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创新

摘要: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的参与者,也可能成为一个媒体。这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对新媒体的特点做了简单的概述,指出了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问题,并对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现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所益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以,新媒体视阈中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管理的探究势在必行。

2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同时,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1]。目前所指的新媒体,是与社交媒介更为贴切的媒介形式,如微信、微博、论坛、SNS等等,更多的表现为自媒体。它具有传播方式双向化、接收方式从固定到移动、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速度实时化、传播内容多元化等特点。

3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问题

3.1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频率较低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对新媒体的利用频率较低,并没有真正抓住时代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更加便捷、高效的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管理。造成新媒体运用频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目前教师为主导、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还没有被打破,另一方面就是教师本身对新媒体的运用不是特别娴熟[2]。还有就是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足,对于利用新媒体道德教育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3.2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

我国目前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普遍单一,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且多元化,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已经不满足于现代新媒体传播的内容需要。在形式上,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均是通过书本,在课堂上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统一教育,教育形式过于单一[3]。

3.3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让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接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过度个性化的时代特点,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危机。在这个多元又开放的环境下,加之新媒体的自身传播特点,大量的信息资源难免会有让学生迷失的时刻,在如此复杂的环境的影响下,加大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4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创新建议

4.1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途径

在新媒体视阈中,应该努力开拓更多的道德教育与管理的途径,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途径进行创新。提高在道德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技巧与运用频率,提倡对教师组织新媒体培训,对使用新媒体进行道德教育进行统一培训。另外,提高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对道德教育学习的主动意识,让学生多渠道的学习和了解道德知识的相关内容。

4.2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内容

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适当的增加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的内容,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要求[4]。在新媒体视阈中,应该就现代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正面引导,将现代道德教育理念和学生的需求相结合,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把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内容。

4.3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环境

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环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新媒体视阈中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管理需要抓住时代的特点,正视新媒体的影响力,抓住新媒体的机遇,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管理环境,消除新媒体中的消极、负面的信息,利用自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5结论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道德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在新媒体视阈中,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既有德又有才的大学生才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要正确把握时代的特征,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贯彻到底。

参考文献:

[1]杨双.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7,(9):123.

[2]刘博敏.新媒体环境大学生非理性行为成因与引导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13):111-114.

[3]彭锐.新媒介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探析——评《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2):2.

[4]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作者:陶媛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