伍中来,通过提高整个队伍建设工作,从管理和服务的核心因素推动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切实实现学生党员的塑造和培养任务。
二、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党员“三观”的塑造。
大学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价值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加强学生党员的选拔、培训、教育、管理和引导,用坚定的政治态度、严密的思维逻辑、崇高的远景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党员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具备独立、笃定、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深刻的影响,也对党和国家培育优秀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用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敢于创新的思想屹立于世界,赢得了世人的普遍认可和赞扬。高校发展、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是保证党后继有人的重要渠道,是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大学期间,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要始终将党的先进性教育放在核心位置,引导学生党员树立先进意识、实践先进行为、履行先进职责,将党员的先进性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引导和带领广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真正将党的先进性辐射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和社会大环境当中。
3.有利于高校实现“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和梦想。高校是“中国梦”宣传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又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党员理所当然是高校营造浓厚“中国梦”氛围的主力军,学生党员在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将“中国梦”与“学子梦”、“未来梦”、“个人梦”结合起来,在校园内,在课堂上,在学生中间,努力地传播“中国梦”理念,帮助高校和党在大学生中宣传和教育“中国梦”的核心思想,使广大学生自觉践行中国梦,为实现国家的民主、富强、文明而共同努力、不懈奋斗。
三、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探索
1.加强党员发展机制和培育机制的协调统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思潮带给现在高校的“90后”大学生的直观影响体现在他们的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可将其入党动机归纳为四种类型“:理想型”、“荣誉型”、“从众型”和“功利型”,可见,端正入党动机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紧迫任务。因此,高校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前期,应当大力开展“党性教育”和“政治信念”方面的教育工作,把好“入口关”,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成熟一个便发展一个的原则。同时,大力加强后续教育培育机制,通过爱国精神、历史事件、杰出人物、社会实践、主题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使大学生党员真正树立党员意识,认识党员职责,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2.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党员的模范作用。
高校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发展前和支部生活中,从而导致宣传教育面窄,内容不丰富,感染力和凝聚力不强。高校党组织应当努力创新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延续传统的发展前教育和支部民主生活会,还应当将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融合到班级中,学生党员通过在班级中担任一定职务和从事某项服务性工作,锻炼及提高能力水平;融合到社区,鼓励学生党员到宿舍区开展扶助、辅导、爱心等工作,践行党员的先锋作用;融合到社团,在目前实现的社团建团的基础上,加大“党建带团建”的力度,让党员在社团中锻炼和实践;融合到社会,大学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责,大学生党员应主动将党员的先进性辐射到社会中,开展爱心支教、爱心奉献、爱心捐助等公益性活动;融合到网络,网络时代在高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90后”的大学生时刻与网络为伴,网络的影响程度在某些时刻比传统的教育手段更具渗透力,大学生党员要学会运用网络配合高校党组织开展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教育工作,使网络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3.加强党建队伍综合水平,切实规范教育管理方式。
不论是出于何种工作岗位的员工,如果其不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和工作素质,那么他所负责的工作就不能得到有效开展,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整个工作组织的工作效率。党建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求真务实的党建队伍,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在选拔和任用党建干部队伍的过程中,除了可以选聘优秀的教师队伍外,还可以选择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党员来担任;对于年轻的、没有党建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学生,可以聘请离、退休教师或党内领导干部给予专门的培训指导;采用校级党校和院级党校、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党建管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党建队伍到校外和省外高校、企业、基层等进行交流学习,扩展思路,增长见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以上的方式,形成联动机制,提高党建干部队伍综合素养,并使高校党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并得到新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学生中应当努力做到思想先进、行为先进且敢于先进。党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及持续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高校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与教育,能够促进党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搭建完善人格品质所需要的平台及空间。同时,这也是学校党建工作和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课题。
作者:令狐欢欢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