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遵循教育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基本规律,又要符合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进入新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制约实效的困境。文章针对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等问题,探索相应发展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种思想交融、碰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根本任务和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保障。

一、问题的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何以极端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①。在新时代下,高校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以提升学生素养为基本宗旨,以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为基本目标。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对思想和文化的追求也在悄然变化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复杂多样。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不可避免的,面对当前的社会现实,高校的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将合理的教育管理方法与先进的教育观念相结合。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不应一成不变,不应死板教条,而是要顺应时展的潮流,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运用联系的观点,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相联系,从而一方面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合理,另一方面使得高校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转变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在现实中的体现,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现实中实施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与科学的方法论和合理的实践息息相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背离、教育内容与事实相脱离、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教育方式灵活多样、思维创新等优点,正是这些优点弥补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真正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可行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应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以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为出发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应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为切实做到工作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都应以这一目标作为工作的共同发展方向。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使其明确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相应地,高校管理工作也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管理。可见,目标一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良性运行的必备条件,并且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顺利实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目标。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内容具有互补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工作的内容应是提高大学生素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端正其学习态度等;而管理工作的内容应是维护日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保持校园干净卫生,保证校园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等。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在内容上互相补充,互相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二、困境与突围:对当前现状的科学研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强调的重点与面临的困境都有所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只有蕴含时代精神、找准时代问题才能丰富自身的活力和生命力。分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步较晚,定位不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滞后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特征凸显,主要受社会环境、学校管理以及自身特点三方面影响。教育发展与时代进步紧密相连,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多样且复杂,既要延续优秀传统,又要找寻契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道路,对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此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已经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由宏观至微观的趋势,不再仅仅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性因素影响,而且越来越受互联网、大众传播乃至家庭等因素影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被当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时间较短,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体系化、科学化的方法对此进行有效指导,其发展本身就存在短板。面对剧烈的时代变迁,学校管理也开始出现明显的问题。一些高校管理者尚未更新教育观念,未改革教育方法,依然采取诸如单向型、填鸭式、管教型、事务型、经验型等方式,以完成工作为落脚点,忽视了管理工作的服务特征,自然也就无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满足其实际需求。现实中,高校人才培养也面临多种问题。一方面,人才培养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教学规划、教育规划、综合规划各自为战,缺乏行之有效的程序性规定将他们有效连接;另一方面,在规划编制程序上,管理工作与教务工作的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偏差。具体而言,各部门的规划编制程序与教务部门协调得不够顺畅且时间较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经历了早期微弱生长—中期适度发展—现在迅猛发展过程,其发展速度难以控制,而教育管理工作的定位仍停留在早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萌芽状态,二者在发展态势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呈现滞后性特征。近年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已经列入各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就业市场供大于求、职业岗位日益饱和、就业竞争日渐激烈等现实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被边缘化。很多高校将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实习实践教学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在师资力量、课时安排、教学资源、硬件设施等方面均倾斜于专业教学,因而就出现了高校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模糊教学计划等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更遑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现实社会中,社会和用人单位早已经改变了一纸学历定人才的观念,更倾向于接纳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即其更看重高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些资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也提倡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重回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在这些因素影响下,高校管理者开始重新思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态势,更新其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定位,但是管理层并未完全明晰学科培养方向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因而需要从学科思想道德层次、专业技能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探究与思考,重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定位。不仅如此,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集中于高校学生,由于自身素质较高以及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他们的现代化观念较强,与社会联系紧密,他们希望自己被社会认可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尽管年龄不大,但社会属性较强。在自然属性方面,他们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还不够健全,可塑性较强。因此为科学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可能。

(二)机制不全,沟通不畅,管理工作呈碎片化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管理功能、管理主体以及管理层级等方面呈现碎片化的趋势。1.在教育管理功能方面。高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原则上三者地位相同,无优劣之分。但近几年,考核高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多围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两大功能,人才教育与培养被逐渐弱化并边缘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更是被排除出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从管理目标和规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高等教育专业规划、教育管理职能交叉、部门监管冲突中均呈碎片化的态势,自立门户,各自为营,难以与高校整体的教育管理工作齐头并进。2.在教育管理层级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均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从纵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层级涉及学校、各职能处室、各基层学院以及各管理者;从横向来看,每个层级内部划分为许多职能不同的单元,它们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网络,而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管理者上便形成了网络中的一个点。这种碎片化的点状模式虽然提高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客观性和理性,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发展,层级之间与层级内部之间必将出现断裂和冲突,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3.在教育管理主体方面。当前管理主体较为单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主要有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事实上高校管理体制是一个十分封闭的行政管理系统,主体责任集中于管理人员身上,专任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十分有限。只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管理主体存在问题,整个高校管理工作就会从根本上受到影响。高校的管理层应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纳什均衡,以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的,不断优化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三)参差不齐,良莠难分,教育、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部分人员职业化程度不高、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进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和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工作仍然以科研和教学为中心,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的领导出身于教学科研岗位,他们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且在高校,教学科研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较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领导工作重心难免向教学科研等工作倾斜,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职能缺位,职业化程度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综合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职业化的重要标准,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加之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目前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能匹配岗位需求,相关工作的理论知识匮乏,实际工作办法陈旧、落后,不能有效应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职业理念难以形成,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方式专业化程度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管理队伍专业背景与其工作岗位匹配程度不高,任职经历与岗位搭配不尽合理,导致管理队伍的整体功能弱化。加之当前有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尚不健全,培训机制缺乏长效性,针对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内容有待开发。而且,相关培训的考评和反馈机制不健全,培训对工作的促进作用难以评估,培训的效果也就难以保证。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大多数人只在同一学校任职,且没有到国内外高校交流学习的经历,容易形成固化思维,难以有效应对新的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现实进路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①,并提出了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教育理念,明确高校工作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

