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研究生的规模愈加庞大,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和培养质量方面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教育管理的优劣,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此,论文对研究生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且针对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1引言
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队伍人数逐年增加(见表1),随之而来的是录取人数也相应增加。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2015至2018年,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录取人数由57万人升至76.25万人,增长了近19.25万人,增长幅度超过30%。
2研究生的特点
①年龄比本科大学生普遍偏大,思想相对成熟。从大学时代开始,学生的思想逐渐成熟,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方式。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想更为成熟,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希望与教师的对话是平等的[1]。②研究生相对本科大学生来说对自我要求较高,读研目标明确。我国报考研究生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大学本科毕业就业竞争激烈,选择继续深造考研;二是工作压力大,选择考研提升自身能力。因此,选择考研的学生是对自身有一定的生活定位和期望值。③集体意识差,对集体依赖性小。研究生课程灵活自由,学生本身又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上,集体意识淡薄,过于看重个人得失,价值观念逐渐转变,组织观念较差,合作精神缺乏,对集体依赖性小。④有一定的社会认知,交流相对较少。研究生通过前置学历的锻炼,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他人帮助较少,社交范围较小。除此之外,研究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独立的思想,平时与辅导员和家长的有效交流也相对较少。
3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辅导员威信不高,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人员配置不合理
研究生经过之前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够全面、独立、灵活地解决问题,其思想更加成熟,特别是现阶段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个性鲜明,在和老师的沟通中也多是希望是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也趋于年轻化,基本和研究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对工作缺乏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且专业知识积累不充分,这就导致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目中的威信不高。大多数研究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把科研摆在首位,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过于疏忽,过度地关注科研,忽视时事政策,人才培养素质不高。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我国的高校中,大部分研究生辅导员是兼职辅导员,有些学校可能还是新入职的教师第一年来作辅导员,这无形中就使学校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生辅导员配置的不合理,使思政教育无法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
3.2导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研究生入学后,导师是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从入学对学生的培养定位,学术科研引导,到最后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导师贯穿于整个过程。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部分高校导师队伍建设水平较低,从而导致导师对学生的管理涣散。一些高校对导师科研要求高,研究生导师压力大,平时对研究生的管理投入精力不够,不能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3.3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合理的培养方式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如课程内容无法反应新技术,无法将网络技术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的交流互动少,对就业信息渗透不够。因此,学生对本专业的行业前景了解不够,感觉学无所用,从而导致学生对就业状况不了解,出现就业难,降低了研究生的就业率。
3.4研究生结构复杂,学生心理问题多样化
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高校在校研究生人数也不断增加,研究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年龄跨度大、专业跨度大、生源地域不同、学生类型不同,研究生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经济、婚恋、科研成为很多研究生压力的源头。由于心理压力大、难以疏解,研究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容易急功近利,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在社会功利化氛围下,人心浮躁,研究生可能在浮华中迷失自我[2]。部分研究生学习、生活相当混乱,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样化。
3.5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随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相对滞后,没有统一的规划,一般只存在教务系统局部,招生系统局部化,甚至部分高校没有管理系统。有些高校建立了管理平台,但是也仅仅满足对学生的信息管理的基础功能或者成绩管理功能,不能让平台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管理过程。管理系统多而杂,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研究生教育管理需要更加科学、系统的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解决问题的对策
4.1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完善人员结构
优秀的研究生辅导员应管理水平高超、思想品质高尚、工作热情饱满、心理素质过硬、教育理念先进,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应对自如。研究生辅导员不但要掌握这些技能,还应该对分管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以便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为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定期开展培训,在培训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高校在提升辅导员能力的同时还应解决人员结构问题,研究生辅导员应为专职辅导员,不应该兼职管理本科生或者其他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对辅导员师生比1:200的规定,完善人员配置。同时,高校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健全规章制度,用于指导研究生辅导员工作。
4.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
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应全面发展,不但对导师有科研要求,还要在师德师风上严格要求,为我国培养出合格的高水平人才。对导师做好培训工作,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综合素养培训等,提高导师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导师培养学生得心应手。采取措施,设立研究生教学改革课题,鼓励导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导师将行业发展情况、行业新技术融入教学,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把微课、慕课运用到教学中。
4.3注重学生感情管理,进行心理干预
研究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高校很难有效地针对其开展思想工作,只能通过导师或者辅导员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和学生沟通,多给予关心帮助。高校导师更多的是在学习科研上指导学生,辅导员应该主动担负起情感沟通的责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生活经历、学习困难、兴趣爱好等,以便有的放矢,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交流。对心存困惑的学生给予心理辅导;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帮助;对目标迷茫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除此之外,平时要注意应用表面观察、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的方法,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4.4提高信息化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在高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校要立足本身,从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本校现状的研究生管理平台,从二级学院对学生的管理,到研究生管理部门,一个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应贯穿始终。建立统一的多功能管理平台,能够统一管理研究生从入学报道到日常生活直至毕业,一个系统全部解决,功能强、效率高。
【参考文献】
【1】徐相军.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20.
【2】胡国顺.新媒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3(25):7.
作者:杨未未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