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有效性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几乎是每个高等学校为培养人才所规划的蓝图,当然也是教学过程的依据。实施学分制的关键是制定出可行的教学计划。学分制是按学科、学科群来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避免学生毕业后因社会需求稍微换一下专业就出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导致人才的浪费。高校招生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按院、系招生,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另一种是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招人,学生入学后明确专业或专业方向,但在教学计划时,一些思想品德课、体育与军事课、政治理论课等课外综合知识课统一设置。现在学分制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由三种模块(主体、定向、辅助)组成的课程结构。主体模块主要以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的必修课组成;定向模块是由不同组合的限定选修课按照专业要求组成;辅助模块由大量的、各种门类的任意选修课组成。另一种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限定选修课是为决定不同的人才制定的课程;任意选修课是发展学生特长的课程。一般来说必修课占总学分的70%,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30%。可见学分制管理的引入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 (二)执行教学计划 不管是按专业还是按学科,这都是一些指导性文件,能否行得通还得靠具体操作。教学计划不宜频繁变动,否则不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可是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我们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学生而言,必须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等原因,主动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 二、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中的利与弊 (一)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中的优点 第一,和传统的教学制度相比,学分制的学习更为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境地。比如:我们每学期都有不同的课表,什么时候该听什么课,都由学生合理安排,树立学生的时间观念。第二,有利于教师竞争意识的加强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学分制不但要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还要培养素质过硬的师资。比如:学生既有选择课程的权利,又有对教师教学评判的权利,让教师在学生的反映中完善存在的不足。第三,不受年限的限制。和学历教育不同的是,学分制不受年限的限制。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先修满所需学分,提前毕业,也可以中途停学,滞后一段时间毕业。 (二)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中的不足 第一,由于学分制放宽了对学生的要求,导致一些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娱乐上,从而荒废了学业。第二,学分制给学生创造了很大的独立空间,致使学生忽略了集体的力量,缺乏集体荣誉感,这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极为不利。第三,在学分制中,学生参加测验的难度也是可以选择的,这就会导致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测验“凑学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质量。 三、学分制下提高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学分制的实行纵然有很多好处,但目前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中还不够尽善尽美,推行学分制是一个系统方案,我们势必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三个一切”理念 体现人本管理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效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把学生作为主体。 (二)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打造高素质管理人才 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是学分制实施的有利条件之一。建立灵活、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把学生的特长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分制条件下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懂得科学管理,又要有超强的服务意识;既要在管理上有一定造诣,又要熟练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目的是要将庞大繁杂的日常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三)组建符合学分制要求的师资。 学分制将淘汰一批一门课程教一辈子的教师。对教师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高学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将会受到学生的青睐。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对一些新兴学科也有所涉猎。学分制情况下必定要实行导师制,每个教师都将要担任学生的导师,既要从选择的课程、专业介绍、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关心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学分制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后勤保障部门、宿管处、门卫部、学生管理部门等部门的通力合作 如今很多高校实施的学分制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要摆脱一切障碍,在变革中逐步完善。结束语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学分制的推行无疑是明智之举,它必将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也必将提高人才培养的速度和人才的质量。 作者:万钧 单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