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高校的新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的行业应运而生,社会需要培养出新行业的急需人才,而高校就承担了这个任务,特别是中央确定援疆省市后,各省采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援疆计划,涵盖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高校援疆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硬指标,自然把培养任务由各学校来承担了,高校的任务更加繁多,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任务。随着学校各专业的不断成熟,再加上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内地学校逐年增多,专业逐年增多,民族学生数量增多的“三多现象”,报考的主要专业为电子信息类、医学类、工商管理类等大众专业,另外,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比例也逐年增多。结合学院近十年来的管理经验及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进行探究。
2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语言差异的不适应
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是本民族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汉语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的薄弱。与此同时,从历年招生情况看,有个别学生只会本民族语言,不会汉语,或只会听不会书写,以至于在日常管理中,这些学生在相关的文件及申请材料中以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表述,这对于不懂民族语言的教师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上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和困难。
2.2“小团体”现象突出
少数民族学生受到自身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致使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内地高校的生活与学习,再加之在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上与汉族学生本身就存在的差异,进而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很难融入到彼此的生活圈中,这就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小团体”现象。大学生只能是民汉混合编班,不实行单独编班教学,在一起上课,由于汉语的问题,老师的要求是一样的,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成绩不是很好,自身压力也大。
2.3学习主动性差,考试成绩不理想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上享受了国家政策上给予加分的照顾,且少数民族地区的录取分数线较内地大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课比内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对所学科目的兴趣与自己爱好不一致,因而导致了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再受到语言的影响,一些同学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不理解,久而久之便对所学科目表现出较差的积极性,最终造成所学科目的不及格甚至重修。还有对自己要求不严、不高,只要一张文凭回到家乡工作,学位证难于实现,有些学校甚至降低学业要求,使得文凭含金量不高。
2.4纪律性比较差,集体荣誉感缺乏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比较散慢,自控能力差,在早操、早晚自习、日常上课及军训中都不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再加之语言方面的障碍,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及团体活动表现不积极,致使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旷课,纪律性较差,对所在班级组织不关心,集体荣誉感缺乏。
2.5自尊感强,存在自卑和自尊矛盾交织
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生活中渴求被理解和尊重。民族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是民族发展必不可缺少的要素。少数民族学生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在本民族学生形成的“小团体”中活动,对身边的其他学生是否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习俗等问题比较敏感,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这些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尊与自卑的情绪矛盾交织。
3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3.1从细节做起,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
学校定期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及交流活动,真正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切实的解决。如清真食堂饭菜更具有民族风味,开展并鼓励少数学生打造民族特色的宿舍文化等,此外,应积极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减轻经济压力。除了常规的奖助学金、生活补贴等形式外,在评选各项奖助学金和安排勤工助学等岗位时,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多方面共同促进对少数民族少数学生的管理。
3.2开展“一帮一”助学助融活动
新生入学后,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性格、成绩和特点,在所在班级使他们与汉族学生结成对子,一方面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带领少数民族学生共同进步,在学习上为他们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为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互相融合,使同学关系和谐,班级建设和谐。在活动中,对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的同学要给予充分重视,选择思想过硬、成绩优秀、乐于奉献、富于耐心的学生作为帮扶者,并给他们一些政策倾斜,对于表现好的帮扶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3.3尊重民族习惯,尊重宗教信仰
教师在课堂给予少数民族学生重视,适时给少数民族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树立自信。生活上相关教师要给予重视,在民族学生的重要节日里,及时送上节日的关怀与祝福,以德感人,以情化人。在宗教信仰方面,采取宽容尊重的态度,既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尊重和肯定,也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任何学生在校期间,禁止开展宗教传播活动,这类规定与政策应给予学生提前教育,使他们将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上和专业实践上。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即宗教活动必须以遵守校纪校规为前提,不得在学校或上课时间从事宗教活动。
3.4关注思想动态,发展党员和培训骨干相结合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对形势政策了解透彻,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较高的认同感,对党和政府处理各种复杂国际关系的能力表现出高度的信任和决心。因此,时刻关注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的指导,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利用他们进行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促进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文明建设共同体的形成。
3.5“严”字当头,民族学生没有特权
了解和掌握有关民族政策,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一个“严”字,强调民族平等,因生活习俗不同给予少数民族学生生活适当照顾,以体现民族政策,但不意味着将照顾范畴无限制拓展。在学习、生活、公益活动、社会工作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尽可能与汉族学生同等对待。无原则的政策照顾、倾斜、优待,只会助长被照顾对象的依赖、懒惰心理,使其他民族对少数民族学生产生歧视心态,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
4结语
做好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援疆工作的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作为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地方,肩负着重担,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之一,大胆管理,把这项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同时,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及近十年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管理经验,对本校及其他兄弟院系在管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上有所帮助、借鉴和学习。
作者:郭晓雯 芮秀文 单位: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