(一)树立科学管理观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

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发展,必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调整策略,提高工作针对性。学校可以从考核选拔制度、薪资待遇、专业培训等方面着手,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走向深入,消除其固有弊端。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保障最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和方针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性。要完善教育成果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成果衡量与考核标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表彰和奖励先进激发其工作热情,并将成果管理制度与人才晋升制度挂钩,制订科学的晋升选拔方案,保障具有成果丰富、思维创新、态度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得到优先晋升,淘汰缺乏进取精神、效率低下、态度消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学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科学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工作福利待遇标准,不断提升其待遇水平,同时关心其生活状况,解决工作中的后顾之忧,提高归属感,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此外,学校还需要结合时展的需要,通过专家讲座、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引导和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借助于新技术新手段进行管理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创新,改变传统单一落后的教育方法;同时,还需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环境,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硬件条件,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工作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发展。

(二)强化思想引领,构建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政治性和思想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职能的鲜明特点,其本质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决策并组织实施,以精神管理的方式,激发管理对象的精神动力,提高管理对象的精神生产力,促进管理对象实现精神向物质的转化,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型管理,富有能力的人只有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其真正的能力,就像部分管理人员相对于业务知识在操作方面上更胜一筹,沟通型管理人员在决策、策划方面更能运筹帷幄。所以根据绩效考评的设置,对不同类型管理人员进行细致化评估,更准确地对员工类型进行划分,将他们调整到合适的岗位上,加强其优点,补充其弱点,充分发挥其作用。管理团队人员的稳定性可以保证管理的稳定,管理的稳定取决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能否不停地更新换代。同时,构建激励模式,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同时,也要通过考评来确保管理人员的进步。因为绩效考评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工作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对管理人员进行完成度的好坏加以评估,并给予肯定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充分参考网络信息化发展,不断落实网络信息化管理的目的,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队伍的质量与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培养专业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专业框架架设、思政课题导出与传输。思想政治人才不仅需要应用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因而需要掌握与了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所有环节。但是,网络公开透明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中的监管模式刚刚发展起来,某些要点、某些管理方式还在承继原来的管理传统。要在专注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结合实践技能,因为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管理与技术同等重要,这两者需要均衡搭配。在数字化的技术载体中应科学合理地融入管理的核心理念,对于专业理念不仅需要对曾经的经典进行传扬,而且也需要对朴实的现在进行描绘,更需要对美好的未来进行展望。因此,从管理与经营的角度出发,信息化在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监管是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以及沟通等方面的有效对接,需要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同时也需要对电子化分析方法与现代信息等技术的合理应用。

(三)打造教育管理队伍,加强制度建设,柔性管理凸显人文关怀

教师的素养高度,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促进思想政治管理模式创新。学校可以通过理论教育、技能提升、职业发展规划等手段,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打造专家型和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要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的思想,明确导师的育人功能。导师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支最基本、最重要的队伍,处在教书育人的核心地位。在日常工作中,导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是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爱护。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柔性管理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团队建设需将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意志,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着想,在教学中彰显学生特点及能力,实现团体的凝聚力,从根本上发掘学生的智力与力量,打破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硬性枷锁。这时,有意识地引导文化建设,使知识共享化,将知识传播与学习理念相结合,统一思想政治的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公正无私的职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社会道德观,将正确无形的意识实践到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在高校文化的管理和激励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与个人的共赢。在良好的沟通中,能确保管理人员明确工作目标以及参与积极性,让管理人员汇总工作进度情况,结合实际积极与上级沟通并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矫正,实现管理人性化。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备受关注,持续地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不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际要求,而且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通过管理功能、管理主体以及管理层级的重构,建立完善的体系、制度、建立一支高效的队伍,突出柔性管理和人文关怀,才能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也只有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且有效地实践,才可以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冯刚,严帅.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3]秦在东,赵君.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模式的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

[4]林晶.新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发展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2).

[5]王芳,宋来新,梁燕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2).

[6]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作者:王海桥 单位:三江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