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教学管理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提出并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得不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文章就在简要分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教学管理工作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对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教学管理改革实践进行了适当研究,希望能够为当前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近几年,受到我国教育政策和人才培养政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从传统的精英人才培养转变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促使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和应用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不得不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需求。由此可见,新时期对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大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
一、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教学规律和学校教学组织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的良好教学运行机制,在教学运行机制中往往会涉及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落实等方面的内容,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实际运行方面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思想、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等集中反映出来,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高校所制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指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结合各个学校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情况和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面向市场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突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和社会所需人才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方法和培养途径方面探索多样化培养工作,确保可以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创设更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模式,突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实际上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的开放性和教学活动的时效性,相较于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细化的解读,能够从不同的组成部分形成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认识。即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如出现了技术管理型、工程科学性和通才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人才培养过程多元化,将理论教学、实践教育和实习训练等培养过程进行整合创新,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效果;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学分制、特长班和双学位制纷纷引入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大促进了教学管理作用的发挥;办学层次多样化,同一所学校内能够实现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人才的培养;教育形势多元化,网络在线教育、课堂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得到广泛应用。可见,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学管理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只有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突出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创新。
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高校对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促使高校必须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措施,借以保证教学管理工作能够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综合分析,现阶段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教学管理基本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并且逐渐以大众化为主流的过程中,社会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而社会人才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使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逐渐从过去专一性和专门性人才培养转移为宽口径、综合性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转变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1]。在此社会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对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组织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尊重被管理对象的个性化教育管理需求,进而建立相应的“生本”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唯有高校在此方向上加强对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教学管理模式与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适用性才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2.对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教学管理工作离不开教学管理人员的支持,要想促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就必须逐步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应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也愈加复杂,高校要想在复杂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形势中理清教学管理思路,探索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增强教学管理有序性,就必须获得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的支持。基于此,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在探索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
3.对教学管理方法提出的新要求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对教学管理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高校在教育教学信息的传达和应用方面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为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受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逐步推进的影响,在对教学管理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应该适当的引入信息技术,逐步增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4.对教学评价体系提出的新要求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多样化教学评价工作的支持。在当前传统单一僵化教学评价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高校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还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工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2]。唯有如此,借助客观、综合的教学评价,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三、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
受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新时期高校要想有效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性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结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1.重新树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思想,对教学管理工作加以完善
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体现“生本”思想,加强对柔性管理的重视,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主要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强化锻炼。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也就是说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实质上就是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根本,所组织规划的教学管理工作应该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转变过去传统陈旧的管理观念,将教师和学生作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需求为切入点,力求借助科学的管理营造相对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满足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3]。在具体操作方面,首先,高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即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实施弹性学习管理制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为存在就学困难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扶持,凸显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性化。其次,高校应该坚持开放教学的思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如高校在推行选修课制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提升选修课的比例,在公共选修课设置和规划过程中实行组织开展自主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教学服务,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结合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可以开设“提高班”,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实施精英教育。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高校针对优秀本科生组织开设“提高班”是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需求做出的选择。具体来说,虽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但是部分地方工科大学受到生源文化基础差异的影响,一味的坚持大众化教育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满足优秀本科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的需求,学校可以对优秀本科生实施提升教育,保证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样,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探索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需求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并对教学管理工作加以完善,能够为高等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
2.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视,为教学管理创新奠定基础
教学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对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高校具备优秀的教学管理人才,才能够保证教学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4]。所以新时期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措施,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活动,对教学管理人员实施继续教育和培训,并适当的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和行业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在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其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促使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3.积极构建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激励机制
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要想切实保证高校人才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就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科学化和规范化激励机制的建设,进而争取能够借助激励机制的支持,提高教学管理实际效果,为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结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需求,在对科学化和规范化激励机制进行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将激励机制的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阶段性成果相结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主要对人才培养产生相应的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借助有效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教学效果的不可量化性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进而对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激励,促使高校教学管理保持在积极的发展状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为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持。其次,在强化激励工作时要重点突出激励的连续性,不论是对于激励措施的制定、激励制度的落实还是对于激励对象而言,都要保证激励的连续性,在有效激励的基础上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助推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最后,注意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进行有效激励,突出高校教学管理激励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确保所组织开展的激励工作能够真正为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和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4.借助信息化管理逐步推进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
受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发展的影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量和工作复杂程度上有所增加,高校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简化,才能够在新时期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使教学管理工作能够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又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高校教学管理服务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增强,学生可以在高校中享受更为全面的教学管理服务,对学校在新时期的持续稳定运行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5]。此外,高校借助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构建立体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网络,逐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教学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促使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得到有效推进。
5.构建立体教学质量监控网,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基于多样化人才模式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学管理相关工作的落实,还应该注意质量监督工作,只有发挥质量监督网络的作用,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体系,才能提高教学管理的实际效果,切实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开展。因此,高校在具体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以加强对教学督导规章制度的完善、构建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和办法、组织开展干部听课工作等,对教学督导工作加以落实,促进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在此基础上,在保证立体教学质量监督网络发挥作用,质量监控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有意识的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创新,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按照不同师生群体、不同课程以及不同教学环节,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将多层次评价和多角度评价有机结合,客观体现评教结果,为教师所组织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指明发展方向。唯有如此,基于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工作模式,能够在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多视角和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网络,促进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优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形势下高校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高校在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对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教学管理工作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性,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够得到高效推进,才能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为高校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晓阳.地方农业高校构建本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9-12.
[2]张守华,秦宇彤.多样化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4(6):1083-1085.
[3]杨晓翔,温步瀛,钟春玲,等.地方“211工程”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福州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
[4]吴玺玫,王凤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内涵及必要性[J].开封大学学报,2014,28(1):63-65.
[5]孙健.主体教育思想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3(4):61-64,68.
作者:王长青 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